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
流年似水,彈指間,深圳經濟特區走過40個冬夏春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0年間,深圳的行政區劃幾經變革,現轄各區的成立時間、發展歷程各不相同,但都蘊藏敢闖敢試的特區基因。
探尋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密碼,龍崗是範例和教材之一。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經濟強區和文化高地,龍崗崛起的背後,是原特區外城區的艱難突圍和奮發有為。
27年篳路藍縷,10年特區一體化競發,3年大灣區融合共振。龍崗牢牢把握戰略機遇,以「實幹興邦」精神實現了富民強區夢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龍崗以建設深圳東部文體高地為己任,堅持經濟騰飛和文化繁榮「雙輪」驅動發展,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展形象,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文體賽事高地、文體產業重地、文體惠民福地、休閒旅遊旺地,讓數百萬外來追夢人在龍崗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文藝之城:讓夢想照進現實
「就在1978年的春天,我們在深圳打開命運的河床。向著大海,向著埋藏於心的夢想,開始汪洋恣肆地流淌……」
8月上旬,大型交響組歌《我們就是河流》在龍崗區文化中心激情唱響。娓娓旁白伴隨悅耳鋼琴聲,蕩人心魄、勾人情懷,將觀眾的記憶瞬間拉回夢開始的年代。
旁白、雙序曲、雙尾聲、3個樂章、16首原創歌曲……這部作品是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而創作,由龍崗區組織優秀詞曲作家歷時4年創作完成,飽含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澎湃激情,飽含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們就是河流》於2018年在深圳大劇院首演後廣受觀眾和專家好評,被稱為「龍崗區文化惠民的大手筆」「深圳音樂人的嘔心瀝血之作」。組歌中的《我們中國》榮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核心價值觀之歌》被推薦參加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評選。
恢弘大氣的交響組歌彰顯出龍崗非凡的文化創造力和深厚的文化根脈。近年來,龍崗以高度的文化自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創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文藝精品。音樂作品《我們就是河流》,舞劇《浮流》《忘言》《大圍屋·雪娘》,廣播劇《春風又綠嶺南村》,話劇《我曾見過你》等都是龍崗文化繁榮發展路上結出的豐碩成果。
「龍崗變化太大了,和羅湖、福田等城區沒什麼區別,有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它們,找機會還要回龍崗,文化人在這裡更有發展機遇。」歌手孫琪1998年曾在龍崗奮鬥過,後來因工作調動到福田定居。今年8月中旬,她在龍崗和福田兩地往返,到第二屆「深圳聲樂季」比賽現場旁聽。
植根於文化沃土,龍崗近年頻出「大手筆」,創辦了「深圳聲樂季」「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聶耳青少年管樂藝術周」「戲曲藝術周」等一系列大型高端文化品牌活動,讓轄區百姓率先過上文化小康生活。
如今市民不出龍崗城區,就能在家門口欣賞畫展、交響樂、舞劇、戲曲等高水平的文化活動,近距離聆聽郭蘭英、廖昌永、雷佳等藝術家的專業指導,親身參與「龍崗正在唱」「流行舞蹈挑戰賽」等群眾文藝活動。龍崗人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運動之城:美好生活提質加碼
龍崗是一座文藝之城,更是一座活力四射的運動之城。
看龍崗人的微信朋友圈,你會發現很多人不是在運動就是在觀看比賽。像法國超級盃足球賽、高爾夫歐洲巡迴賽、亞太冰壺錦標賽,以及WTA、ATP國際網球公開賽這樣的國際高端體育賽事,龍崗人隨時會用手機現場直播;與喬丹、姚明、易建聯、李娜、彭帥等體育明星的合影,更是龍崗人狂曬朋友圈的「資本」。僅2019年龍崗區就舉辦或引進各類高端體育比賽60餘場。
大運會後,龍崗人的運動熱情被徹底點燃。龍崗區借勢聚力,利用場館資源積極引進大型高端商業體育賽事,大力支持國際性、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在龍崗舉辦高水平比賽,積極培育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和示範項目,讓體育成為龍崗文化軟實力的另一標誌。經過近10年的奮力奔跑,龍崗已成為全國高端體育賽事最密集的城區之一。
「看大型體育比賽到龍崗」,已成為深圳人甚或灣區人的共識。中國自由搏擊職業聯賽、國家女子冰球隊和北美冰球聯賽、西洋棋大師賽與棋王棋後巔峰對抗賽……龍崗成功引進的這些賽事,讓當地體育事業產生「虹吸效應」。2017年,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全球第一所全日制足球學校落戶龍崗;2019年,深圳市足球俱樂部落戶龍崗。一座未來「足球之城」將在龍崗興起。
在北國雪飄的冬天,體育愛好者可以來到陽光燦爛的龍崗,觀看中國西洋棋隊、中國男子桌球隊、中國女子自行車隊訓練,感受運動員榮耀背後的艱辛和汗水。龍崗是這些運動隊的冬訓基地。2022年,球迷還可以到龍崗參觀北京冬奧會冰球備戰中心,領略「深圳冰球產業新城」的迷人風採。
看完大型高端比賽,市民還可以到小區附近的小球場、小文體廣場、小文體公園進行日常體育鍛鍊,提高身體健康指標,還可以報名參加戶外運動休閒節、自行車嘉年華、極限飛盤挑戰賽、半程音樂馬拉松、動漫跑等群眾體育活動。龍崗是一座來了就捨不得離開的城市。
文化產業大區:久久為功譜新篇
「我到龍崗20多年了,這裡不僅適合居住,還特別適宜文化人才在此創業。」深圳星夢緣影視公司董事長劉晴於2006年在龍崗創辦了影視文化公司,她感受到這裡不僅營商環境好,政府還在政策、資金、宣傳等方面給予很多支持,她的公司一直運營良好。
一座詩意棲居的城市,需要經濟繁榮、文化興盛、創業環境優良。作為深圳東部文體高地,龍崗的文化產業已走上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文博會分會場數量連續10年位居深圳全市之首;2019年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757.25億元,創造增加值456.88億元。體育產業近年也取得快速發展,2019年總產出突破140億元,增加值突破50億元。
文體愛好者想在龍崗成就創業夢想,機會數不勝數。大芬油畫村、甘坑客家小鎮、中絲園、2013文化創意園……文化產業園區遍布龍崗。據統計,龍崗區目前共有經認定的文化產業園區28個,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個,市級文創園區10個,轄區文化企業超過6000家。
「畫家到大芬,古建研究者到甘坑,玉石愛好者到三聯,非遺傳承人到百師園」……龍崗區的工藝美術產業、文化裝備產業、創意設計產業、影視動漫產業、數字印刷產業、演藝娛樂產業六大優勢文化產業集群為有志創業的市民提供了平臺,讓其盡展人生夢想和文化追求。
近30年來,龍崗文化產業始終傲立潮頭。「文化+科技」「文化+網際網路」「文化+旅遊」,謀劃中國首個數字創意產業集聚示範區,創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創意產業基地……龍崗文化產業不僅種類多,而且創新求變,與時代接軌正在構建完備的產業生態鏈條。
腳踏特區大地,仰望文化星空。龍崗久久為功,實現著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為擔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排頭兵提供強大動力支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寫下強勁篇章。
[ 責編:叢芳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