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上的安全」更是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心。連日來,綿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和食安委以「明察暗訪+專項整治」模式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綿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採取不打招呼、實地查看的形式,突擊檢查了企業食堂、醫院食堂、建設工地臨時就餐點、機關食堂等食品生產加工一線,聚焦各行業食品安全。
明察暗訪 部分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瑕疵
「從業人員是否依法取得健康合格證明並持證上崗?」「企業對食堂的原材料採購怎樣進行監管?」……12月10日上午,執法人員走進了位於成青路附近的某企業職工食堂,後廚裡,工作人員正忙著洗菜、切菜。「這些肉是經過檢疫的嗎?」聽到暗訪人員這麼問,廚師長一邊洗著鍋,一邊回答道:「我們都是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購的正規新鮮的豬肉,放心吧,很安全。」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該食堂工作人員未佩戴口罩、工具擺放比較雜亂、食品原材料沒有離地離牆擺放、公示信息不全等管理問題,當場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立行立改。
上午11點30分,到了用餐時間,張家港路兩旁人行道上逐漸熱鬧起來,周邊工地上的工人蜂擁而至流動攤販售賣點。流動攤販臨時搭建點餐棚比較簡單,各種炒好的菜品放在桌子上供大家自行挑選,盆內菜品裝得太滿,部分油湯便順著桌沿往下流。工人們吃完飯菜後,便順手將碗筷放在了綠化帶旁的水盆裡。「你們都不戴口罩嗎?碗筷怎麼消毒?」當問起攤主衛生防疫的手續時,店主面紅耳赤,不知所云。
上午12點10分,記者隨即來到了某醫院食堂,該醫院食堂是被外包給第三方餐飲公司經營的,食堂的桌面和地面都比較乾淨。就餐人員嚴格按照一米距離,戴著口罩依次排隊取餐,工作人員也統一佩戴了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整個配餐、取餐操作流程都很規範。食堂採用客戶自取餐具的方式,記者從消毒櫃裡拿出的碗筷都還溫熱,也乾爽、潔淨。當執法人員嘗試進入後廚,卻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最後亮明證件後,才被允許進入後廚。執法人員暗訪時卻「火眼金睛」地發現,廚師在炒菜時,因隨時品嘗菜品,只是隨意地將口罩掛在下巴上;在大堂區域靠近廚房的入口有一個明廚亮灶工程的電視屏幕,但卻黑屛了。
12月11日,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還走訪了某鎮機關食堂、新市工業園區某企業職工食堂,在現場看到,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等制度都一一貼在牆上,並區分各個責任區的規範操作,包括烹調加工區、粗加工區、備餐間區等。此兩處食堂均嚴格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食品原料索證驗證、進貨查驗工作、餐飲用具消毒措施、食品按規定留樣、餐廚廢棄物規範處置等方面嚴格落實了食品安全管理。
「忘戴口罩、把關不嚴等情況看起來都是小問題,但疫情常態化防控時刻,也有可能會造成安全大隱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總監張林表示,此次突擊檢查發現大部分食堂雖嚴格按照防疫要求,落實了生熟分開、科學消殺滅、食物可追溯等各類科學化管理措施,但依然存在未規範佩戴口罩、工具擺放比較雜亂、食品原材料沒有嚴格按照規範離地離牆擺放、垃圾桶沒有加蓋、三防設施缺失等問題。
全力追蹤 合力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針對此次突擊暗訪發現的短板和漏洞,綿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對涉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提出整改要求,並督促整改到位。同時,也將結合此次突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定期開展全域範圍的專項復檢。綿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按照綿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和食安委要求,高度關注各行業食堂安全,保持高壓態勢,持續開展暗訪檢查和「回頭看」,強化重點關鍵環節把關,消除執法盲點,嚴厲懲治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常態化抓好源頭把控管理,加強對全市後廚人員規範化操作培訓力度,做到發現問題、曝光問題、整改問題,全力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同時,也呼籲熱心市民共同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來,若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共同守護好食品的衛生安全,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責任編輯: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