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與科研】蘇州大學郎建平教授課題組:固相[2+2]光反應生成純環丁烷異構體的配位驅動定向合成策略

2021-02-14 CBG資訊

固相[2+2]光反應生成純環丁烷異構體的配位驅動定向合成策略

作為一種無催化劑的合成方法,[2+2]光化學反應已廣泛應用於環丁烷類化合物的合成中。但是[2+2]光化學反應的立體化學控制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年來,蘇州大學郎建平教授課題組通過模板控制的方法避免了C=C的無序排列,對[2+2]光環加成反應中單環產物的合成及其性質開展了系列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9453;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696; Chem. Commun. 2019, 55, 3532; Chem. Commun. 2017, 53, 5515; Chem. Commun. 2016, 52, 7990)。然而,由於很難在一個反應中控制多個C=C的排列,所以在雙烯光環加成反應中會生成複雜的立體異構體混合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合成純雙環丁烷類化合物,郎建平教授課題組發現通過金屬配位作用可以控制單體在配位聚合物中的排列方式,並提出了配位驅動定向合成策略


圖1. 單體1,3-bpeb及其所有立體異構的光環加成產物結構圖。

(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設計合成了單體1,3-bis((E)-2-(pyridin-4-yl)vinyl)benzene(1,3-bpeb),其光環加成產物有五種構型(圖1),並以溶劑熱法成功設計並獲得了具有光敏性質的一維配位聚合物材料[Cd(1,3-Hbpeb)(L1)](CP1, HL1 = 均苯三甲酸)。單晶X-射線衍射結果顯示,CP1中的1,3-bpeb單體由於金屬配位作用,以off-set形式排列。CP1在紫外光照後發生[2+2]環加成反應,生成isomer 1。將光反應後的配合物用硝酸破壞配位鍵,除去有機羧酸和金屬,可得純的有機物isomer 1。作者對該有機物進行核磁共振和單晶X-射線衍射分析,證實了isomer 1的結構(圖2)。


圖2. 1,3-bpeb單體呈off-set排列的配合物CP1光反應後生成isomer 1的單晶結構圖。

(來源:J. Am. Chem. Soc.)

 

作者繼續以溶劑熱法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光敏性質的一維鏈狀配位聚合物材料[Cd2(1,3-bpeb)2(L2)4](CP2, HL2 = 2,4-二氯苯甲酸)、[Cd8(1,3-bpeb)8(L3)14(HCOO)2](HL3)2(H2O)3(CP3, HL3 = 間甲基苯甲酸)、[Cd2(1,3-bpeb)2(L4)4] (CP4, HL4 = 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這三種配合物中,有機羧酸的種類不同,結構中的相互作用(氫鍵、π-π堆積等)也不同,利用配位聚合物中的弱相互作用控制分子水平的動態運動,使其呈現出不同的排列方式。單晶X-射線衍射結果顯示,這三種配合物中的單體均以face-to-face的形式排列,不同的是單體中兩個烯烴雙鍵分別以type І, type II和type III的方式排列。

 

作者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光環加成過程中,光提供了引發光環加成反應的能量,光源的波長對產物具有顯著影響。在>420 nm波長下光照,CP2單環加成,只生成isomer 2,沒有其他的二聚體產物。在365 nm波長下光照,CP2雙環加成,為了避免分子旋轉,CP2在低溫(-50 ℃)下進行光環加成反應,只生成isomer 3α(圖3)。

圖3. 1,3-bpeb單體呈type І方式排列的配合物CP2在不同波長下光照生成isomer 2isomer 3α的單晶結構圖。

(來源:J. Am. Chem. Soc.)

 

CP3在低溫(-196 ℃)下進行紫外光照,發生環加成反應生成了isomer 3βCP4在常溫下紫外光照反應生成isomer 3γ。通過對提取出的有機物進行核磁共振和單晶X-射線衍射分析,作者證實了isomer 3βisomer 3γ的結構(圖4)。至此,通過該策略,作者已經合成了該體系中所有的光環加成產物。 


圖4. 配合物CP3, CP4中1,3-bpeb 單體分別以Type II 和Type III方式排列,在紫外光照下生成isomer isomer 的單晶結構圖。

(來源:J. Am. Chem. Soc.)

 

小結:本文作者通過調控配合物中的1,3-bpeb單體的排列方式,開發了首例基於金屬配位相互作用,控制生成不同立體構型的光環加成產物的體系。該研究不但給合成純環狀化合物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同時擴大了光環加成反應的應用。這一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9b12358),碩士生王夢凡米豔副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胡飛龍副教授牛政教授郎建平教授為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1531006、21701035和21773163)、江蘇省高等院校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和蘇州市科技基礎設施項目(SZS201905)的資助。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相關焦點

  • 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配位聚合物中雙烯配體的區位選擇性光化學環加成反應
    通過烯烴分子的固態光化學[2+2]環加成反應來製備環丁烷衍生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該類固態光反應所製備的環丁烷化合物通常很難甚至不可能通過傳統的液相合成得到。根據Schmidt提出的局部化學的原則,在固態條件下進行[2+2]光環加成反應,相鄰烯鍵應相互平行排列,且烯鍵之間的距離必須小於4.2 Å。為了滿足[2+2]光環加成反應的基本要求,科學家進行了多種嘗試。
  • 【人物與科研】復旦大學金國新教授課題組:碳硼烷大環的雙氫鍵作用誘導的己烷異構體的分離
    自組裝的碳硼烷大環的雙氫鍵作用誘導的己烷異構體的分離烷烴異構體的分離在石油化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儘管人們已經做了許多嘗試,試圖根據辛烷值來識別能夠有效分離己烷異構體的固體吸附劑,包括沸石、柱芳烴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等。
  • 【超分子】共價和配位協同驅動的變形超分子八面體籠的組裝
    基於共價和配位共同驅動的新組裝策略構築得到的變形八面體籠示意圖近日,蘇州大學的郎建平教授和牛政教授正是基於以上考慮,提出了一種基於共價作用和配位作用協同驅動的組裝策略來構築一系列結構新穎的變形八面體超分子籠結構。
  • 【人物與科研】天津大學馬軍安教授課題組:通過三氟重氮乙烷與亞胺的Mannich反應製備β-CF3-胺
    近日,天津大學的馬軍安教授課題組在該領域取得了新突破,通過三氟重氮乙烷與亞胺的Mannich反應製備β-CF3-胺(Scheme 1c)。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Org. Lett.(DOI: 10.1021/acs.orglett.8b02816)。
  • 【人物與科研】Angew「雙黃蛋」:天大雷聖賓教授組和CU-Boulder張偉教授組開發表面限域的烯烴複分解反應與產物分離方法
    近日,天津大學理學院雷聖賓教授課題組和美國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CU-Boulder)張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先後在Angew. Chem. Int.先後承擔了6項美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美國國防部項目、1項美國石油研究基金項目。先後獲得美國斯隆獎(Alfred P. Sloan Fellow)、Provost成就獎、CAPA傑出青年獎、3M青年教授獎、美國自然科學基金職業發展獎、科羅拉多大學創新技術獎和青年教授職業發展獎等一系列科研獎勵,並獲批6項美國發明專利。
  • 北京大學裴堅教授課題組近年重要工作概覽
    裴堅教授簡介裴堅教授於1989年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7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7-2001年分別在新加坡材料與工程研究院、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從事研究工作,2001年4月至今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工作。
  • 江智勇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可見光不對稱催化...
    近日,江智勇教授課題組在Nature子刊(自然•通訊)上發表題為「Formal Enantioconvergent Substitution of Alkyl Halides via Catalytic Asymmetric
  • 華東理工大學解永樹教授課題組近年來卟啉研究進展
    2003 年起,先後於臺灣大學、日本九州大學和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 (NIMS) 開展研究工作,2007 年迄今為華東理工大學化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卟啉合成化學與有機光電材料。針對卟啉的功能化、光譜與分子間聚集調控等問題開展系統研究,建立了新型卟啉合成策略,豐富其光譜調控手段,拓展其聚集性能調控途徑,實現 12.4% 的碘電解質電池最高光電轉換效率。迄今發表 SCI 論文兩百餘篇。
  • 2020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劉耀波教授課題組)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劉耀波教授課題組)已公布,計劃招聘1人。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報名方式:郵件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劉耀波教授課題組)   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劉耀波教授課題組因工作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助理人員1名,現將招聘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崗位職責
  • 固相合成法中影響環肽合成的因素-多肽序列、溫度影響
    均環肽主鏈環均由醯胺鍵連接橋聯,結構較單一;雜環肽的結構中除醯胺鍵外還有酯鍵、醚鍵、硫酯鍵和硫鍵等其他橋聯結構。固相合成法中影響環肽合成的因素線型肽的選擇無論使用什麼策略,閉環不同的線型肽其產率會根據線型肽的結構產生變化。
  • 2020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已公布,計劃招聘2-3人。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7月20日。報名方式:電子郵件。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築學院沈景華教授課題組因工作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助理2-3名,現將招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崗位職責
  • 江蘇師範大學石楓團隊 | 利用協同催化策略實現乙烯基環丙烷與吲哚的對映選擇性和區域專一性開環反應
    江蘇師範大學石楓教授課題組報導了雙金屬協同催化下乙烯基環丙烷與吲哚的對映選擇性和區域專一性開環反應。該反應不僅是乙烯基環丙烷與C3未取代的吲哚的首例催化不對稱開環反應,而且也為區域選擇性、對映選擇性合成C3-烯丙基取代的手性吲哚衍生物提供了一種原子經濟性的策略。
  • JACS:哈佛大學Kishi課題組完成Halistatins 1和2的全合成
    halichondrin B和homohalichondrin B是由Pettit課題組從在大葛摩島收集的橙色海綿(Phakellia carteri)中分離得到的聚醚大環內酯類天然產物。近日,哈佛大學Yoshito Kishi課題組完成了halistatins 1和2的首次全合成,該成果發表於近期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0c07390)。
  • 【人物與科研】武漢理工大學張成潘課題組:有機可見光催化[Me4N][SeCF3]對脂肪羧酸的氧化脫羧三氟甲硒基化反應研究
    圖1 基於[Me4N][SeCF3]的部分三氟甲硒化反應   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礎上,該課題組設想以自然界大量存在且廉價穩定的脂肪酸作為烷基源,利用綠色、高效的光催化策略,探討脂肪酸的氧化脫羧三氟甲硒基化反應。
  • Angew.天津師範大學李春舉教授課題組在大環超分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收藏化學加小程序,想找哪個產品輸哪個近日,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李春舉教授課題組在大環超分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Adaptive Biphen[3]arene Crystals」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李春舉教授是兩篇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
  • 神奇的全共軛階梯聚合物:德州 A&M 大學方磊課題組在 Chem. Sci. 發表研究展望
    在實際合成中可能發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低溶解性使中間產物(而不是所需的最終產物)在沒有完全反應的條件下沉澱出來,亦或是關環反應不完全產生較多的缺陷等問題。▲ 常見的 cLPs 缺陷:(a) 成環失敗,單鍵所連的芳環使該單鍵轉動受限,高分子主鏈的共平面性被破壞;(b) 生成非所需的位置異構體;(c) 和 (d) 高分子主鏈兩端或內部被引入非共軛的結構,破壞了 π 電子的離域性
  • 南京大學俞壽雲課題組最新Angew解析!
    B: 傳統合成2H-吡咯一些局限性自2000年以來,Narasaka與Bower等課題組開發了過渡金屬(例如鈀、銅、鐵和鎳等)催化的γ, δ-不飽和肟酯環化的Narasaka−Heck反應,揭示了通過γ, δ-不飽和肟酯與過渡金屬的氧化加成
  • 【有機】JACS:美國西北大學Scheidt課題組完成育亨賓生物鹼的簡潔不對稱合成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Karl A. Scheidt課題組完成了yohimbine生物鹼的簡潔不對稱合成,該成果發表於近期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9b12319)。
  • Hoveyda課題組交叉複分解反應再發Nature:選擇性合成E/Z構型的三取代烯烴
    Nguyen和許民瑜(Ming Joo Koh)博士(註:許民瑜博士2018年7月將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課題組,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時招聘博士後和研究助理,詳情請點擊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並沒有使用單滷代乙烯作為底物,主要考慮以下三點原因:(1)單滷代乙烯位阻太小,容易發生自身複分解(homo-metathesis);(2)單滷代乙烯與另一單取代烯烴發生複分解反應會生成乙烯,乙烯導致不穩定的亞甲基金屬卡賓生成,降低催化劑效率;(3)單滷代乙烯參與反應時,生成不同構型產物的金屬雜四元環過渡態的能壘差別不明顯,不利於控制反應的立體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