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4日訊(記者 寇亞群)12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市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二級調研員李衛發布「十三五」時期淄博全面深化改革有關情況。
「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改革要求,切實用好用活改革關鍵一招,聚焦制約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各項改革蹄疾步穩、紮實推進,呈現出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多點突破、次第開花的生動局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動力活力,各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顯著突破。
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一是完善市場體系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三證合一」「一證一碼」、電子營業執照等一系列改革,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十三五」期間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6.4萬餘戶,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大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組建市能源、水務、熱力、土發集團,符合條件的市屬企業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將對標學習深圳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聚焦「一門式、一窗式、一網式」辦理和「不見面審批」,推出拿地即開工、工業投資項目「1+N」審批、容缺辦理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型政務服務模式,我市營商環境評價連續2年名列全省前三位,2020年入選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三是大力推進產業變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新舊動能轉換政策體系,出臺「新經濟發展12條」,搶先布局新賽道、發展新產業,在化工、機械等重點行業規劃建設10家智能工廠、100個智慧車間,推動3000家企業「上雲」。四是著力完善對外開放政策體制機制。制定出臺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等10個方面36條措施,提出對外開放十條突破性政策,確定了70項重點任務。五是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共確定試點村(居)670個,量化總資產24.89億元,在5個區縣、70個涉農鎮(辦)建立土地流轉和抵押融資服務平臺,在淄川、沂源、高青、桓臺等區縣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六是創新建立「全員環保」機制。針對環境治理領域突出問題,全面理順環境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打造黨委領導、政府實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環保部門全程跟進、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大環保」機制,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民主法治領域改革方面:一是創新實施以人民為中心「改革三部曲」。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創新實施「以系統性制度創新增強工作整體實效」「以信息化推進依法履職能力現代化」「運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大數據依法強化對政府部門工作監督」等系列改革舉措,先後在全省人大工作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交流會上做經驗介紹。二是紮實推進統戰工作改革。建立健全市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落實市級領導幹部聯繫服務非公有制企業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三是建立重大行政決策流程化管理機制。出臺《淄博市重大決策程序規定》《淄博市人民政府啟動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工作規則》,將65項重點工作納入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有效提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水平。建立法律顧問委員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制度,規範集體研究程序,健全責任追究制度,被列為「山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先後制定出臺《淄博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等13個改革文件,承接了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等2個國家級試點和4個省級試點,連續三屆被評為「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以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為統領,不斷完善文旅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創新性提出打造「5+N」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模式,推廣應用「淄博文化雲」,開展「專業制單、百姓點單、政府買單」的服務模式。健全輿論宣傳推動中心工作落實機制,著力打造「媒體在行動」品牌,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區縣融媒體中心已全部掛牌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社會體制改革方面:紮實推進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深化非訴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全市「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警務助理」配備率達到100%。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市法院全面上線全流程網上辦公辦案系統,經驗做法被全省推廣;市檢察院應用「智慧檢務」系統,在全省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上作典型發言;市公安局視頻多維數據融合應用被公安部推廣推介。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方面:深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出臺《考準考實領導幹部政治表現實施辦法》,大力選拔使用「獅子型」「老黃牛型」幹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幹部。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肩挑」制度,建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長效整頓機制,創新推行聯村黨建機制,《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山東新聞聯播》頭條推介了相關做法。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制定「人才金政37條」,制定配套實施細則39個,出臺《關心關愛企業家十條措施(試行)》《建設多彩活力的青年創業友好型城市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
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方面:積極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全面完成市縣兩級監委組建掛牌、人員轉隸和內設機構優化調整等任務。紮實推進黨委巡察體制改革,創新推出交叉、提級、聯動、捆綁、追溯巡察模式,探索「系統巡、巡系統」巡察新路和「5+2+N」巡察組隊模式。深入推進派駐機構改革,形成「10+5」模式,實現對市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監督全覆蓋。探索構建政治生態評價體系,科學評價、精準畫像,推動形成風清氣正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