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南鑼鼓巷,我這個北京人按理說應該是熟悉的,可是當我真的想寫一些關於南鑼鼓巷的故事,好像又寫不出什麼。左右為難之際,我想還是親自再去一次,好好地研究下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原本是一條胡同,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寬8米,全長787米,於元大都同期建成。
這裡也是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已有740多年的歷史。而且也位列規劃中的25片舊城保護區之中。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改稱南鑼鼓巷。這是一條有歷史的街道,而我一直很喜歡關於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歷史。所以這一次我決定好好的去體驗一番。
南鑼鼓巷南北走向,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呈「魚骨狀」,延續自古以來的「棋盤式」格局,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據說以前在南鑼鼓巷的最北處有兩眼古井,恰好就成了這條蜈蚣的兩隻眼睛。這種整體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態,正是元大都棋盤式城市建築格局的具象體現。南鑼鼓巷有一條主街道,而這條主街道就是諸多遊客最喜歡閒逛的地方。
由於大家都在這裡短暫的停留,所以主街道不論節假日人都會比較多,如果趕上了節假日,恐怕就是人海一片了。就好像是趕集一樣,好像街道裡的各種飾品,各種美食都在這一天集中售賣一樣。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一定不會錯過主街道的熱鬧,但是如果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還是建議深度遊玩一番。
首先來說,在南鑼鼓巷有幾個比較代表性的景點一定要去,這其中有的景點已經對外開放,而有的還沒有完全開放,不過感受下歷史也是好的。僧格林沁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原僧王府規模很大,前門在炒豆胡同,後門在板廠胡同,縱跨兩個胡同。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其中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築群。民國後,府第被親王的後代逐漸拍賣,被分成了許多院落。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範圍。
除了這裡還有靳雲鵬舊宅,齊白石故居,矛盾故居,蔣介石行轅,可園,菊兒胡同等等。這一次我們就去逛逛其中這些開放的地方。當然進入這些地方之前,在路上還會遇到一個民宿博物館,博物館雖然不大,但是卻值得去看。在博物館裡可以看到很多的民間藝人,現場製作一些藝術品,在裡面還有關於一段清朝的歷史故事,需要購買門票,但是5元不會很貴。最贊的地方在於,如果不願意自己遊玩,還可以找上一個嚮導,6人成團,30元一位去參觀我所說的那幾個有趣的地方。
而我選擇自己去逛逛,首先來到了齊白石故居。雨兒胡同13號院曾住過中國一位畫壇巨匠———國畫大師齊白石。院門旁掛著「北京市美術家協會」的牌子。院子很寬敞,保護得很完好,院中央還擺著大魚缸。這裡沒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門的原汁原味。在故居的舊宅有著些許的竹子,體現了老先生的一生虛懷若谷。花上5元的門票進入遊玩一番可謂是物超所值。
院落裡的石榴樹已經結滿了果實,老先生的一座雕像就在院落的中央,還有當年的一些陳設,都在房間裡安靜的展示。在故居裡,不妨多停留一會,看著來往的遊客,雖然不多,但是卻內心很是安靜。在故居的角落裡,還有一些紀念品銷售,喜歡的話也不妨買來紀念。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好像與世隔絕一般,老先生的院子裡,總是讓人心情安靜,內心平靜。齊白石故居就在雨兒胡同,對於我這個對胡同情有獨鐘的人來說,也是一種不錯的遊玩方式。既可以看到胡同的景色,同時也去了老先生的故居。
雨兒胡同還是比較大的,雖然看起來只有一條胡同。但是卻有著很濃厚的人文氣息。有些老北京特有的畫面還是可以看到。雖然有些老北京人早已搬出去,但是仍舊不會影響我的感受。
從雨兒胡同出來,眼前的景色也讓我很是歡喜。柳葉飄飄,河流湧動。樹蔭下的涼爽更是讓我覺得很是親切。這一段的胡同故事,好像都在這裡被訴說。從雨兒胡同出來,沿著小路走一段,就可以來到帽兒胡同,也就是後邸的所在地。帽兒胡同35號、37號院,是郭博勒氏的家。說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點說,就是末代皇帝宣統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說法,應稱為「後邸」。
如今看來有些悽涼,當我到達這裡的時候,正好趕上一位嚮導正在講解關於婉容哥哥和末代皇帝的故事。聽起來有些悲傷,有些無奈,但總歸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很深刻的一筆。當年的誰是誰非,或許已經不是很重要,如今的我們聽著他們的故事,看著從前的舊宅,一聲嘆息或者微笑離去,都是對歷史的訴說。現在的舊宅已經看不到原貌,而且也不能參觀,還是屬於私人住宅在居住,想來也是有些遺憾。但歷史總是給我們最好的畫面,有時會很精彩,有時會有些遺憾,正所謂月滿則虧,或許就是這樣的道理吧。
如今的南鑼鼓巷,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護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視,憑藉較為完好的元代裡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鑼鼓巷得以倖存。如今的南鑼鼓巷雖然開啟了各色的特性小店,但是有著濃厚的歷史韻味和老北京獨特的胡同底蘊,使得南鑼鼓巷早已成為全球遊客都愛來此的「迷失北京「。同時南鑼鼓巷也被美國《時代》周刊挑選為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兒的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