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遊南鑼鼓巷之旅

2020-12-17 帶著夢想出發去旅行

閨女一直嚷嚷著要去南鑼鼓巷,她說,那是「吃貨的天堂」,我是看了同事姐姐寫的一篇關於南鑼鼓巷的文章,還有禁不起近期朋友圈裡接二連三發的圖片的誘惑,所以決定親自去看看!

睜開眼睛,已經是九點多,洗漱收拾完,將近十一點半了,好在他們開車直接把我們送到目的地,因此節省了不少時間,當閨女興奮地看到寫著南鑼鼓巷這四個字的牌子時,正好十二點!

提前看了有關南鑼鼓巷的簡介——800米,東西各有八條胡同,排列整齊,就像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沒顧得上看牆上的分布圖,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前行了,閨女首先進了一家果汁店,要了一杯火龍果草莓熱飲,居然十六元,真夠貴的!抬頭看到「上海女人」的店名,腦子裡瞬時出現這樣的畫面:身著旗袍,氣質優雅,笑而不語的女人,走進一看琳琅滿目的小飾品讓人目不暇接――髮簪,戒指、項鍊、耳環……當我看到一個精緻的手鐲時,眼睛再也移不開了,雖然很清楚旅遊景點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價錢也很誑人,但還是毫不猶豫地付款。讓人心情愉悅的,不一定非要價值昂貴的東西!

「過客」也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名字,果然,人真多,好幾種吃的,看到很多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紙筒,上面寫著「擼擼串」看他們吃的「稀裡譁啦」,很香的樣子,當時我也覺得餓了,於是選了五樣菜,當服務生報價三十七時,心裡暗想「簡直是搶劫啊!」關鍵是嘗了一口以後,更是後悔不已。不僅麻,辣,還涼!!

轉身碰到閨女,她手裡端著一個小紙盒,我以為她買的是薯條,原來是炒年糕,看她那不斷皺眉頭的樣子,味道可想而知了,「我以為是番茄醬,誰知道是辣椒醬。還賊貴,二十元啊,老媽!」閨女一臉無奈的表情。我嘗了一下,對於不愛吃辣的我,味道的確不咋地,最後,不得不把它丟進了垃圾桶,還得在心裡默念好幾遍,「主啊,請原諒我的造孽。」記得看過一句話,飢餓時選擇的東西沒有好的,果然有道理!

由於前一天晚上,和他在北京的兩個發小聊了很久,深夜一點去吃海底撈火鍋,出來已經是兩點多,大晚上的遊逛在北京城,別說在北京,就是在沙城,對我這生活極其規律的人來說,破天荒第一次!

我們幾乎是逢店必進,都是小飾品,奶茶,民俗館,在「蜜語芝間」——網紅舒芙蕾,小店內,幾乎是十幾歲孩子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我問閨女,這什麼好吃的,這麼多人買,閨女說,在快手,抖音裡可火了,我說呢,從來不看什麼快手抖音!閨女也買了一份(四十元),在閨女一再邀請下,我嘗了嘗,也就那麼回事,因為,甜食,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

店的名字都挺浪漫「悠悠時光」「抹茶少年」「南鑼偶遇」……語言是有魅力的,我喜歡文字所帶來的溫暖。

隨著人流,走進「20號院」,青磚砌的門檻,一開始以為就是一小店,走進去才發現,空間很大,裡面又是各種小吃,對於不喜歡辣的,甜食的我來說,可吃的東西真不多。忽然聞到一股棗香味,「哦,原來是棗糕啊!」「媽,你沒看到旁邊的牌子,西安甑糕?」對,還循環播放著孫儷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吃甑糕的那一段,正猶豫著要不要買時,旁邊一個阿姨說:「買吧,挺好吃的。」確定她不是託兒之後(開玩笑哈)買了一小碗,嘗了一口之後,果然,甜而不膩,三個人,一人一口,很快吃光了,剛才吃的都什麼呀,終於算是吃了點正經東西,安慰了一下胃。

大老遠,聞到榴槤的味道,閨女又吵吵著要買,「你又餓了?」「吃貨哪裡是餓,不過是嘴巴寂寞了。」當問了價錢後,閨女有些猶豫,三十七元一份,「喜歡吃就買嘛,別考慮錢!」還是他爸會做好人。

看閨女吃的挺香的樣子,我也忍不住嘗了嘗,「嗯嗯,不錯!」站在店門口,我連說了好幾句好吃,老公打趣到,你在給他們做廣告,要廣告費去!怪不得說,雖然榴槤聞起來臭,但是吃起來香,而我對這種水果一直避而遠之,榴槤糖之類的根本不吃的,閨女老說我,「你太規矩了,以後什麼都要勇於嘗試嘛!」這孩子,學會開導我了。

提到北京的吃,可能自然想到老北京炸醬麵,看到招牌店外的菜單讓我們望而卻步。真是貴的沒譜啊!

人們都蜂擁,流連在各種小店,或買工藝品,或買小吃,東西走向的胡同較之安靜多了,走進一條條胡同,看著具有年代感的房子,經過裝飾過的黃包車,聽著京腔,腦子裡不由得想起電視劇裡四合院的情景……

停停走走兩個多小時,看到了盡頭,在路的對面,是北鑼鼓巷,稀落的人,顯然沒有南鑼鼓巷出名了。

有一篇文章,這樣形容南鑼鼓巷:「門外是古老中國胡同的往日塵煙,門裡是熟悉的藍山咖啡和杜子松酒,似有似無間,你仿佛在古今交錯的時間裡倘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間裡感受傳統與時尚的激情碰撞,就是這般和諧,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北京可以如此悠然」總之,現在的南鑼鼓巷就是土洋結合,中西結合,新舊混血的混搭。

揮手告別南鑼鼓巷——我們來過了,從此不再遺憾。

相關焦點

  • 吃貨的天堂,開領界S至南鑼鼓巷尋覓美食
    路過了南鑼鼓巷附近標誌性的建築鼓樓,皇家園林的遺址從哪個角度看都如此的氣派。直接導航到南鑼鼓巷停車場即可,停車位特別充足。藉助領界S的自動泊車入位功能,順利地將車停在了車位裡,規規整整,完美!由於還在疫情防控階段,進去南鑼鼓巷美食街需要掃碼預約並出示北京健康寶,按序進場,沒來的小夥伴可以提前預約一下,免得白跑一趟。坐地鐵來的小夥伴可以從6/8號線的南鑼鼓巷站,出站走E口,上來也很方便的。
  • 北京南鑼鼓巷的這些小吃,快點去嘗一下吧,讓你欲罷不能!
    就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關心最多肯定是吃啊,很多人可能不注意,在他圈子了,每天總要不經意的聊一些關於吃的話題,很多人都戲稱自己是吃貨,談到吃總是孜孜不倦,滔滔不絕。北京南鑼鼓巷的這些小吃,沒吃過你就虧了,快點去嘗一下吧,讓你欲罷不能!北京南鑼鼓巷的小吃,爆肚20元一碗。爆炒小龍蝦。炸肉串。炸豆腐。滷煮25元一碗。牛肉包子。
  • 南鑼鼓巷興起「靜吧」一條街
    本報訊(記者曾昀)位於東城區交道口附近的南鑼鼓巷,近年來成了一條酒吧街,僅去年就新增酒吧近20家。與三裡屯、什剎海相比,這裡的酒吧少了喧鬧,多了靜謐。胡同、四合院、酒吧、旅館、特色店,加之穿梭於胡同遊的人力車和遊走於胡同的老外背包族,這個具有700多年歷史的老居民區呈現新特色。  30多家酒吧扎堆胡同  南鑼鼓巷位於東城區交道口地區。
  • 北京南鑼鼓巷攻略 北京南鑼鼓巷最新攻略
    北京南鑼鼓巷最新攻略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胡同景點介紹南鑼鼓巷地處北京的市中心,是一條集小資情調和老北京韻味為一體的胡同【地鐵】乘地鐵6號線或8號線南鑼鼓巷站下。美食推薦南鑼鼓巷的美食比較出名的要屬文宇奶酪店(南鑼鼓巷49號),原味奶酪、雙皮奶和酸梅湯是它的特色,永遠排長隊,而且基本每天15:00就售罄了。
  • 南鑼鼓巷限客首日有導遊藏旗帶團遊
    新京報訊 (記者郭超)南鑼鼓巷「自摘」三星景區帽子,暫停接待團體遊客首日,交道口街道聯合工商、食藥監、消防、公安、城管等多部門對南鑼鼓巷集中整治,關停5家無證照商戶。  有團隊遊客摘帽藏旗逛南鑼  昨天中午,南鑼鼓巷如往常一樣遊客熙熙攘攘。
  • 實惠APP教你0元吃遍南鑼鼓巷
    不帶1分錢吃遍北京南鑼鼓巷,你信麼?5月18日,一群人拿著一本通行護照在南鑼鼓巷吃HIGH了,居然一分錢沒花,太意外了!原來是有一個自稱社區搖獎神器的手機軟體「實惠APP」請客!
  • 南鑼鼓巷,北京的又一時尚新地標
    北京現有25片舊城保護區,786米的南鑼鼓巷是其中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南鑼鼓巷所處的位置是北京市中心,近幾年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旅遊景點。·南鑼鼓巷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構造、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因此,到南鑼鼓巷可以尋覓到老北京的影子。由於這裡仍有居民居住,在南鑼鼓巷可以看到代表著老北京的古建築,又能看到小汽車、摩託車等現代元素。
  • 南鑼鼓巷今迎散客時代 有旅遊團不顧勸阻來玩(圖)
    今天上午,東城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到南鑼鼓巷胡同口向遊人發放《關於南鑼鼓巷暫停接待旅遊團隊的通告》。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他們會對前來的旅遊團進行勸導,但不會限制遊客出入。  現場目擊 不顧勸阻 旅遊團照樣來  今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南鑼鼓巷看到,前來遊玩的遊客並不算太多。
  • 戲冰雪、泡溫泉、遊古城、賞民俗……過年去哪玩兒?快來河北
    1月2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河北邀約——「冬季遊河北 福地過大年」推廣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集中發布了河北省各地冬季旅遊節慶活動和特色產品,推出了冬遊河北18條精品線路和景區門票減免等100多項優惠措施,誠邀各地遊客到河北戲冰雪、泡溫泉、遊古城、賞民俗、品美食、過大年。
  • 上聯:吃貨遊臺北,寧夏夜市,蚵仔煎
    對於秉承「食色性也,貪慾即原罪,吃貨即正義「的吃貨來說,去旅遊的目的是為了吃到更多好吃的。而判斷一個地方好不好玩、美不美麗的標準從來都不是這裡的風景美不美、建築棒不棒,而是這裡的食物好不好吃!那麼,我想,如果吃貨遊臺北的話,在寧夏夜市裡,在蚵仔煎、蚵仔面線、臺南碗粿、豬肝湯、郭魚湯、魯肉飯、山東赤肉蒸餃、上海生煎包、蒙古烤肉等美味中,一定能夠找到「正義」。寧夏夜市並沒有很大,位於臺北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段,屬於臺北城的西北方,光復後即以大陸西北方省份「寧夏」為名。
  • 北京南鑼鼓巷裡的那些美食與坑
    如果你想去北京遊玩,搜素大大小小的攻略時,一定會被南鑼鼓巷的美食所吸引,沒錯,小妙就是被吸引過去的,小妙曾在節假日在北京遊玩了三天,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南鑼鼓巷的那些美食與坑。當我們來到北京的第一天,就決定去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常常是大胃王們選著拍視頻的熱門,有很多吃播都曾拍過南鑼鼓巷,其實小妙也是看到他們的視頻後,慢慢的懂得了裡面的竅門,比如說想找最好吃的那一家,一定不是表面上那一條街就能吃到的,而需要一條一條的向分支胡同深處走去,就比如說這家的滷肉飯。
  • 南鑼鼓巷:源於達官顯貴,盛於尋常百姓
    南鑼鼓巷,曾是北京出了名的達官貴人集聚區。如今,與南京烏衣巷一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如此,而且都成為了當地聲名遠揚的特色步行街。所以,說起北京的旅遊景點,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南鑼鼓巷」。那麼,真實的南鑼鼓巷,究竟如何?且隨我一起來看看。
  • 「來廈門·遊金門」開啟幸福之旅
    日前,「來廈門·遊金門」旅遊推介會在我市舉行。今後,麗水、廈門、金門三地將「抱團」共拓旅遊客源市場,助力旅遊品牌互推、客源互送、產品研發,合力打造「旅遊黃金通道」。  廈門是福建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面朝大海、四季花開」是對廈門最好的詮釋。
  • 凱德廣場·學府 六周年店慶「藝遊未盡」開啟藝術之旅
    2018年凱德廣場學府迎來了六周歲生日,9月15日,哈爾濱凱德廣場學府室外盛典廣場歡樂舉行了一場六周年店慶活動——「藝遊未盡」開啟藝術之旅,活動現場嘻哈、街舞、時尚秀與前沿聲光音樂完美結合,一場獨具先鋒感時尚挑戰賽獨一無二的呈現在大家眼前
  • 《美味高塔:黏黏球的復仇》評測 吃貨跳躍之旅
    吃貨跳躍之旅,《美味高塔:黏黏球的復仇》(Tasty Tower: Squishy's Revenge)是一款畫面清新,風格休閒的跳躍類作品,吃貨黏黏小球需要你的幫助,爬到更高的地方獲取更多的甜食,好吧,又是一場說吃就吃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個故事似乎跟復仇毫無關係。
  • 北京南鑼鼓巷小吃店推半份菜受歡迎
    來源標題:南鑼鼓巷小吃店推半份菜受歡迎  9月3日,南鑼鼓巷商會倡議餐飲店可推出迷你小吃和半份菜。9月4日,部分商家開始提供半份點心。據商家反映,「半份菜」供應以來已經受到顧客歡迎:「售出10份,有4份是小份,6份是大份。」
  • 北京南鑼鼓巷蛻變四部曲 740年風貌幾經破壞整修
    始建於元朝,我國唯一保存元代「魚骨狀」胡同肌理、棋盤式格局民居區的北京南鑼鼓巷,曾是歷代達官顯貴居住之地,擁有740多年的歷史遺存,匯集了元朝以來不同的建築風格。新中國成立以來,南鑼鼓巷歷史風貌的保護曾幾經曲折。到1990年,南鑼鼓巷地區入選北京首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獲得東城區大量的整修資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廣之旅攜手知名教育專家打造全新「成長遊」產品系列
    廣之旅「成長遊」七力模型部分產品系列 創建適合中國孩子的「成長遊2015年,廣之旅率先推出旗下專業親子遊品牌「智趣營」,成為華南地區首個由旅行社組建的親子旅遊品牌;並對親子遊線路設計及服務標準進行制定,並大膽在親子遊領域尋求跨界合作挖掘獨特資源推出創新產品,在此過程中,廣之旅也積累了大量親子遊產品的研發經驗,為進一步的產品升級做準備。
  • 你不知道的南鑼鼓巷,不僅僅是繁華熱鬧這麼簡單
    對於南鑼鼓巷,我這個北京人按理說應該是熟悉的,可是當我真的想寫一些關於南鑼鼓巷的故事,好像又寫不出什麼。左右為難之際,我想還是親自再去一次,好好地研究下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原本是一條胡同,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寬8米,全長787米,於元大都同期建成。這裡也是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已有740多年的歷史。而且也位列規劃中的25片舊城保護區之中。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改稱南鑼鼓巷。
  • 北京南鑼鼓巷,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還叫蜈蚣巷
    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南鑼鼓巷,是個很有名氣的胡同。因為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曾經有不少名人在此居住過,加上美國《時代周刊》把它列入亞洲25個必去的地方之一,南鑼鼓巷一直是個旅遊熱點。可是你知道南鑼鼓巷也被叫作「蜈蚣巷」嗎?說起南鑼鼓巷的歷史,也有點長。它從元代開始立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