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摘要

【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中信證券5日發布研報指出,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同時可以繼續布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證券時報)


  中信證券5日發布研報指出,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同時可以繼續布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

  研報全文:

  中信證券:三大因素疊加 A股慢漲延續

  長假期間的外盤擾動主要源於擔憂中美摩擦加劇,但美方的「威脅」全面落地可能性小,影響相對有限,對市場更多是短期情緒衝擊。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政策驅動基本面快速恢復,國內流動性寬鬆傳導至股市:3大因素驅動A股慢漲行情延續。外部因素的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首先,5月是國內政策共識的凝聚期:逆周期政策和公募REITs試點改革等措施密集落地,市場共識將向「兩會」的共識靠攏,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的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會持續修復。其次,5月是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期:基本面回補的趨勢隨著4月數據公布更明確,生活服務業這塊「短板」最終補齊後,5月國內經濟活動會快速恢復;同時,A股一季報較弱的既定事實並不會影響後續盈利增速的逐季改善,且A股基本面當前的韌性明顯高於歐美。再次,5月是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加速期:歐美經濟「重啟」緩慢,5月仍將受疫情壓制,過剩流動性在全球再配置加速,無論從長期配置價值,短期估值吸引力還是基本面相對強度分析,預計A股仍將持續受益。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同時可以繼續布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

  長假期間外部擾動對A股的影響有限

  長假期間外部擾動誘發權益市場調整,A50期貨5月1日一度跌幅超5%。川普「威脅要報復中國」更多是在美國經濟下滑和川普執政遭到質疑背景下,為了應對國內輿論壓力而採取的轉移矛盾策略。全球經濟因新冠疫情「大停擺」之際,如若中美貿易摩擦重新升級會對經濟造成二次衝擊,美國的經濟當前更脆弱,「報復」行動全面落地難度大。海外擾動對A股只是短期情緒影響,不改變上行趨勢,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

  5月是國內政策共識的凝聚期

  1)「兩會」將明確全年政策框架,市場的政策共識將向「兩會」共識靠攏。預計5月下旬的全國「兩會」將客觀評估疫情的經濟影響。我們預計2020年赤字率目標3.5%,專項債規模在3.3萬億以上,此外今年或發行特別國債5000~ 10000億。預計「兩會」將更加強調脫貧攻堅,相關領域或逐漸成為全面小康工作重點;同時,「兩會」將大概率兼顧逆周期刺激和逆周期紓困,基建投資預計仍將作為逆周期的主力,受益於財政擴張,其今年增速或提升至14%左右。地產預計仍將發揮穩定器作用,中央房住不炒與地方因城施策並存。市場當前對政策仍有分歧,隨著「兩會」召開和措施密集落地,預計政策會從量變轉為質變,政策的合力也會超預期。最終市場共識會向「兩會」共識靠攏,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的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料將持續修復。

  2)公募REITs試點政策超預期,進一步拉動基建投資。REITs政策改革進度超預期,以存量帶增量,並推動總量提升。後續看好基礎設施REITs市場發展,也看好REITs改革對基礎設施產業的全面提振。基礎設施REITs作為一種投融資工具,既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也能拓寬融資來源,拉動基建投資。

  5月是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期

  1)基本面「回補」的趨勢明確,速度提升。4月國內製造業PMI略超預期,且先導性的社融指標持續向好,預計4月數據的公布將坐實基本面「回補」的趨勢和強度。從北京解除到京隔離14天的要求,到政策鼓勵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小長假出行,表明政府對疫情防控更有信心。根據4月30日交通部新聞發言人預測,「五一」小長假預計全國營業性客運量將會環比前期明顯增長,預計共發送旅客超過1.17億人次。受損最嚴重的生活服務業加速恢復,解決復工復產最後一塊「短板」後,隨著政策繼續發力,預計5月國內經濟活動有望加速恢復。

  2)A股盈利底部已明確,後續逐季回升,且韌性較強。受疫情衝擊影響,2020Q1全部A股/金融/非金融淨利潤增速下滑-24%/-2%/-53%。向後看,我們預計全年A股盈利增速逐級而上,一季報較弱的既定事實並不會影響後續盈利增速的逐步改善:結構上,大金融穩定性最強,消費和TMT彈性最大,工業板塊全年預計淨利潤增速為負。另外,海外經濟雖然在二季度依然受疫情壓制,但A股基本面受影響有限,相對歐美主要市場更有韌性:A股非金融板塊營收中來自海外業務佔比僅11%,明顯低於標普500的48%和日經225的43%。

  5月是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加速期

  1)歐美經濟「重啟」緩慢,過剩資金在全球再配置加速。歐美在新冠高確診和醫療資源約束下,普遍以收治重症為主,輕症在家治癒導致家庭和社區傳染難壓制,日增確診回落緩慢。數據顯示,日增確診從見頂下降到峰值20%以下,歐美國家平均需要6~7周以上,其中大部分國家5月份仍將處於日增確診下行的觀察期。再考慮現有確診拐點向下的標準,目前只有德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有望在5月逐步放鬆社交隔離政策,美國也只有部分州嘗試謹慎放開社交隔離要求。預計歐美經濟5月份「重啟」非常有限,社交隔離政策的調整是局部和漸近的,且需密切關注疫情反覆。而相比不確定的疫情,全球流動性寬鬆是明確的:美聯儲3月11日至今已擴表2.34萬億美元,歐央行也將每月資產購買計劃規模提高了200億歐元。4月中旬全球資金在「美元荒」緩解和歐美疫情「二階拐點」明確後已重啟再配置,而在邁過頭寸回補和「Search for Yield」的階段後,5月過剩流動性在全球會加速配置權益市場

  2)A股仍將繼續受益於本輪全球資金再配置。首先,中國得益於有效的疫情控制、龐大的市場規模、穩定的主權信用、更依賴內需的經濟結構,預計資本市場在本輪全球資金再配置過程中的權重會系統性提高。其次,A股整體估值吸引力強,當前滬深300的2020年P/E為10.8x,與年初相同;而超跌反彈和「殺盈利」後,美歐主要指數估值皆超過了其年初水平。再次,5月歐美經濟「重啟」緩慢,隨著中國4月宏觀和5月高頻數據公布,經濟相對強度得以確認,預計北向配置型資金流入會提速。

  三大因素疊加,A股慢漲延續

  1)資金共振將驅動A股上行。5月預計國內宏觀流動性仍將保持寬鬆,隨著前述政策積極、經濟恢復、外資增配3大共識進一步加強,宏觀流動性寬鬆將最終傳導至A股。首先,隨著中國相對經濟強度得到進一步確認,外資會進入大舉增配權益類風險資產的過程。其次,長線產業資本依然在積極通過回購、增持和舉牌等方式入場,4月回購計劃大增,且產業資本舉牌增持絡繹不絕;2020Q1季報顯示包括消費者服務、輕工、電子、通信行業整體的產業資本比例相比於2019年提高5~10pcts。再次,居民被動和預防性儲蓄增加,在「房住不炒」的定調和低利率環境下,權益資產是很好的出口選擇。

  2)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政策驅動基本面快速恢復,國內流動性寬鬆傳導至股市:3大因素驅動A股慢漲行情延續。外部因素的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其後各類資金共振將驅動A股上行。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3)堅持配置新舊基建和科技龍頭,並關注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與此同時,考慮到機構投資者重倉的高「確定性」品種較為擁擠且估值偏高,建議投資者開始逐步布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

  風險因素

  全球疫情蔓延速度和持續時間超預期,中美摩擦加劇導致全球風險偏好下行,海外市場進入第二輪大調整;國內基本面回補進度明顯慢於預期。(來源:中信證券)

  創業板新規來襲,7×24小時線上股票開戶,提前布局市場!點擊開戶>>

  後市分析:

  節後A股怎麼走?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預計北向配置型資金流入提速

  「五一」假期全球股市漲跌輪迴驚心動魄 基本面邊際改善成A股節後新預期

  安信證券:A股有望迎來「復甦牛」 依然傾向將科技作為彈性進攻主線

  A股節後調整一步到位 還是「五月賣跑得快」?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都說Sell in May,A股的5月是煎熬的磨底,還是買入的窗口?
    可以說,5月一開始,市場就充滿了不確定。海外股票市場有一句諺語——Sell in May and go away, 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November.意思是每年5月前後市場往往開始走弱,這時應該賣掉股票,等到11月市場走強後再回來。儘管只是一句諺語,但根據海通證券研究所的統計,A股也存在「Sell in May」效應。
  • 中信證券:明年製造業投資有望內生性上行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中信證券12月9日下午發布研報稱,11月CPI同比下跌0.5%,核心和服務業CPI同比仍保持穩定,因此CPI通縮並不意味著國內基本面的走弱,同時考慮到是食品供給端擾動造成的影響,短期貨幣政策或不會因此作出調整。
  • 中信證券:等待信號明確 增配A股是大部分資金的選擇
    其次,信用周期依然處于震蕩上行的擴張通道中,預計11月上旬將公布的社融數據會穩健向上,支撐跨年的基本面預期。再次,今年地產投資向好更多是開發商微觀決策的結果,這輪完工周期韌性較強。最後,即使是在整體疲弱的三季度宏觀數據中,9月數據也已顯示出結構企穩的跡象。
  • 中信證券:A股底部拐點已確認 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根據歐美最新計劃,隨著日增確診下行和疫情可控,大部分國家考慮在4月底至5月中逐步放鬆或解除社交隔離要求。雖然預計疫情對歐美經濟的壓力貫穿2季度,且在3季度也有壓制,但「二階拐點」和經濟重啟計劃明確後,已經可以比較客觀地評估疫情影響。  2)國內基本面底部也已明確。
  • 都說Sell in May A股5月煎熬磨底還是買入窗口?
    (原標題:都說Sell in May,A股的5月是煎熬的磨底,還是買入的窗口?
  • 中信證券:2021,做好投資這點很關鍵
    新年伊始,在這個梳理及優化調整投資觀的重要時點,我們為您帶來中信證券(港股06030)信投顧-宏觀與資產配置團隊推出的《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專題》,希望能為您帶來新的視角和思考。萬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歷年指數漲跌幅與估值、業績變化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投資顧問部節奏上,一季度機會最為明確,後續主要變數在於政策邊際變化和疫苗實施情況。
  • 中信證券:預計2021年政策總基調「穩中求進」 不會急轉彎
    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中信證券12月19日上午發表研報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總體來看,預計2021年政策總基調是「穩中求進」,疫情時期出臺的臨時性的特殊逆周期調節政策將穩步退出,但不會出現「急轉彎」,在中國先於全球其他經濟體復甦的窗口期,會更加重視改革創新以及高質量發展。
  • 中信證券開出6萬人大會 「小康牛」何時會啟動?
    每年年中、年末時期,中信證券舉辦的策略會都呈現「一票難求」的場面,不過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中信證券策略會在線上舉行,無形中給了更多投資者創造了「參會」機會。6月9日至19日,為期九天的中信證券2020年中期資本市場論壇在線上舉行,共設1個主論壇和19個分論壇,666家上市公司參會,所有機構和高淨值財富客戶均可參加。
  • 中信證券:布局華南的雄心壯志能爭幾分臉面?
    財華社再依其前三季業績推算出,中信證券的2019年第四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1%,至104.03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01%,至17.37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證券公司的資產總額同比增長21.23%,至7918.0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同比增長5.58%,至1616.85億元。
  • 中信證券:普華永道對中信證券就反饋意見中提出的需要會計師核查的...
    >6.45% 中信建投 6.41% 4 中信建投 6.02% 銀河證券 6.30% 招商證券 6.40% 5 華泰證券 5.91% 招商證券 5.99% 華泰證券 6.35% 指在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要求的前提下,與發行人協商一致後,在股票發行中,調整實際發行價格或價格區間;(二)規模調整。指在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要求的前提下,與發行人協商一致後,依據具體情況對於實際發行規模的調整;(三)時間窗口調整。
  • 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做多窗口繼續,戰略看多周期核心資產
    中信證券認為,市場進入業績驗證期,盈利預期上修動能仍在,但預計增長暫時追不上估值的擴張。 去年12月淨流入規模達到729.94億的歷史新高,而1月至今也已再度流入343.02億。外資加速流入,內部環境整體偏暖,A股做多窗口繼續,周期核心資產價值重估也將繼續。內部經濟企穩+貨幣寬鬆+滯漲緩解的組合下,內部環境整體偏暖。疊加外資持續大幅流入,同時美伊衝突等海外風險暫時也不再進一步發酵。因此,A股做多窗口繼續,戰略看多周期核心資產。
  •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 中信建...
    而中信建投四個中的「中信」,的確來自中信證券,談到兩家的關係,這就有很多東西要講了。  中信證券目前仍參股中信建投證券,位列第四大股東,佔股比例5.58%。  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中信證券還是小角色,市場上做的最大最好的證券公司有三家:華夏證券、南方證券和國泰證券,合成中國三大券商。  來自工商銀行的邵淳、來自農業銀行的沈沛和來自建設銀行的周漢榮分別擔任三家公司的董事長或者總裁。  華夏證券是1992年成立的證券公司,一路在證券交易額、營業收入、利潤等排名中走到了行業前列。
  • 中信證券計提50億元巨額減值,股票質押業務風控或有缺陷
    考慮減值損失拖累業績低於預期,10月30日,中金公司下調中信證券2020年盈利10%,預計值162億元,下調公司2021年盈利3%,預計值210億元。維持A股中性評級,下調目標價5%至33.7元;維持H股中性評級,下調目標價8%至20.7港元。
  • 中信海直:公司與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申請人本次募投中「航材購置及飛機維修項目」擬投資總額為6.13億元,2017-2020年1-9月申請人「通航維修」業務收入分別為8,019、6,361、6,113、7,383萬元,營業毛利最高一期為1,517萬元。
  • 中信證券:中國經濟將現V型走勢,兩新一重、消費回補是擴大內需亮點...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中信證券2020年資本市場論壇」於6月9日至19日線上舉行,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等諸多財經大咖參會。諸建芳發表了《2020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任憑風浪起》主題演講。
  • 風險事件頻發 證券行業「一哥」中信證券聲譽預警
    證券行業「一哥」中信證券連續15年經營業績穩居全行業榜首。隨著金融行業改革開放的推進,外商投資證券公司入場,其「一哥」地位或面臨不小的挑戰。除了5月份業績下滑,今年以來,中信證券還經歷了多項風險事件,比如,營業部員工用假公章涉嫌違法集資詐騙,員工因「飛單」被警示,不正當競爭等一系列問題撲面而來。
  • 十四五規劃與A股投資節奏 投資機會圖譜
    萬聯證券認為,十四五規劃即將在月底落地,參照往年經驗市場大概率在規劃出臺前後呈現漲勢,預期偏高的行業板塊有望延續上行趨勢。渤海證券認為,總體來看基本面的短期支撐和流動性總量的收緊,使得行情較難突破震蕩市的節奏。A股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波動,一方面受來自包括海外疫情二波,美國大選及海外市場等外部因素對風險偏好的擾動;另一方面,也源自十四五規劃的落地過程中的政策預期兌現情況。
  • 外資也可加槓桿,A股再迎千億活水?中信證券為首批QFII開立...
    繼11月初多家券商完成QFII轉融通出借業務後,中信證券相關業務持續深化,於12月28日為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q首批融資融券信用帳戶。這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邁入新階段。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QFII持有A股股票整體市值突破2000億元,較去年末增加37.48%。
  • 美股5月「開門黑」 A股節後怎麼走?(附股)|a股|國泰君安|重倉股|...
    券商資管三大權益網紅管理產品(截至2020年4月29日,數據來源:Wind)先來看中信證券張曉亮,他目前管理6隻產品,管理最長時間的當屬中信證券卓越成長。中信張曉亮:減持4年「相好」提高防禦隨手翻閱中信卓越成長最近5年多的投資歷程,不難發現張曉亮的投資風格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長年維持高倉位;大金融+精選行業龍頭思路;持股周期較長;捕捉ETF基金機遇。
  • 中信證券:A股風險偏好面臨衝擊 後市可能現拐點
    中信證券發布最新策略報告,對10月宏觀流動性和股市流動性做了解讀,中信認為,中性偏松宏觀流動性將維持,而股市流動性將處於相對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