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故意抱怨啊,可能是生我女兒時,太過順溜了,所以從來不知產檢不順是如此糟心。
那個時候,產檢都是一次過。因為又是在醫院上班,不用請假也不會耽誤工作,就當出辦公室遛個彎,不但格外方便,還有醫生同事主動三番五次告知孩子性別。當然這是人家好心提醒你該回家早做準備,所以我們很早就給女兒準備了一大堆衣服和嬰兒用品。那個時候,我家先生是最興奮的一個,畢竟馬上就要見到小情人了。
懷老二,可真是波折了。最初還好,我每天再怎麼蹦躂,孩子也還是「穩若泰山」,只不過做早唐(唐篩)時,就出「么蛾子」了:不但讓我17、18周複查,還建議羊水穿刺(簡稱羊穿)看看,又或者先做無創DNA(簡稱無創),看了結果再說。幸而無創低風險,複查結果也還理想,暫時又不建議做羊穿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孕中期大排畸又出了點問題,說胎兒心臟可能存在染色體異常,需要做羊穿看看。
我確實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因為本人一直對自己的基因「蜜汁自信」。但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事,所以痛苦糾結的我們還是決定去省婦幼諮詢一下,然而沒想到的是,那位產科專家竟然斬釘截鐵地對我說:「當然要做啊!要不然怎麼知道到底什麼原因?」
繞來繞去,這個羊穿始終還是沒逃掉!說實話我心裡或多或少有些恐懼,因為自己以前做過1年多的母嬰領域內容運營,對羊穿始終有些「敬畏」。一是,這個手術一般高齡(35歲以上)或者有遺傳病史的孕婦才需要做;二是,它確實存在一定感染和流產的風險。
現在還記得剛諮詢完那天,整個家裡氣氛凝重,我和先生都默默無言,都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迷茫。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是那天之後的第二天,女兒就查出手足口病。不過,好歹我們都是理性之人,掙扎之後還是選擇做。
贅述太多,見笑了!那麼,我就用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到底這個羊穿是怎麼一回事,無創做了,到底還需不需要再做羊穿。
我們都知道,孕期第一次排畸檢查是孕早期的唐篩,唐篩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它能幫助準媽媽了解胎兒是否存在唐氏綜合症的風險。因為唐篩的準確度只有70%左右,如果拿到唐篩高風險的結果,醫生一定會建議做羊穿以進一步提高排查的精確度。
當然,肯定很多孕媽會問,為什麼不做無創來提高排查精準度呢?不是無創也能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嗎?而且不是說無創的精準度更高嗎?那接著就來說說,羊穿和無創到底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必須選擇羊穿?什麼情況只需做無創?
羊水穿刺和無創DNA的優缺點對比
羊水穿刺示意圖
專家表示,對於3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羊穿是染色體檢查的唯一金標準,準確率幾乎能達到100%。
而對於一些年輕的夫婦,如果唐篩結果是低風險,便可考慮不做羊穿。當然唐篩也會有漏診的可能,這就需要自己承擔這種風險了。
相信不少人跟我之前一樣,都對羊水穿刺「唯恐避之不及」,這個名字聽著多少都有些滲人。
其實,所謂羊穿,就是醫生在B超引導下,確定胎盤位置後,通過極細的針頭穿入子宮內羊膜腔並抽取羊水,然後進行細胞培養以確定染色體異常疾病的可能。
這項技術其實並不算新,都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流產、宮內感染等風險都已經控制得較低了。
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它真的沒那麼可怕。沒做羊穿之前,我幾乎都是提心弔膽,真正經歷後,發現它不過就是一隻「紙老虎」嘛。從進入手術室到出來,不過10分鐘,只有躺在病床上那一刻確實挺恐懼的,我都已經做好了要被針扎得錐心痛的準備,可是我閉上眼睛、屏住呼吸,等來的卻是被螞蟻夾了一下的感覺,原來穿刺針真的極細,並沒有打針時疼。另外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針扎進後,能感到醫生會不停抽動以取出適量清而黃的羊水,大概20毫升吧!剛開始的羊水好像不會要,後面的才會作為小樣送檢。
如果胎寶寶很乖、很配合,又沒有其他異常,羊穿手術真的會很快,相信你一定會驚嘆醫生的高超技術的!
作者本人羊水穿刺後的傷口圖
一般羊穿術後靜坐休息兩小時即可自行離開醫院,回家靜養幾天即可,不用住院哦!
另外,針眼處的紗布,一般24小時可拆除,但也可多隔兩天,拆除紗布後,孕婦要多注意針眼處的衛生清潔,不要碰汙水,以免感染。其實穿刺傷口是很小的,一周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不必過於擔心!
可能有些孕媽做羊穿前,還是會瑟瑟發抖,畢竟還是會擔心會不會流產。那麼,我們來說說為什麼有些人會流產?這其中可能存在三個原因:1、胎兒染色體異常。目前有大量臨床研究已證實,因羊穿發生流產的胎兒其實很多本身就存在問題,例如染色體異常等;2、宮內感染。羊穿術前孕婦有感染,或羊穿過程中可能把細菌帶入羊膜囊內,又或者羊穿術後沒能及時做好清潔工作;3、手術時間太早,沒有到最佳穿刺時間。
還要提醒的是,關於羊穿術前和術後是否需要服用保胎藥,這個還是遵醫囑比較穩妥,問清楚即可。
講了這麼多,希望大家對羊穿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不要有不必要的害怕和恐懼,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寶寶會過關斬將、順利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