佛教:為什麼每天都要持誦早晚功課?真正的意義你知道嗎?

2021-01-07 每日一首佛歌

《俱舍論頌疏》講解(十七)

我們學習佛法,首先要多多了解法相,多多學習教法,對三藏十二部教理雖然不能夠精通,最起碼的要對佛法沒有懷疑,這樣才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我們不要認為修一切法空,就是坐在那地方,其他都不要的,都是空的,不要!那就錯誤了。空,按龍樹菩薩的宗旨:「先得法住智,次得涅槃智」。先要了解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

一切法你都要了解,了解了以後才能夠得到涅槃智,涅槃智就是一切法空性。所以我們要想學佛,每天早晚念誦怎麼辦?每天早晚念誦好好認真地去念,念久了以後業障消除了,資糧集聚了,然後再自己理智跟上去,行解俱進才能通達,摩訶成形。前面這部分,我們把賈曾的序分、圓暉大師的序分都學了,這些都說明了造《略釋》的緣起。為什麼要造《略釋》?

本來這個《俱舍論》已經很好了,玄奘大師的弟子光法師解釋得盡善盡美了,何必又要造呢?就是前面這個序來告訴我們有這些原因,所以有賈曾和懷遠大師這二位來請圓暉大師造《略釋》。下面繼續地講本論——就是《俱舍論》的緣起。將啟論端,六門分別。整個《俱舍論》前面先畫一科判,我們以前在清涼橋跟敏公上師學的時候,每一個頌子都畫一下表,那就很清楚的。

這個《俱舍論》內容攝得很廣很繁瑣的,很不容易通達的,所以你要把每個頌子清清楚楚地畫個表,以幫助自己的理解,同時也是為了加深自己的理解。初開始,六門分別:第一、明論緣起,就是《俱舍論》的緣起。前面《略釋》緣起已經說過了,下面開始講本論的緣起,這個《俱舍論》是怎麼來的呢?實際我們在學《印度佛教史學》的時候已經學過了。

二、釋論宗旨,《俱舍論》的宗旨是什麼呢?我們一般說有部、經部、唯識、中觀,這都屬於宗旨,那麼這部《俱舍論》以哪個為它的目標,這就是寫論的宗旨。三、明藏所攝,我們叫阿毗達摩俱舍論,阿毗達摩是對,這個俱舍是藏,「俱舍論」就是藏論。那麼這個俱舍就叫藏,這個藏當中它含攝哪些法要呢?所以就明藏所攝。

四、翻譯不同,我們前面也介紹過了,這《俱舍論》有舊譯和新譯,舊譯是陳朝真諦法師所翻譯的,後來玄奘大師又重新翻譯,這二次翻譯有哪些不同?五、略解品題,就是阿毗達摩俱舍論這個品題略略地來解釋一下。六、廣釋文義,就是《俱舍論》六百頌子詳細地解釋。初明論緣起者有二:一、明本緣起,本就是《俱舍論》,它的緣起。

二、明別造意,就是造《俱舍論》的意義。我們學法也有發心,為什麼要學法?為了自他二利——為了自己能夠如法地修行,斷除煩惱,擺脫輪迴,究竟成佛,也令一切眾生跟我一樣,能夠了解到真正的佛法,依法修行,得到離苦得樂、究竟成佛,並且使佛的正法長住於世。這就是我們的發心意義。那麼造論,他也有它的目的,這些祖師造論是他的菩提心,明他的別造意義。

相關焦點

  • 你了解佛教寺院早晚課誦的內容嗎?
    佛教朝暮課誦,是佛寺中每日必持的修行功課,也是漢傳佛教佛事活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儀軌。課誦分朝暮二時,通稱早晚「兩遍殿」,這是課誦制的基本框架。它包括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和梵唄歌贊等法事,因其冀獲功德於念誦準則之中,所以亦稱為功課。
  • 做功課的真正目的
    問:師父好,以前有按照學山禪院網站上的四門功課來做。
  • 佛教:什麼是開光?為什麼要開光?你知道嗎?
    以此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開光,為什麼要開光?什麼是回向,為什麼要回向?」什麼是開光?對於開光一詞,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如開光佛珠,開光護身符等等,凡是跟開光掛鈎的東西曆來都屬於被「哄搶」的一種。
  • 誦持《金剛經》的這個好處,你必須要知道!
    六道輪迴是因為我們「業力」所牽導致的,要想成佛得道,就要「拔苦消業」,把我們歷劫的業障清除,眾生都有業障,包括天人,那麼業障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業障無性,若未見般若,不知業障本空無性,便要還宿舍,所謂「了知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因此惟有般若智慧才能消除業障。
  • 佛教:誦持咒語的功德原來那麼殊勝,我們一直都忽略了這一點!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誦咒持咒,乃至書寫、佩戴、掛系的功德。為什麼楞嚴經這部經典裡面要如此大講特講的去讚美的說到持誦楞嚴咒和我們跟楞嚴咒有緣的這個功德呢?我們有的時候覺得,好像說經典裡面講玄談妙理的這種類型的話很精煉,也很少,那為什麼在有些經文的部分說了一些讚嘆或者說一些比如像《地藏經》裡面的什麼大圓滿光明雲,大讚嘆光明雲,還有《無量壽經》裡面講到說極樂世界的情形,什麼行行相值,枝枝相準,行行相值,枝枝相準,葉葉相向。
  • 佛教:觀世音菩薩與「大悲咒」的淵源,你知道嗎?
    佛教裡有百十個咒語,有長有短。咒語也稱「陀羅尼」(梵文音譯),意譯為「總持、能持、能遮」,即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持各種善法、遮除各種惡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大悲咒」是學佛人必誦常念的經典,是漢傳佛教叢林僧眾每日上早晚功課必定要持誦。「大悲咒」通篇有84句,比較容易背誦。它全稱「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出自伽梵達摩所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大悲心陀羅尼經》。
  • 懺悔文可以每天誦嗎?為什麼最近經常煩惱怨恨?
    【問】我想請問師父,懺悔文每天都可以誦嗎?還有,師父,為什麼我最近經常無明地就起煩惱和怨恨心呢?請師父慈悲開示。【妙舍法師答】懺悔文是可以每天都誦的,而且這樣很好。但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來引發我們內心的懺悔心,每天都反省自己身口意三業有沒有過失,這樣是非常好的一個串習。我們只有每天的求懺悔,才能夠天天的進步。最近為什麼經常無明的就起煩惱和怨恨心呢?
  • 佛教生活系列之八:日日薰習的早晚課誦
    早晚課誦是出家人日常最基本的修習內容,可以說是雷打不動。早課禮儀主要是在佛教寺院的大雄寶殿裡進行,僧眾們都按自己的位置排班站立,住持站在進門左邊,僧值站在進門右邊,首座、後堂站在佛像左邊,西堂、堂主站在佛像右邊,維那站在後堂旁邊。維那敲響大磬,率眾唱誦。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學佛的人都知道,《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之中,最經典的佛經之一,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能夠把佛法的深奧微妙詮釋得最清楚的書,實在不可多得。一句話,《心經》確實是般若的核心,也是佛法的精要!因此,常誦《心經》,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概攬了一切佛法的精髓。那麼,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心經》跟其它的經書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每一部經書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心經》來說,按照高僧大德們的教導現歸納,常誦《心經》,可以破三障,即報障、業障、煩惱障。
  • 被誤解的「佛教禁忌」,你中招了嗎?
    我們都知道,在民間的通俗信仰中,有著眾多的禁忌。這些禁忌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變了味道,甚至被曲解,這些人為的禁忌被強加在佛教身上後,讓人們反而對佛教產生了深深的誤解,其中這3個「佛教禁忌」誤解最深,你有中招嗎?
  • 聞思修:應該如何做功課|佛教|希阿榮博堪布_鳳凰佛教
    所以我想從皈依開始,不論你的工作多忙,每天都應當拿出一定的時間來修行,這對於我們將來的解脫非常重要。每天修行的內容,一般來說是按照上師的要求或者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通常包括靜坐、觀想和念誦經文及佛菩薩的咒語聖號等,這就是我們佛教徒所說的「做功課」。大家要知道,經文和心咒都是佛菩薩為利益眾生而宣說的金剛語,對我們相續的改變有著不可思議的加持。
  • 佛教:堅持每天念誦一遍《金剛經》,你知道福報有多大嗎?
    昌樂法師《練習空性》第5講有幾個重要的內容,接下來三個月,每天早晚各讀誦《金剛經》一遍,如果可能的話,每個星期抄一遍也可以。每天做三件利益他人的事情,要做到的標準是,你的付出能變成別人臉上的微笑。如果別人不笑,說明不夠用功,如果別人臉上笑了,或者別人誇你大拇指,你這個人最近怎麼這麼好?那是最有功德的事情。三個月,乃至到三年下來,你一日千裡,你離佛菩薩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直到解脫。
  • 佛教:晚上可以在家誦《地藏經》嗎?
    地藏菩薩以「大願」和「大孝」著稱,他曾在過去世中多次救助自己墮入地獄的母親脫離惡道苦海,並發願要救度一切處在地獄苦海中的眾生,為大乘佛教廣為稱頌。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我們常稱之為「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其應化道場在如今安徽九華山,每年都會有許多朝拜者到此地。
  • 六六:人為什麼每天要做功課
    我說,你字那麼難看,為何還寫?他答:「我寫不好,還能寫壞嗎?」這句話是他的毛筆字師父教他的,說,你寫不好,還能寫壞嗎?啥事都不要執,不好是常態,好是變態。時間:己亥(2019年)八月初五我為什麼每天都要做功課呢?原因有二。
  • 佛教:晚上在家可以誦《地藏經》嗎?別再迷信了!
    許多信眾私信我一個看似比較專業的問題,晚上在家是否可以誦《地藏經》?為什麼會有此疑問呢?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地藏經主要是用來超度亡靈的,覺得晚上念誦很有可能會召感什麼「不好」的東西,不可念誦,這種說法如法嗎?本篇文章,小編來告訴您答案。
  • 常年誦讀《心經》,會有這些好處,你知道是哪些嗎?
    每一念都能夠消除過去世,乃至今生今世,所累積的種種罪業。在佛教的修行中念佛是一種修行手段,誦經同樣也是一種不錯的修行手段,誦佛經得到的功德和福報也很多。《心經》作為佛門弟子每天早課必誦的功課之一,可見《心經》對學佛人的重要性與影響。
  • 誦持《金剛經》,竟然獲得如此感應,因果真實,果報不虛
    不管是學佛之人,還是不學佛的人,大多都聽說過《金剛經》這部經典。這部經典以極短的字數,闡釋了佛教般若空性智慧。經常讀誦此經,不僅可以增長智慧,還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古往今來,長久讀誦《金剛經》而獲得不可思議感應的人不計其數。
  • 漢傳佛教寺院的日常—朝暮晚課
    朝暮課誦,又稱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及梵唄唱贊等法事。因為課誦是佛教寺院僧眾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稱為「功課」或「朝暮課誦」 。
  • 做功課就是要持而不持,不持而持
    做功課要練習持得純熟         這樣不令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