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登國家大劇院 薛皓垠再演徐志摩

2020-12-16 搜狐網

  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由著名導演陳蔚導演的歌劇《再別康橋》將於國家大劇院上演。這是歌劇《再別康橋》8年後再度回歸小劇場,也是大劇院首次啟用小劇場演歌劇。

  歌劇《再別康橋》2001年12月在北京人藝小劇場公演,連演25場,引起轟動。時隔8年,當年的青年學子薛皓垠、雷佳、張海慶等都已成為優秀的青年歌唱家,在此次演出中將再次展現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等中國上個世紀30年代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

  8年以後再演《再別康橋》,這些演員們已不是大學校園裡的學生,生活的閱歷已讓他們對人生理解更加更深刻。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說:「8年前《再別康橋》讓我找準了方向,對歌劇的追求成為我一生的嚮往。8年後經過社會的鍛鍊和努力的學習,使我更加體會中國傳奇詩人徐志摩的內心世界。人生的經歷讓我懂得了愛情,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再演徐志摩,心裡有了底,徐志摩這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更加明確,演起來更加真實可信。走進國家大劇院,讓我們一起感受永恆不變的信仰——愛」

  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由陳蔚(筆名水兒)導演、編劇。周雪石作曲,李玉寧指揮。

  薛皓垠介紹:

  薛皓垠,男高音,2003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獨唱演員。

  2001年12月在北京人民小劇場首演中國原創歌劇《再別康橋》並連演25場,在劇中飾演男主人公徐志摩。2003年參加交響清唱劇《江姐》的全國巡演,在劇中飾演甫志高。2005年參加交響清唱劇《太陽出來了》飾演郭建光。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出演原創歌劇《青春之歌》,飾演男主角盧嘉川。

  2004年獲得第四屆「中國人唱外國歌電視大賽」金獎。2004年12月獲第六屆加拿大國際音樂大賽決賽獎,獲中國選拔賽第一名。2005年參加英國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家選拔賽獲第一名,並籤約英國皇家歌劇院兩年。

  2006年獲第十二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唱法金獎。2006-2007年在皇家歌劇院期間出演《遊吟詩人》,《費黛裡奧》,《賈尼.斯基基》,《黛依斯》劇中角色。2008年-2009年出演《麗塔》,《Ariadne Auf Naxos》,《卡門》,《帕西法爾》,《茶花女》劇中角色。2009年8月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我的中國心」——中央歌劇院經典音樂會。

相關焦點

  • 歌劇《再別康橋》將上演 雷佳薛皓垠再演經典
    十五年前,它被以歌劇的方式唱出來,並開創了我國小劇場歌劇的先河,這就是由著名導演陳蔚執導、作曲家周雪石聯手打造的歌劇《再別康橋》。十五年前,在劇中扮演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薛皓垠、雷佳、張英席、張海慶等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在校學生,如今他們都已經成長為歌劇大舞臺上的「臺柱子」。本月28日,當年那些徐志摩們、林徽因們將齊聚大劇院上演一場紀念盛典,用情景音樂會的方式再度唱響當年那些美妙走心的旋律。
  • 《再別康橋》15年後再登舞臺
    原標題:《再別康橋》15年後再登舞臺京華時報訊(記者楊楊)「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徐志摩這委婉帶著些許傷感的詩句感動了幾代中國人。15年前,它被以歌劇的方式唱出來,並開創了我國小劇場歌劇的先河,這就是由著名導演陳蔚執導、作曲家周雪石聯手打造的歌劇《再別康橋》。
  • 歌劇《再別康橋》首登大劇院 雷佳再演林徽因
    10月5日下午兩點,歌劇《再別康橋》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舉行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於11月27日首次登上國家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劇中林徽因的飾演者雷佳,徐志摩的飾演者薛皓銀、金鄭健,梁思成的飾演者張海慶率全體演員集體亮相。
  • 15年後原班人馬相聚《再別康橋》
    (原標題:15年後原班人馬相聚《再別康橋》) 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 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重演 婉約不驚爭議不少
    首演於2001年的歌劇《再別康橋》8年來分別演出過小劇場版和大劇場版,相比其波瀾不驚的劇情,它作為中國第一部小劇場歌劇的身份或許更有意義。1月27日至12月6日,《再別康橋》將以8年前首演時的原班陣容亮相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這也是大劇院小劇場試營業以來第一次演出歌劇。
  • 大劇院小劇場首演歌劇《再別康橋》 重回小劇場
    大劇院小劇場首演歌劇《再別康橋》 重回小劇場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作者:張學軍 2009年11月06日00:56   8年前在北京人藝小劇場,一部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
  • 《再別康橋》是不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
    徐志摩與妻子張幼儀《再別康橋》是近代詩人徐志摩的詩,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於是,一首《再別康橋》,把徐志摩熱烈、真摯、輕柔、細膩又略帶飄逸的浪漫主義個性,作了充分顯示,給後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
  • 如何把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講好
    《再別康橋》一文是「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傳世之作,因為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因而他的詩歌具有語言清新、音韻和諧、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的特點。《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這種風格特點。
  •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到底好在哪兒?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 由《再別康橋》說起徐志摩對英國劍橋的情愫
    在北方上大學時期,正直軍閥混戰,目睹屠殺無辜慘象的徐志摩,開始厭惡社會,於是決定到美國留學。1918-1920年,在美國學習生活了近兩年的徐志摩,對美國資產階級的瘋狂、貪婪、講求物質利慾感到厭倦。同時受到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吸引,決心去英國。1921年徐志摩進入了康橋大學(現劍橋大學)皇家學院。
  • 《再別康橋》新解:徐志摩隱藏六層靈魂的秘密
    近日,著名文學評論家汪宏華撰文全新解讀《再別康橋》,他認為該詩之美不僅是在性靈、意象與音律,更有建築的結構與理性,詩歌從外在和本質兩個層面概括了大自然、人性和西方文明的特徵。
  • 徐志摩《再別康橋》,與女人糾纏的一生,到頭來都是一場夢
    提起徐志摩,就會想起《再別康橋》;提起《再別康橋》也會想起徐志摩。相比起徐志摩寫的其他詩,這首可以算是他的代表作了。徐志摩,可能與《再別康橋》一起想起的不是他的作品或者成就,而是他的感情故事了。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經在英國劍橋留學,《再別康橋》就是他去劍橋時寫下的。徐志摩是經商世家,又是長孫獨子,生活當然是十分愜意的,典型的「富二代」。在十五六歲時就開始發表作品了。他的讀書史十分豐富,從私塾到了杭州一中,接著去了上海求學,並且與第一任妻子結婚。接著又去了北大,後返回上海前往美國,在美國的幾所高校幾經輾轉後,來到了英國倫敦。
  • ...名家攜「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將登冰城舞臺
    ——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將在哈爾濱大劇院歌劇廳上演,作為第二屆哈爾濱大劇院國際戲劇節的「特別呈現」單元,亮相冰城舞臺。「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曾於千禧年之際在北京中山花園音樂堂首演。玫瑰鋪臺、嬌紅欲滴,朗誦藝術家徜徉於花紅錦黃中吟詠的情形和氣氛,令到場的觀眾深深沉醉,此後的十多年中,常演不衰。此番來哈,將由方明、喬榛、雷恪生、康莊、朱琳、肖雄、王學兵等藝術家強強聯手,並特別邀請老戲骨斯琴高娃重磅亮相,與觀眾共賞中外文學經典,品味藝術人生情懷。
  • 再別康橋80年 劍橋大學為徐志摩樹碑(圖)
    徐志摩 1897-1931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詩人徐志摩遊學於劍橋大學。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在回國的輪船上寫下著名詩作《再別康橋》。在《再別康橋》誕生80周年之際,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劍河畔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詩碑。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中這兩句著名的詩句,鐫刻在這塊白色大理石碑上。徐志摩詩碑於7月8日樹立,據國王學院發布的相關消息,這塊白色大理石的質地與北京紫禁城內大理石完全一樣,放在這裡寓意為連接中國和劍橋的紐帶。
  •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為陸小曼還是林徽因的?
    1931年11月19日,著名詩人徐志摩因飛機失事而遇難。八十年過去了,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依然感動著一代。錫拉胡同:1915年徐志摩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在此居住了三個月。小石虎胡同成為徐志摩詩歌事業的新起點,在此他寫下大量詩作,或許是為了向心上人展現自己的才華,或許是為了在當時的文壇佔據一席之地,徐志摩拿起了筆,開始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感。
  • 康橋是徐志摩最美的夢——評《再別康橋》
    創作背景:康橋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是他夢的開始,他曾經說過:「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康橋應該是詩人精神的園地,是詩人的繆斯。節選——《再別康橋》詩情:詩歌寫作詩人再一次回到康橋,回歸故地,一草一木,思緒萬千,喚起詩人無限的遐想。詩人以無限的眷念描繪了劍橋的風景,康橋在詩人心中是神聖和充滿靈性的。提及康橋,他總是不忍去寫,小心翼翼,惶惶恐恐,生怕破壞它的美感。
  • 17·周末薦詩丨徐志摩: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康橋(Cambridge),即大名鼎鼎的劍橋。徐志摩的一生,具有較強的「康橋情結」。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曾遊學於此。1928年,作者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寫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 除了《再別康橋》,徐志摩最好的一首詩堪稱現代體「絕句」
    提起徐志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浪漫傳奇的風流韻事,其次才想起他是一個詩人,想起他的名作《再別康橋》。徐志摩的一生總是與浪漫分不開的,除了身體力行的浪漫故事,還有他浪漫的詩篇,徐志摩的詩歌語言華麗優美,再配以他寫給陸小曼的《愛眉小札》,簡直「濃到化不開」。
  • 歌劇《再別康橋》原創班底再聚首 回顧八年曆程
    歌劇《再別康橋》原創班底再聚首 回顧八年曆程 北京晨報 作者:吳昊 2009年11月05日22:21   晨報訊 2001年曾在北京人藝小劇場引起業界和廣大觀眾廣泛關注的我國第一部小劇場歌劇《再別康橋
  • 法治文苑 ▏徐志摩詩歌:再別康橋;語錄箴言
    法治文苑 ▏徐志摩詩歌:再別康橋;語錄箴言 2020-09-2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