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為,辭去中芯國際聯席CEO的梁孟松還可以去哪兒?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國內晶圓代工廠領頭羊中芯國際人事地震衝上網絡熱搜,聯席CEO梁孟松辭職後的去向問題(中芯未立即批准梁的辭職,未來仍有變數)成為網友關心的話題。已經有網友開始喊話:梁孟松可以去華為嘛。

梁孟松服務過的公司,除現在的中芯國際,還有博士畢業後去的第一家公司AMD,以及後來的臺積電、三星半導體。四換東家(包括中芯國際這次)的經歷,除從AMD辭職有報效生養地的意思外,其餘3次均是迫於無奈,從三星半導體辭職,則是因為臺積電起訴其違反競業協議,被法院判決需立即從三星離職,並不得在2015年9月前回到三星。從臺積電辭職和這次請辭中芯又極其相似,都是因為人事任命,感覺自己委屈。

臺積電對梁孟松的打擊尤甚,因為他攻克大馬士革銅製程,對臺積電獲得今日地位居功至偉,本不應有憤而出走結局。

2003年之前,臺積電、IBM以及日本的晶片製造商正在進行一場決戰,即解決130nm工藝的鋁布線材料問題。130nm是微米級工藝製程向納米級工藝製程過渡的關鍵節點,誰解決了這個節點的鋁布線材料問題,誰就能在隨後的競賽中衝到前面,獲得大量客戶。

這個鋁布線問題是怎麼回事呢?簡單說就是耐電遷移性問題。在晶片內部較高的電流密度下,電子沿鋁布線往陽極流動,在流動的過程中,與鋁原子發生碰撞,將動量轉移給鋁原子,使其往陽極移動,久而久之形成突起物(晶須),同時在陰極方向形成空洞。

晶須和空洞會造成晶片內部短路和斷路,使整個晶片報廢。而且隨著晶片製造工藝從微米級向納米級過渡,鋁布線越來越細,電遷移問題會越來越突出,最終導致整個晶片行業停滯不前。

1998年的時候,IBM就提出用銅代替鋁進行布線。銅這種材料相對於鋁,簡直就是晶片製造廠眼中的優等生:電阻率低,熔點高、原子質量大,耐熱且耐電子遷移。但既然這麼優秀,為何銅遲遲沒有替代鋁呢?因為它缺點也很突出:難以利用幹法蝕刻進行微細加工,意味著原來的製造工藝被廢,製造成本上升;銅向絕緣膜和矽基板的擴散速度較快,會改變電晶體性質,使晶片報廢;附著性較差,晶片良率和壽命極低。

在前輩、後生都被銅布線問題困擾的情況下,誰最先給出解決方案,誰就是領頭羊。說白了,行業開始重新洗牌。

最終,梁孟松領導的先進模組團隊替臺積電贏得了這場比賽,經此一役,臺積電也從行業跟跑變成領跑。梁孟松也因此被媒體譽為「是臺積電可排進前5名的研發人才」,成為公司創始人張忠謀的左右手。

但禍福相倚,故事並沒有迎來皆大歡喜的結局。

2006年7月,臺積電副總蔣尚義退休,公司計劃提拔兩個研發副總,其中一個職位確定為來自英特爾、資歷更深的羅唯仁,另一個職位需在梁孟松和孫元成兩人中產生。後來的結果是,孫元成坐上研發副總位置,為臺積電立下汗馬功勞的梁孟松卻名落孫山,調到其它部門。

為此,梁孟松在2008年負氣出走,進入三星。後來,梁孟松被臺積電起訴違反競業協議後,《工商時報》報導了庭審細節:「『他們在未經我同意下,發布人事命令』、『這幾乎使得我無法面對公司所有認識我的人』、『憑我的資歷要我去一個不能發揮的單位』、『我感到被欺騙、被侮辱,高層完全不重視我』。說到激動處,梁孟松哽咽如泣,隨即大聲說『我對臺積電貢獻很多,這件事,我沒面子』……」

從公開的信息看,梁孟松這次從中芯國際辭職,事情起因和臺積電如出一轍,都與未和他事先足夠溝通有關,讓他感覺不被尊重。

由此也可以看出,梁孟松是典型的理工男處事風格,技術攻關能力強,但為人處事不夠圓滑,性子也比較急,有委屈忍不了,否則不會負氣出走。在梁孟鬆手下呆過的中芯員工透露,梁能力強,做事風風火火,對自己及下屬要求極其嚴格,因此在部分員工中並不受歡迎。

實際上,梁孟松從中芯國際辭職的消息傳出後,員工從網絡透露出的反應也是兩極分化,有的高興地要放鞭炮,指其在公司搞「清洗」,有的則感覺惋惜,希望中芯國際能留住他。但以梁孟松的個性,留下的可能較小。

那麼,華為能否將梁孟松招致麾下?

目前來看,華為要突破美國技術封鎖,成為IDM晶片商是路徑之一,但走這條路,華為最大的短板是製造,幾乎是從0起步,對梁孟松這樣的邏輯晶片工藝製程領軍人才是求賢若渴的。如能招到麾下,華為倒是可以節省不少獨自摸索的時間。而且從目前看,國內的晶片製造公司還難以提供讓梁發揮的平臺,長江存儲、合肥長鑫是大廠無疑,但都是做存儲的,和梁擅長的邏輯晶片工藝(主要用於SoC晶片)相差太遠。

但問題是,華為不是梁唯一的去處,他還有一個選擇是重新回到三星。他在三星做的還算開心,當初之所以離開,純粹是因為臺積電所逼。目前這個時間段,早過了他與臺積電的競業期限。更為重要的是,三星正在與臺積電苦戰,也需要梁孟松回來破解僵局。

總之,如梁孟松從中芯國際離職,去處第一是三星,如有可能,也會解華為燃眉之急,就看華為是否願意抓住這個機會。最終的謎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假如梁孟松離開中芯國際了,任正非會邀請他加入華為嗎?
    最近兩天有關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請辭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芯國際的董事長邀請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但這個決定並沒有跟梁孟松商量,所以梁孟松剛開始並不知道蔣尚義加入中芯國際這個事情。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辭職,華為「中國芯」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做個簡單的對比,可以說是半導體界的楊振寧、李政道!如果失去梁孟松,對於中芯國際來說,這絕對稱的上是一記重錘。梁孟松的離職,很可能影響到中國整個晶片製造的國產化進程,甚至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半導體產業格局。有人可能要問:一個梁孟松,他有那麼牛嗎?那麼今天小俠就來跟大家講一講,梁孟松逆天般的傳奇晶片職業生涯!
  • 中芯國際回應聯席CEO梁孟松辭職:正在核實真實性辭職意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梁辰)12月16日,中芯國際(688982.SH/00981.HK)發布公告稱,已知悉梁博士(指「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其有條件辭任的意願,中芯國際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性辭任之意願。
  • 4000億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感到不再被尊重與...
    來源:中國基金報市值4000多億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再爆出大瓜,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這還不算完,更勁爆的是,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現在中芯國際的先進位程技術已經做到14nm、N+1、N+2,相信在中芯國際實現我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的夢想,可以比在弘芯快至少4-5年。」他說。蔣尚義稱其決定加入中芯國際的關鍵是,中芯國際有先進封裝的基礎,同時先進位程技術已經推進至14nm、N+1、N+2,能夠實現其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方面的夢想。
  • 中芯國際內鬥的背後:蔣尚義為何而來,梁孟松為何要走?
    而三星之所以能夠迅速縮短與臺積電的技術差距,並且成功超越,梁孟松的貢獻無疑很大。這也是為何在2017年,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遠赴韓國將其請至中芯國際擔任聯席CEO,希望其帶領中芯國際突破14nm工藝的關鍵。
  • 中芯國際高層調整:蔣尚義任副董事長,聯席CEO梁孟松投棄權票
    記者 | 彭新12月15日,中芯國際1召開臨時董事會,公告委任蔣尚義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同時,蔣尚義有權根據聘用合約獲得年度固定現金酬金計67萬美元及年度激勵。此外,中芯國際還就美國民事訴狀發表最新聲明,稱將做出積極抗辯。
  • 一封砸了400億的辭職信,中芯國際的聯席CEO,硬核!
    你們應該也都看到新聞了,中芯國際的聯席CEO梁孟松博士突發遞交了辭職書,引起輿論一片譁然。4000億市值中芯國際上午股價一度跌10%,甚至整個半導體板塊都影響大跌。之所以造成這種震動,是因為它不是一封尋常的辭職信。
  • 深網丨中芯國際CEO辭職背後:高層紛爭不斷,晶片技術路徑生變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承擔著內地追趕世界先進晶片製程的期待。過去20多年,內地湧現了華為海思等一流的晶片設計企業,但在晶片製造環節一直處於落後狀態。騰訊新聞作者 馬圓圓國內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再次陷入管理紛爭。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的臨時董事會上,現任聯合CEO梁孟松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
  • 中芯國際「將相翻臉」爆內訌:蔣爸二度回歸,梁孟松怒辭CEO!
    【新智元導讀】中芯國際被爆重大人事變動。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牛蔣尚義二度回歸,將擔任公司副董事長,與此同時,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隨後辭職信曝光,稱其對沒有被告知蔣博士任職一事感到「不被尊重」。另外,中芯國際也回應了美國加州的民事訴訟。
  • 聯席CEO突然宣布辭職,中芯國際戰略方向或有變?空降新高管能否救火...
    15日晚間有消息透露,中芯聯席CEO梁孟松在中芯國際當日董事會上提出辭職,認為其已不被尊重和信任,公司已經不再需要他。也就在12月15日深夜至12月16日早晨,中芯國際連發6個公告,就相關事項給出說明。16日晚,監管層也火速向中芯國際下發了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聯席CEO辭職事件做出解釋。聯席CEO的辭職,引發了中芯國際股價的大幅震動。
  • 中芯國際內鬥的背後有何故事?
    隨後,蔣尚義出任了武漢弘芯CEO,但是在今年6月份,蔣尚義辭去武漢弘芯的董事、總經理及CEO執行長等一切職務。之後,弘芯也陷入「爛尾」。 這兩天,由於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引發的梁孟松辭職事件,網上很多網友吐槽說蔣尚義來大陸這些年沒什麼貢獻,還把弘芯搞爛尾了,這確實是在胡亂讓人「背鍋」。
  • 快訊|中芯國際: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職意願
    財經網科技12月16日訊,據中國基金報消息,中芯國際公告稱,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關於上述事宜的進一步公告將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適時作出。任何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公司發布公告為準。
  • 中芯國際,再經不起內訌
    對於此次回歸,問芯 Voice 的報導中提到,蔣尚義是收到了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邀請,他表示自己對半導體還有有很強烈的熱情,非常熱衷先進封裝技術與晶片組,認為在中芯國際要實現他的理想會比較容易。如果事情確如梁孟松的辭職信中所說,蔣的加入直到最後一刻才被告知,那麼中芯的處理方式無疑是欠妥的,不論是從程序上,還是情理上。
  • 如何再造一個中芯國際?|臺積電|梁孟松|中芯國際|晶圓|華虹集團|...
    原因在於不管是先進工藝還是營收上,中芯國際和華虹都是大陸的前兩名。參考《芯思想》整理的「中國大陸本土晶圓代工營收排行榜」,中芯國際和華虹處於更高一個層次。除了工藝和營收,中芯國際背後的關聯產業鏈同樣值得關注,比如其和國內封測巨頭長電科技的微妙關係。長電科技第二大股東為芯電半導體,背後便是中芯國際。很顯然,大陸晶圓製造龍頭和封測龍頭將強強聯合。
  • 中芯國際「內鬥」再次檯面化
    彼時的蔣尚義因為和張忠謀有口頭的君子協議——「不做先進工藝、不可以和臺積電起競爭衝突」,在中芯國際的三年期間,蔣尚義並沒有話語權,而中芯國際在其合約期滿也並未選擇與其續約。所以後來才有了蔣尚義在爛尾的武漢弘芯的短暫經歷。 但這次不同,重回中芯國際的蔣尚義身為董事會副董事長,在地位上僅次於董事長周子學,也意味著聯席CEO梁孟松未來需要向其匯報。
  • 4000億中芯國際被曝「內訌」!背後發生了什麼?
    中國基金報 泰勒市值4000多億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再爆出大瓜,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神蔣尚義又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這還不算完,更勁爆的是,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為什麼突然要辭職?
  • 蔣尚義回歸,梁孟松請辭 中芯國際人事變動背後是何邏輯?
    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官方確認梁孟松已經請辭。不過,目前梁孟松仍於中芯國際任職,中芯國際也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作為中芯國際主管先進工藝的聯席CEO,梁孟松請辭消息傳出後,12月16日,中芯國際A股盤中跌幅一度超過9%,截至收盤報55.20元/股,全天下跌5.53%。蔣尚義回歸,梁孟松請辭。
  • 美出口禁令致中芯國際部分設備到貨延遲,在尋找客戶填補華為產能
    中芯國際全年收入增長預期將上調至24%-26%。但中芯國際也在11月12日的業績電話會上透露,美國出口禁令對公司已帶來影響。由於無法向華為供貨,公司將在未來兩三個季度內把華為缺口填滿。美國出口管制對公司產生影響美國出口管制對中芯國際帶來的影響備受外界關注。
  • 中芯國際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會影響7nm晶片進程嗎?
    根據公告,蔣尚義受聘成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並在當日生效。蔣尚義也是晶片界的老將了,和中芯國際的淵源頗深,他此前曾在臺積電工作,並在共同COO職位上退休,退休後還曾擔任過臺積電董事長顧問,後加盟中芯國際,擔任獨董,任期屆滿,蔣尚義又曾擔任武漢弘芯的CEO,不過在武漢弘芯的爛尾事件後,他又通過律師信公開辭職。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12月16日,中芯國際罕見地發布了一條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可能辭職的說明。中芯國際稱,公司正在與梁孟松核實「真實性辭職之意願」。在這之前,媒體報導梁孟松在12月15日召開的臨時董事會上提出辭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並未當場批准。隨後,網絡流傳了一份梁孟松的辭職信,信中提及其感到「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