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
按時間劃分,年代越久遠的照片其存世量就越少,價值自然就越高。以圓明園建築景觀照片為例,1900年以前,完整的建築群照片目前沒有發現,如果真存在,其價值不可估量。目前清末原版老照片每張價位一般在1000元-2000元不等。
題材越重大越生動價值越高
由於老照片是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是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時事,因而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價值就越高。中國書店舉辦的98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的拍品中,有一冊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倉糧驗米照片,這本冊子裡共收錄了當時驗米照片8幅,並配有灑金紙楷書文字說明,一圖一文,實為難得的史學資料,原始估價竟達8000元-1萬元。
名館名家拍攝的名人照片價值高
名館名家拍攝的照片,其存世量本來就很少,若拍攝對象是名人則價值更高。中國早期攝影界湧現了郎靜山、吳中行、吳寅伯、劉半農等眾多名家,他們造詣精深,善於將西洋攝影技法與中華文化相結合,他們拍攝的照片價值就高許多。很多照片如果能夠保留到現在再拿出來拍賣,價格恐怕要翻兩番也不止。
尺寸越大價值越高
由於早期照相技術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衝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故留存下來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就更顯得珍貴了。民國時期10英寸左右的照片價位應在300元-500元之間;20英寸以上的照片因量少則價位較高,一般每張在1000元-2000元之間;若是尺寸很小的普通家庭老照片則價值不高,售價一般在50元-7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