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

2020-12-18 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原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為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倒在扶貧路上;他的女兒郭子涵毅然放棄考研,繼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繼續在脫貧攻堅路上奮進。請聽報導《父女第一書記接力脫貧攻堅》。

一場大雪過後,記者陪同郭子涵前往臺北村入戶調查。腳下的這條公路,就是郭子涵父親郭建平生前修建的。雪下得很厚,幾乎埋沒了我們的雙腳,一路走來,發出吱吱的聲響。

郭子涵:

這個就是我父親在這兒做第一書記的時候修的這條路,丈河到臺南臺北段的這條路,現在有了咱們這種水泥路的話,出行更加方便了,這條路比較寬,所以走起來更方便吧。我到村之後也修建了從臺北村到觀村的這條路,也算是沿著我父親的路繼續走下去。

69歲的村民王元生去年在郭建平的指導下,種了3畝連翹,這比之前種玉米的時候,收入增加了萬把塊錢。看到王元生家門口厚厚的雪,郭子涵忍不住敲開了他的家門。

郭子涵、王元生

爺爺在家呢,下著雪好大呀!

唉呀,路上不好走?

是,路上不方便。咱們要不出去掃掃雪吧,把路都清掃開了,到時候出行也方便。

好。

那咱們走吧。

掃了雪,大家出來也安全一點。

村裡老年人多,掃了雪以後,走路安全點。

走出王元生的家門,郭子涵說,如果父親還在,他肯定會去幫鄉親們掃雪。父親的離去對子涵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她父親來說,也是無法預料到的。

郭子涵:

我想他一定有很多工作還放心不下,很多心願還沒有完成,作為女兒,我應該替他去把這些工作完成,讓他也放心,讓他不留遺憾。另外我也想通過扶貧工作重新認識父親,我想知道為什麼扶貧路那麼艱辛,他還那麼義無返顧,所以我來到了這裡。

2019年9月5號,郭子涵來到陵川縣臺北村就任第一書記。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已經跟村民們打成一片,成了鄉親們信賴的人。

郭子涵:

剛開始來這兒的時候,會有一種陌生感,但是慢慢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和大家的相處,現在臺北村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親切感,一種歸屬感,我來到這兒就像回到家一樣。

村民張天發已經70歲了,孩子們都在外打工,自己在村裡種連翹和白皮松,收入不錯。郭子涵這趟主要是了解他家種連翹的情況,幫助制定今年的計劃。

張天發:

過年了,給大家送過來米麵油,增加一點兒年味兒吧。

不錯不錯,買些調料呀,油鹽醬醋就好了,感謝你。

沒有,沒有。能做點事,我心裡也高興。其實這次過來,我也想了解了解連咱們這個連翹的情況,去年咱們種了多少連翹呀?

兩三畝。

收成怎麼樣?

收成還可以,因為郭書記在的時候發展連翹和白皮樹種植,實際上周圍的老百姓是致富了。尤其連翹這個東西見效快,當年種,當年就能收,也不缺少銷路,除了定點兒收以外,每天都有經銷商來收。

那咱以後多種點,再擴種,趁著現在時候好擴種,給咱們也增收一點。

可以,可以,這個應該大量發展,還有白皮松也不錯,雖然說年代長一點,但是它種成了以後一棵樹五六百,一畝地種二百多棵樹,就十幾萬。

張天發是村裡的老人,郭建平、郭子涵父女兩代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點點滴滴,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張天發:

像他爸爸的性格,比較溫和、和氣,對人也平氣、熱情。

24歲的郭子涵,大學期間獲得的各種榮譽有30多項。郭子涵說,每一次收穫、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父親的言傳身教。

郭子涵:

我的父親已經與村民結下了比較深厚的感情,在我父親的基礎上,所以我的工作進行起來也是比較順暢,當然這種順暢也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我父親在這兒的工作是那麼的紮實。

貧困戶張小河一直在外打工,年收入不也就萬把元。兩個女兒出嫁後,她回到村裡開始種連翹,年收入增加了七八千元。村裡還給她換了新房,日子過的很舒心。郭子涵帶著我直奔張小河家。

張小河:

把玻璃給我們換了,床也給了,看起來乾淨點,以前是上頭也漏了,下雨的時候柴也溼了。

改造了就是不一樣。

進去了安全一點。

子涵剛來了,還想著吃不了苦,變化很大,超過她爸了。

沒有,沒有,也是在我爸的基礎上繼續工作吧。

進村工作近半年,郭子涵變得越來越成熟,辦事能力越來越強。在熟悉基礎工作的同時,她還積極協調村裡的重大工程項目。汙水處理是村裡一個老大難問題,郭子涵不斷和上級進行溝通,幫助鄉親們改善居住環境。村民的危房,馬上要進行改造,她跑前跑後忙得不亦樂乎。村裡的道路不好走,她幾次聯繫交通部門,想方設法解決這個難題。擔任第一書記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就幫助村裡建好了蓄水池和村裡的道路,給鄉親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郭子涵:

通過這些事情,我也更加了解到,咱們做扶貧工作要有更多的耐心,為老百姓設身處地的考慮,解決他們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為他們辦實事。

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雪,郭子涵內心卻充滿了熱情。新的一年,她給自己訂下了新的目標,要給鄉親們辦更多的實事,讓大家早日脫貧,過上更好的日子。

郭子涵: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我將緊握父親傳給我的接力棒,繼續做好扶貧工作,讓臺北村有一個新的變化,也讓我的青春在扶貧路上閃光。

FM90.4山西綜合廣播全媒體記者張明德、郝建軍報導

相關焦點

  • 聚焦脫貧攻堅 展示奮進中國——2020年「新春走基層」活動暨「脫貧...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記者胡璐)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聞戰線「新春走基層」活動7日在河北張家口市康保縣啟動。全國廣大新聞記者將深入踐行「四力」要求,聚焦脫貧攻堅主題,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裡,展示好奮進的中國、美麗的中國、溫暖的中國。  「新春走基層」活動已進入第10個年頭,成為新聞戰線的年度重要行動、響亮新聞品牌。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莊村唱起新民謠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今天(21日)推出:《新莊村唱起新民謠》。山下小橋流水,山上滿目蒼翠,青磚白瓦的民居在霧氣中顯得朦朧迷離,位於青藏高原上的新莊村更像「高原小江南」,但在6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小小燕麥的扶貧之旅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曹繼軍一斤燕麥價格1~2元,加工成葡聚糖之類的功能產品價格高達幾千元——為內蒙古武川縣燕麥鍍金的是上海理工大學教授管驍。這些產品逐漸走進了全國市場,也為武川縣的脫貧提供了動能。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基層行】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基層行】脫貧致富 老紀的「幸福年」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06日 08:58 A-A+ ,春節前夕,央視記者分赴雲南、貴州、陝西、河北等地,走進脫貧攻堅第一線,聚焦脫貧工作的種種探索。
  •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甘肅省開展脫貧攻堅...
    原標題:【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甘肅省開展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工作綜述    打造堅強戰鬥堡壘、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引導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聚集……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織保障專責工作組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
  • 全力打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組合拳」——訪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李秀娟在接受採訪時說,省委組織部作為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專責組組長單位,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做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幹部、組織、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集,努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一是著力打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強戰鬥堡壘。
  • 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
    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立足脫貧攻堅一線,按照「五個好」和14種表現情形,對軟弱渙散嘎查村黨組織進行了摸底排查,選派黨務「專家」,採取「四個一」幫聯機制進行集中整頓,對全旗229個嘎查村中的2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驗收,完成整頓轉化,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
  • 激情,燃燒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可是,號角已經吹響,脫貧一線還有激烈的戰鬥等著他。根據安排,此次扶貧掛職時間為一年。「時間緊迫,我們等不起,也耗不起」。作為領隊,作為組長,孫嗣文希望,此次奔赴萊陽的17名扶貧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都能夠以飽滿的激情,在最短時間內,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為當地百姓踏踏實實做一點事情。農村工作複雜,脫貧任務艱巨,孫嗣文有思想準備。
  • 洛南發揮人才作用支持脫貧攻堅
    近年來,洛南縣堅持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力量向脫貧攻堅一線匯聚,引導優秀人才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激發各類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形成人才合力,助力脫貧攻堅。縣上堅持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鍛鍊、培養、選拔幹部人才的主陣地,充分發揮黨政人才懂黨建、專技人才會政策熟經濟等特點,集聚脫貧一線「攻堅隊」。
  • 扶貧脫貧一線風採: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女書記們
    在青海廣大農牧區脫貧攻堅一線,活躍著一批來自城裡的女幹部、女「第一書記」們的身影。在自己的家中,她們是乖巧的女兒是賢惠的妻子是慈祥的母親,承擔著一名普通女性的責任和義務;而在脫貧攻堅一線,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基層女幹部,是把群眾的大事小事時常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女「第一書記」。在湟中縣上新莊鎮堯灣村、白石頭村、上峽門村,記者近日走近她們中的三位,近距離感受著她們的一顰一笑,聽鄉親們敘述著她們的故事。
  • 南康區抓實基層黨建 築牢脫貧攻堅堡壘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明曉建、鍾孝祿報導:為發揮好村黨支部書記在脫貧攻堅中的領頭作用,近來,贛州市南康區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班、以會代訓、召開座談會和現場流動推進會、組織外出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中和鎮永農村督促脫貧攻堅、基層...
    9月24日下午,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赴扶貧幫扶聯繫村開州區中和鎮永農村開展2020年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暨督促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並進行了民法典宣講。圖: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查看信訪相關材料彭貴院長結合當前開展脫貧攻堅「收官大決戰」中要做的相關工作進行了強調,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精準扶貧的重要精神和政策。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區「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脫貧攻堅理論政策宣傳,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全區『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巡迴宣講團」,到57個脫貧摘帽貧困旗縣進行巡迴宣講。5月22日上午,宣講團成員深入鄂溫克旗,在巴彥託海鎮安門社區舉行了集中宣講。
  • 寧德以「滴水穿石」精神推進脫貧攻堅
    寧德曾經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帶領閩東人民擺脫貧困,大力倡導脫貧致富要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組織「經濟發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經」。一場扶貧接力,由此開始。近30年來,寧德人積極踐行「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精神,不斷轉變觀念、開拓思路,走出了扶貧開發的「寧德模式」。
  • 雲南脫貧攻堅一線共產黨員群像素描:「初心」寫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舉非常之力推進脫貧攻堅。向每個貧困縣選派1名駐村工作隊總隊長、1至2名副總隊長,從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央駐滇單位選派幹部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村一隊、全部覆蓋。
  • ——我省開展脫貧攻堅組織保障工作綜述
    打造堅強戰鬥堡壘、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引導人才向脫貧攻堅一線聚集……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織保障專責工作組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做好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幹部、組織、人才資源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集,努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 脫貧攻堅 我在一線|李徵宙:一切為了聯繫村的發展
    ■「脫貧攻堅,我在一線」系列報導編者按  麗水是浙江加快發展地區,近年來全市上下突出「黨和政府為核心,多元主體參與」的脫貧攻堅系列舉措,在基層一線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人物。他們中間有鄉村幹部、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以及山海協作結對幫扶幹部等等。
  • 脫貧攻堅的「算數法則」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被脫貧」「數字脫貧」等弄虛作假的現象屢有曝光,脫貧攻堅工作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急躁和厭戰情緒以及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這些問題既影響了脫貧攻堅進程和質量,又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扶貧不是一句空口號,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
  • ...情助脫貧丨羅甸縣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光菊
    我叫黃光菊,是羅甸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幹部,現任羅悃鎮羅蘇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2014年以來,精準扶貧這個動聽的詞彙傳遍全國各個鄉村,全國自上而下,所有單位和部門都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
  • 脫貧攻堅踐行者:藤縣南安村駐村"第一書記"鄭為濤
    ——記藤縣塘步鎮南安村駐村任「第一書記」鄭為濤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幹部鄭為濤,2018年3月受組織選派,到藤縣塘步鎮南安村駐村任「第一書記」。鄭為濤努力克服語言不通、交通落後、出行不便、村大面廣、人口多基數大等諸多困難,認真踐行「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做脫貧攻堅的踐行者、鄉村振興的參與者、體育扶貧的傳播者、教育扶貧的奉獻者、愛心扶貧的貼心人,滿腔熱情為南安村做出了突出貢獻,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