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最老照片130年前拍攝 其曾上過尼加拉瓜郵票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清朝「同治樓」老照片

  民國時期吉雲生錢莊印製的錢票上印有「同治樓」圖案

  尼加拉瓜發行的黃鶴樓郵票

  武漢最早的黃鶴樓牌煙標

 

  本報記者明眺生 實習生徐芬

  23日,武漢晚報啟動黃鶴樓老照片、老物件徵集以來,市民參加踴躍。

  有市民報料:66歲的黃岡籍退休幹部姜普林,專門收藏與黃鶴樓相關的老照片、老物件。13年來,他輾轉全國各地,淘得各類藏品2000餘件,成為擁有黃鶴樓相關藏品最多的民間收藏家。這些藏品,「講述」了與黃鶴樓相關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前往東西湖區某小區,採訪了定居在這裡的姜普林。

  一張民國紙幣

  勾起黃鶴樓收藏癮

  走進姜普林面積20餘平方米的私人「博物館」,只見牆上掛滿了黃鶴樓詩詞書畫,桌上擺滿了與黃鶴樓有關的書刊、陶瓷、酒瓶、座鐘、油印機等老物件。6本收藏夾,保存著黃鶴樓照片、板畫、紙幣、票證、煙標、火花貼等各種紙質小藏品。

  姜普林1990年開始玩收藏。2002年,他偶然收集到一張民國3年(公元1914年)「湖北官錢局」發行的紙幣,發現上面的黃鶴樓只有3層,比現在的少了2層。「這是怎麼回事?」當時,在黃岡市文化行業供職的姜普林,開始尋求答案。

  後來得知,有著近1800年歷史的黃鶴樓,曾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紙幣上的黃鶴樓,於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是古代最後一座黃鶴樓(俗稱「同治樓」)。不幸的是,該樓毀於清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一場大火。現在的黃鶴樓,於1981年9月動工重建,1985年6月10日竣工開放。

  黃鶴樓悠久的歷史文化,引起了姜普林濃厚的興趣。從此,他將收藏方向轉為專門收藏與黃鶴樓相關物品。為收藏方便,退休後,他乾脆在武漢近郊買房定居。

  13年來,姜普林通過各種渠道,花費十幾萬元,淘得2000餘件黃鶴樓相關藏品。這些藏品,大致分為書畫、圖書、郵/幣/卡、陶瓷、商標、票證、辦公/生活用品及其他等八類。

  「我被黃鶴樓徹底俘虜了。」姜普林幽默地說,這些年,只要聽說哪裡有黃鶴樓相關「寶貝」,他必得之而後快,有多少錢「砸」多少錢。他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黃鶴樓相關藏品只買不賣,除非與藏家交換,否則絕不出手。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與黃鶴樓公園合作,在園內闢專門展廳,展出這些黃鶴樓「寶貝」。

  最老黃鶴樓照片130年前拍攝

  各個朝代建造的黃鶴樓,曾出現過多種不同「版本」,而清朝的「同治樓」,是唯一有照片傳世的古黃鶴樓。姜普林收藏的黃鶴樓老照片中,就有一張「同治樓」的原版照片。

  記者看到,這張泛黃的老照片上,黃鶴樓巍然聳立,直筒狀的3層塔樓,靈動的飛簷,獨具特色的攢尖頂,顯得雄偉而壯麗。頂樓牌匾上「南維高拱」四個大字,清晰可辨。照片左上角,印有「古黃鶴樓」四字;背面,蓋有一枚標明「次品」的圓形圖章。

  姜普林說,2008年,他從漢口南京路一對開寵物店的中年夫妻手中,購得這張他們家傳的老照片。經收藏圈朋友鑑定,這張照片應該是攝於清朝光緒年間,因同治樓毀於光緒十年八月(公元1884年9月),這張照片至少已有130年歷史。背面的「次品」圖章,表明這張照片出自當時某個照相館,應屬非賣品。

  從「同治樓」被毀,到黃鶴樓重建,黃鶴樓有101年有名無樓的「空白期」。其間,武昌長江邊黃鶴樓故址上,先後修建過西式的警鐘樓(公元1904年)、中式的奧略樓(公元1908年),這兩座樓,均於1955年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被拆除。其中,奧略樓常常被遊客誤認為是黃鶴樓。姜普林收藏的黃鶴樓老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兩座樓的模樣。

  姜普林還收藏了一張民國時期的「同治樓」彩圖。這張「大中華煙廠」印刷的長約30釐米、寬約20釐米的宣傳畫,下方有「武昌古黃鶴樓」的印刷體文字。這張彩圖是姜普林花5800元,從武漢一位藏家手中購得,到手後,他興奮得一夜未睡。他認為,這張圖上黃鶴樓畫得十分精美,頗像一張放大的「同治樓」彩照,不僅有藝術價值,還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兩張木刻畫見證黃鶴樓「入戲」

  在漫長的黃鶴樓「空白期」,雖然樓沒了,但黃鶴樓的文化仍在民間傳承。姜普林收藏的許多老物件,清晰呈現了這份傳承。

  姜普林向記者展示了兩幅彩色木刻畫,這兩幅畫均取材於京劇《黃鶴樓》。這齣戲講的是劉備借荊州安身,周瑜想趕走他,雙方在黃鶴樓激烈談判的故事。其中一幅畫上,周瑜一隻腳踏在木椅上,雙手執翎,怒髮衝冠;劉備被逼無奈,低眉頷首作揖求情;趙雲見主公受辱,左手叉腰,右手高舉,似向周瑜示威。3個英雄人物表情生動,動作誇張,傳遞出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

  姜普林稱,3年前,在山東濰坊舉辦的全國文獻資料紙品收藏交流會上,他一看到這兩幅木刻畫,意識到是珍貴藏品,馬上將其買下。從畫作的紙質和印刷技術判斷,應是民國時期的作品。《黃鶴樓》題材戲曲最早出現在元朝,後來全國不少地方都上演過《黃鶴樓》戲曲。據清朝《伶官傳》記載,清朝的同治皇帝為了給慈禧祝壽,曾親自披掛上場,在京劇《黃鶴樓》中飾演趙雲。

  最早黃鶴樓煙標棉紙製作

  姜普林的藏品中,有一枚武漢最早的「黃鶴樓」牌香菸煙標。

  記者看到,煙標底色為紅色,上面印有綠色的「同治樓」圖案,以及繁體的「黃鶴樓」、「上等香菸」字樣;兩側還印有「香菸」的英文單詞。這款10支裝的「黃鶴樓」牌香菸,由清末民初的「三勝永」出品。

  5年前,聽說荊門市一位藏家手中有這張煙標,姜普林連忙追到荊門求購,但藏家已出手。於是,他輾轉江西、湖南等地「追蹤」,最終在嶽陽一場拍賣會上購得。姜普林說,印製這張煙標的紙張、顏料都比較特別。紙張以棉花為原料製作,現在已經不生產了;顏料用的是天然礦物質顏料和植物顏料,而不是現在的化學顏料。

  姜普林還收藏了一張民國時期吉雲生錢莊的銀票,上面印有「同治樓」和晴川閣圖案。這張銀票是他12年前,從湖南一場拍賣會上購得,也是他收藏的唯一一張銀票。他說,吉雲生是湖南益陽一家私人錢莊,銀票上印有清朝黃鶴樓圖案,彌足珍貴。

  解放後,武漢許多老國企生產的商品,也以「同治樓」為標識,姜普林很喜歡收藏這些標識及實物。上個世紀50年代,武漢酒廠生產的黃鶴樓牌白酒有兩個品系:「回籠酒」和「漢汾酒」。這兩種酒標,姜普林各收集了一枚。武漢市醬油、糖果、火柴等商標,只要以黃鶴樓命名或印有黃鶴樓圖案,他全部收集。他還收藏了漢產黃鶴樓牌電子管收音機、黃鶴樓牌油印機等實物。

  他說,這些「武漢造」曾伴隨武漢人成長,見證百姓生活和城市變遷。隨著一些老國企逐漸淡出市場,這些東西正迅速從人們的視野消失,再不搶救和收藏,將來就可能看不到了。

  黃鶴樓上過外國郵票

  姜普林收藏了不少以黃鶴樓為題材的郵票。其中最珍貴的,是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發行的一枚黃鶴樓郵票。

  這枚郵票上,除了有1985年重建開放的黃鶴樓圖案,還有祥雲和孫悟空的卡通形象,以及「Nicaragua」的英文。姜普林介紹,這枚郵票是紀念1996年在中國舉辦的第9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而發行。之前,我國提供了不少風景名勝圖案供尼加拉瓜選擇,設計人員唯獨相中了黃鶴樓圖案。這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枚外國發行的黃鶴樓紀念郵票。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 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 以上就是今天的老照片,有什麼感受歡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 「老照片」130年前,臺灣原住民的老照片!原來和大陸差不多!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歷史君要分享清末臺灣的一組舊照片,讓我們了解一下130年前的臺灣人物風貌。1894年,高雄,英國海關檢察官泰特和李素玲合影。以上就是今天的老照片,有什麼感受歡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本文由「歷史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各位看官們不喜輕噴!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筆者碼字不易,看官們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與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當遊客們的目光聚焦在盧舍那大佛上時,洛陽眾多文史學者正懷著欣喜異常的心情研究一批拍攝於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老照片。  這批老照片是怎麼拍攝的?如何保存的?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SmallTitle≯緣起  「東京大學珍藏了一批龍門老照片,你們感不感興趣?」
  • 一張92年前的老照片,這是揚州的哪所小學?
    「這張老照片距今整整92個年頭了!」近日,68歲的王宗正先生整理老物件時,又找出那張拍攝於民國十七年七月(1928年7月)的老照片。照片上是23位少年的合影,最上方有一排字——「江都第十二小學遊藝會新劇組攝影十七年七月」。王先生想問問,「江都第十二小學」在哪裡,如今是否還在?
  • 80年前廣漢的市井生活是怎樣的?梁思成等人拍攝的300張老照片首次...
    塵封80年的560張營造學社老照片,終於重建天日;一座古老的小城,鐫刻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以梁思成為代表的營造學社緣何調查川康古建?560張照片如何機緣巧合終得面世?80年前的小城以怎樣的方式濃縮著古老中國的文脈?
  • 跟著老照片尋訪山城巷 她就是30年前「畫中人」
    對於重慶崽兒李柯成來說,山城巷不是一個普通的街區,那是外婆和媽媽生活過的地方。為了找回童年的點滴記憶,他拿著30年前的珍貴老照片一一尋訪,不僅找到了照片上對應的地點,竟然還找到了照片中的人物。那是一位90歲的原住民老奶奶。在與當年幾乎相同的位置,老奶奶的女兒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 一張老照片承載著40年前列車員的故事
    閩南網6月6日訊 這是一張珍藏了40年的老照片。在一張黑白集體照裡,站在人群中的曾華聰,當年只有28歲,穿著「的確涼」白襯衣,笑得很陽光。老曾給記者講述照片裡40年前的故事  這是1977年,他代表福州鐵路分局客運段,接受全省「五四」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時全體代表的合影。當時,他是一名普通的列車員,長年來往於福州和北京。
  • 100年前的績溪你見過嗎?全是珍貴老照片!
    先來看一張近50年前的績溪城區老照片。圖中的楊柳村橋是不是很熟悉?現在的績溪縣城,照片中橫跨揚之河上的就是承載幾代人記憶的楊柳村橋(上圖:中國縣級最大的高鐵站績溪站)(公眾號『最績溪』註:據2017年《宣城日報》皖南晨刊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及其女兒程漱玉於2016年找到曾在國防科工委服役的馬克茂
  • 孫中山的老照片
    從以上能夠辨別出的人物身份來看,雖然有各部總次長、衛戍總督,但沒有各軍師司令官,照片中還有部分秘書、參議員及參軍等,與上文中《民立報》記載並不完全相符。再看其拍攝場地,從背景看應是在大總統府內,國家博物館藏有另一張與其拍攝背景完全相同的原版老照片(圖三),即「1912年3月,孫中山、胡漢民與總統府參軍等軍職人員在大總統府內合影」。
  • 18年前老照片走紅網絡 「西湖邊最美女子」身份揭曉
    「西湖邊最美女子」身份揭曉,遠在日本的殷姍哭了,青蔥回憶湧上心頭,她給發來近照。  感謝網絡時代的便捷與快速,僅僅兩天後,這張18年前的老照片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主人。而對於自己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她坦言,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覺得離她很遙遠。但對於美麗,殷姍這位「西湖邊最美女子」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首先女孩子好看是因為她自信,不加修飾的美麗才是最自然,最好看的。」  日常生活中的殷姍衣著簡單樸素,連她爸爸也說:「那張照片上的衣服已經算是她很顯眼的衣服了,平時她都是很樸實的。」
  • 尼加拉瓜咖啡產區風味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特點 水洗處理法
    點擊關注 | 咖評 vdailycom 說起尼加拉瓜肯定第一個詞出現都是尼加拉瓜的大瀑布吧,尼加拉瓜咖啡很少聽吧?那麼我今天就來介紹尼加拉瓜的咖啡。尼加拉瓜位於中美洲地區中部,北界宏都拉斯,南連哥斯大黎加,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總面積為13.04萬平方公裡,是中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尼加拉瓜的收穫時間在10到12月份。所用的處理方法因農場而異,有些使用非洲日曬床,有些用天然的日曬處理方法或傳統水洗法,然後在院子裡乾燥。
  • 旅行日記——尼加拉瓜
    火山、湖泊,是尼加拉瓜最吸引人的景色,遊客的日程表上總少不了這兩項。假如說馬薩亞火山給人的印象是粗獷、威武,尼加拉瓜湖則是遼闊、坦蕩、恬淡,它煙波浩渺,望不到邊際。尼加拉瓜湖是這個國家最顯著的自然特徵,這一名稱源於印第安部落首領尼加拉奧,該部落居民分布於湖濱,因之得名。數萬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個海灣,因火山噴發,與海隔絕而成湖。湖水隨日月的流逝而漸漸淡化,變成了一個淡水湖,生息在湖裡的海魚也適應了水的淡化存活下來。現在,湖裡仍然有成千上萬尾鯊魚、箭魚和大海鰱等海魚。
  • 觀察:歷數中外影視題材郵票 理性投資最關鍵
    這一選題曾因是否「經典」引發爭議。  美國郵政局郵票發行業務主管蘇珊·麥高恩介紹說,哈利·波特主題郵票1套20枚。相信哈利·波特迷們一定樂於將其納入個人收藏,預計市場需求較大。不過,據美國媒體報導,堪稱流行文化熱點的哈利·波特主題曾因是否足夠「經典」引發爭議,美國郵政局最後不得不乾脆繞過持反對意見的公民郵票諮詢委員會而推出這套郵票。
  • 郵票的故事(上) - 中國郵政報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坐落在北京,是我「觸手可及」的博物館。我去過世界上很多郵票博物館,相比較,這裡規模最大、館藏最豐富,它收藏了中國古代和郵政相關的考古文物,回顧了中國郵政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展出了中國和外國很多珍貴郵票。     傳播集郵文化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自2007年8月22日開館以來,承擔著記錄歷史、教育民眾、傳播文化的使命。
  • 尼加拉瓜瑪瑪米娜莊園咖啡豆特點與風味 尼加拉瓜咖啡豆象豆
    尼加拉瓜政府鼓勵來自義大利和德國的歐洲移民人民購買咖啡土地,然後再將其分配成更小塊的土地(通常小於5公頃)。大多數咖啡種植地被白人控制,他們經常利用當地人民作為廉價的勞動力,為他們管理咖啡田地。而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把大塊土地分割成小規模的土地這一政策,造成了農業部門的混亂和紛爭。
  • 老照片現重慶地攤 揭秘日本間諜戰前窺探[圖]
    照片是粘貼在3張頗有些年頭的黑色襯紙上(其中有兩張襯紙為雙面粘貼),每張照片的旁邊都配有統一規格的日文說明———後經翻譯得知,5張照片的標題分別為《重慶的碼頭》、《送水夫》、《穿著孝服的重慶土著居民》、《貴州街道》和《牌樓》。同時每一張說明的後面都加有「文字部分嚴禁複製」的日文字樣。其中《重慶的碼頭》、《送水夫》兩張照片的畫面,記者曾在許多展覽與出版物上都見到過。
  • 賞郵說史:郵票上的澳大利亞國慶日(圖)
    今天,澳大利亞郵政在國慶日發行《舊監獄》郵票,反映澳大利亞歷史。澳大利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澳大利亞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關係。一顆最大的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兩個聯邦領地(北領地和首都領地)。
  • 7年拍攝,3萬張底片,重現30年前武漢大學
    他們對照一張張略顯顆粒的黑白老照片,拍攝還原著裡面那些少年們學習、玩鬧的場景——儘管有些誇張的伸展動作對於他們來說已經難以複製。他們是30年前就讀於武大新聞學院的學子,在老同學,知名攝影師王景春的召集下,從全國各地來到武大校園重聚——武漢封城解除已將近四個月,許多本地同學還是第一次見面。
  • 尼加拉瓜檸檬莊園咖啡豆|尼加拉瓜咖啡品種爪哇種波旁種咖啡豆
    世界三大咖啡產區之一——拉丁美洲咖啡產區,其中位於中美洲地區的尼加拉瓜,是個出產精品咖啡的產國。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聊聊尼加拉瓜眾多咖啡莊園之一,檸檬莊園。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咖啡成為尼加拉瓜重要的出口產品。當時尼加拉瓜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了發展咖啡經濟,政府鼓勵歐洲移民購買咖啡土地。隨著一系列事件的發生,獨立建國、美軍佔領、親美派的獨裁統治、毀滅性地震、內戰等等,使得尼加拉瓜的咖啡發展一度停滯。後來1990年尼加拉瓜實行自由公開選舉開始,政局逐漸緩和,咖啡發展也慢慢得以復甦。
  • 郵票上的剪紙
    剪紙也叫剪花、剪畫,是我國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具有單純、明快、樸實的特點,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貼用的地方不同則可叫出不同的名稱:貼在窗戶上叫「窗花」,貼在門楣上叫「門貼」,春節期間貼在門窗對聯橫批下的則叫「掛錢」或「掛簾」,其他則有「鞋花」「枕花」「傘花」以及梳妝鏡上的「喜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