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朵「雲」就是諸暨的教育雲建設,這朵「教育雲」引起了國家教育部的高度關注。教育部科技司專程來諸暨市調研教育雲的建設和應用情況匯報,考察組實地考察了諸暨市教育信息中心、浣紗初中和牌頭鎮小。
在學校裡,調研組與參與實踐的學生交流,深入了解信息化教育實施情況,親自體驗終端網速與應用。
據悉,諸暨目前已成為全國首個雲計算覆蓋義務教育的縣市,雲計算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之中。
教育部調研牌頭鎮小教育雲應用情況
新世紀小學的師生在使用教育雲
我市早在2001年建成「千兆為主幹、百兆到桌面」的諸暨教育網。2003年底完成完小以上學校全用光纖接入教育城域網,實現「校校通」。自2011年以來,教育部門著手調研考察雲計算技術,積極探索和打造區域教育雲,著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諸暨市計劃在未來幾年完成中小學超3萬臺計算機桌面的虛擬化終端配送、安裝與調試,截至目前已在145所學校完成近9700臺。教育信息化模式建設過程中,不斷強化運維管理,實施終端配送,抓實人員培訓,滿足學生與老師的教育需求。
相關知識連結:
什麼是雲計算電腦?雲計算電腦由顯示器、鍵盤滑鼠及雲終端組成,沒有主機,計算和存儲信息統一集中在該市局信息中心。採用獨立裸光纜組網,鄉村學校接入點間採用千兆光模塊,鄉鎮匯聚節點間採用萬兆光模塊,總匯聚點用8條萬兆光纖連接。
教育雲有何優越性:
節能環保更省錢。按已投用的近萬個桌面虛擬化終端測算,倘若全部採用傳統pc機,則每臺功率在300瓦左右,一天運行8小時,一年運行200天,每度電按一元計,全年大約需要電費480萬元。而桌面雲的終端功率在20瓦左右,按上述同樣標準計算,每年電費僅需30萬元左右。雖然中心機房隨著設備增加電費有所增加,但非常有限,每年僅增15萬元左右。
終端便宜更持久。一套雲計算機終端約1600多元,再加上伺服器、存貯器等約800多元,合計為2500元左右,比傳統pc機成本更低,而且雲終端及伺服器的使用周期比PC機更長,臺式計算機的使用周期一般為5年,雲終端的使用周期可達8至10年,並且不會像PC機那樣因為性能降低而被淘汰。
管理集中更安全。雲終端只需維護伺服器,無需像PC機那樣經常殺毒或重裝系統。管理員可限制操作員運行的軟體,普通用戶無法安裝與教育教學無關的遊戲等軟體,給師生營造綠色的網絡環境,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計算機信息安全。此外,雲計算維護管理中心,一個管理人員可以維護幾千臺電腦,3萬臺雲終端只需4個管理人員就夠了,而3萬臺PC機的管理人員至少要達到50人以上。
資源共享更便捷。利用虛擬化和雲計算技術更加有效地管理了IT資源,所有資源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進行合理分配、使用和收回,並且可以管理和監控使用學校的IT資產分配情況,提高各級機構的教育和教學管理效益,促進教育均衡。
協作溝通更有效。通過雲計算平臺為學校建立虛擬的辦公及教學門戶,利用公共雲服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統一的協作和溝通平臺(包括郵件、即時消息、網絡硬碟、共享空間),便於把教師工作相關的資源快速推送到桌面,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技術保障,既促進了學校教和學新方式的應用實踐,又提升了教學質量。
諸暨教育雲建設的未來展望:
——人人有機,即每一位師生都有隨時可用專屬於自己的「個人虛擬計算機」;
——時時可學,即任何時間都可通過雲教學的服務能力,學習到想學的知識。
——處處能通,即智能化的雲通訊平臺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終端之間的高效率、低成本通訊。
——共享更活,即實現學校之間、師生之間教育資源的均衡共享。
——區域大同,即實現對各類資源的統一管理,保障規模化資源管理與服務提供。
告訴你們身邊的朋友諸暨有了這朵「雲」喲
來源:教育局
供稿:王信江
審核:楊均力
如果信息不錯
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