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史——
365頁、42萬字,記錄了上海從1842年開埠到21世紀初,一條走向現代的的改革之路。
靜安、黃埔、徐匯、閘北、虹口、楊浦這些名字被多次提及,寶山這兩個字第一次出現,是在第275頁的1970年代,而且總共只出現了4次,都和寶鋼密切相關。
這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對於城市發展來說寶山還是個少年;
二是寶山的對外形象已經被寶鋼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寶山的過去是寶鋼,寶山的現在是怎樣?未來的寶山又會怎樣?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也許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更了解寶山,了解北上海。
- 第一章:往事 -
聊到寶山的過去,繞不開寶鋼。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鋼鐵企業,寶鋼的發展曾經為寶山帶來工業化的繁榮。
但也正是因為為寶鋼的存在,噪音、廢氣、汙水、粉塵。成了大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寶山的第一印象。
再加上產業結構性問題,寶鋼為寶山帶來的增長在21世紀初開始顯露疲態,寶山想要繼續發展,只能另謀他路。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板塊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那就是整個寶山離市區最近的大華板塊。
這本大華故事,由一位在寶山生活數十年的老人所撰寫,詳細記載了大華過去的發展歷程。
大場鎮、新華村,各取一字,是為大華。
圍繞著新華村的動遷,大華的城市化可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始於1990年,第一期現代化住宅開始建設,滬太路1500弄成為大話板塊內第一個商品房住宅,直到1997年,大華一村、二村、三村基本成型。
1997年後進入第二階段,「華苑」系商品住宅陸續推出,這批住宅樓層更高、小區綠化也很完整、戶型設計也更加先進。
比如文華苑,它的四期還獲得了上海市優秀房型設計獎和上海市建築工程白玉蘭獎。
到了21世紀初,大華的城市化建設正式邁入第三階段,隨著大華行知公園的誕生,以及大華虎城的開工建設,以大華公園世家為代表的第三代商品房粉墨登場。
紅磚、尖頂、公園、商場。
可謂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前小時候都不敢想的漂亮住宅開始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在寶山,住宅第一次超越了居住功能,具有了美化生活的意義。
至此,大華板塊成為人們的置業熱地,它也成功接過寶鋼的衣缽,成功奠定了寶山城市化轉型的基礎。
但是對現在來說,大華的開發也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如今也沒有更多發展的餘地,現在,誰是北上海的發展重心呢?
- 第二章:轉型 -
關於北上海有句老話——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曾經寶山的羅店和大場是上海租界外商業活動非常頻繁的地方,直到戰火把這裡的城鎮毀於一旦。
今天,這兩個板塊迎來了復甦,加上顧村板塊的崛起,一起組成了寶山的現在。
先說大場板塊,靠近大華的這一部分區域其實也已經相當成熟。
產業有大場都市工業園區,住宅有中環一號,教育有上海世外教育附屬學校,商業有宜家和紅星美凱龍,還有大華集團開發的老鎮TIME,包括古鎮式商業步行街、大華老鎮嘉年華。
未來這裡不僅能滿足市民的購物消費,也會成為大場的文化地標。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雖然歷史悠遠的大場古鎮已經在淞滬會戰的戰火中湮滅,但老鎮time的設計理念卻延用了大場古鎮過去九橋十八弄生活布局,所以這裡不僅是大場的未來,一磚一瓦裡,還流淌著大場的過去。
上海大學附近也特別具有生活氣息,因為地鐵和上海大學的存在,目前發展已經自成體系。
再往北飛就能看到上海最大的郊野公園顧村公園,相當於三個世紀公園大小,每年3、4月份都會迎來一大波賞櫻人群,最高客流曾達到單日26萬。
這也是顧村板塊最大的亮點之一。
其實我認為在城市生活,靠近森林比靠近江景還要重要,黃浦江只能看,而且多數時候都是黃色的,但是森林可以淨化空氣、隔絕噪音,周末逛一逛也特別解壓。
而且大華錦繡四季的出現,也彌補了顧村板塊沒有大型綜合居住社區的缺憾。
顧村以北,就是羅店。
因為戰爭,它沒落過一段時間,但如今因為美蘭湖的建設,羅店不僅有了復甦的跡象,而且還是生態宜居的標籤。
總之顧村、羅店這兩個板塊憑藉著一園一湖,現在已經成為北上海的生態中心。
楊行的生態雖然沒有顧村那麼亮眼,但我認為他們最大的亮點就是極致的性價比,房價不高,但也有自己的生活氛圍。
一位住在楊行的朋友曾經這樣和我形容他的居住體驗——
安逸舒適,很市井很熱鬧。沒有催人腳步的急躁,沒有晃眼璀璨的霓虹。卻讓人有種踏實的感覺。生活也很便利,各種生活配套都可以一腳油門。
至於受寶鋼影響深遠的淞寶板塊現在也積極從「鋼鐵之城」向「郵輪之城」,重工業向旅遊業轉型。
而它的旁邊就是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
裡面的景色之優美,生態之豐富,已經很難讓你聯想到寶山過去的工業印記。
這是公園裡的礦坑花園——
花園內蜿蜒而過的小溪,常年保持獨特的藍綠色,這其實是特意留下來的礦渣廢水,提醒人們生態的重要性。
從郊區向城市,從工業向生態,類似的改變在寶山的很多地方正在發生,所以毫無疑問,寶山現在的主基調就是轉型。
那下一個問題是——
轉型之後呢?寶山的未來又會是怎樣呢?
- 第三章:未來 -
2017~2035規劃中,上海把寶山納入主城區範圍內,這對北上海的發展至關重要。
主城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北上海未來可期。
意味著楊行未來會開設「上海高鐵北站」,不僅住在寶山的人坐高鐵很方便,作為北上海的交通門戶,相應的城市面貌一定會得到大規模的改善。
除了高鐵,再過半年左右,15號線和18號線就將開通試運營了,大家的出行壓力也將大大緩解。
除此之外,上海在未來還會新建4條全新軌交:19號線、21號線、24號線、26號線。
它們在寶山也會設有站點,到那時,寶山交通一定會迎來脫胎換骨式的大飛越。
聊到未來規劃,不能不提南大板塊。
作為上海寶山大場經濟發展區,這裡的設計藍圖由世界頂級建築師事務所——美國SOM編制,規劃上對標的板塊是紐約曼哈頓、東京六本木。
規劃535萬平方米的建築體量中,產業體量佔230萬平方米。
雖然現在這裡還是一片空地,但想像一下——
未來這裡會誕生數百家公司,包括AI產業、車聯網、人工智慧、晶片設計、網際網路+高新技術,10萬人在這裡工作,或許其中一個就會改變世界,或許其中一個就會是你。
先進的規劃少不了綠化,未來這裡會有40座各具功能和特色的公園,佔到整個區域面積的40%以上。
而且在今年2月底,全球首家Discovery旗艦級體驗中心正式確認落戶寶山南大板塊——
徒步探險、攀巖、熱氣球、越野車,未來想要和貝爺一樣在叢林裡探險,來寶山吧~
既然是主城區,教育資源也會逐漸的轉移過去。
上外、華師大與寶山教育局籤約聯合辦學,世外託管寶山四所學校——
華二也已經進駐寶山——
至於北上海大面積的重工業隨著產業升級,它們一定會慢慢搬離,只是因為數量太多且盤根錯雜,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
但是隨著城市開發和產業升級,以寶山為基礎的北上海已經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這裡目前的房價不貴,意味著對很多想住進上海的人來說,這裡有不錯的上車機會。
這裡還有很多地,意味著北上海星雲閃爍的未來,也許才剛剛開始。
- 第四章:星雲 -
這期內容是我們迄今為止,拍攝時間最長的一期。
因為整個北上海太大了,大到你真的很難在一期視頻裡窺探它的全貌,大到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地方沒辦法一一向大家展示。
比如長灘音樂廳、比如櫻花大劇院,比如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展覽館,比如玻璃博物館,比如陶瓷藝術館、比如寶山寺、聞道園。
這些肉眼可見,屬於寶山的未來,像星星一樣散落在北上海的各個地方。
作為北上海面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塊土地,我認為寶山一直以來都在進化。
也許大家目前感受到的變化還沒那麼明顯,首先是因為寶山太大了,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動作還沒有被一個專業的、很了解寶山的城市更新運營者串聯起來。
比如我們這期視頻的贊助方——大華集團。
他們是上海本土很知名的城市運營商,大華板塊的建成功也主要多虧了他們,在大華的街頭,你隨處可見他們留下的歷史印記。
而且,他們最近還在北上海推出了醞釀已久的大型城市更新計劃——星雲計劃。
這個計劃裡不止有住宅,還有公園、商業、酒店、學校。
在資本都想著逃離寶山,跑到大虹橋、前灘、臨港這些地方的時候,他們還在堅持開發這片土地,有時候想想真挺倔的,但你很難想像在他們的努力下,十年後的寶山會變成什麼樣。
而且他們其實在上海做過很多成功的項目,但我所感知的大華集團一直都特別低調,所以我一直對這家企業特別特別好奇,那多虧這次視頻合作能有機會了解他們。
文中提到的大華故事,也是他們出版的,為了拍攝視頻還送給了我,真的讓我了解了寶山、大華的歷史,對我完成這期視頻也很有幫助。
未來不會虧待往事,城市也只是往事的一點點再現。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想看更多板塊和項目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是六娃,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