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水的3個表現,孩子不會說但媽媽要明白,3個預防方法必學

2020-10-07 豆媽優選

人是水做的,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水都是人們的必需物質,人人都離不開水。所以說,每個人每天都要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才能保持健康。在溫度高的季節,尤其是夏天,身體中的水分蒸發得比較快,更要及時補水。

尤其是年齡小的寶寶,應該怎麼辦呢?做家長的可以通過以下三個表現觀察孩子是否缺水?

1.抿嘴唇

尤其在冬天,很多人嘴唇都會幹裂,寶寶也是一樣,這是身體缺水的徵兆。寶寶感覺到嘴巴很乾的時候就會選擇不斷用舌頭去滋潤嘴唇。因為他們還小,不懂得怎麼去表達,所以只能用唾液去滋潤嘴唇。

2.皮膚乾燥

寶寶的皮膚是非常細膩的,身體有充足的水分。可是當他們在缺水的時候就能感覺到他們的肌膚非常的粗糙乾燥。這也就表明寶寶體內缺水,身體裡的水分已經不足以滋潤他們的皮膚了。

3.排尿少而且顏色深

年紀小的寶寶一般來說一天會排7到8次尿。如果發現四件寶寶有這樣的情況,就要注意了:一天只排三四次尿,而且尿液的顏色顏色呈黃色。這樣的情況說明寶寶的身體缺水了,大人就要給他們儘快補水。

預防寶寶缺水的情況,家長可以嘗試一下以下方法:

1.給孩子準備專屬的水杯

孩子身體缺水是因為常常忘記喝水,或者說在玩的時候就忽略了喝水這個事情。等到實在口渴難耐的時候再去喝水,這是不健康的行為。如果使用專屬的水杯就可以培養他們喝水的興趣。

選一個孩子喜歡的水杯,也許只是水杯的圖案,或者造型又或者某一個吸引他們的地方。他們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也就會拿起杯子來吸兩口。孩子在平時都能夠及時補充水分的話,那麼身體就不會缺出現非常缺水的情況了。

2.讓孩子形成固定的喝水時間

可以選擇在某些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喝水,讓他們形成一定的類似於生物鐘的東西。比如說起床的時候喝一杯開水,睡覺之前喝一杯,這都是很好的習慣。這樣幾個喝水的時間固定下來,並且在他們忘記時都提醒他們,督促他們。

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形成了習慣,到點了也就會開始喝水了。每天固定喝水也會讓孩子身體及時補水。

3.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喜歡喝飲料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而不喜歡喝白開水。雖然說飲料中主要的成分也是水,但是其中加了太多的添加劑以及化合物之間之類的東西,並不利於人類的健康。

孩子在發育時期應該少喝,要多喝水,這樣才有利於他們身體排毒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動。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起好帶頭作用,經常喝飲料的話,孩子也會學著家長喝飲料。如果家長平時喝飲料並且不允許孩子喝飲料的話,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變得更加不愛喝水。

父母的榜樣是不容小覷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畢竟身邊的環境也會影響他們很多。

多喝水,可以讓人們的身體更健康,有助於體內毒素的及時排出。對於年紀小的寶寶來說,家長們更要飲食,注意儘早培養孩子喝水的習慣。只有身體及時補充了水分,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缺水了,再不情願,家長也要讓他喝水
    3個表現,來判斷他們身體有沒有缺水。1、排尿少且顏色深一般來說,年紀比較小的寶寶們每天會排7~8次尿。如果家長們發現自家寶寶很久才尿一次,一天只排了3、4次尿的話,很明顯——孩子已經缺水了。不僅如此,父母還可以在平時多觀察一下孩子們的單次尿量。
  • 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缺水了,再不情願,家長也要讓他喝水
    而在溫度過高的季節或者地區,人體容易出汗,體內水分蒸發非常迅速,每天更要多喝水。可是,年齡尚小的寶寶,他們還不懂如何開口說話,不知道怎麼向父母表達自己想要喝水。那該怎麼辦呢?家長可以通過寶寶是否出現以下3個表現,來判斷他們身體有沒有缺水。
  • 天氣變熱,如何判斷寶寶缺水?這四種表現就是寶寶缺水的信號
    這時候就需要媽媽根據寶寶的神情動作以及身體情況來做出相應的判斷,寶寶是不是缺水了,寶寶是不是餓了,寶寶哪裡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媽媽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寶寶的任何情況都可以通過寶寶的外在表現來體現出來。寶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出現啼哭不止,精神萎靡或者是特別粘人等現象。寶寶尿了或者是拉了感覺不舒服,就會哼哼唧唧或者是通過啼哭來提醒媽媽。
  • 寶寶6個月內需要補水嗎?這些表現說明寶寶缺水了,需要及時補充
    6個月內的寶寶胃部比較小,再喝完水後就沒太多空間留給母乳了,母乳吃的少,獲取營養不足,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並且小寶寶腎臟功能不完全,水分攝入太多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導致水中毒。所以6個月內的寶寶,一般是不用額外補充水分的。
  • 1預防2舒緩3修護;媽媽必學,預防紅屁屁全攻略
    寶寶長時間穿著紙尿褲,加上排洩較頻繁,很容易就會發生紅屁屁的問題,尤其有的寶寶皮膚比較敏感,稍不注意紅屁屁可能反覆發生,所以,媽媽們一定學會預防紅屁屁的實用攻略。預防紅屁屁,媽媽必學3絕招勤換勤洗:勤換紙尿布是預防紅屁屁不可少的基本功,大約2小時就要檢查看看是否尿溼需要更換,如果發現便便則要立即更換,同時便便後最好能用溫水清洗,可減少便便或溼紙巾對屁屁肌膚的刺激。
  • 寶寶身體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體內很缺水,媽媽別忽視
    寶寶的健康成長更離不開水,家長應該重視嬰幼兒的日常水分補充。小靜是一位新晉寶媽,寶寶將近八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寶寶變得有些奇怪,脾氣像是長了不少,時常大哭大鬧,安撫半天才回歸平靜。起初小靜沒當回事,以為是寶寶鬧情緒。可過了幾天,她發現寶寶的尿液顏色變深,尿量減少,這才意識到寶寶可能身體出了問題,連忙趕去醫院。醫生檢查完表示,寶寶是中度缺水引起的焦躁,幸好來醫院早,才沒有演變成重度缺水。
  • 闢謠:秋天孩子咳嗽就是感冒了?小心過敏,3個方法預防
    沒想到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並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咳嗽,醫生也告訴天天媽媽,秋天是孩子過敏的高發季節,要特別重視好預防和護理。那麼,為什麼孩子在秋天容易過敏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孩子秋天過敏呢?文|媛crystal3 遺傳第三個原因,比較的隱蔽,就是如果爸爸媽媽本身就是過敏體質的話,就可能遺傳給孩子。
  • 3個方法預防4個技巧緩解,新手媽媽要學會
    從聽到孩子的第一聲哭叫起,就已經開啟了父母操勞的一生。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很多的寶爸寶媽們也是小心謹慎,呵護備至。生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的確,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最不容忽視的,很多孩子身上看似小小的毛病,父母卻沒有引起重視的話,就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本期話題:嬰兒愛打嗝怎麼辦?3個方法預防4個技巧緩解,新手媽媽要學會!
  • 3個方法預防4個技巧緩解,新手媽媽要學會
    的確,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最不容忽視的,很多孩子身上看似小小的毛病,父母卻沒有引起重視的話,就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本期話題:嬰兒愛打嗝怎麼辦?3個方法預防4個技巧緩解,新手媽媽要學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打嗝,是很多寶寶們最常見的一件事了,尤其是新生寶寶。
  • 孩子在這3個時間段喝水危害大,媽媽要記住,不然寶寶要吃
    水對於生命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感冒發燒了要多喝水,皮膚乾燥了要多喝水,身體上火了也要多喝水。小寶寶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比大人的要快,對水分的需求大,更需要多多補水。但補水並不是任何時間都合適的,給孩子補水的講究可多著呢,在這3個時間段最好不要讓孩子多喝水,對身體健康弊大於利。
  • 寶寶6個月前到底要不要「喝水」?媽媽不懂別亂餵
    我們常說喝水「包治百病」,雖然比較誇張,但是多喝水確實對身體有好處。喝水可以保持身體水分,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預防某些炎症的產生,但是孩子喝水卻是有講究的,怎麼給孩子喝水也是一門學問。,孩子已經5個月大了,平時都是依靠母乳來補充水分,但是在這樣乾燥的天氣裡,她不免擔心孩子會不會也覺得口渴。
  • 闢謠:孩子牙齒變黑就是蛀牙?3個方法應對,2個方法預防
    以上就是,如果孩子有了牙齒黑色素,家長應對的方法,那麼我們可以如何預防它呢?四、如何預防孩子牙齒黑色素沉積?對於比較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們可以採用「二次刷牙法」來教導孩子。即第一遍,媽媽教導,扶著寶寶手刷牙,保持牙齒的乾淨度。第二次,讓寶寶學著自己刷,即使第二遍孩子自己刷的不徹底,也不用太擔心了。
  • 媽媽們知道寶寶是從何時認識你的?3個表現,說明寶寶心裡都是你
    研究發現,小寶寶還在3個月大時候,就可以辨認出平時照顧自己的人與他人的不同了,而且到了寶寶73. 別人抱著時也總想找媽媽寶寶在被不熟悉的人抱著時,就會變得不開心、急躁,表現為不停的哭鬧、掙扎,還會哭著找媽媽,但看到媽媽回來時,就會變得異常開心、興奮。
  • 寶寶吃奶時喜歡扭來扭去,寶寶不會說,但這些「信號」媽媽要明白
    在最近的一封私信中,有一位媽媽跟我分享說,自己的寶寶特別能吃,身體長勢也很驚人,這確實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但是往後看我卻發現了問題,媽媽說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總是喜歡左右扭動,這是因為什麼呢?有的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總是喜歡左右扭動,這樣的現象時常發生,只是不同的寶寶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吃的高興手舞足蹈,表達自己的快樂。有的則是因為想要便便了。
  • 40度高溫下,預防孩子中暑的3個有效方法,三伏天必備!
    解暑的有效方法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2、讓寶寶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溼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乾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儘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3、快降溫,使寶寶的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是:用涼涼的溼毛巾冷敷寶寶頭部,或給寶寶洗溫水浴。
  • 4個月寶寶不會翻身?3個原因要弄清,4個方法幫助寶寶學翻身
    表姐家的寶寶剛滿100天,小傢伙長的非常可愛,胖乎乎的就像一個小肉球。可表姐卻和我哭訴,懷疑孩子發育遲緩。因為人家的寶寶有的不滿三個月就會翻身,可她家的寶寶不管表姐怎麼引誘和訓練,就是沒有準備翻身的跡象。表姐著急了,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可沒想到醫生的話讓表姐徹底放了心,醫生說:每個寶寶翻身的月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4個多月才學會翻身。
  • 4個月寶寶不會翻身?3個原因要弄清,4個方法幫助寶寶學翻身
    表姐著急了,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可沒想到醫生的話讓表姐徹底放了心,醫生說:每個寶寶翻身的月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甚至4個多月才學會翻身。而表姐家的寶寶發育沒有任何問題,身體也比較健康,讓表姐不要擔心再耐心等等。過了一個月,表姐又給我來電話,高興的說她家寶寶終於學會翻身了,而寶寶也整滿4個月。
  • 媽媽們這3種行為容易導致寶寶嗆奶,學會4個技巧預防護理寶寶嗆奶
    幾乎每個寶寶都經歷過嗆奶的情況,孩子嗆奶通常都會伴有咳嗽、吐奶,這是比較常見的。雖然大部分嗆奶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看上去總令人覺得不太舒服。接下來,我來講一講怎麼預防和處理寶寶嗆奶。3種容易出現嗆奶的原因先簡單說一說3種很容易出現嗆奶的情況。
  • 闢謠:寶寶有舌苔,是積食上火,消化不好?3個方法預防
    9個月的甜甜活潑可愛,可是媽媽最近發現,寶寶舌頭上出現了黏黏厚厚的舌苔,媽媽問了周邊的朋友,認為可能是因為積食上火了,腸胃不太好,於是就帶著寶寶到醫院,想讓醫生給調理調理。那麼寶寶有舌苔,是不是因為積食上火,消化不好呢?
  • 闢謠:寶寶有舌苔,是積食上火,消化不好?3個方法預防
    9個月的甜甜活潑可愛,可是媽媽最近發現,寶寶舌頭上出現了黏黏厚厚的舌苔,媽媽問了周邊的朋友,認為可能是因為積食上火了,腸胃不太好,於是就帶著寶寶到醫院,想讓醫生給調理調理。 那麼寶寶有舌苔,是不是因為積食上火,消化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