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裡是每周為你採訪出國深造學長學姐的BeBeyond FUN小使。上周我採訪了BeBeyond前學員、畢業於斯坦福的北大學姐Yolanda。
斯坦福計算機碩士項目(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以下簡稱MSCS)幾乎是全美最難進的計算機項目了,我們一起結合學姐的訪談來看看:
在斯坦福讀MSCS讀書是怎樣的體驗;
斯坦福讀MSCS想招什麼樣的人;
同屬於計算機四大名校的MIT、CMU、Berkeley的計算機系有何特色。
Yolanda學姐
北大信科本科
BeBeyond Graduate Workshop學員
碩士畢業於斯坦福計算機系
現在矽谷任職
學姐採訪:在斯坦福讀計算機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學姐,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斯坦福計算機項目的各設置
FUN小使:學姐可以介紹一下,斯坦福計算機項目的培養設置嗎?
Y學姐:斯坦福計算機碩士一般2年。有9個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你主攻一個。如果你改變主意了,也可以隨時切換,只要修夠學分就可以畢業了。目前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I方向。
史丹福大學各個學院的課我們都可以選,有很多課可以online上, 沒有人數限制。大課比較多,做項目會分組。
有10個學分的必修課,如果本科學過相關的課,可以申請waive,換成其他更高階的課來填充必修課學分。選修課一般都是和專業相關的,也可以直接跟教授做research抵1-3學分,有志於念PhD的同學就會選擇跟教授做科研。
斯坦福計算機碩士的學費出了名的貴,所以有一部分人,比如像我,用了5個學期就畢業了,正常情況下需要6個學期畢業。
給未來學弟學妹一個Tip:一般上某一門課你能拿到A+,這門課後面還開的話,你就可以申請TA(助教),拿到TA後,你一個學期學費可以全免,學校還給你另外發TA工資!
FUN 小使:感覺賺到了一個億有沒有!
Y學姐:這裡的學習強度極大。一個學期就3個月,一晃就過完了,在斯坦福學一個學期感覺頂北大大四一年的量。
一學期10周左右,一般修3門有難度的課,每門課都有個有難度的期中考試,再加上一個大作業或期末考試。每門課一周至少有一個作業,寫作業一般都是按天寫,我concentrate一天10個小時,或者兩天15個小時才把一項作業寫完,這還只是一門課一次作業的量,挺累的。此外,我每天還有其他的活動要參加,還有招聘會或面試要參加,以及還要上選修課。
但是,我覺得斯坦福的作業設計得特別好。國內學習,老師可能就書上劃幾道題做一下,而且可能是把書上的東西搬過來就可以交了。斯坦福作業都是精心設計的。一周一門課的作業要做十幾個小時都是很正常的。你需要動腦去思考,一般你聽完課後大概只能有個印象,而作業能push你去更深入地理解這個東西。
FUN小使:和本科學習比起來,你覺得在斯坦福哪些能力提升特別大?
Y學姐:在研究生階段,我特別專注於我想學的技能,剛好課程量也非常大,所以我的效率就巨高。
我在本科時沒有什麼接觸machine learning,所以讀研就一通惡補。本科主要是打基礎,在研究生的時候,學了計算機各種分支方向上的課程比如data mining,UI等。斯坦福的計算機課程比較強調廣度,比如說需要你學一些和machine learning關係不大的Parallel Computing, HCI, Data Mining等課,但是對找工作的幫助不是那麼直接。我知道其他學校比如CMU的MSCV就會更加專注於CV, 那麼工作上手起來就會更加有針對性。
另外提高比較多的是我的Problem Solving skill和Critical Thinking. 研究生階段沒有專門的教科書,會訓練你快速地從網上或其他地方去尋找答案、汲取知識,然後去解決問題。我在大四做科研的時候我也能感覺的自己的Critical Thinking有很多鍛鍊,但是主要還是在研究生階段有實質性的提高。
FUN小使:在斯坦福讀書,一天的routine是怎樣的?
Y學姐:一般就是上課,寫作業,作業不會做就去office hour找TA問一問。期中考後會有project,需要和隊友一起做項目。
Stanford比較神奇的是,有很多網課,一些比較popular的課,一節課有上千人的那種,老師也不鼓勵你去教室。去教室巨擠,所以大家就在網上上,或者是一周攢兩節課,然後一個下午(以1.25或者1.5倍速)把視頻看完。一般去教室可以見見同學,懶的話就在寢室裡全部上完課。
FUN小使:哇塞,原來還沒疫情的時候,在斯坦福就是ZOOM大學的體驗了,交了那麼多學費,網課的體驗真的好嗎?
Y學姐:課不是提前錄製的,都是live的,但會有回放。網課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進,有的地方可以跳一跳,沒明白的地方可以倒回去看,這個特別爽。
我之前選了兩門課是同一時間,我就去教室上其中一門,另一門課回家看視頻。但是一學期只能修10學分,一門課3-4學分。一學期3門課就非常intense了。
上網課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如果你不是很social的人,就很難認識同學,可能見了面就是打個招呼,會覺得比較孤獨。
FUN小使:聽說斯坦福很鼓勵跨學科的合作,你們會和不同系的同學合作嗎?
Y學姐:我們那會AI特別火,所以課上有很多EE的同學,不管是master還是PhD都會到CS來選課,CS和EE之間的交流還是挺多的。在Research方面,斯坦福醫學院和CS合作比較多。
斯坦福創業氣氛非常濃,有各種創業協會。我會偶爾去參加斯坦福商學院的活動,和國內各種科技公司的交流也非常多。我還去商學院修了一門無人車的課。我後來代表公司回斯坦福做招聘,經常見到大二大三的小朋友,自我介紹都是說自己是哪個公司或哪個startup的CEO。
Y學姐:是的。當時我投簡歷,基本上都會拿到面試。斯坦福CS隨便投都能拿到面試。我聽說有些其他專業就業方面會稍微難一點。
(FUN小使:在PayScale最新的榜單中,斯坦福是性價比排名第一的美國大學,在這所學校中最高薪的專業就是CS和數學。)
FUN小使:看來斯坦福的計算機碩士項目就是課程靈活、作業硬核,就業感人。那麼,怎樣才能上斯坦福呢?我們就來看看MSCS的錄取條件。
一般而言,GPA3.5,託福≥89,再附上GRE分數,遞交Statement of Purpose、推薦信、簡歷等常見的申請材料即可。
非CS專業背景的同學也能申請MSCS項目,但要求有很好的量化分析技能;如果本科是CS專業,就讀碩士時可以免除一些基礎CS課程。
這些申請要求看起來並不特別。
那麼,斯坦福CS系想招什麼樣的人?
'Its goal is to create leaders who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society, not just armies of programmers.'「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將影響社會未來的領導者,而不只是碼農。」
在CS院系的願景中,至2026年Computing將在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變得普遍。我們需要回應一系列開放性的問題,涉及生活質量、健康、環境和能源。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僅要有收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也需要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創造融合與交互。而CS的方法論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科學領域中,創造更多的價值。
未來,MSCS的招生規模也會持續減少至100名,來吸引真正與院系志同道合的人。
真是扎心了!本來每年全中國能去斯坦福讀計算機碩士的也就一個兩個的樣子,招生名額縮減的話競爭就要更加激烈了!
在今天文章的最後,FUN小使來給大家扒一扒美國四大CS項目的其他三個吧。
美國大學計算機學科的研究領域非常多(如下圖),而且熱點轉換非常快,可能2年前還是最熱門的領域,2年後熱點已經轉移到另外一個領域,且該領域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 圖片來源:
http://csrankings.org/#/fromyear/2020/toyear/2020/index?all
美國計算機學科的四大神校也是各有長處,雖然在論壇上都吵翻了天,但其實誰也鄙視不了誰。
無獎競猜:大家知道最後成為哪個大學本科培養了最多的美國大學計算機教授?
△ 圖片來源:
http://cs.brown.edu/people/apapouts/faculty_dataset.html
讓人沒想到的是,隔壁清華竟然PK掉了斯坦福和CMU等一眾名校,哈!
好,扯回來,MIT的碩士學位只對MIT的本科生開放。贏在起跑線上這件事總是令人心痛(開個玩笑)。如果不是MIT的本科生,那只能申請他們家的博士項目。MIT的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EECS)是 MIT 工程學院裡最大的院系,擁有大約700 名博士學生。
伯克利的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EECS) 在 EECS 學術界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不要求申請者具備理工背景,但建議修過相關課程。項目每年的招生人數非常少。
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是:伯克利的學費相當於其他三個學校打三折!
一個學分才500刀,州外學生Berkeley一年的學費在1.5萬刀左右,而在斯坦福一年的學費要5萬刀,加上生活費,在斯坦福學一年需要高達9.7萬刀。
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圖片:Berkeley2020-2021學費生活費預估
只要你不嫌棄上大課(1個教授教帶1,000+學生),你大可以放心,助教是會給你配夠的!
CMU的優勢在於研究方向全面,且研究水平也相當高,有許多計算機方面的分支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光看學校的Faculty人數的比較 就知道他家計算機教學的實力。
△圖片來源:
http://csrankings.org/#/fromyear/2020/toyear/2020/index?all
CMU有7個獨立的計算機學院,而CMU計算機可以申請的項目多得讓人睜不開眼睛,而且同時申請三個項目以上還會給你的申請費打折。
CMU比較偏好有實踐經歷的申請人。申請時需要選對適合自己的項目,有一定的經歷積累。
公眾號後臺回復ML查看:CMU 信息系統博士、已在美國大學拿到Tent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的Karen女士分享:日常我關注哪些podcast/conference來了解AI、ML前沿動態;
1999年成立於芝加哥,專注於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學諮詢機構。
周一 英國申請分析
周二 留學故事分享
周三 嘉賓講座預告
周四 留學新聞精選
周五 諮詢案例分析
回復2查看100個學長學姐的分享合集
回復諮詢預約一對一諮詢
了解BeBeyond服務如何基於你個人情況
進行申請競爭力評估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