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ADC
CADC的全稱是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由教育部、科技部及國家體育總局主辦,與美國國際航空設計大賽(SAE)、歐洲大學生載重飛機挑戰賽(ACD)並稱為飛行器設計類比賽的三大頂級賽事。
該賽事結合國家重點科研任務,通過參賽選手自行製作航空航天模型進行縮比驗證飛行,進一步拓展高校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為航空工業和國防建設發掘後備人才。
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選拔賽(南京站)的比賽於7月21日22日在南京江寧高新園舉行。
三年磨一劍!
自從三年前關注到了CADC
三位學長便帶著目標前進
這一路上儘管坎坷艱辛
但他們從未放棄
從一無所有開始組建社團
將一架架飛機從理論
付諸於實踐
背後犧牲了多少的課餘時間
熬過了多少個凌晨的夜晚
對於外場的飛行訓練也不曾放鬆
從嚴寒到酷暑
從日曬到雨淋
我們見過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也看過傍晚高升的第一輪明月
感謝一路堅持的自己
用三年的努力和汗水
換來了在CADC舞臺上一戰的機會
出發
7月20日凌晨
我們帶著大包小包
出發前往南京
在幾個小時的搬運之後
我們順利到達了火車站
經過八個多小時的
車程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賽程安排
比賽設四個項目,分別是模型火箭運載與返回;模型水火箭助推太空飛行器;限距載重空投;電動滑翔機。
比賽結果
2019年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南京站)圓滿結束
儘管航模隊第一次參加CADC,仍然在本次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
電滑一個機組取得三等獎
一公斤的兩個機組均取得二等獎,一公斤團體機組取得總團體第五名,成功晉級總決賽。
在南京兩天半的時間裡,高溫酷暑的煎熬,徹夜修飛機的辛苦,一次次溼了又幹的隊服~有成功也有遺憾!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十月我們浙江海寧總決賽見。
(向上滑動啟閱)
社長回顧與總結:
2019年CADC南京分站賽圓滿結束了,這是我們首次參賽,當真真正正的站在這個賽場上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航模的魅力。對於CADC來說,證書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過程,一架飛機從理論,到繪圖,再到加工,製作,驗證,這個過程是是漫長的,甚至是充滿坎坷的。側重的是團隊的交流與合作,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比賽的成績離不開隊友之間的相互信任,飛手相信製作的飛機,大家相信飛手。還有就是大家的心要聚在一起,沒有太多的雜念,一心只為把飛機飛好,認真對待每次訓練。CADC也是需要付出的比賽,它需要隊伍裡的每個人去付出時間、精力、經濟的比賽,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從最開始有意向於CADC,到現在首次參加比賽結束,已經三年了,仿佛就在昨天。2017年,老學長、胡老闆我們三個人目標達成一致,參加CADC,九月份成立了航空運動協會,剛剛成立的社團,沒有任何競爭力,第一年招新,我們沒有任何準備,沒有旗,條幅,宣傳單,根本沒有人報,很是慘澹,後來整個社團一共就450元資金,什麼東西都沒有,螺絲刀,鉗子,各種工具全部都是現買的,第一年用了這450買了一些基本工具,說是航模社團,但並沒有什麼飛機。再後來,三個人通過兼職帶小朋友飛飛機,賺一些經費,當時也就算是替人看小孩兒,賺辛苦錢,我們就有了第一批電池,當時根本不敢去想買格式,花牌什麼的,是用批發價拿的紅牌電池。新電池回來,拆完快遞,當時別提多激動。我們第一年也並沒有太多的去帶新人,最後新人也就倆人會飛一點兒。
第一年就這樣慢慢發展,到了第二年招新前,我們湊了一些素材,做了一個宣傳片,當時我在學校機房整整弄了一下午,保存的時候,電腦死機了,真的很崩潰,就不想再整了,但後來還是重新做了一遍。招新前認識了菲總,我們就重新設計了標誌,還有會旗,然後最值得一吹的,就是菲總設計的招新宣傳頁,好看的一批。
為了招新宣傳,帶著飛機跑遍了整個學校的自習室,宣講、發宣傳頁。最後招了79個新人,招新結束以後,是最忙的時候,一邊要帶著他們做紙飛機,一人一架,另外還要帶外場飛行,那段時間,幾個人忙的是不可開交,有時候,也會很煩,但冷靜下來之後,還是接著帶飛。那個時候真的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下課,直接聯繫帶飛,晚上帶著修機,準備第二天的裝備,每天過的很是充實。
真真正正的開始準備CADC是源自,一架滑翔機,當時北華在賽場上出的一架時光鳥,也就是這架飛機,正式把我們引入了CADC的大流之中。起初只想了,水滑,電滑這兩個項目,根本沒想過會限距載重空投,一直以為這項目我們目前搞不了,直到12 月份我們帶隊,參觀了鄭航航模隊,看過他們的項目之後,回來再三決定之後,上一公斤試試水。但不把重心放在一公斤上,我們也沒有圖紙,當時還不會畫圖,CAD軟體還沒有,更別說會用了,反正當時就腦子一熱,直接找旭哥要了他們的圖紙,直接淘寶找了個代加工,做了一整套套材,因為根本沒做過,對一公斤飛機,就完全沒有概念,當時裝第一架飛機的時候,都是粘拆粘拆的循環往復,第一架飛機的手工,真得不忍直視,直到19年4月份,我們的第一架一公斤才第一次,拖到外場試飛,第一次飛也是有驚無險,後來就有點兒冒進,然後第一架飛機就炸了,然後,在它基礎之上,對機身圖紙加以改進,有了我們後來的機身原型,再到後來的分段機身等等,都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之中,不斷去改進,然後形成自己的東西。
今年的水火箭項目結果,很是不近人意,要立下flag:著要帶著水火箭飛手助手,將水火箭打進國賽。
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辛酸苦楚,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我們也一直在成長,這段經歷終將成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以及付出,還有對我們無論是精神還是技術上指導的兄弟院校。
PS: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將會書寫更華麗的篇章。
2019.10.海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