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對於孩子成長最有好處的,然而在生活中,由於各方面的因素,或者由於有些媽媽的母乳並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豐富的營養、或者是奶水不充足……種種原因綜合到一起,我們總是身不由己,有時候必須選擇使用奶瓶給寶寶哺乳。
而很多很多的寶寶仿佛天生和奶瓶有仇,對於奶嘴表現出了很強烈的抗拒,一給他拿來奶瓶,就哇哇大哭,真是讓寶媽們相當苦惱,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寶寶接受奶嘴。
朗朗是我很多年的好朋友了,自打當年認識她的時候,她就相當瘦,記得當時我們很多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她,是真的苗條,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都了解,朗朗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時光荏苒,轉眼間,朗朗做了媽媽,生下了很健康的寶寶,皆大歡喜,而且朗朗生完孩子身體幾乎沒有任何的走樣,真是羨煞旁人,不過在哺乳期,終於暴露出了問題。
朗朗的身體太瘦弱,再加上剛剛經歷了生孩子這一大關,身體狀態很不好,奶水不足,身體也虛弱,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母乳搭配配方奶來餵養孩子。
選好了營養豐富的奶粉,也選好了合適的奶瓶,精心衝調,可是寶寶卻是不買帳,看見奶瓶子就哭,不接受奶瓶,朗朗被這餵奶的大難題為難的不行。
1.奶瓶的口感使寶寶不適
首先我們很簡單就可以想到,奶嘴和媽媽的乳頭的口感一定是有很大差距的,母親的乳頭柔軟而溫熱,而奶嘴作為人造的橡膠製品,所以是冰涼的,而且堅硬的,寶寶的牙齒還在生長的初期,剛剛冒出尖尖角,是脆弱而敏感的。
寶寶在使用奶嘴的時候會感到明顯的不適,如果第一次就給孩子留下這樣的記憶,孩子很容易從此以後就對奶嘴產生了強烈的反感,厭惡。
2.陌生的感覺
對於寶寶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有些寶寶會對於身邊的一切都很好奇,還有些寶寶喜歡安安穩穩的,而大抵所有的寶寶都對於陌生的物品有好奇感的同時,都有小心警惕的心思。
對於寶寶來說,奶瓶絕對是陌生的物品,想讓寶寶接受它,並且抱著它吃奶,奶嘴要含在嘴裡,往往是寶寶不願意的,因為他並沒有跟奶瓶奶嘴建立親密的關係,不喜歡這些陌生的東西。
3.餵奶的姿勢不對
我們腦海中應該都有兩種餵奶的姿勢,母親懷抱著嬰兒,寶寶在媽媽的懷裡這樣的姿勢,還有就是寶寶躺著,媽媽爸爸拿著奶瓶把奶嘴放到寶寶嘴裡,很明顯,這就是奶瓶哺乳和乳房哺乳在姿勢上的區別。
寶寶在媽媽懷裡,舒適、溫暖、幸福、有安全感。而奶瓶餵奶就少了很多美好的體驗,所以姿勢的不習慣也是寶寶不喜歡奶瓶奶嘴的原因之一。
想要讓寶寶接受奶瓶,就要從寶寶不接受奶瓶的原因入手,尋找對策。
1.把奶瓶當玩具
寶寶不接受奶瓶的原因之一是陌生,針對這個原因,寶媽們可以選擇適當的方法讓寶寶提前熟悉奶瓶,其中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就是在準備使用奶瓶之前把奶瓶給寶寶作為玩具玩幾天。
2.改變姿勢
寶媽使用奶瓶給寶寶餵奶最好依舊保持乳房哺乳的姿勢,把寶寶抱在懷裡,頭枕在媽媽的胳膊上,寶媽一隻手抱著寶寶,另外一隻手拿著奶瓶從45度的角度把奶嘴放到寶寶嘴裡,讓寶寶以舒適的、習慣的姿勢就會更容易接受奶瓶。
3.優化奶嘴
奶嘴的冰涼是讓寶寶討厭的,所以在給寶寶使用奶嘴之前,寶媽應該提前用溫水泡一下奶嘴,讓奶嘴的溫度更讓寶寶覺得舒適。
不止如此,選取奶嘴的時候要記得選擇質地較為柔軟,形狀更接近媽媽乳頭形狀的奶嘴。
為了讓寶寶更容易接受奶嘴,寶媽可以在奶嘴使用之前,往奶嘴上塗一些母乳,讓寶寶在味道上不會產生反感,進而更容易接受奶嘴。
在出牙之前,寶寶每次吃完奶都應該對口腔進行清理,尤其睡前或夜晚吃奶之後,因為母乳中含有糖分,在口腔中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口腔疾病。
我們有很多寶爸寶媽們認為寶寶哺乳期,單純吃母乳上的階段,口腔裡沒有食物殘渣,或者認為寶寶牙齒沒出來,口腔太過脆弱,而認為寶寶吃奶後不需要清理口腔,其實是大錯特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