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的學術前沿論壇暨南大英語系建系一百周年紀念活動|1/9

2021-02-19 大民說英語

王寧: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院長,人文社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國際SSCI或A&HCI權威期刊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主編之一,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編委。自九十年代初以來,先後應邀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北美和澳洲三十多個國家以及港臺的若干所大學訪問講學或從事學術研究。在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等領域,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宋炳輝: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常務副主編、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比較文學、中外文學關係和漢語翻譯文學研究。著有《視域與方法:中外文學關係研究》《弱勢民族文學在現代中國:以東歐文學為中心》等。

張龍海:美國耶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後,閩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兼職教授、博導。全國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入選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美國文學、印度政治經濟和印度英語文學,在境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4部、譯著2部,主持國家、省部級和其它橫向科研課題8項。

申富英: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山東大學翻譯學院教授、院長,英美文學方向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國文學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英語文學研究分會副會長、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專業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SSCI期刊 Asian Women以及《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浙江大學學報》等多家CSSCI學術刊物的審稿專家。

王守仁: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曾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2000-2012),著有《新編美國文學史》第四卷、《性別•種族•文化》、《戰後世界進程與外國文學進程研究》等。

朱剛:南京大學教授、博導,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編美國文學史」、「賽義德及其後殖民主義理論研究」、「20世紀美國文學批評」,出版著作《詹明信》、《薩伊德》、《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新編美國文學史》第二卷。

何成洲: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與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英美文學與文化、歐美戲劇、比較文學、批評理論。

何寧: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語學院院長。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分委會委員,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和英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出版有專著《哈代研究史》和編著《20世紀英國文學史》等。

程愛民:南京大學教授、博導,全國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對外聯絡委員會主任、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會長。研究領域為美國文學與文化,出版《20世紀美國華裔小說研究》等著作,發表論文100多篇。

高方: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法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翻譯協會秘書長、國際譯學期刊Méta編委。主要從事翻譯學、比較文學、法語文學研究。

朱雪峰:南京大學教授,研究興趣為美國戲劇、戲劇理論、電影,在Modern Drama和《文藝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近期主要成果為《20世紀美國戲劇詩學研究》。

陳民: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系主任,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跨文化德語文學研究、翻譯研究。翻譯多部作品。已完成「文學經典的翻譯、重構和影響」等多項省部級項目,目前在研「德國移民文學的記憶書寫」國家社科項目。

崔昌竻:文學博士,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朝鮮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從事韓國現當代文學及中韓比較文學研究,出有專著《現實主義與朝鮮現代文學》(2012)、譯著《中國文學中的韓國》(2018),以及30餘篇論文。

但漢松:南京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現當代美國小說、9·11文學和當代批評理論研究,著有To Realize the Universal: Allegorical Narrative in Thornton Wilder’s Plays and Novels、《以讀攻讀》,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張偉劼: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專業學士、碩士,藝術學理論專業博士。中國拉丁美洲學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

陳暢: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為英美戲劇、跨文化戲劇、性別研究,在Orbis Litterarum、《當代外國文學》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譯著三部。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建系5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9月27日電(記者 呂婷 攝影 常志東 崔文瑞)金秋九月,碩果纍纍。9月26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建系50周年紀念大會在新清華學堂舉行。 紀念大會現場 紀念大會召開前夕,第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吳官正學長向自動化系師生發來賀信,衷心祝賀母校自動化系成立50周年。
  • 弘揚傳統,展望未來——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11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系110周年紀念大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北京大學校長郝平,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寶劍,校長助理、秘書長孫慶偉,社科院文學所所長劉躍進等兄弟單位領導,校內各院系及職能部門負責人代表,以及中文系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會。大會由系黨委書記賀桂梅主持。
  • 「紀念北京大學圖書館建館120周年•用戶導向的信息服務國際學術...
    為紀念北京大學圖書館120周年華誕,10月24日上午,「紀念北京大學圖書館建館120周年·用戶導向的信息服務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舉行。海內外一百多所高校圖書館、部分公共圖書館館長,北京大學知名專家學者代表,學校各部門、各院系負責人、學生代表及北京大學圖書館新老館員等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北大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安鈺峰主持。郝平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歷史傳統和現階段的工作。他指出,120年來,北大圖書館創造了超越圖書館職能的歷史性成就,今天的北大圖書館正在學校的「雙一流」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新聞學術研討會」在廣西大學舉行
    張亞堃攝人民網南寧12月2日電 11月28日,「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新聞學術研討會暨新聞學院院長(書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論壇」在廣西大學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學部,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上海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13所國內著名新聞學院以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機構共同主辦。
  • 前沿 | 暨南大學翻譯學院十周年慶典大會及系列學術活動(11月8日)
    為進一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推動翻譯事業、語言事業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歷史洪流中,從而共同塑造和豐富大灣區人文精神內涵,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同時紀念暨南大學翻譯學院成立十周年,暨南大學翻譯學院特舉辦本次主題論壇,旨在從新時代視角就當前翻譯實踐、翻譯研究、翻譯教育、翻譯學科建設、語言研究、語言教育等問題進行研討與反思,以便重新認知並把握新 時代語境下翻譯事業
  • 紀念李賦寧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2017月3月24日,紀念李賦寧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大學民主樓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等單位和校內各單位的代表80餘人與會。紀念會由北京大學英語系主辦,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李淑靜主持。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大學主辦。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機構,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會聚四川大學,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據悉,在本次活動上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川大考古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更大的發展,發揮更大力量。
  • 清華化學系慶祝建系90周年
    清華化學系慶祝建系90周年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記者 程曦 華山)4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化學系建系90周年慶祝大會在蒙民偉音樂廳舉行。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副主席、候任主席周其鳳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主任、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希院士,曾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及來自國內兄弟院校的兩院院士20餘人,國內20餘所重點高校化學院系負責人,中科院化學所、上海有機所、長春應化所、蘭州化物所、福建物構所、過程所、理化所院所長,以及國家納米中心、化學系科研合作企業負責人等出席了紀念大會。
  • 研討會︱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2019年9月9日至11日,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暨第五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南開大學隆重舉行。今年是南開史學奠基人之一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此次會議是為紀念鄭天挺先生的道德文章、增進國際明清史學界學者間的交流而召開,學界先進雲集,共襄明清史研究的大業。
  • 清華大學化工系慶祝建系六十周年
    六十載薪火相傳,新世紀宏圖共展清華大學化工系慶祝建系六十周年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王亭傑 攝影 郭海軍 曉凱】六十載薪火相傳,新世紀宏圖共展。9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大禮堂前匯聚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化工系系友,他們中有的不遠萬裡從國外趕回母校,有最早入學的1946級學長,還有在校學生,大家重逢相聚在此,共同慶祝母系的六十歲生日。大禮堂前的化工系系慶老照片展覽把很多系友帶回到當年難忘的大學生活。
  • 紀念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與會嘉賓與專家學者
    紀念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與會嘉賓與專家學者 作者:會務組 文章來源:本站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6日 > 序號 姓 名 工作單位、職務職稱 1
  • 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建系六十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2018年5月3日,以「百廿e心,無限惦▪戀」為主題的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建系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暨名家講壇、慶祝大會、系友創投座談會在校內多處舉行。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現任/歷任系領導,在讀學生、在職教工、離退休教工、歷屆系友代表、曾在系工作人員代表等七百餘人歡聚一堂,暢敘往日情懷,建言明日藍圖。六十年彈指一揮間。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舉行建系60周年紀念大會
    9月16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建系60周年紀念大會在新清華學堂舉行。  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院士致辭 李派 攝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在發言中回顧了計算機系建系60年來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並對長期以來關心幫助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發展的各界領導
  • 湖北美術學院辦學一百周年紀念
    2020年,湖北美術學院辦學一百周年華誕。我們謹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兄弟院校、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湖北美術學院源起於1920年創辦的武昌美術學校,後更名為「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
  • 清華大學外語系慶祝建系八十周年
    清華大學外語系慶祝建系八十周年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王寧 記者魏磊】4月23日,清華大學外語系在主樓舉行建系八十周年慶祝大會。校長顧秉林院士、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莊麗君以及來自歐洲、北美和澳洲及國內主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同行,150多位外語系的師生以及老領導、離退休教師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該系八十華誕。
  • 暨南大學百年校慶公告第三號
    鵬翼凌雲萬裡,暨南創業百年。從當年金陵城裡的暨南學堂,到今日譽滿五洲的「華僑最高學府」,整整一個世紀,肩負著「宏教澤而系僑情」辦學使命的暨南大學,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為中國華僑高等教育啟山林,開先河,為人類文明和祖國建設育人才,獻偉力,其事其義,可書可歌。  躬逢百年誕慶,乃我海內外所有暨南人之幸遇。
  • 「世界地圖與世界文化:清華-康奈爾學術論壇」舉辦
    「世界地圖與世界文化:清華-康奈爾學術論壇」舉辦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通訊員 苑桐 北園 黎明)在慶祝外文系建系90周年之際, 外文系 「學術系慶」首場學術論壇「世界地圖與世界文化:清華-康奈爾學術論壇」 於4月15日至16日在清華大學甲所舉行, 來自康奈爾大學英文系、比較文學系
  • 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8月31日,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活動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王博出席紀念大會。200餘位燕京大學老校友攜燕大校友二代、三代應邀出席,共同紀念燕京大學的百年華誕。大會現場上午9點,燕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正式開始。主持人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副會長蔣彥振簡要介紹了大會籌備過程,宣布大會開始並介紹了到場的嘉賓。
  • ...80周年高端學術論壇丨雲南師範大學範亞商學院舉辦中美比較文化...
    【MBA中國網訊】近日,雲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在一二一西南聯大校區舉辦建校80周年校慶高端學術論壇——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會丁文麗副校長在致辭中強調,今年正值我校80周年華誕,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
    本次活動由新中國電影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瞻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學術論壇、新中國電影教育七十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七十周年 「光影盛典」紀念晚會等紀念活動組成。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10月17日拍攝的新中國電影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瞻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學術論壇現場。 當日,北京電影學院舉行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