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8年的最後一次世界第8,到如今中國男籃要靠算小分出線,這其中的變化之大讓人感嘆萬分。遙想當年,無數的球迷都覺得08奧運是中國籃球崛起的時刻,但結果那卻成了我們近年來的巔峰。而當時的姚明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可謂是精彩萬分,無論是對安哥拉的30分7板4帽,還是對德國的25分11板,都讓人印象深刻。其實當年姚明並沒有如今男籃休息得那麼好,那一屆奧運會他甚至是帶傷出戰的。
在此前姚明做客央視的《朗讀者》節目時,他曾經談到了關於自己帶傷出戰08年北京奧運會的事情,他對此是這樣認為的:「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當他有機會在家門口參加奧運會時,特別自己是比較重要的角色,他都會做出這個抉擇,只要國家有足夠的凝聚力,我相信國家的每一分子都會做出這樣的舉動。」這份為國爭光的心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他明明能夠選擇休養,沒必要預支自己的職業生涯的。
當時主持人董卿在現場曾經向大家朗讀過一段關於姚明的醫療記錄,內容是:切斷腳跟與大腳趾上的骨頭,在切斷的地方用新的釘子進行固定。去年放進去的三根釘子都要拔出來,把骨頭上面的碎片復位,用股骨的組織進行填充,用鋼片釘子重新進行固定。健康對於運動員來說是最寶貴的東西,如果不能夠完全康復的話,極有可能會縮短自己職業生涯的壽命,導致運動員損失很多的東西。
說實話,無論是範甘迪還是阿德爾曼,對姚明的使用可能都會過猛了一些,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成為了姚明傷病的主要原因。但是後面如果不是因為繁重的國家隊比賽,他能夠讓自己的身體休息得更好,傷病也不會加重到無法承受的地步。在那個時代而言,中國的招牌就是姚明,也是贊助商的寵兒,所以不論是大大小小的比賽,姚明都需要出場。而且還有NBA82場的常規賽,對他身體造成的壓力也是十分重。對此,先前一些抗拒姚明把CBA常規賽38場提高到46場的那些球員,則顯得十分的嬌氣了。
而且北京奧運會上,姚明的復出是相當冒險的,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到他的職業生涯。不過姚明對於在家門口的比賽看得十分重,甚至直言:只要能打奧運會,哪怕再也不能打籃球也值得。於是後面姚明在離北京奧運會不到一個月的時候選擇了復出,並且跟當時中國男籃的隊員拿到了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在自身利益與國家的榮譽面前,他能夠毫無顧慮地選擇後者,這才是這位中國第一中鋒值得被尊敬的地方。
在他們那個時期,訓練都十分刻苦,對待每一場比賽都不會弔兒郎當。就像之前戰神劉玉棟所說的,以前的中國男籃,比賽到了關鍵時刻的時候,每個人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惜一切也想把比賽拿下。這是新一代後輩需要學習的地方,天賦不如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天賦比你好的人還比你更努力。對於CBA而言,有人曾說他做得不稱職,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雖然如今CBA的問題還存在很多,但是經過不斷的修改,也慢慢向NBA靠近了,這意味著以後無論是強度還是打法,都會得到很大的進步。希望今晚中國男籃能夠扛住壓力,創造出驚喜,拿到東京奧運會的門票,讓中國籃球繼續站到世界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