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4日晚上11時,第21屆世界盃足球賽揭幕戰——俄羅斯隊對沙烏地阿拉伯隊的比賽,在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火熱上演。雖然中國隊沒有殺入本屆世界盃決賽圈,但據初步統計有10多萬名中國球迷趕赴俄羅斯近距離體驗世界盃氛圍,其中有4萬多張世界盃球票被中國球迷買走。
在揭幕戰舉行期間,有人在莫斯科街頭拍到了一輛掛著「粵G33F63」車牌的「帥氣」極地越野車,照片被轉發到網際網路上後引起湛江讀者廣泛關注。6月19日,記者連線採訪中了解到,原來,該車車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湛江人,從今年5月底開始,他駕車從北京出發,風塵僕僕行駛約7000公裡,6月中旬抵達莫斯科出現在世界盃開幕式現場,這也是他第一次到現場看世界盃。這位特殊的湛江球迷,就是極地越野探險家吳鬱。
吳鬱開著粵G牌汽車,從北京萬裡迢迢到俄羅斯現場看世界盃。
【躥紅】粵G牌極地越野車驚現莫斯科
「也不知道是誰拍到我的寶貝車傳上網的,又火了一把,呵呵!」
吳鬱是一位80後,出生於雷州市北和鎮。之後,他到北京發展和生活,屬於自由職業者。當然,吳鬱最出名的頭銜是極地越野探險家,他已經有五年北極穿行的豐富經驗。這次,為了現場看世界盃,他又把車萬裡迢迢從中國開到了俄羅斯。
「這輛掛著『粵G33F63』牌的車大有來頭,它是中國僅有的一輛38寸極地汽車,由冰島北極卡車ArcticTrucks的工程師,按照我提出的極地探險要求而量身打造。」吳鬱如數家珍地介紹,ArcticTrucks打造的極地汽車在中國目前只有三輛,都是吳鬱團隊所擁有,另外兩輛是35寸。
從今年5月底開始,吳鬱駕車從北京出發在滿洲裡出境,經貝加爾湖、耶爾庫茨克、葉卡捷琳堡、喀山,最終抵達莫斯科。「這是我第一次到現場看世界盃,身臨其境,能夠更真切感受到場上球員的激烈角逐和球迷們的狂熱,跟以往在電視上看到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樣。」吳鬱說,自己對世界盃的最初記憶是在上初中的時候,那時他和小夥伴們都是熬夜看直播,「雷州民間足球氛圍也很濃厚,那時常和同學們一起踢球玩,雖然不懂什麼戰術,但是樂在其中。」
【體驗】從北京開車到俄羅斯觀看世界盃揭幕戰
「過去,在電視上看世界盃直播有時差困擾,中國球迷通常要熬通宵,或者第二天看重播。如果不去現場又想看世界盃,只能選擇熬夜或者是看重播,都不盡興。現在我開車到了俄羅斯,到現場看世界盃,過足了癮。只是有些遺憾,這屆世界盃沒有中國隊。」
吳鬱說,在莫斯科街頭開著中國車牌的車非常顯眼,特別是那些中國球迷看見中國車牌更是倍感親切。吳鬱一路開車探訪了葉卡捷琳堡、喀山和莫斯科三座世界盃舉辦城市,他那輛掛著粵字頭車牌、外表炫酷的越野車無論是在行駛中還是停車時,都非常吸引眼球,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過來豎大拇指並拍照、合影。在莫斯科,吳鬱遇見很多來自廣東的球迷,廣州、深圳、中山的都有,他還跟這些廣東老鄉交換聯繫方式,在異國也好互相有個照應。
吳鬱還跟記者分享了另一個小故事:他在喀山時,恰巧和參加2018年世界盃的法國隊、西班牙隊以及德國隊入住在同一家酒店。酒店樓下還有通信保障車、醫療保障車等,現場安保工作嚴格,有當地普通警察、特警和安全部門24小時看守,「我也沾了光,不用擔心自己的寶貝汽車被偷了!」
【闖勁】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和嚮往
吳鬱是做汽車媒體傳播工作的,同時是一位極地越野探險家。他從小就喜歡看《動物世界》和《探索》這些自然科學類的電視節目,對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週遊世界。「當我逃離火柴盒般的格子間和鋼筋混凝土的森林,專心致志地行走時,才發現了這個世界真正的美好。」吳鬱表示。
這些年來,他完成了北極自駕、縱穿貝加爾湖以及世界上第一次從南海到北冰洋縱穿亞歐大陸等壯舉。其中,今年3月份,他在冰天雪地裡完成了從北京開車到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小鎮季克西(Tiksi),實現了中國人第一次開車登陸北冰洋冰封「海面」,雖然遇到了很多危險,也試過車輛零件被偷,但是未來他還會一直在路上。
從雅庫茲克到馬加丹的白骨之路,勘察加半島穿越期間經歷了-56℃低溫、-45℃斷傳動軸、離合片燒毀、電瓶低溫故障、靠一根拖車繩在沒有暖氣的-50℃戶外進行500多公裡的接力拖車……在他的穿越探險記錄中,有很多令人膽戰心驚的瞬間。實際上每一次穿越和前行,都可以用千辛萬苦來形容。
極地穿越都是在冰天雪地裡行駛,每天經歷的都是顛簸的路況和望不到邊際的茫茫白雪。最讓人崩潰的是,很多路段都沒有物質補給點,基本上每餐就是一碗紅菜湯加土豆和肉混合的簡陋食物,飲水問題只能靠冰塊融化的水或雪水解決,「不過雖然有的旅程枯燥無聊,但每天早上我都是興奮的,因為面對新的一天,又可以開始新的體驗了。更可喜的是,旅途中可以看見路邊積雪裡有動物的腳印,有時還能看見野兔和北極狐,這些都是令人心動的小驚喜。」
【鄉情】心繫家鄉想念湛江美食
吳鬱是湛江人,但是經常「在路上」。即使不在極地遠徵的旅途中,他的主要工作地點也是在北京。
身在異國他鄉的時候,吳鬱常常會牽掛家鄉,回憶起湛江的美食,其中最想念的是爸爸做的白切雞和媽媽做的粉湯。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蔬菜非常缺少,有的地方一斤西紅柿甚至會賣到人民幣80元,「每天,我都會想起湛江的生猛海鮮等美食。每次回雷州老家,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把好吃的嘗一遍。」
雖然長期工作、生活在北京,可是吳鬱的汽車一直掛著粵G車牌。他開車探險,把車一直開到地球寒極,在北冰洋冰封的「海面」上盡情馳騁著,掛著粵G牌的車上還寫著「冰上絲綢之路」,自豪感油然而生。
作為「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湛江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越來越主動融入世界,近年來對外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交流愈發頻繁,「這次世界盃之旅,再次讓我感嘆——中國人的足跡真是遍布全球各地。世界這麼大,希望有更多湛江人出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