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學院在創建「徐州大學」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據徐州工程學院官網消息:6月22日,新城區順堤河畔陽光明媚、微風拂面,我校東校區建設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出席奠基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共徐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鐵根,市委副書記徐大勇,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季培東,副市長李燕,副市長趙立群,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公司董事長何加兵,雲龍區委書記朱明泉,市住建局局長仇玲柱,市新盛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林斌等。我校黨委書記張新科主持奠基儀式。
徐州工程學院官網 圖
徐州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新科在講話中表示,市委市政府統籌協調,聚力解決了校區建設經費、道路優化、校區連接、招標方式、土地徵遷等難點問題,確保了我校東校區順利開工建設。在全校2.4萬餘名師生員工和10餘萬海內外校友的拼搏進取和共同期盼下,徐州工程學院新校區今天奠基,共同翻開學校發展的嶄新一頁,「一個校區集中辦學」的格局即將形成,幾代徐工院人的共同夢想就要實現。新校區的破土動工,標誌著我校在創建徐州大學的徵程中更進一步,也必將載入學校發展的歷史史冊!
消息介紹:徐州工程學院東校區謀劃運籌歷經兩屆班子,五年多時間。多年來,學校黨政帶領師生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反覆協調爭取,全力謀劃推動城南校區置換和東校區規劃建設工作,為創建徐州大學夯實了至關重要的辦學空間基礎。在規劃設計階段,學校先後召開十餘場專家論證會,從學校定位、項目選址、功能布局、校園特色、校園功能分區、校園景觀文化等方面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和建議。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徐州工程學院官網今年3月12日刊發消息《徐大勇副書記一行來我校調研東校區建設》:3月12日上午,徐州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徐大勇,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季培東,副市長李燕蒞臨我校調研東校區建設。校領導張新科、陳奎慶、劉洋、李蘇北陪同調研。
消息提到:張書記、陳校長指出,東校區建設是學校發展過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學校創建徐州大學的關鍵要素之一,標誌著學校「一個校區集中辦學」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隨後,徐州工程學院官網還在3月19日發布的消息《我校東校區規劃方案通過市政府審查》中提到:3月17日下午,徐州市政府召開我校東校區規劃方案審查會,趙立群副市長主持會議,校黨委書記張新科、副校長李蘇北、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剛出席審查會。
趙立群指出,學校方案設計整體布局合理,建築密度、容積率等技術指標符合規範要求,設計有特色有亮點。設計方案體現對徐州本土文化的尊重,其中漢文化元素的表達體現了對徐州漢文化的傳承,園林設計彰顯了徐派園林風格,原則同意學校東校區規劃方案。
事實上,徐州工程學院已經於去年上半年獲批徐州大學創建專項經費,並正式啟動東校區建設。去年6月22日,徐州工程學院旗下微信公眾號「青春徐工院」就曾在招生季刊文《「今天的徐州工程學院,明天的徐州大學」,期待有你!》,透露出創建「徐州大學」的動向。
另外,徐州當地媒體《都市晨報》在今年3月19日刊發頭版報導《徐州工程學院更名「徐州大學」,只需走「兩步」》。報導援引徐州工程學院領導的說法:建設徐州大學,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到2023年,夯實辦學基礎,提高辦學質量,強化優勢特色,順利建成東校區,達到申碩條件要求,基本達到「大學」設置標準,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為創建徐州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階段,到2025年左右,學校高端人才、優勢學科、科研水平、創新平臺等指標顯著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顯著提高,區域服務力和貢獻度顯著增強,獲批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建成徐州大學。
上述《都市晨報》的報導介紹:徐州工程學院如果能成功更名為「徐州大學」,意味著獲得資源的能力會變強,無論在學科設置、師資招聘,還是學術研究方面都會獲得更廣闊的空間,而且對生源和家長的吸引力也會更大。目前江蘇共有5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分別是南京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南通大學和常州大學,都分布在蘇南和蘇中,而蘇北地區至今沒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徐州工程學院更名後,將會填補這一空缺。
據該校官網介紹,徐州工程學院位於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素有「五省通衢」美譽的江蘇省徐州市。學校辦學肇始於1959年,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試點高校、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