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啟蒙這個概念各位媽媽都不陌生,現在很多早教班也會開設一些藝術啟蒙的課程,一些明星媽媽對孩子的藝術啟蒙更是充滿熱忱:
孫儷專門把家裡的牆作為孩子們的畫布,留住孩子創作的靈感——
胡可的兒子安吉從小就用五顏六色的顏料去創作,不考慮孩子畫的是什麼,那種認真痴迷的樣子讓人欣慰——
這是黃磊女兒多多小時候的畫作,用樹葉和花瓣拼成圖案,充滿童心——
看了這些明星娃的藝術啟蒙,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跟隨大師學繪畫技巧,更偏向自由塗鴉,或是用畫筆之外的東西去創作。
藝術啟蒙究竟是怎麼回事?最近也有一些媽媽跟我探討,拖了好久,今天就和大家詳細說說:
一、小步親子:為什麼我一定要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金星曾說:「藝術教育是什麼?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儲存能量的過程。它的目的不是功利的,它是在培養孩子的修養、審美、品行、素質,讓孩子慢慢學會欣賞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貴,感知世界的多彩,從而豐富他們的生命,成就他們的人生!」對這段話非常贊同。具體來講,藝術啟蒙有以下幾種作用:
1. 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個過程也提升了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力,思維快速發展。
2. 培養孩子開朗、積極的性格,提供多元的感性體驗。著名藝術大師維克多·羅恩菲德覺得,童年時期如果缺乏藝術體驗,成人後很可能難以和環境相融,變得固執己見。
3. 藝術啟蒙是孩子抒發情緒的有效方式。孩子會通過創作去表達他們的心情,或喜悅或惆悵,填補他們在語言表達上的空白。
4. 懂藝術的孩子,長大後感知「幸福生活」的機率更大。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沒有什麼愛好和情趣,陷入彷徨和麻木當中,而藝術是打開感官,體會豐富生命的鑰匙。
在這個社會,知識與技能不斷更新,今天學的東西,明天很可能會過時或者被機器取代。而藝術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體驗,也是孩子立足於未來的軟實力。所以,藝術啟蒙會越來越成為孩子成長中的必需品,當媽的肯定不能忽視。
二、小步親子:藝術啟蒙≠照著學畫畫
我曾經也以為,學藝術,就是讓孩子臨摹幾幅精美的畫作,教他們幾個藝術鑑賞知識,這樣在別人面前聊起來也很有面子。這種想法未免有點自私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很容易扼殺孩子主動創作的熱情。
好的藝術啟蒙絕不是讓孩子模仿。孩子的天性都是愛自由的,鼓勵他們自主去探索非常重要。我們要做的,是選對方式,不打擾、巧引導,更好發揮孩子的潛能。
三、小步親子:幾歲可以開始進行藝術啟蒙?怎麼做?
美國美術教育家維克多·羅恩菲德的研究發現,10歲前繪畫能力是兒童的潛在能力,與智力、認知能力同步發展。
而孩子在1.5歲-6歲間,藝術創作能力和想像能力會處於高峰期。再結合孩子的成長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0-6歲)、感官敏感期(0-6歲)、動作敏感期(0-6歲)、細微事物敏感期(1.5-4歲)、秩序敏感期(2-4歲)」進行藝術教育,會事半功倍。
所以,孩子在1歲半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藝術啟蒙了。小步親子也專門針對1.5-3歲這個階段,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套藝術感知探索課。配合趣味的課程和豐富的教具,帶領孩子感知藝術的神奇,世界的美好。
小步親子:注重多感官探索
摒棄「跟著畫」的「偽藝術啟蒙」,通過多感官體驗讓寶寶認識最基本的點線面,感知顏色和材質,充分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注重孩子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探索、感受和體驗。
小步親子:適合小齡寶寶的創作材料為什麼小月齡寶寶不能使用硬筆(鉛筆、水彩筆)?
首先,因為寶寶還小,精細動作還沒有發展到可以駕馭這些畫筆的程度;其次,藝術的世界不只是線條構成的。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顏料刷才是首選,輕鬆畫出大塊的色彩,全面體驗藝術。
我們選擇海綿刷體,不傷手、不掉毛、便於清洗。
對於孩子來說,顏料的挑選非常重要!
我們沒有為了節省成本而用廉價的丙烯顏料,再三挑選後我們選擇了鼎鼎大名的美國繪兒樂,安全、量足、誠意滿滿。(可以上網搜索一下,就知道這個牌子的安全性有多高了。)
小步親子:符合寶寶認知的藝術主題教一個從沒見過熱氣球的寶寶畫熱氣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創作主題一定是要貼近寶寶生活的,如白雲、小魚、仙人掌......
表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塑形、拼貼、拓印,讓孩子盡情感受和探索藝術。
比如下圖,利用彩色的水、瓶子和光,用新穎的方式讓孩子體會色彩。
比如用家裡的蔬菜做一張拓印畫,用透光紙感受不同顏色的疊加狀態;
比如把泡沫擠在紙上做出雲朵的效果......
看似隨意塗抹,自由發揮,實質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小步親子最重要的藝術概念:色彩、明暗、塑形、光影、拼貼、線條、黑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