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基層報導員最真實的心裡話!

2020-12-19 衝鋒號

作者:柴鈺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挑不出一個可以幹報導員的人、提到新聞報導就沒有興趣、現任報導員勁頭不足……類似情況在基層報導員隊伍中層出不窮。今天,幹了11年基層報導員的我,想來衝鋒號「吐個槽」,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一、盼決心持久,怕朝三暮四

人才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在新聞報導這個崗位上,一個未經相關培訓的「門外漢」成長為一個好的新聞報導員,兩三個月的幫帶是少不了的。我就是其中比較笨的一個,用了半年時間才勉強上道。

可是大多數官兵,特別是新同志,從下連到退伍,刨除掉各種集訓任務後,又能有幾個兩三個月呢。倉促的時間,使得大多數報導員都要面臨一個矛盾——是在專業上成才還是在新聞報導上成才。(當然全能的強人應該也有,但我11年來沒遇到過)

隨著部隊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福利待遇越來越好,我們必須要為戰士將來在部隊的發展考慮。道不可輕傳,如果帶領某個戰士走上了報導員這條路,就要一任主官接著一任主官去把人給帶好,讓他們的辛勤付出能夠收穫成長進步的豐碩果實。

所以,如果單位主官不能下決心持久地重視新聞報導工作,只是朝三暮四地抓報導,應付上級要求草草了事,不但耽誤了報導員成才的寶貴時間,更寒了其他人的心。

二、盼成長空間,怕進步受限

一旦幹起了報導員,在部隊發展的前路就會變窄。選了報導員的崗位,基本你就和三等功提幹這樣的事情無緣了,立功受獎更是機會偏少。要知道,每年70%的立功受獎名額要向軍事訓練傾斜。評功評獎名額越來越少,分下來後,你所在的班能有一個名額就不錯了。你長期搞新聞,班裡的活幹得不多,自然很難有戲。想當初以前基層報導員上解放軍報就是一個三等功,現在……醒醒吧!

立功受獎少也就罷了,咱來說說進步空間!你數數連隊的編制崗位,有新聞報導員的崗位嗎?沒有!從制度上來講,你在連隊想憑藉報導工作的成績轉士官,還得靠主官幫你塞到另外一個崗位上才行。

還有另一條路也可以考慮下,就是請主官將你推送到機關的宣傳口。現在很多宣傳部門裡的戰士,大都是基層報導員出身。不過,到了科裡,你沒點真本事,還真不一定能留得下來。

再說到主官能否帶好新聞骨幹的問題。主官交接的時候,會不會專門給下一任主官交接新聞骨幹的情況,給他講講這個人才該怎麼用、怎麼培養?這可能不是大家的責任,但卻是一個領導的擔當和單位好樣子傳承下去的基礎工程。曾經就有一個報導員,一年幹到頭、累死累活,結果年底老指導員升職走人了,新指導員又不太關注新聞工作,倆人沒有新聞報告工作的情況交接,最後竟出現了評功評獎時,沒有一個人為報導員講話的現象,著實讓人寒心。

三、盼專項經費,怕自掏腰包

墊錢這件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到5塊錢一張的可擦寫DVD、多到幾千上萬的電腦和相機……由於報銷不易,渠道不夠正規,不少想投身報導員崗位的人因此望而止步。經費問題看似小事,但是一旦遇到戰友不理解、領導不重視、上級翻臉不認人的時候,報導員就會非常痛苦。一旦自己墊錢幹新聞的事多了,自然也就沒啥人願意幹新聞報導了。

當然了,我們單位就很給力。教導員給配備了單反、錄像機、無人機、運動相機、手持雲臺等大件設備,讓報導員們直觀地少了一項後顧之憂。

四、盼領導關心,怕戰友誤解

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主官每天問一次新聞報導員的工作進度,就會讓小兄弟幹起來很有動力。有時候首長和領導們一句發自內心的問候,就是小夥子們撒丫子往前跑的不竭動力啊!

當然,領導關心之餘,最好再能營造一個好的報導工作輿論氛圍。報導員屬於白天一身汗和土、黑了加班到半夜的工作崗位。大家看到的是你掛著相機飄來飄去的身影,聞不到你滿身的臭味、看不到你加班的身影、嘗不到你退稿的苦果、體會不到上不了稿的折磨。

站完第一崗後繼續寫稿到一兩點的報導員你見過沒?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同志對報導工作非常熱愛,可是大部分戰友卻看不到。特別是這樣拼搏的報導員同志,晚上熬夜後,白天精神就會不好,再加上較少參與連隊公差勤務,一旦輿論引導不好,就會出現關於報導員的風言風語。民主測評投票票數偏低、背後說三道四之類的問題就會出現。

當然,咱們報導員也要自己做好本職工作,儘量別在戰友忙的時候晃來晃去。如果要採集素材,規劃好時間後再去,速戰速決。換位思考一下,或許能做得更好。

五、盼制度扶持,怕工作受阻

公差勤務經常是基層報導員的最大阻力。站崗、坐班、連值、幫廚等任務,主官不明確分工的話,報導員一個都跑不了。有的新聞報導員還要當通訊員,這下可就真是撞車了。有那麼幾個崗位不適合幹報導員:班長、文書、通信員、副班長、司務長、炊事員、衛生員等。

報導員都很期盼連隊可以在分工上給予支持。畢竟在哪裡幹,都是在建設連隊。報導員寫稿子到深夜,相當於每天都站一崗半,很辛苦。其次,就是演習、駐訓等各項事務,希望可以給新聞報導員留個加班的位置,讓他們有地方去奮鬥。

六、盼人才興旺,怕傳承斷代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常常會出現,剛剛培養好的新聞骨幹,一轉眼就退伍了的現象。新聞報導工作,最害怕後繼無人。空有一身本領,卻傳承不下去,這是新聞報導員的悲哀,又何嘗不是單位的損失呢!所以,及時甄別出適合幹新聞報導且有興趣的人來接棒,同時短期內沒有考慮退伍最好,至少要留2個月的時間交接,顯得尤為重要。解放軍報說,人才一斷,通常就是好幾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報導員是基層單位一個「非同一般」的存在。他打開了一扇窗,可以直觀地看到官兵豐富多彩的生活、樹立軍人鐵骨柔情的形象、傳播國防教育知識,傳遞軍營正能量!但同時,他又面臨著沒有編制、失洩密隱患等種種隱憂。他就跟武器一樣,既可殺敵、也可坑友,關鍵還要看我們的指戰員如何用好這把利劍,破解「網絡時代關」的制勝密碼。

報導員們,寫到你們心裡了嗎?

相關焦點

  • 淬火培訓丨為基層新聞報導員 「強能補鈣」
    連日來,武警貴州總隊機動支隊嚴密組織新聞報導員培訓,該支隊各基層單位的新聞骨幹齊聚一堂,針對新聞稿件撰寫、攝影攝像、寫作技巧、新聞點挖掘等內容展開實操訓練。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該支隊,看看他們這段時間都有什麼收穫。基層新聞報導員一定要把準方向、找準定位,積極宣傳和弘揚部隊的主旋律、新風採、正能力,激發廣大官兵紮根軍營、幹事創業的熱情。
  • 部隊報導骨幹做好新聞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從圍繞主題搞好策劃、緊跟形勢挖掘素材、紮根基層講好強軍故事著手,嘗試探討部隊報導骨幹如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更好服務於部隊戰鬥力生成。關鍵詞:部隊新聞;報導骨幹;軍事新聞部隊報導骨幹雖然不是專業的新聞從業者,但也是軍事新聞宣傳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長期在部隊,離官兵最近、離新聞最近。
  • 練兵備戰報導的「三度空間」
    軍事新聞宣傳只有緊跟備戰打仗進程,在堅持真實準確的前提下,緊跟焦點熱點,把握時機節奏,爭取在最佳的時間刊發最適宜的內容,才能真正靠時效增強成效,靠速度贏得先機。緊跟熱點,貴在早、貴在快。只有搶到第一落點,才能更好地佔據信息傳播的制高點。2019年1月4日,中央軍委召開軍事工作會議,習主席發布開訓動員令後,空軍部隊聞令而動、全面開訓,迅速掀起實戰化軍事訓練熱潮。
  • 「三心二意」的基層普查員
    迎著朝陽,唐山市路北區啟新老工房社區的普查員們就開始與白天不在家的居民預約時間;「您家對門的小張是不是周末才能回來?麻煩您將我的留言和電話號碼轉交給他,等他回來後我們周末上門登記。」身披月光,他們還要想方設法與不經常在家的住戶取得聯繫。這就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階段以來,基層普查員們的工作狀態。
  • 從一套校靶器,透視基層部隊科研創新現狀
    基層科研創新向哪裡聚焦,官兵創新思維需要怎樣的導向?一套校靶器,不僅蘊含著蔣登金研發攻關的酸甜苦辣,也折射出當前基層部隊科研創新的種種現狀。
  • 鄧保生王力農梁高潮等慰問96163部隊基層連隊
    到軍營中體驗什麼是過硬技術和作風在節日裡共敘魚水深情弘揚優良傳統鄧保生王力農梁高潮等慰問96163部隊基層連隊  接著,鄧保生一行又來到96163部隊,觀看部隊建設宣傳片,參觀部隊軍史館,並來到模擬硝煙瀰漫場景的野外宿營點,參觀了部隊的野戰裝備及後勤保障等設施。臨近中午,鄧保生一行來到96163部隊基層連隊,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官兵致以節日的問候、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慰問。鄧保生說,通過參加軍事訓練體驗,深深感受了部隊的紀律嚴明、作風優良、政治堅定。
  • 關愛社區網格員 金門路街道舉辦心理健康建設特別課堂
    半島記者 李豐 通訊員 王辰 報導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的「眼睛」、「抓手」和「觸角」,一位位的網格員化身「百變金剛」,加班加點、連續作戰是家常便飯。4月29日,金門路街道便為轄區網格員送上了一份「心」的禮物,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也讓他們內心的大山能找到緩解的出口。  「我選的是一個黑色的娃娃,看起來有點恐怖,但也代表前段時間在工作上有很大壓力。」29日下午,在青島職工賦能中心舉行的「關愛社區網格員心理健康建設」特別課堂上,一位網格員在沙盤模擬環節中說出了心裡話。
  • 統帥的深情牽掛——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講述習近平主席關心基層...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註定難忘這個庚子春天的,是武漢火神山醫院的軍隊醫護人員們——3月10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主席親臨醫院看望慰問大家,強調一線醫務工作者最辛苦,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並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 在部隊當通訊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幾點很實用!
    作為主官的通信員,很多時候主官會有很多,只是通常都是通過通信員去落實。比如說讓通訊員去傳達一個什麼事情,給某位幹部,或者是某位班長,或者是通過通訊員讓他去拿個什麼東西,這些都是通訊員的主要職責。在部隊能夠稱得上領導的,最起碼都是團以上的人,才能夠稱得上領導。相對於地方,那就是處級以上的領導才能夠稱之為領導。在部隊如果是當團以上主官的通訊員,那麼對於通訊員的要求就更高了。除了在前面我說的基層通訊員要掌握的本領以外,還需要掌握其他更多更高級的本領。其中第一個就是必須要會開車。
  • 立足「三個強化」提升軍事訓練報導水平
    實質上,正是由於戰場態勢瞬息萬變,加之火炮裝填有其安全要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彈射誤傷,因此經部隊多年實踐探索後總結出既迅速又安全的操作手法,雖看起來略顯刻板,但實際上卻最便於操作、最貼合實戰。此時,報導中便不能把流程化簡單等同於和平積弊。再比如,經過多年實戰化練兵洗禮,「實彈化」不等於「實戰化」已成為基本共識。對此,有的報導員習慣於將彈藥消耗量作為問題來講。
  • 美軍刊登官兵訓練和生活畫面,報導全球部署真實情況,水平如何?
    眾所周知,美軍《軍事時報》網站有一個欄目叫做「前線」(Frontline),經常會公布一些美軍訓練和生活的照片,透露美軍全球部署的真實情況。今天,我們就列舉一組「前線」欄目推出的照片,看看美軍的宣傳報導員的攝影水平到底怎麼樣!
  • 「三個轉變」:精準確定深度報導選題
    寫什麼是深度報導成功與否的關鍵。採寫深度報導,選題是最重要的初始環節,是把握輿論導向的基礎。本文結合筆者給《解放軍報》「軍營觀察」版採寫稿件的實踐,探討如何精確確定軍事新聞深度報導選題。關鍵詞:軍營觀察;思考路徑;「三個轉變」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深度報導不僅是傳統媒體不可替代的優勢所在,也是傳統媒體擴大影響力的必然選擇。
  • 矢志基層淬火 書寫硬核青春!來自軍校畢業季的一組報導
    該院領導介紹,他們深入畢業學員隊,了解大家的思想困惑、實際困難和真實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畢業專題教育。針對畢業學員對基層工作方法不了解等問題,該院邀請多名部隊主官和優秀畢業學員座談交流,通過其工作經歷和切身感悟,激發學員建功基層的內生動力;針對畢業學員對分配政策了解不深不透等情況,他們組織機關業務部門,圍繞分配原則、打分細則、獎懲制度等方面進行解讀,讓學員心中有數;針對部分學員對工作崗位信心不足等問題,他們組織機關幹部和教員,圍繞經常性思想工作
  • 基層軍醫的戰位在哪裡——一所部隊醫院衛勤保障實踐樣本
    中心醫院的平臺有技術有設備,基層軍醫的戰位缺技術缺能力,這兩者被一道無形的「玻璃門」阻隔開來。 在李民看來,基層部隊衛生機構保障能力與擔負的使命任務不相適應的矛盾,基層醫療人員臨床實踐不足與基層軍醫個人發展受限的困境,中心醫院人員不足與基層衛生機構人員閒置的尷尬,是長期困擾我軍衛勤力量建設的問題。
  • 在部隊裡,一般軍官都沒有的待遇,什麼級別才能配警衛員?
    軍隊中為了提高軍官的能力,大多都會給他們配警衛員,來輔助軍官。那麼什麼級別的才能配警衛員呢?警衛員可以說是軍官的保鏢加保姆,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警衛員要保證軍官的安全,其次還要照顧軍官的起居飲食,所以把警衛員說成軍官的保鏢和保姆也不過分。除此之外,警衛員還要保守秘密,傳遞軍事信息等。
  • 邊防部隊總醫院深化「健康基層行」服務官兵保障戰鬥力
    西藏各基層部隊之間路遠難行,一路巡診過來,很少正常吃過飯,經常晚上9點以後才趕到另一個單位,最晚一次是十二點多才到。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氣溫高的地方有二十多度,氣溫低的地方有零下十幾度。」「在林芝、山南等基層部隊巡診中,我們發現一名戰士訓練受傷後沒有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骨折數周后沒有開始癒合的現象,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的醫療條件比較艱苦,駐守官兵要得到好的醫療服務十分艱難。」
  • 對基層部隊心理教育的思考
    當前,基層部隊的心理教育與疏導工作已經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並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一些單位也存在著搞花架子、走過場、操作不規範、執行不到位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使這項嶄新而又具有重要價值的工作得到健康的發展呢?這裡,依據筆者長期從事此項工作的經驗及體會談幾點看法。
  • 空軍駐疆部隊與駐地基層黨組織開展互學互幫互促
    空軍駐疆部隊與駐地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互學互幫互促活動,共築堡壘、共謀發展、共促和諧,不僅使喀提其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在天山南北廣袤大地寫下了富民固邊的壯美詩行。後來,在部隊組織的基層黨支部書記集訓中,索南帶領連隊支委進行了支委會議訓議教示範,年底還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喀提其村從「貧困村」到「模範村」的蛻變,指導員索南從黨務工作「困難戶」到「示範崗」的華麗轉身,只是空軍駐疆部隊與駐地基層黨組織開展「三互」活動的縮影。
  • 石順義:他把軍人的「心裡話」寫進歌裡
    他的歌詞成名作《說句心裡話》的創作過程,非常清楚地展示了這一點。軍旅青蔥歲月。軍隊文藝創作要求從實際出發,深刻反映現實部隊生活,要說真話、抒真情,說戰士的心裡話。那段時間,石順義不斷回顧自己在基層部隊的生活。他在新兵連時,指導員上思想教育課。問一個小戰士:「你想家嗎?」「不想!」
  • 尤權走訪駐閩部隊基層連隊看望慰問一線幹部士兵
    原標題:深入開展「雙擁在基層」活動 努力開創雙擁共建新局面   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21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深入駐閩部隊基層連隊,看望慰問一線官兵,了解部隊各項建設情況,並通過他們向駐守邊防的全體官兵致以誠摯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