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詠菊詩,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2020-12-25 塵世曉書僮

菊花作為君子之花,更是被歷代的文人雅士所喜愛,而且他們更是為此寫下了很多經典的詠菊名篇;然而菊花也正是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高貴的氣節,它不與別的花,並不是選擇在春天綻放,而是在秋天開花;另外菊花它即使是枯萎了,也不會掉落,依舊還是緊緊地抱在一起,這在很多人的詩作中都有體現,例如宋代才女朱淑真的《黃花》裡,便是有這樣的詩名:「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還有鄭思肖的《寒菊》,也有著異曲同工的詩名:」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那這也正是讚美了菊花的氣節,以及它身上那種獨有品格。

那除了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首詩之外,還有蘇軾筆下的菊花,也是別具一格,尤其是他的這首《趙昌寒菊》,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更是同樣高度讚美了菊花身上的那種品格,寫得也是極為傳神,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這首詩也是成為了宋詩裡的名篇,也是感動了很多的讀者。

《趙昌寒菊》宋代:蘇軾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蘇軾作為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他的詞作,以及他的散文作品,那都是描寫得極為深刻;而他的這首《趙昌寒菊》,通篇更是描寫得生動有趣,以不同的視角來描寫菊花,從而也使得這首詩與眾不同,成為了詠菊裡的名篇。其實蘇軾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並且他的作品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

整個宋朝的文人沒有一個人能夠與蘇軾相媲美,無論是他的文採,還是他的才情,那都是無人能及,也正是這個原因,也令他的很多作品顯得極為獨特,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立馬是會被他筆下的那份詩意,以及唯美的意境所感動。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這開篇的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有趣,更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菊花神態描繪的活靈活現,使用輕肌弱骨這樣的字眼,更是使得這幾句更加的別致,也更加的有神韻,那最後的一個字葩,便是指的菊花,下面的一句,又是緊緊貼近主題,更是以一種極為浪漫主義的手法,給予了菊花高度的讚美。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最後這兩句描寫的就更加的生動,也更加的傳神,從而也使得此詩更為有意境;那這兩句詩它大致的意思是,菊花它是一種美麗的花,同時也是一種延年益壽的藥,每當百花都被摧殘了之花,它才開始慢慢地綻放。然而菊花也正是在百花中顯得與眾不同,而蘇軾的寫作手法也是別具一格,兩者可謂是相輔相成,從而也使得此詩成為了難得的千古名篇。

蘇軾的這首《趙昌寒菊》,通篇表現手法高超,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整首詩美得猶如一幅畫,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尤其是對於菊花那種細膩的描寫,更是令此花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優雅,以至於我們即使是在今天讀來,也依舊還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那一片深情。

相關焦點

  • 花中四君子:菊花和歷史名人的詠菊詩
    欲知卻老延齡藥, 百草摧時始起花。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金秋時節,賞菊花,讀詩詞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寒菊 宋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寒菊 宋 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 便有佳名配黃菊,應緣霜後苦無花。3、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 十首經典詠菊花詩詞,首首膾炙人口,千古流傳,都是借物詠懷精品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的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
  • 蘇軾最經典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興象實為深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讚之情。全詩春意濃鬱、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亞菊,花語文化詩詞推薦
    ——蘇軾7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8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蘇軾9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陸龜蒙39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韓愈40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劉禹錫41 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
  • 偶遇峇里島海灘奇景,驚詫間為每張圖片配了一首中國詩詞
    最稱奇的是,每張圖片都和一首中國詩詞相配。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 《雁門太守行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
  • 也無風雨也無晴,史上最經典的《定風波》,蘇軾第一辛棄疾第二!
    敦煌曲子詞聯章兩首,其中有「誰人敢去定風波」及「便知儒士定風波」句,這兩首詞為武將與儒士回答,定風波以喻平定社會動亂,詞風豪健,為此調之始詞。此體始自五代歐陽炯,為通用之正體。從始詞來看,此調宜於表現社會重大題材,亦宜言志與酬贈。歐陽炯、孫光憲、蔡伸、陳允平等也用以寫閨情。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醉了多少英雄豪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西湖美景寫得活靈活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自從蘇東坡駕鶴西遊,世間再無蘇東坡。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文/孟浪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說到蘇東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人生過得很是大氣,他的詩很多都大氣磅礴,廣為流傳。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蘇軾的一首詞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可惜知之者少
    儘管被貶,蘇軾依舊做好官職本分的工作,造福一方百姓,而且在性格上非常的豁達,其中就寫下來一首關於吃吃喝喝的詩詞,《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讀古人的詩有所悟,於是把其中一首改寫成詞,成為了新的經典
    自從這件事情之後,蘇軾的人生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被貶到了湖北黃州,也就是今天的黃岡市,蘇軾也就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初到黃州時蘇軾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傷感的詩作,以及詞作,但是很快他又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接受了現實,不在悲傷,而是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每天讀書寫作,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也讓他對於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散文筆調優美,思想深刻,極具歷史的厚重感;他的詩歌時而豪邁激昂,時而蘊含哲理,令人讀罷浮想聯翩。後世讀者不僅敬仰他的高尚人格,也對他的文學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下面就分享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蘇軾江湖氣最重的一首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3遍,豁然開朗
    再譬蘇東坡一句:「孤村野店亦何有,欲發狂言須鬥酒。」再譬如:「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裡狂言醒可怕。」試問那一句不狂?那一句不夠率性?再來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晚年被流放到「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南海,幾乎沒人相信他能生還。然而65歲的東坡老人不僅活著渡海而歸,還創作了大量的詩文著作,為他的人生添加了最輝煌的一筆。
  • 歐陽修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詞,暗含人生哲理,中間14字如今家喻戶曉
    自歐陽修傳到蘇軾,基本可以稱為北宋文壇的鼎盛時期。歐陽修在詩、文、詞上都有著不小的文學成就,並且對後輩起到了引導和榜樣的作用,其中以古文的成就最為突出,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又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見後人對他文章的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