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新一期的軍事雜誌大篇地引述來自美國的情報披露,美國給臺灣最新的幾份重要的軍事的報告,臺灣媒體也引述了最新情報顯示,在蔡英文上臺之後美臺加緊了更多軍事聯繫,多次舉行了秘密地會議。
董嘉耀:來看最新的軍事消息,臺灣最新一期的軍事雜誌大篇地引述來自美國的情報披露,美國給臺灣最新的幾份重要的軍事的報告。
而且臺灣媒體也引述了最新情報顯示,在蔡英文上臺之後美臺加緊了更多軍事聯繫,多次在臺灣、在美國舉行了美臺的軍事工業,包括軍事的秘密的會議,而且也有很多的情報流出來,我們匯總給大家一個報告。
蔡英文
特別提到美國給臺灣更多的軍事方面的建議,希望臺灣整體的提升戰鬥力,美國會提供幫助來應對可能解放軍隨時對臺灣的打擊。而且特別提到美國的情報告訴臺灣說,現在中國大陸解放軍已經完全有能力在臺海周邊,涵蓋整個臺灣的周邊。
臺海周邊完全可以投射解放軍的海空的實力,完全有能力進行投射,而且未來解放軍要對臺灣作戰的話,作戰的重心並不只是渡海的艦船的這種載具。
也就說不光作戰的重點,重心並不在渡海的這些艦船艦艇,而且可能是立體的多唯的打擊,這是美國給臺灣一個重要情報。
另外綜合多份美國給予臺灣高層的軍事報導當中,我們羅列出五點重要的概念,首先美國告訴臺灣第一點,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臺灣現有的愛國者飛彈難以進行完整的攔截
認為臺灣不能夠老是提出所謂固守防禦,是馬英九時代提出固守防禦,美國現在認為說進攻是最好的防禦,而且美國說中國大陸現在的東風系列飛彈完全涵蓋整個臺灣島。
臺灣現有的愛國者飛彈難以進行完整的攔截。而且臺灣在東部,包括在底下山脈和洞穴當中見的這些隧道工程和基地,實際上解放軍的飛彈已經全部可以打擊。
另外,臺灣的軍港,包括飛彈基地解放軍全部都掌握坐標。因此臺灣要是固守防禦的話其實是很難,應該以主動進攻作為一種態勢,這是美軍給予臺灣一個建議,美國說美軍就是這麼做的,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第二個,美國提到臺灣應該把重點放在陸軍,而並不是以往提到的海空軍部隊,因為陸軍部隊對臺灣很重要,臺灣多地的山脈部隊留著陸軍打特種作戰。
主要是有利於臺灣未來一旦與解放軍對決的時候,可以長期的固守,頑抗到底,等待美軍的來援。因此美國給予臺灣最新建議,要重點發展陸軍的特種部隊、特戰部隊,留在島內打持久戰,等待美軍的救援,這第二點。
臺灣可以發展誘餌彈、幹擾彈,電子彈,包括假目標來消耗和混淆解放軍飛彈的攻擊力,消耗他們的精準打擊力
第三點,特別提到要大量的發展臺軍的所謂誘餌彈、幹擾彈,和更多的假目標,來分散,來錯誤的指引解放軍的飛彈,因為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風系列的中短程飛彈完全涵蓋臺灣,臺灣難以攔截。
但是呢,臺灣可以發展誘餌彈、幹擾彈,電子彈,包括假目標來消耗和混淆解放軍飛彈的攻擊力,消耗他們的精準打擊力。
因為這樣可以分散和削弱,飛彈的打擊精準度和飛彈力,這樣使到解放軍即使發射100枚飛彈的話,有三到四成被削弱,或者混淆或者分散,也是有利的。
這是美國提出的。而且美國有一個秘密情報說願意提供三種,出口三種誘餌或者是幹擾彈給臺灣軍方使用,但臺灣要開列預算,可能又是高價。
臺灣的軍艦長期待在軍港,臺灣的戰機很少升空,很少演練,都待在機庫裡頭,所以美國給予的建議是必須要機動化
第四個,美國給予臺灣的建議是必須要機動化,臺灣的軍艦和戰機必須要機動起來,因為臺灣現在所有的基地,包括機場,包括戰艦的軍港等等,解放軍完全掌握。
最近在中國大陸就流出了一份有關臺灣全島的所有軍事要塞,包括基地港口等等各種的分布圖,可見民間都掌握,何況軍方。
但是呢,臺灣有個缺點,臺灣的軍艦長期待在軍港,臺灣的戰機很少升空,很少演練,都待在機庫裡頭,所以美國給予的建議是必須要機動化,飛彈陣地也要移動化,飛彈也要機動化。
通過機動練習來提升戰鬥力,還有很重要一點,機動可以進行偷襲。美國說機動的時候戰艦出海,戰機升空,機動的演練,當解放軍發現臺軍的戰機經常升空或者出海。
習以為常,以為都是訓練,最終在關鍵時候可以通過這種所謂的假裝的訓練,經常的機動,變成偷襲,這是美國給臺灣的另外一個建議。
另外特別提到第五項建議,希望臺灣增至更多的所謂攻擊型的直升機,用來打擊一旦開戰的時候渡海的長船,攻擊的直升機。
希望臺灣增至更多的所謂攻擊型的直升機
另外可以採購更多的多管火箭炮,這是臺灣缺乏的,多管火箭炮放在岸頭灘頭,可以有效地攔截登陸部隊。
另外就是要大量的購買新式的水雷,布設水雷,在所謂最新臺灣周邊岸基的碎浪區,臺灣有大量岸基碎浪區,布設水雷的話給解放軍登陸更多的成本上的提升。
日臺之間達成了更多的技術合作
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一個情報顯示,剛剛過去的前段時間在東京舉行了所謂東京的亞太的防務展覽,臺灣高調的派出了臺灣的中山研究院的科學員還有院長到東京去參與展覽,一方面推銷武器,另外很重要是秘密進行了軍事的交流。
臺灣的中山科技院,這個重要的軍工單位,它的院長與日本的防衛研究所的高級官員和科研專家,秘密地進行了多輪的會談。
就在日本,日臺之間達成了更多的技術合作,關鍵一點,日本也承諾給予臺灣若干的所謂飛彈、幹擾彈和誘餌彈,和分散彈頭,用來未來防範、分散解放軍的飛彈。
美國竟稱美臺面對南海問題 應聯手對抗中國
美臺海洋合作問題研討會現場
據美國媒體10月20日報導,美國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當地時間星期一(16日)發布「臺灣在南中國海面臨的挑戰」報告,該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在報告中宣稱,美國應該視臺灣的「主權」主張與領土據點為有價值的正面因素,加強和臺灣在南海的合作。外交部此前表示,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海島嶼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兩岸應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祖產,美國不應插手中國南海問題。
易思安在報告中稱,臺灣在南海仍然有效控制著東沙群島(普拉塔斯群島)和太平島(伊圖阿巴島),這兩個據點都有長距離跑道、碼頭、雷達和其他軍民設施,它們不但為臺灣的「主權」主張增添合法性,也協助確保臺灣港口連接中東與歐洲海上通道的安全。
對華盛頓方面來說,易思安稱,臺灣在此地最具戰略價值的是它的軍事能力,包括氣象觀測站、雷達、監聽設施和巡邏艦艇等。它們可以監控大陸在附近海域的活動,及時提供給臺北與華盛頓戰略指標和早期預警。
他聲稱,尤其是東沙群島的據點更是監控解放軍兩棲訓練部隊基地的最佳地點,那也是解放軍對臺灣發動突襲最可能的地方。因此臺灣軍方有必要維持緊密和有效的監控,這對臺灣的安全防衛極為重要,也是美國可以運用和依賴的能力。
在12日的全球檯灣研究所研討會中,易思安就表達了對美國對臺政策的不滿。他批評美國過於輕視臺灣,並稱美臺應該加強海洋事務合作,因為臺灣有極大能力,可以有「扮演巨大的角色」,可以在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上發揮巨大作用。
經過近10年高速發展,大陸在兩棲聯合登陸作戰領域取得巨大進步,其中兩棲裝甲突擊力量更獨步全球。
他聲稱,美臺應展開針對亞洲海洋安全等議題的雙邊對話,並應解除美臺高層官員和軍方將領互訪限制、加強聯合軍事演訓、船艦互訪、對臺軍售、情報互換、鼓勵臺灣在東沙和太平島部署軍力等方面的合作。
華盛頓沒有這麼做,反而對臺灣做出許多的限制,易思安認為這些都是出於對中國的「畏懼」,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他稱「這麼做並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也不符合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原則。」
在易思安看來,美日韓等國對中國的區域擴張無法發揮威懾作用的情況下,如果美國能將臺灣在南海的「主權」主張和據點視為「資產」(assets),也就是有價值的正面因素,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在區域海洋議題的合作,就可以提高中國軍事意圖的代價。
研究員艾小磊
不過,據星島***14日報導,新美國安全中心副研究員艾小磊(Alexander Sullivan)在上周的研討會上表示,南海仲裁案不把太平島判為天然島令問題更複雜,美國在處理這個問題時要考慮整個區域的關係。他不認為應當期待臺灣重振「佔領」太平島的形象,覺得臺灣更加謹慎的手法是明智的。
艾小磊表示,臺灣在太平島駐軍也不會讓其它方面讓步,在目前這個節點上反而會增加政治上的緊張。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此前一直堅稱太平島為「中華民國」領土,並多次嘗試登島。原定於2015年12月12日登島宣誓「主權」的馬英九,卻最終取消了登島行程。外界猜測,馬英九因美國壓力而取消行程。
但在今年1月28日,馬英九頂住了美國的壓力,乘坐乘C-130運輸機飛往太平島,訪視、慰勞駐島人員,並在抵達太平島後發表講話。有消息稱,馬英九還要請了臺灣現領導人蔡英文同行,然而,蔡英文並未派人隨行前往。
與前任馬英九不同,蔡英文「政府」在太平島問題上一直保持曖昧的態度。在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將太平島判定為礁而非島嶼,臺灣因此不能享有200海裡經濟海域後,臺灣當局雖然表態絕不接受裁決結果,但蔡英文卻遲遲未發表正式聲明,或像馬英九一樣登島宣誓「主權」。
近日,解放軍東海艦隊聯合陸軍航空兵和空軍進行大規模兩棲登陸演習。演習編隊突破多重防禦,進行海上空中立體機動登陸,場面非常大。
在南海仲裁案出爐一星期後,蔡英文才於7月20日首次正式表態,堅持所謂的「四原則五措施」。雖然其講話中一直在強調「中華民國」對南海諸島和相關海域的權利,但是「主權」聲張卻很模糊。
此後,臺灣軍方曾多次阻止洪秀柱、吳敦義在內的多名國民黨領導人登太平島。
臺灣漁民對此多次提出抗議,但遭到了蔡英文政府的忽視。
此前,外交部就太平島問題發表講話時稱,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人民在此長期、持續地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中國將南沙群島作為整體主張海洋權益。兩岸中國人都有責任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祖產。
在南海問題上,外交部表示,美國不應幹涉南海問題。美國在南海主權爭議問題上並未發揮正面作用,並指出中國同世界各國一樣,有維護自身領土和海洋權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