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餵奶之路不可謂不艱辛,每個哺乳期的媽媽,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幾乎每個媽媽都要面對,最常見的就是職場「背奶族」的困難。
產假告一段落,媽媽們總要回歸職場。成為「背奶族」,看起來容易,真正到了實踐的那天,才明白難如登天。
媽媽上班了,寶寶卻說什麼也不接受奶瓶,非要哭鬧找媽媽,這可咋辦?讓娃接受瓶餵需要一段時間,三招就可以輕鬆解決。
寶寶抗拒瓶喂,「背奶族」媽媽該如何做?
香麗的寶寶五個月大,在家陪伴寶寶半年了,香麗也需要調整狀態,儘快回歸到職場當中了。
為了儘快變身成金牌「背奶媽媽」,香麗額外買了很多奶瓶、一次性奶袋,還買了昂貴的電子吸奶器,把各種設備都準備齊全了。可真到了上班這天,問題卻接踵而至。
吸奶器真的很難用,香麗用不好,就感覺胸前像火燒一樣的疼;吸出來的母乳,常溫放不了多久,儲存又成問題;光是每天消毒奶瓶,就忙得香麗滿頭大汗……
而費了這半天的勁,好不容易背回家的奶,寶寶卻絲毫不領情。上班的前兩天,家人天天打電話催香麗:「快回來吧,孩子瓶餵根本不吃啊!」
想做個工作家庭兩不誤的「背奶族」,看來比想像中困難多了。其實香麗之所以遇到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提前準備。
在上班前的2~3周,就開始提前籌備,寶寶們才會更容易適應,乖乖接受奶瓶。
寶寶抗拒奶瓶,媽媽如何做
習慣了媽媽溫暖柔軟的乳房,突然換成硬邦邦的奶瓶,寶寶不開心也是情理之中的。
1. 提前練習瓶餵
像香麗這樣火急火燎地瓶餵一刀切,寶寶是很難適應的。在寶媽回歸職場之前,需要一段2~3周的過渡期,讓寶寶逐漸適應瓶餵的感覺。
所謂的過渡期,就是循序漸進地採用瓶餵母乳的方式。餵奶器沒有及時準備也沒關係,諮詢專業的醫師,採取正確的手法擠壓,同樣可以擠出母乳來。
在過渡期內每周瓶餵2~3次,只需要保證小傢伙可以吃一次完整的瓶餵奶,寶媽就可以放心了,這說明寶寶可以接受瓶餵的方式。
2. 瓶餵時更換場景
給寶寶瓶餵母乳的時候,儘量更換不同的場景,與平日裡母乳親餵的場景區分開,避免寶寶想起親餵的場景,而拒絕接受瓶喂。
比如原本常在臥室床上哺乳的話,可以更換到客廳的沙發,並且改變哺乳的姿勢,讓寶寶逐漸適應新的哺餵模式。
3. 模擬媽媽的觸感
寶寶不願接受奶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奶瓶的堅硬觸感,和媽媽柔軟的「小飯碗」比起來,奶瓶一點也不溫柔!
媽媽們可以嘗試模擬柔軟的觸感,在瓶餵前加熱奶嘴,這樣可以讓奶嘴更加柔軟;奶嘴儘量選擇流量小一些的,這樣才更適應寶寶吃奶的節奏。最重要的是,在過渡期的訓練,也要寶爸或奶奶來進行,讓寶寶感覺到,即使媽媽不在家,也能吃到美味的母乳,這樣才能減輕娃對寶媽的依戀。
成為「背奶族」媽媽,需要注意
如果條件允許,誰不想儘量滿足寶寶,直到自然離乳呢?
◆ 自然離乳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母乳餵養可以到寶寶2周歲。
事實上,寶寶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獨立自主,到了2~7歲,寶寶會主動斷奶,並不需要上演哭天喊地的斷奶大戲。
因此寶媽們不用急著斷奶,隨著寶寶輔食的增加,奶量的需求在逐漸降低。寶媽們下班後、上班前,都可以保持親喂,不需要刻意地提前斷奶。
◆ 積極吸奶
奶水的分泌主要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吸出的乳汁越多,寶媽分泌的乳汁也就越多,因此積極地吸奶非常有必要。
建議的吸奶時間:早上出門前,工作開始前,午休時間段,下午空檔期,晚間下班前。等回到家之後,寶媽就可以開始親餵了,夜間奶最好是親餵哦。
◆ 母乳如何儲存
吸出來的母乳,需要得到妥善的儲存,才能保持新鮮。
常溫(15~25℃)下可以存放8小時;冰箱冷藏(2~4℃)可以保存6~8天;家常的單門冰箱冷凍室,可以防放置14天;恆溫的-20℃專用冰櫃,最長可以保存6個月。媽媽們最好是當天奶,當天餵,儘量不要放置太久,這樣乳汁中的營養才更加全面。
【寫在最後】
成為「背奶族」,遠比想像中艱辛。
【留言板】
你是「背奶媽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