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5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出席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主題單元並作演講,他表示保證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項基礎性、全局性重大民生工程。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出席12月5日在四川眉山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主題單元並作演講。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劉培俊表示,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經濟繁榮發展、社會文明進步,是一項基礎性、全局性重大民生工程。確保校園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劉培俊介紹,目前,中國正在舉辦著全球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各類學校教育機構50多萬所,1700萬教師,2.8億在校學生,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心智成熟、素養形成的人生關鍵期,校園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家庭,關係到社會大局穩定,保證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既是促進億萬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長遠大計,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的當務之急。
第一,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步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從長遠發展和時代需要出發、基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重要戰略安排。當前,中央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明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同時,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國家戰略,列入治理框架,作為突出重點,加大工作力度。
第二,教育部推進教育系統堅決貫徹國家食品安全各項部署。特別是今年以來,著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一系列通知文件,執行一系列標準規定,採取一系列督查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防住風險、兜住底線、堵住漏洞,形成更加健全的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構建校園食品安全防護網,貫穿春夏秋冬各個季節,覆蓋大中小幼各類學校,惠及兒童少年青年各個年齡階段學生。與此同時,堅持以食育人,以食啟智,以食助教,積極構建飲食文化育人體系,飯前科學洗手,飯中文明就餐,飯後整理餐具,分類處置垃圾,節約糧食,尊重勞動,光碟行動等飲食文化育人的文明風尚正在成為廣大青少年的一致共識行動。
第三,各地區持之以恆落實落細落地校園食品安全各項舉措。嚴格落實地方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制度,省地縣各級都出臺細化了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管理規範和技術指南,嚴格落實校長負責制,形成任務書、流程圖,以問題清單、風險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方式,嚴督細查食品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廣泛動員學生家長和社會力量,本著對師生安全健康負責,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把國家戰略落實落地落到位,讓具體措施見人見物見效果,不斷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據初步統計,目前,40多萬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落實陪餐制度,建立家長委員會參與食堂安全監督機制,實現「明廚亮灶」的學校達到34萬所,覆蓋率超過90%。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學校以及專家媒體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
劉培俊強調,當前,國家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戰略,全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新階段,統籌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意義更加重大、任務更加緊迫。他希望通過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這個平臺,呼籲校園食品安全各方責任主體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呼籲全社會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校園食品安全和校園食育,大家齊心協力,協同共治,用情用智用力、抓緊抓實抓好各項工作,讓青少年吃得安全、學得放心、長得健康,身體有營養、精神有素養,讓青少年健康成長之路充滿關愛、溫暖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