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芥末堆1月22日訊,今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要求,城鎮小區應嚴格依標配建幼兒園,配套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
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不足,長期以來造成「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就近入園難」等問題。配套園的建設,事關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的發展。
公辦園或普惠園應成城鎮小區標配
《通知》要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沒有規劃、規劃不足或建設不到位的,要依據國家和地方配建標準,通過補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已建成的配套園,應及時移交當地教育行政部門。
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
對於公辦園,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做好機構編制、教師配備等方面的工作;對於普惠性民辦園,要做好對相關機構資質、管理能力、衛生安全及保教質量等方面的審核,明確補助標準,加強動態監管。
國務院還將成立專門的治理工作小組,計劃於2019年4月1前摸底排查配套幼兒園建設情況;對於存在的問題,還將進行全面整改,跟進後續監督評估工作。
此外《通知》還規定,對城鎮小區存在配套幼兒園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辦理竣工驗收。
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現象
據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小組聯合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小區配套幼兒園具有天然的地域壟斷性,這些小區配套學前教育資源的嚴重流失,是造成城鎮「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就近入園難」的主要原因。
對於專項整治,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張志勇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過去很多居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了高收費的幼兒園,成為開發商獲取回報的利益鏈條的一部分,所以這樣一個治理,我們覺得是個難事,難在整個利益格局的調整上。」
2017年全國學前教育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地方城鎮小區有的沒有配建幼兒園,有的雖然建了但沒有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
2018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堅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要達到80%,要求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姜瑾表示,「如果沒有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普惠,就不會有整個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的發展。」
據悉,全國已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的具體辦法,以加強小區配套幼兒園的規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