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曾是北京出了名的達官貴人集聚區。如今,與南京烏衣巷一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如此,而且都成為了當地聲名遠揚的特色步行街。
所以,說起北京的旅遊景點,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南鑼鼓巷」。
那麼,真實的南鑼鼓巷,究竟如何?且隨我一起來看看。
南鑼鼓巷位置極佳,北京市最核心的區域,西邊是出名的夜市酒吧聚集地——什剎海,南邊是可以俯瞰紫禁城全貌,佔盡皇城有利地形的景山公園,東邊則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子監和曾經規格最高、據說很是靈驗的佛教寺院雍和宮。
交通上有地鐵直達,南鑼鼓巷地鐵站的出口就是巷子的入口,距離張自忠路地鐵站也只有幾百米的距離,公交車就更不用說了。從早到晚,巷子前的地安門大街都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也因此,南鑼鼓巷入口處總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這是一條寬度適中的巷子,比江南的雨巷要寬上許多,但相比交通道路則又要窄上幾分。這樣的尺度剛好能夠滿足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的人們。
但其實,在此之前,南鑼鼓巷的人流量比圖中所見還要密集,幾乎到了摩肩擦踵的程度。黑壓壓的人群不僅讓遊客體感不好,也擾亂了周遭居民的生活,給當地古建的保護帶來了威脅。
所以,南鑼鼓巷自己申請取消了AAA級景區資質,還停止了旅遊團隊的接待。
如今的南鑼鼓巷的確看不到旅遊團隊的出沒,都是散客。一家子,一小對,一個人,一群人,笑著說著看著,走在這條大街馳名中外的巷子裡。
和其他步行街一樣,美食也是南鑼鼓巷的標籤之一。目之所及,總能看到美食鋪子光亮的櫥窗,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
比如刻上「富婆在此「」顏值擔當「」本人鋤禾「等調侃話語的燒餅(看上去好像是糕點),瞬間抓住了往來顧客的眼球,通俗易懂,讓人總想深入了解。
再如這家烤鴨店。透過乾淨的玻璃櫥窗,可以看到黃亮亮的烤鴨油淋淋地掛著,濃鬱的香味似乎飄了出來......要知道,北京烤鴨可是帝都的馳名品牌。到了北京,總要嘗一嘗,才不枉來此一遭。
又如老北京冰糖葫蘆。看似和其他地方的,無甚區別。但因為這是在北京南鑼鼓巷,就讓人有些想入非非,想要一探有何獨到之處。
還有烤豬蹄,烤羊腿,肉脯等等常見的現代美食。不算北京特色,但其金紅的顏色,火辣辣的味道,仍是眾人青睞的對象。
說完美食,再來說說,巷子裡的老房子吧。
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南鑼鼓巷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也是好最最賦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老北京並不單指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而是多個歷史時期的北京風情。
比如青磚堆砌,平整中帶著幾分洋氣的小樓。雖然如今成為了店鋪,可看上去依然有著鮮明的風格。
也或者這些雕梁畫棟,簷角飛翹,古色古香的宮殿式房屋,雖然經過休整,但一些黯淡了的鳥獸蟲魚圖案依然給人些許的驚喜。而走進其中,看到昏黃的燈光,復古的牆壁,古典與現代元素巧妙地融合,頓時會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還有就是巷子兩旁少有人往的老北京四合院。這些都是普通北京人的家,但也大都有著悠久的歷史。畢竟,從元代開始,人們就在這裡繁榮商業,居住繁衍。歷經數百年的時光,能夠留在這裡的家庭,哪個不是有講頭的?
最後,再來看看這裡的商品,也有著濃鬱的北京特色。
繡花鞋,虎頭鞋,繡花枕頭布料,五顏六色的包包,大紅大紫,牡丹盛放。有人會覺俗套,有人卻覺珍貴。但不論如何,這些五顏六色的布藝品都有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故事。
有古也有斤。作為全國出了名的創意文化代表地,這裡也匯聚很多新潮好玩的物品,比如那些站在櫥窗前,看著過往行人的洋娃娃,好不可愛。還有裡面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頭飾、小玩意、裝飾品等等,因其新而備受人追捧。
包括一些花花綠綠的服飾,會有人喜歡嗎?答案自然為是。
畢竟,北京,從來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開放的城市。
不論你來自何方,將要去往何處,北京都會給你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至於說,後事如何,則就要看天意、看天命、看個人了。
南鑼鼓巷,曾經是達官顯貴的後花園,如今是普羅大眾的旅遊地。相比前者,我更喜歡後者。
我是愛旅行的雙魚座。在漫長的旅途中,我認真對待每一處遇到的風景或者美好的畫面。如果你有好玩的地方,歡迎告訴我哦!讓我們一起探秘,去感悟,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