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金聰偉 記者 方秀芬
難得一見的超過一米半寬的整張肉桂,高過人頭的整根「沙漠人參」肉蓯蓉,來自東北長白山的70年參齡野山參……三樓的中藥館展陳各種常用中藥、珍稀藥材和道地藥材。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之開幕。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據說,這是浙江省最大的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
該館以「專業、系統、生動」為傳播理念,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醫藥知識與文化。在博物館的「心臟」—一樓中廳,一個「天地人」裝置,形象地詮釋了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應」的思想。中廳之側的臨展廳,則是為本次開館精心準備的主題展覽—「千年戰疫有岐黃」,展出了中國各個時代的重要衛生防疫文物與文獻,包括歷經風霜的「精治瘴癘」醫匾、清代杭州塘栖藥號治療急症的原裝藥丸、紹興名醫抗擊1918年世界大流感的中醫原著等,通過回顧歷史激勵人們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
博物館二樓和三樓是兩個專題子館。二樓醫史館展出的歷代文獻與文物中,有河姆渡遺址出土藥用植物果實,結束了其來到校園供專家研究的「使命」後,現正作為珍貴展品安居於展櫃;有著名的「萬方樓」藏品,展出的數百張清代以來的名醫處方精品,已由專家進行釋讀,可以任意點擊查閱;中醫古籍中的傳統健身功法圖像,在館裡都「活」了起來,帶領觀者偃仰伸展……
開館當天,博物館接收了一批由廣州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贈送的道地藥材標本。同時,高新區(濱江)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研學基地也在該館揭牌,有幸成為「研學第一團」的近百名小學生,在研究生哥哥姐姐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中醫的奇幻之旅,體驗博物館的VR採藥軟體,參與聞香識藥遊戲等。
在開館儀式上,浙江中醫藥大學與浙江省博物館籤訂共建協議,以加強浙江中醫藥博物館的專業建設。11月20日之後,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將正式對外開放,每日9:00-16:30接待參觀,周一閉館。參觀者可通過該館網站預約。
編輯 鄒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