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7月23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公布了一份郵件,對錄取的2019屆頂尖的8位博士實行年薪管理制。年薪從89.6萬元到201萬元不等。郵件裡提到了華為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吸引最頂尖的人才。
早在今年6月20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在一次會議中說,今年華為打算從全世界招進20到30名天才少年,而且以後逐年還要增加。
目前招攬的這八位博士到底是哪些人呢?我們一睹為快:
第一位鍾釗,畢業於中科大,他的導師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劉成林。華為給提供的年薪方案是182到201萬元人民幣。
第二位是秦通,秦通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他的老師是沈劭劫教授。華為給的年薪是182到201萬元人民幣。
第三位是李屹,畢業於北大數學學院碩博連讀生。華為給的年薪是140萬到156萬元人民幣。
第四位是管高揚,畢業於浙江大學創新軟體研發中心。他的導師是卜佳俊教授和董偉教授。該生研究方向是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給的年薪是140萬到156萬元人民幣。
第五位是賈許亞,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獲得過多項大獎。華為給的年薪是89萬到100萬元人民幣。
第六位是王承珂,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與技術學院。華為給的年薪是89萬到100萬元人民幣。
第七位是林晗,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華為給的年薪是89到100萬元人民幣。
第八位是何睿,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華為給的年薪是89到100萬元人民幣。
通過這八位博士的簡歷,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到。這八位博士都是理科生,其所在的專業和研究的方向都是目前的尖端行業,包括物理研究,物聯網,識別技術,智能開發方面等。
在前些時候華為總裁任正非罕見地接受了央視的採訪。在採訪中任正非提到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在他從事經營華為企業這麼多年的過程中,他發現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儘管今年5月以來,華為遭受美國商務部的制裁,但是我們發現這幾乎對華為沒有太大的影響。原因就是華為有自己核心的東西,包括麒麟晶片,包括鴻蒙作業系統等。
今天的高科技大戰,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技術人才培養。有人說過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其實關於人才大戰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問題是如何從全世界吸引這些最頂尖的人才?不同的企業都想出了各自的招。在接受央視採訪的時候,任正非提到了要在全世界網絡優秀人才,比如打算在英國建立晶片廠,從德國招攬博士生,在俄羅斯提高工資待遇,讓很多數學家等科學家來華為工作。
眾所周知,人才和研發的投入在華為內部佔的比重非常大。八年光研發費用支出,華為就支出了1015億元,研發人員8萬多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華為向該機構總共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在全世界排第一。
在人才爭奪激烈的今天,我十分痛惜今天中國的教育,尤其是中國的基礎教育,這八位博士都來自於中國的大學,但是這樣的博士真的是少之又少,我們的教育今天還在爭爭吵吵中,停留在家長、學生、學校之間的紛紛擾擾中。我真心希望能不能別讓教育在這方面吸引國人的眼球,能不能更多的像我們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大賽屢獲佳績,能不能像華為招攬的這樣的博士生吸引我們的眼球。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100年前,梁啓超先生這振聾發聵的話語你不能忘記,搞好我們的基礎教育,抓好我們的農村教育,用心做好我們的教育,這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未來。
華為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