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3次大便和3天1次大便,哪個更可能是腸癌?醫生說清楚了

2021-01-13 騰訊網

「就像是腸子上掛了一個大秤砣。」康先生說。有了大便不敢解,不解又難受,解出大便後還難受肛門處的墜脹感讓我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即便是天氣這麼冷的冬天,我晚上都必須出去溜達溜達,經常一個人到三四點才回來,沒辦法,痛的根本無法入睡。「

今年才36歲的康先生最近很是苦惱,這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大便頻率越來越不規律從以前的一天一次,變成了一天三次,大便的形狀也出現變形、變細,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腹部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腫塊,周圍的淋巴結也伴有腫大的症狀。 結合血化驗,醫生判斷極有可能是直腸癌。

一、他的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康先生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患直腸癌的為什麼是我?

自己沒有家族遺傳史,家裡的三個兄弟都身體健康,爺爺奶奶現在都八十多歲了身體都很是硬朗。

在詢問過他的生活史後,醫生說:「主要問題還是在生活習慣和飲食上。」

康先生坦言道,工作之後,他一天吃4頓,養成吃夜宵的習慣,一周7天吃6次夜宵,凌晨十一二點吃完然後睡覺,尤其愛吃燒烤和啤酒,一個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時候也八九瓶,這樣的習慣維持了4年左右。「我身高1米82,以前的我是體型偏瘦的那種,自從吃夜宵之後,體重也逐漸攀升到了180多斤」

二、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哪個才是腸癌?

康先生在確診大腸癌之前,出現了一天三次大便的情況,因此有人疑惑了,難道一天多次大便就是腸癌的信號嗎?那三天一次呢?

對此,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醫師曾維根解釋道,按照教科書的說法,正常人應該每天大便一至兩次,或者每兩天大便一次。

然而,每個人的排便次數和頻率是千差萬別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例如患者的飲食、年齡、情緒、進食藥物、全身系統性疾病等。只要沒有出現便血、腹痛、或是腹瀉和便秘交替等情況,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這兩種情況都是正常的。

但是一旦大便出現暗紅色的鮮血、腹部有隱隱的鈍痛、或是肚子最近總是鼓鼓的,繃著繃得老有氣、且近期體重出現不明原因的明顯下降,就要警惕腸癌了!

三、認真做次腸鏡,「沒事」管十年

發表在權威雜誌《內科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目前推薦的結腸鏡篩查10年間隔是安全的,如果初期的檢查質量能夠得到保證,檢查的專業性、安全性較強,那麼間隔期還可以適當延長一些。

而這四類人群都屬於腸癌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腸鏡篩查。

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

2.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惡性腫瘤病史);

3.本人有腸道息肉史;

4.同時具有以下兩項及兩項以上者:慢性便秘(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

慢性腹瀉(近2年來便秘每年在2個月以上)、黏液血便、有過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道疾病史或膽囊切除史的患者等。

四、遠離腸癌,要「戒菸+飲食+減肥+運動」四輪驅動

除了通過腸鏡的方式來進行前期的疾病篩查,預防腸癌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特別要做好4件事。

第一是戒菸,已有明確的研究證實,吸菸與肺癌、腸癌的發生有關。

第二是減肥,肥胖是誘發腸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控制體重、減肥。

第三是改變飲食習慣,少用煎炒烹炸的烹調方式,少吃豬肉、羊肉、牛肉等紅肉,以及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雞肉、魚肉、鴨肉等白肉。此外,還要少吃醃製和燻制的食物。

第四是運動,缺少運動久坐是大腸癌又一重要危險因素,坐的時間不宜太長,同時要適當增加活動的時間,提高日常運動量,每天快走或慢跑30分鐘。

《柳葉刀》環球健康子刊不久前拋出了一個重磅結論——中國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為完全可以避免的癌症而死亡,這個數據佔中國癌症患者總死亡數據的45%左右。

對於癌症,我們要抱著敬畏的心來看待,早篩查,早預防,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讓我們遠離這些可怕的「腫瘤君」。

參考資料:

1.《大便變細、便血、腹脹腹痛?我國每年新發42.9萬結直腸腫瘤》健康時報,2020-3-26

2.問答:到底幾天大便一次算正常?》健康時報,2019-10-12.

3.好好做一次腸鏡有多重要?一項長達17.4年的研究告訴你答案》生命時報,2020-6-24

4.直腸癌新輔助治療與療效相關因素的分析[D].中國醫科大學,2018.

5.腹腔鏡聯合術中腸鏡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分析[D].廣西醫科大學,20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才是大腸癌?哪些異常要警惕?
    兩次轉移,死馬當作活馬醫 2019年,謝先生的左側手腳越發無力,持續長達1個月。8月他回醫院檢查,發現多項腫瘤指標異常。 進一步行CT、彩超等檢查後,醫生確診為「腸癌術後化療後雙肺轉移」。
  • 3天一次大便,與1天三次大便,有什麼區別?哪種可能是腸癌?
    如果每天的排便習慣出現異常的改變,很有可能是身體出現疾病了。有人就會擔心是腸道出現問題,甚至會懷疑是腸癌?3天排便一次,與1天排便一次,有什麼區別?哪種可能患癌?3天排便一次的人,注意留心自己的大便變化,如果出現便便帶血、便便形狀改變等,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預防腸癌的發生。
  • 1天大便3次,和3天大便1次,哪一種比較好?哪種有腸癌的可能?
    人這一生重複著吃喝拉撒睡這五件事,很多人認為上廁所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但其實排便時間和大便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的晴雨表。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就導致了排便時間也有所不一樣,有人一天大便三次有人三天大便一次,不同規律的人可能互相覺得對方腸胃有問題,那麼事實如何呢?這兩種是不是有一種會得腸癌?
  • 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哪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食物在腸道內也能夠被消化吸收,隨著腸道蠕動,進入排洩,最終形成大便,排出體外。排便是否正常也能夠反映一定的腸道問題。大便的次數,顏色,氣味和形狀都可能是腸道健康的表現。有人說如果三天才大便1次,很可能就是腸癌。還有人說,一天大便3次才是有問題,肯定是腸癌。那麼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到底哪一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 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哪個可能是大腸癌?2個症狀不得不防
    部分人三天排便一次,也有部分人一天三次糞便排出,究竟哪一種情況是對健康不利需要去了解清楚。如果有大腸癌的患病風險,應該積極應對,防止嚴重的癌症入侵縮短人的壽命。三天才排便一次可能是腸道動力不足,那些不注意多鍛鍊,身體水分獲取量少,飲食過程中膳食纖維沒有及時補充的人都會降低腸道蠕動能力,出現了三天才排便一次的情況。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按教科書來說,正常人應該每天大便1-2次,或者2天排便1次,但實際上正常排洩大便是沒有標準的。如果你吃的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和粗糧都比較多,一天甚至可以大便2-3次,如果你的肚子不脹氣,一周大便次數不少於3次,都是正常的現象。正常的大便,需要滿足3個條件大便要成形正常大便是長條形狀的軟便,就像香蕉一樣。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更有可能是腸癌?了解一下吧
    導語:如果我們每天都能非常有規律的進行排便,這樣也是說明我們的腸道功能非常的好,也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並且有一些中老年人可能在上完廁所之後,總是會去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有很多人不解,並覺得這種行為非常的「噁心」,本其實通過觀察大便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出現腸癌的情況
  • 大便3天一次和1天三次,哪種會是腸癌?排便超過這個數要當心
    而如果患者排便經常出現各種困難,也很有可能是身體中出現了疾病,甚至有時候大便還可能判斷是否有腸癌的發生。一、三天排一次便排便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每個人每天都應該養成排便的習慣。如果長期間不排便,就會導致人體胃腸道出現一系列問題,如毒素在體內分泌增加、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等,這些不良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腸癌的發生。因此對三天才排一次便的患者應該注意胃腸道的症狀以及大便的顏色形狀,如果存在血便、顏色發黑等情況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不過每個人的體質都不相同,所以也沒有嚴格規定每天都得排隊。
  • 三天排一次大便,和一天排三次大便的人相比,腸癌青睞於哪種?
    因為通暢的腸道,不容易患有腸癌,但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存在一天三次大便的情況,而有些人會存在三天一次大便的情況,哪種人更容易得腸癌呢?腸癌其實是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根據調查發現,我國每一萬人中,就有10人會患有腸癌,而且這個比例每年都在上漲,並且城市的增長速度要遠遠高於農村。腸癌的發生與我們日常的飲食有很大關係,因為飲食影響著我們的排便。
  • 大便總不成形暗示得腸癌?醫生:大便出現1種現象,或是腸癌徵兆
    三、腸炎當患者出現腸炎的時候,腸道黏膜受損嚴重,導致腸道吸收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腹瀉,通常大便比較軟,出現水狀,黏液等。而且這種症狀是比較常見的,經常會反反覆覆的出現,患者症狀比較輕的話,一天2到5次出現腹瀉,如果症狀比較嚴重的話,可能一天的次數更多,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 三天拉一次大便,和一天拉三次大便,哪種不正常?是腸癌嗎?
    生活中每個人上廁所的頻次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上廁所的次數比較多,可能一天拉三次大便,而一些上廁所比較少的人則是三天拉一次大便。可能有人會擔心,這些情況是不是會是腸癌的影響呢?那種屬於不正常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三天拉一次大便,和一天拉三次大便,哪種不正常?是腸癌的影響嗎?
  • 一天排便多少次算正常?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有啥區別?
    人感覺到餓的時候就會想要吃東西,這些食物不僅能讓我們的胃感到滿足,而且還會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這樣我們才能有力氣去進行工作和生活。平時每個人吃的東西不一樣,身體的體質也不一樣,所以一天的排便次數都不一定是統一和絕對的。不過正常的排便次數一般都是一天3到4次這樣,具體幾次看個人情況來定,這個時候的身體是屬於健康的狀態。正常人在吸收的同時也會及時排出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樣身體才能保持平衡,如果只進不出的話那才是危險的,想都不敢想。
  • 46歲男子腹痛結果是腸癌晚期!醫生:大便的4種形態要會分別!
    孫先生很不能理解,便一次又一次得問醫生:怎麼沒有症狀,忽然就患腸癌了呢? 醫生說:任何癌症都是有症狀的,你平時便血嗎? 然而對於醫生的疑問,孫先生卻不清楚。 原來,由於工作較忙,孫先生每次大便之後,就匆匆衝水離開了,從來不關注自己大便的形狀與特徵,結果就導致了自己的癌症一直拖到了晚期!
  • 一天大便三次,和三天大便一次相比,哪種傷身?哪種情況是腸癌?
    小張的例子提醒了很多人,如果大便次數異常時,是需要多加警惕的,而不是自己盲目判斷疾病。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相比,哪種情況更可能是腸癌?正常情況下,人一天大便的次數應該在一次到兩次之間,但排便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食、生活習慣等等,不管是一天排便三次還是三天排便一次,只要排便很順暢,沒有拉稀、便血等異常的現象,那麼都屬於正常情況,無需過於擔心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健康的表現?今天告訴你答案
    導語:歲數大了以後,你如果去過醫院的肛腸門診,醫生一定會跟你說過,上完廁所記得回頭看一眼,其實這是在囑咐你要每天觀察大便的形狀,預防早期腸癌的發生。但是時間久了避免不了心裡有疑惑:每天都照做了,但我只看過我自己的,別人正常的該是什麼樣的?這該如何對比?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今年剛滿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衝走。起初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腸癌導致的!
  • 大便一天3次、三天1次大便,哪個離大腸癌近?這樣排便才健康
    很多人排便卻不規律,無法保持正常的排便習慣,無論是一天三次糞便排出還是三天排一次糞便都應該提高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要了解排便異常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只有身體保持健康,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這些不良症狀才會減輕。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一個是大腸癌呢?
  • 大便的4個「異變」,可能是腸癌的前兆,醫生提醒您要注意篩查
    醫生提醒您,如果大便出現以下4種情況,就要及時到醫院去檢查一下了。第一種情況,排便的習慣發生異常。人都是有生物鐘的,一般早上起床的時候,會上廁所,排一次便,把一夜代謝出來的廢物給排掉,一天排便次數在1-2次,這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排便習慣出現異常,那排便的次數會明顯增多,有可能是4次,也有可能是5次,甚至更多,這就要警惕腸癌的出現了。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如果近期大便突然出現以下幾種改變,當心就是癌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形狀有異常可能你從未仔細觀察過大便的形狀,但是你的腸道就已經決定了健康大便的狀態!腸道在人腹腔內百轉千回,不同節段的腸道負責不同的功能,人的結腸、直腸主要就負責儲存食物殘渣、生成糞便。
  • 得了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有什麼區別?醫生回答
    最近幾年,腸癌的患病人數在逐漸上漲,雖然很多人已經很注重養生,但還是出現了「意外」。生活中每次排便之後,會回頭看一眼的人並不多,畢竟大便臭臭的,盯著看好像有點「噁心」,但觀察大便,往往能夠發現一些問題,患有腸癌的人大便會和正常人有所不同。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