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技術:工控王者精耕智能製造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從單一變頻器供應商,發展成集驅動、控制、電機、精密機械為一體的機電解決方案供應商;從電梯一體化業務,拓展到通用自動化、電液伺服業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領域,匯川技術的壯大,絕非拼盤式擴張,它走了一條根深葉茂的道路,因長期專注於對電機軸的控制,一軸通而百業通,最終匯通百川而成其大。

  創業15年,匯川技術已成為比肩三菱、安川等國際巨頭的中國工業控制王者,公司董事長、總裁朱興明對上證報記者說,自己和匯川技術的使命就是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國家的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最終是要由行業的龍頭公司來落實、突破的,這是行業龍頭公司的使命。」

  專注「電機軸」

  「匯川的核心技術就是對電機軸的控制,包括變頻器、編碼器、伺服控制、矢量控制等技術。」在深圳鴻威工業區內廠房改造成的辦公室內,面對記者,朱興明開門見山。

  在智能製造領域,電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對電機軸傳動的控制讓電機表現出不同的精度、速度、力矩等。高低壓變頻器就是用來控制電機速度、實現節能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匯川技術起步的拳頭產品。

  朱興明曾是華為電氣產品線總監,創立匯川技術時,其創業團隊已頗為精通變頻器技術。2005年,公司就推出了電梯一體化控制器NICE3000,該產品創新地集成了變頻器和控制板,不僅免掉了用戶分開購買外資廠商產品之煩惱,而且大幅降低了成本和安裝調試時間,公司因此一炮走紅。

  嘗到專業成功味道的朱興明覺得更需要專注於電機軸領域。「我們只專注提供麵粉,由合作夥伴來做成包子、饅頭。」朱興明形象地解釋匯川技術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業務。公司長期專注智能製造最底層的核心零部件(控制層、驅動層和執行層)和一體化解決方案(總線控制系統、工業網際網路)。

  一軸通而百業通。「一個圓周劃分為800萬等份,匯川技術可以做到精確地控制到每一個等份,對技術進行適當改良就可以橫向擴展應用到不同的行業。」朱興明介紹,作為工業自動化核心零部件公司,匯川技術的電機軸控制技術具有「三高」優勢:高精度、高安全、高能效。對細分領域提供定製化的行業解決方案成就了匯川技術的快速成長。

  有電機的地方就有匯川。你乘坐的電梯、家裡的空調壓縮機、工地裡的起重機都藏著匯川的高低壓變頻器;而公司的運動控制類產品則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機器人、鋰電設備、食品機械、注塑機等;電機控制類產品則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光伏等領域。

  做中國的博世

  專注不等於閉門造車,恰恰相反,手握「金剛鑽」的匯川技術敏銳地嗅到了一個大機會。

  「有一個大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汽車電動化,可能產業爆發還需要5年時間,但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提及新能源汽車,朱興明的語氣明顯興奮起來。100多年來,汽車產業第一次出現大變革跡象,從機械化走向電動化,這使得中國公司終於有了「換道超車」的機會。

  據介紹,基於同源技術平臺,數年前匯川技術就介入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我今年50歲了,把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做到世界一流,像博世一樣服務全球客戶,退休也就無憾了。」儘管上半年業績不盡如人意,但朱興明表示,匯川將保持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戰略定力,加大研發投入。

  「我們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收只佔四分之一,但研發投入佔比已接近45%,有500人的研發團隊,還將繼續加大投入;隨著補貼政策的明確,下半年物流車、大巴車的銷量會大幅回升,我們的業績也會大幅提升。」朱興明表示,公司在新能源物流車、客車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將進一步加碼乘用車領域。

  「大家都在加碼,你看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商博世,已經將傳統的汽車起動機、發電機業務剝離,專注電子電氣、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了。」朱興明判斷,新能源汽車將在2020年迎來大的行業爆發。「未來我們會保持穩健增長,如果新能源汽車如期爆發,匯川將快速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

  智能製造是匯川技術最核心的業務。「收購上海萊恩就是為了強化智能製造。下一步,公司還會通過兼併收購等戰略,強化智能製造控制系統(工具設備軟體)領域競爭力,做大做強精密機械業務板塊。」朱興明介紹。

  匯川技術還通過參與多個產業基金,間接分享產業鏈上下遊優質企業的成長。

  學習華為道術

  「你們來之前,我正在學習『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的一份文件。」朱興明轉身拿起辦公桌上的一份文件。

  作為前華為高管,朱興明及其團隊身上有著深深的華為「烙印」:發展民族品牌、專注研發、聚焦細分領域、致力於從應屆生中培養人才等等。

  「國家的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最終是要由行業的龍頭公司來落實、突破的,這是行業龍頭公司的使命。只有實現裝備業的供給側改革,做出符合更高配置要求的高端裝備,才能生產出高配置的終端產品。」朱興明將匯川技術定位為推動中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龍頭公司。「我們接下來將做業內其他公司很少能做到的、填補國家空白、產業需要的事情,在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同時,完成自身成長。」

  為了快速在製造業每個細分領域跟最頂級的廠家合作、提升裝備業水平、改變產業結構,匯川技術採用了華為「主航道」業務模式:每個行業設立一個技術營銷小組,他們懂技術、能營銷、會做產品,具有方案快速落地能力。朱興明介紹,到7月底,匯川技術已經具有87個這樣的行業專家小組,現在可能接近100個了。

  作為技術型公司,匯川技術非常注重人才梯隊建設。與華為類似,公司傾向於從應屆生中培養、選拔人才。經過8年努力,匯川技術建立了標準化的人才培訓體系,對人才的培養周期從18個月縮短到12個月。「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是,讓應屆生在8個月內能夠獨當一面。」

  匯川技術在留住人才方面也很有一套。朱興明認為,人只有財務自由了,才能更有動力去做感興趣的事情。匯川技術跟員工、客戶、投資者不是博弈關係,匯川切切實實與他們分享財富、共同成長。「我們每兩年做一次股權激勵,已經做了三期。」朱興明介紹,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分紅已超過IPO募資額。

  作為中國工業控制領域龍頭,今年以來匯川技術備受投資機構關注。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公司累計接待了500多次各路機構的調研,在A股其熱度僅次於海康威視。「看準了方向、做法正確、還有足夠的資源支撐,我們自信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朱興明說。

相關焦點

  • 中控技術,下一個匯川?
    匯川技術的火熱讓投資者對同為工控系統的新股中控技術(SH:688777)充滿期待。雖然中控技術已經在DCS工控系統領域打破外國巨頭的壟斷,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但其股價卻僅在上市初期經歷短期上漲,如今甚至創出歷史新低,與匯川技術的連續上漲形成鮮明對比。
  • 匯川技術: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關於對深圳市匯川技術...
    2)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變動分析 與2019年同期相比,匯川控制2020年1-9月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受以下因素的綜合影響: ①控制技術產品線收入大幅增長:一方面,第二季度起,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製造行業開始復甦,工控下遊行業客戶長期積壓的採購需求快速釋放,紛紛加大工控產品的資本性支出,帶動工控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 匯川技術: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說明書
    (三)工控行業發展和進口替代不及預期發展的風險 隨著我國智能製造轉型升級進程持續深入、新基建等產業政策帶動新興產業快速擴張,我國工控行業預計在未來數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速。本次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用於收購匯川控制49.00%股權、產能擴建及智能化工廠建設項目、工業軟體技術平臺研發項目、數位化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能夠有效提升公司核心工控產品產能、提高公司在信息層的研發水平、推進公司數位化轉型和高效運營、強化控制類技術研發平臺的拉通融合,有助於公司繼續深耕深挖智能製造市場,
  • 匯川技術: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
    、工業軟體技術平臺研發項目 (1)項目與發行人現有平臺或系統的區別和聯繫 經核查,工業軟體技術平臺研發項目旨在研發智能控制器軟體平臺、全集成自動化工程軟體平臺及數據中臺,其中: 1)智能控制器軟體平臺 智能控制器軟體平臺旨在打造匯川技術旗下控制器產品的統一軟體技術平臺。
  • A股:工控領域的華為和晶片清洗龍頭獲機構扎堆調研(附名單)
    工控領域的華為匯川技術成為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272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77家基金公司、27家證券公司、29家私募、23家保險公司、60家海外機構等。其實,匯川技術的核心產品為矢量變頻器、伺服系統、PLC、編碼器、永磁同步電機等,依靠穩定的產品性能,下遊客戶粘性很高。成立初期,匯川技術主要依靠低壓變頻器實現突破。二十一世紀初,中國變頻器市場同樣被外企所壟斷,匯川技術押注於矢量變頻這一核心技術,迅速搶佔了電梯一體化控制器的細分市場。
  • 瑞晟智能科創板IPO:具有豐富的下遊產業精耕經驗
    6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 2020 年第 43 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核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晟智能」或「公司」)科創板首發上市事宜。  瑞晟智能是一家專注於工業生產中的智能物料傳送、倉儲、分揀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不斷提升自身技術研發能力,自我更新迭代,尤其在懸掛式物流系統領域競爭力較強,技術先進。  公司下遊客戶多為紡織服裝類企業,公司牢牢抓住下遊精耕多年,研發並推廣的產品打通了從拉布、剪裁、分包、編碼到配片、送料、縫製以及後整、分揀、封箱、入庫等製造全過程的物流需求。
  • 電氣設備行業:新能源車消費崛起 工控復甦持續超預期
    工控Q2以來持續超預期,內資品牌份額有望持續提升。10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1.4%,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整體上看,中國經濟持續恢復,領先全球。根據MIR數據,自動化市場Q3則保持小幅正增長,OEM市場表現優於項目型市場。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地、新基建快速推進、醫療的倍速增長等有利條件為行業注入新動能。
  • 智能製造正改變南京人的生活
    日前,記者通過走訪多家南京智能製造產業,了解到智能製造技術已在食品行業、醫療行業、城市生活等各方面廣泛應用。吃得更放心,醫療更精準,為傳統產業裝上大腦,智能製造正在改變著南京人的生活,未來生活將更加便利舒適。智慧食品生產,吃得更放心每天一包衛崗奶,是不少「老南京」從小養成的習慣。
  • 匯川技術: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保薦書
    面對國內外較大壓力的嚴峻形勢,陸續出臺的國家政策已將智能製造提升至國家戰略的層面,在未來五到十年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智能製造將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從《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製造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再到《智能製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發布,國家不斷完善發展智能製造的產業政策,布局規劃製造強國的推進路徑。因此,本次募集資金用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 國內工控行業做得出色有幾家
    當時中國經濟隨著經濟的發展,所需要的工控產品越來越多,而國外的工控產品相對價格比研華貴很多,所以在中國市場上的工控機,研華公司抓住機遇,鋪開了中國工控的品牌。,進入21世紀後,主要生產製作特種計算機產品;現發展成為集研究、開發、製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2003年研祥智能在香港上市。
  • 匯川技術: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
    匯川技術: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保薦書 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9:55:26&nbsp中財網 原標題:匯川技術(3)工控行業發展和進口替代不及預期發展的風險 隨著我國智能製造轉型升級進程持續深入、新基建等產業政策帶動新興產業快速擴張,我國工控行業預計在未來數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 共建智慧圖書館,華北工控可提供智能分揀還書系統專用計算機
    基於日益成熟的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各行各業都開始了由傳統人工向智能化的重要轉變。智能分揀還書系統作為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組成,正在多地實現應用落地。01、智能分揀還書系統的技術優勢智能分揀還書系統,其實質是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模塊化的計算機軟硬體,兼容條碼閱讀器、自動控制裝置等完成智慧機器人的科學調度,從而實現條碼識別、訂單智能分配整理、自動揀貨等功能,幫助用戶實現自助還書、
  • 智能製造:恆盛泵業領跑產業升級
    據《2018-2024年中國製造業市場評估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製造業景氣帶來的工控需求將持續增長,智能製造需求明確,自動化替代人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 工控中的PLC是什麼?工業控制實現自動化與PLC有何關係
    打開APP 工控中的PLC是什麼? 通俗來講,就是專門用戶控制工業控制中的計算機,在智能控制中是最核心的部件,可以在其內部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等指令,可以對工業控制領域的各種類型的設備或者生產線進行控制,目前,工具機、包裝機械以及汽車行業是PLC主要的三大市場。
  • 【調研快報】匯川技術接待輝立投資等226家機構調研
    匯川技術2019年08月30日發布消息,2019年08月27日公司接待輝立投資等共226回復:下遊主要是泛工具機行業,包括雷射、木工、玻璃製造等。之前伺服產品的客戶以後都可以成為CNC產品的客戶,用伺服加CNC做產品打包的方案。
  • 浪潮智能製造雲發布MOM系統,打造智能工廠「中樞神經」
    在4月9日由工信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浪潮智能製造雲基於浪潮雲ERP服務企業信息化30餘年的實踐經驗,正式發布浪潮製造運營管理(MOM)系統,拓展「智能+」,為製造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一體化雲端服務,助力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
  • 華北工控嵌入式計算機,助力碼垛機器人系統在倉儲物流業大行其道
    華北工控認為,碼垛機器人的應用已成為倉儲物流業智能化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其實現高強度、高效率、高數控等功能性工作的過程中,華北工控嵌入式計算機都是其必不可少的關鍵硬體支撐。   02、華北工控—智慧機器人產品方案   華北工控是行業專用計算機領導者,一直致力於為多行業領域客戶提供高度彈性且定製化的產品及服務。
  • 智能製造和先進位造技術之大不同
    不單是企業,國家也頻頻出臺政策標準進行扶持,可見人工智慧、智慧城市、智能建築等新領域已經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資本追逐點。先進位造並不等同於智能製造各種不同的用於描述目前技術變革的術語造成了相當大的混亂。「先進位造」這個表述經常被用來代替「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
  • 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0句話為你揭開今年工控行業的發展趨勢
    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工控產業,OFweek工控網梳理了2019年度工控行業十大言論,它們有的來自企業精英、有的來自專家學者。通過他們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新的一年工控行業的發展趨勢。1、智能製造浪潮下,細分市場需要更多隱形冠軍隨著智能製造浪潮襲來,許多中小型企業想通過轉型升級實現逆襲,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便是在智能製造時代,大型企業依然比中小型企業更具優勢。因為與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有足夠的資本或實力,可以通過自研或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
  • 藍思科技、通富微電、匯川技術,個人觀點分析!
    【藍思科技】1、藍思科技消費電子板塊個股,公司掌握了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生產的重要技術和工藝。通富微電【匯川技術】1、匯川技術,基本面看,公司預告全年業績,歸母淨利潤18.1-22.8億元,同比增長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