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中書令斷尾求生,難道太子最大的對手就這麼敗了?

2020-12-19 騰訊網

目前,《鶴唳華亭》更新到31集。

本篇主要講27~28集的劇情,在小張(太子妃的弟弟)被判了販賣軍馬案後,太子監國的一會兒強勢,立馬就被中書令卷進了弱勢裡。

中書令這一手,把太子放在了極為不利之處。中書令更從小張這,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自認為這一招可以直接把太子打趴下,那盛氣凌人的樣子,簡直就差直接把太子給吞了。但太子這又發現了新線索……

這2集,個人認為是太子這個鶴真正亮翅,正面搏擊中書令的精彩時刻。雖然不知道後續如何,太子的這一招反擊倒是十分帶感。不同於《鶴唳華亭》前期中太子的決策,太子在得知長州戰敗和大表兄戰亡後的舉措,目標更為明確、果斷,手段也可以與中書令媲美。

~本篇主要以劇透和劇情分析為主,介意的讀者點x退出即可。

01 小張和陸英雙管齊下,中書令自認為勝券在握

小張被抓,就關在陸英父子邊上。這三位都是太子這邊的,遭遇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本來我還以為小張會是個搞笑的角色,這麼一來,完全成了中書令攻擊太子的突破口。小張耳根子軟,不會分辨什麼是善的。一個人找到他,說是太子讓他怎麼說,他就信了。

果然上當受騙,上堂,中了中書令的計,成了太子販賣軍馬的證人。真是哭笑不得,小張難道就這麼成了中書令對太子的重要一擊麼?再加上,中書令夜裡往太子東宮衛裡送的馬匹,一個證人、一堆證物,把太子的販賣軍馬之罪定的是穩穩的。

中書令更猖狂了。或許是想到牢裡的陸英還有點用處,便用陸英的子女要挾,讓他辨認太子東宮衛裡多出的馬匹,確實是軍馬。陸英被說的這個樣子,中書令的攻心之計,立馬就正中陸英的弱點。陸英只能同意。

其實,我認為中書令面對太子手下的人,最擅長的是攻擊人的短處、弱點。這位好戰的中書令,一點都停不下,為自己的勝券再增添一點把握。因為,中書令這一旦敗了,長州敗了的事就會通過貴妃她爹的線索牽扯到齊王一派上,他也輸不得。

但,中書令提審陸英之後,太子也見了陸英。求的,不是讓陸英做出對他有利的說法。而是想讓他說出實話。陸英勸說,這樣一來,太子身上的汙名不是更洗不脫了麼?太子卻說,為了查清長州軍敗的真相,他就算擔下這些汙名也要繼續查下去。

太子這一番話,其實是這個人物的精彩之處。過度的隱忍,為的是更大的目標。不畏懼汙名,想要獲得的目的又是什麼,依賴的是他老師教授他的道,也是皇帝對他所說的一番話。保護天下,但不惜以犧牲自身為代價。孤勇,才更顯得有意思,有戲。

太子和阿昔在這一點上十分相似,只是太子還有皇帝這一條退路,保護也更多。

阿昔面對的卻是尚宮和太子之間的相鬥處境,更險,也更孤,身份也更低。情感上也夾在太子和太子妃之間,是這個人物本身充滿的糾結。她的處境和太子以前的處境很相似,但阿昔本身的力量卻是不能忽視的。

即便是在太子和太子妃下棋的時候,也有意用自己的智慧試圖啟發太子。但這些想法,其實有點超出了她身份的限制,讓太子會感到恐懼。阿昔沒有想到保護自身,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太子可能攻擊的範圍內,實在是不明智的舉動。

02 太子的逆轉之法,突破口卻也在陸英

販賣軍馬案再審的時候,陸英果然指認了太子東宮衛中的馬是軍馬。

而老張(太子妃的爹,小張的爹)自然要出言幫上幾句,說陸英怎麼能辨認出所有的軍馬。只可惜,中書令的詭辯,更勝一籌。擺出了皇帝曾經對陸英的稱讚,太子的手下也回來報信,說沒有查到線索。這時候,就要下定論了,中書令不停的讓陸英對自己的證詞籤字畫押。

太子卻來了一招,白鶴亮翅,用東宮衛圍住了大臣,不許他們離開。這樣一來,弄的那是群臣譁然。

這時,太子的手下又說,在夜裡發現有人偷偷送馬匹到東宮的田莊。這時候,他們才反應過來。再加上陸英的指正,這又是一群軍馬。嫌疑立馬就洗清了,馬匹的來源也指向了送馬到東宮田莊的人,貴妃她爹——趙雍。

雖然沒獲得滿堂彩,太子這一招越過堂上的辯論,直接從物證中找線索,暫時洗脫了自己的嫌疑。重要的是販賣軍馬案的矛頭,開始不由中書令掌控了。

這一招在中書令驕傲意滿的時候,暗度陳倉,倒是有點逆轉弱勢的精彩。

在堂上逆轉過後,太子和阿昔有一段對話。太子的真正意圖謀求的不是贏得中書令,而是想要找到丟失的軍馬,這樣一來,才能解長州的困境。

阿昔和太子的關係,更像是同伴了。難處他也只能對阿昔說,不想讓太子妃擔心。他總是在阿昔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因為太子不想太子妃看到自己的懦弱。所以,顧逢恩離開之後,太子想要吐露心聲的樹洞,變成了阿昔。

對於太子妃,太子還是存在過多的顧慮。可能是由於太子妃一家人的問題,老張的態度其實不那麼明確,太子所做的事是試圖拆開太子妃和老張的關係,試圖從中獲得平衡。因為從小張在之前科考舞弊案中,就有些跳脫和不可控。但對於太子,太子妃又是不得不在意的妻子。

想要獲得有利之處,又撇開不利指出。太子只能拆開太子妃與親屬的關係,對小張表現冷漠。只可惜,他還沒來得及把太子妃和家人之間拉開距離,小張就成了中書令攻擊他的薄弱之處。太子這些都為太子妃考慮的很清楚。而在太子妃身邊活躍的阿昔,太子也怕她成為太子妃的威脅。

阿昔這露出自己的聰明,又會受到怎樣的回報呢?在中書令和太子的爭鬥中,阿昔又會被尚宮派去做什麼事,這些,都會是危機。

本文由籃子原創,關注,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鶴唳華亭太虐了 齊王及其嶽父中書令屢屢製造禍端
    鶴唳華亭太虐了 齊王及其嶽父中書令屢屢製造禍端時間:2019-12-03 11:26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鶴唳華亭太虐了 齊王及其嶽父中書令屢屢製造禍端 《鶴唳華亭》皇太子蕭定權少年喪母,齊王及其嶽父中書令屢屢製造禍端,不但迫害蕭定權珍視之人,還令蕭定權與父親間的隔閡日漸加深
  • 鶴唳華亭:恩師下線,羅晉反擊中書令領飯盒,而真正BOSS還未登場
    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鶴唳華亭》恩師下線,羅晉反擊中書令領飯盒,而真正BOSS還未登場近日我們可以看到幾大宮廷劇陸續上線,可以說一下子就挑花了眼,不過其中的《鶴唳華亭》卻以絕對虐人的劇情從中脫穎而出,可以說編劇簡直就是瓊瑤第二啊,整局播出三分之一 男一太子羅晉和女一李一桐竟然還沒有見過面,更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男一竟然完全沒有主角光環從第一集哭到現在
  • 鶴唳華亭:中書令下線,五大王蕭定楷強勢上位,男主真正勁敵來襲
    導語:鶴唳華亭:中書令下線,五大王蕭定楷強勢上位,男主真正勁敵來襲《鶴唳華亭》最近更新的劇情不知道你們看完了沒有呀,從第一集到現在,我們的男主一直在輸,因為他的重情,他的老師盧世瑜下線了,而就在最近,他才娶回家的妻子也下線了,伴隨著這兩個主角下線的還有我們的大反派中書令
  • 《鶴唳華亭》中,中書令和安平伯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在嘉義伯自己的兄長不幸身亡的消息時,傷心、無措的表情躍於表上,這時候也是許昌平出面指點迷津,幫他看清局勢,只有顧家不倒,軍功猶在,方能保太子殿下無虞。在這方面,令觀眾心生疑慮,十分不解,為什麼他又要如此做呢?是得,從官方微博上發布的人物關係圖中可以看出,許昌平依然是站在太子的隊列的,儘管劇中情節改動的地方很多,但是許昌平這個人物的主線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 她是《鶴唳華亭》贏家之一,毒殺太子妃有恃無恐,任性到底有人寵
    一雙無辜的大眼睛,受寵、任性的齊王妃李和綽,其實很難把她和《鶴唳華亭》贏家這個身份聯想到一起。她的贏,卻還要從太子妃張念之的死說起。毒殺太子妃後,最早離宮,嫌疑最大卻無人追究《鶴唳華亭》中的太子妃下線這個案子,了結得十分草率。
  • 鶴唳華亭,太子逆襲,皇帝準太子全權處置齊王,其心思不言而喻
    接著問中書令:「你認為哪個才是實情?」中書令:「殿下英明!實情,一定如殿下剛剛所言,小人作亂,大逆不道!」皇帝看到太子如此處事,心中暗想,有點太子的樣子了。4、蕭定權轉而教訓齊王:「齊王,今後要謹言慎行,不要再給宵小有可乘之機!」皇帝深深地吐了一口氣。齊王沒有回話,於是蕭定權走到齊王面前逼問他:「本宮問話,好好回復。這是最起碼的人臣之禮!本宮問你,記住什麼叫做人臣之禮了嗎?!」
  • 唐嫣也追《鶴唳華亭》?太子逆襲扳倒中書令,卻害女主差點殞命
    《鶴唳華亭》已經播到31集,但還沒有擺脫虐心的主線,而且大家發現這部劇前半段在虐男主,後半段全程在虐女主,家沒了,還要去當宮人伺候別人,眼看著男主娶太子妃,看著他們秀恩愛,看著他們有了孩子,還被各種暴打虐待,這麼沒有主角光環的男女主還是第一次見到,也把觀眾給虐得心肝脾肺腎哪都疼。
  • 《鶴唳華亭》太子的菩薩心腸,他不想給任何一個人絕路
    文/百家號瓜sir看電影看過《鶴唳華亭》的朋友們大概都會迷上這一隻純潔的鶴,太子蕭定權。劇中的太子可能是最慈悲的,不像其他人,都是要讓敵對的一方身死才肯罷休。對蔻珠,太子給了她兩種選擇,白綾和假的毒酒,侍奉太子十五年之久的蔻珠自然是知道太子安排的用意的,於是她自己選擇了死。對齊王,只是要對方之藩,離開京都,太子不會傷害他。甚至在最後,齊王想見趙皇后最後一面,太子都會替他擦去眼淚,「不許延遲,不許,哭」,默許了齊王的請求。
  • 《鶴唳華亭》太子從沒有想過讓顧內人頂罪,他只是難以面對陸文昔
    文/百家號瓜sir看電影《鶴唳華亭》已經接近尾聲,太子在朝堂上再一次被中書令張陸正反水,而這次讓他陷入如此窘境的正是他朝思暮想的陸文昔。當太子給顧內人梳頭髮的時候,鏡頭晃過太子被咬過的手的特寫。是之前被打得太疼了自己咬的,所以才沒力氣寫字讓陸文昔代筆的。所以,其實太子從來都沒想要捨棄掉顧內人吧!
  • 鶴唳華亭:女主陸文昔出場,太子做出這番回應,驚呆嘉義伯
    鶴唳華亭開播已經有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了,雖然這部劇很受觀眾的好評,但是也備受觀眾的詬病,最大的原因就是更新太慢,隨著女主的逐漸出場就沒有了後續的劇情,大家也可能很想知道太子對女主後續的反應是什麼樣,下面小編就來劇透一下。
  • 追《鶴唳華亭》的3大理由:細節美學、緊湊劇情、催淚又幽默
    在太子和齊王以及中書令多番勝負難料的較量中,讓每集劇情都有起伏的高潮。較量的雙方宛如博大精深的博弈者,料敵在先,竭力進守得當,帶來出乎意料而又合乎常理的接連反轉。原本太子冠禮風波最終以太子險勝,皇帝答應齊王出京回封地結束。然而在春闈會試中,太子面對中書令的陰謀,將計就計地先下手準備,將栽贓的證據轉嫁齊王,卻被老謀深算的中書令反將一軍。為了保護自己的恩師和顧逢恩,太子不得不將上一場風波爭取到的「齊王回封地」這一勝果推翻,答應齊王繼續留在宮中。
  • 《鶴唳華亭》不怕神一樣對手,就怕豬一樣隊友,李柏舟氣到罵人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有時候即便你謀劃好一切,卻被一個蠢笨之人耽誤全局。電視劇《鶴唳華亭》就有這樣的豬隊友。他雖然不是《鶴唳華亭》核心人物,卻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羅晉飾演的蕭定權也不能脫險。
  • 「忍痛」看到《鶴唳華亭》的最後,我終於理解了太子蕭定權
    這裡面導致悲劇的因素有很多,但太子蕭定權無疑是最大的因素,圍繞著太子各種事情總是層出不窮,但作為太子本人卻屢教不改,如果是像張陸正傻兒子那樣智商情商雙低也就算了,可偏偏太子又是個非常聰明心思縝密的人,這樣的人為什麼每次做出來的事情總讓人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呢。
  • 鶴唳華亭:陸家父子之死太牽強,令女主戲份尷尬;渣爹又扶植齊王
    我只是沒想到作者這麼狠居然沒有安排人給陸英父子救下來。劇情一開始拍六郎中毒又驗出安胎藥有毒就是在告訴大家女主是背鍋的,但是案子還沒有全面查案,首先驗出來安胎藥有毒抓女主問話難道不應該嗎?當然也要吐槽一下《鶴唳華亭》中陸家父子的下線方式,陸英父子死因太牽強,一則誅三族之事不可能只由一人負責,斬殺什麼人,哪些人是三族內,不可能就這樣輕易弄錯,二則就算太子妃有孕,他爹也不會為了一己私怨就將女兒推至刀山火海,此舉顯得過於無知莽撞,不是一個能做到中丞之人心機能所為。
  • 鶴唳華亭陸英父子下線是第幾集?李柏舟是怎麼死的
    鶴唳華亭最新劇情中,在監獄裡活了十幾集的陸英父子最終還是下線了,而且還是被反派李柏舟牽連的,因為李柏舟的妻子姓陸,陸英一家被劃在李柏舟妻子一族裡面,被一同處斬。鶴唳華亭陸英父子下線是第幾集  鶴唳華亭第33集。
  • 《鶴唳華亭》蕭睿鑑望子成龍,又一味打壓折磨,太子終成孤家寡人
    《鶴唳華亭》蕭睿鑑望子成龍,又一味打壓折磨,太子終成孤家寡人。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沒有打敗你的,必令你強大。羅晉、李一桐、黃志忠主演的電視劇《鶴唳華亭》也需要換一種角度去思考,在虐的基礎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愛。雖然渣爹皇帝蕭睿鑑對太子一味打壓折磨,但作為帝王,他需要自己的太子有出息,希望他強大,他的心態是典型的望子成龍心態,只是方式和方法有些偏頗。
  •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合作過陳道明,《鶴唳華亭》中成神助攻人物
    他是國家一級演員,合作過陳道明,《鶴唳華亭》中成神助攻人物。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好的演員,即便戲份不多,也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譬如《諜戰深海之驚蟄》中飾演劉芬芳的演員董可飛。這一次,在電視劇《鶴唳華亭》中,王繼世飾演安平伯趙壅,是一位可愛的老頭。他是苗圃飾演的趙貴妃的父親,也是金瀚飾演的齊王蕭定棠的外公。為人很貪財,又有些蠢笨。對於錢財比自己的性命還看重,因此才會貪汙,才會主動向皇帝蕭睿鑑請罪。
  • 鶴唳華亭:「阿寶」名字揭秘,太子早認出了陸文昔?網友:想多了
    文/米多(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由羅晉和李一桐領銜主演的古裝劇《鶴唳華亭》真是讓人看得欲罷不能。男主太子蕭定權(羅晉飾演)和女主陸文昔(李一桐飾演)的愛情一波三折,可謂一到撒糖處必要生亂,相信很多網友都被劇情虐到無語。
  • 《鶴唳華亭》羅晉慘遭廷杖 劉德凱因神秘童謠被猜疑
    網易娛樂12月31日報導 由優酷全網獨播,楊文軍執導,羅晉、李一桐、黃志忠、張志堅、苗圃、金瀚、鄭業成等領銜主演,王勁松、郝蕾、劉德凱等特別主演的年度匠心歷史傳奇劇《鶴唳華亭》昨日又迎來了新的朝堂大案——「童謠案」。
  • 《鶴唳華亭》結局:顧逢恩自殺,太子自縊,人生若只如初見
    由羅晉、李一桐主演的電視劇《鶴唳華亭》正在播出中,這部聚集了眾多老戲骨的古裝劇,自播出後就熱度不減,尤其是羅晉飾演的太子蕭定權,賺足了很多人的眼淚,也讓大家看到了他演技上的天賦。整部劇的中心人物也是蕭定權,雖然他貴為太子,但從劇的格局來看,想要表達的是作為儲君後的無能為力,「想要成長,必然要失去很多」,這是《鶴唳華亭》最想告訴觀眾的。開頭第一集,就是皇后去世,太子卻被關禁閉,連自己親娘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這件事成為了太子一生的痛,卻不是他唯一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