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博物館11月20日開館

2020-12-22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政府工作動態/col/col812253/index.html服務/col/col812262/index.html

 
當前位置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11月20日開館




難得一見的超過一米半寬的整張肉桂,高過人頭的整根「沙漠人參」肉蓯蓉,來自東北長白山的70年參齡野山參……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三樓的中藥館展陳著各種常用中藥、珍稀藥材和道地藥材。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

該館以「專業、系統、生動」為傳播理念,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醫藥知識與文化。在博物館的「心臟」—一樓中廳,一個「天地人」裝置,形象地詮釋了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應」的思想。中廳之側的臨展廳,則是為本次開館精心準備的主題展覽——「千年戰疫有岐黃」,展出了中國各個時期的重要衛生防疫文物與文獻。

博物館二樓和三樓是兩個專題子館。其中,二樓醫史館展出的歷代文獻與文物中,有河姆渡遺址出土藥用植物果實,結束了其來到校園供專家研究的「使命」後,現正作為珍貴展品安居於展櫃;有著名的「萬方樓」藏品,展出的數百張清代以來的名醫處方精品,已由專家進行釋讀,可任意點擊查閱;還有中醫古籍中的傳統健身功法圖像,在館裡都「活」了起來,帶領觀者活動伸展……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對外開放的時間為每日9:00-16:30,周一閉館。大家可登錄該館網站預約參觀。(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浙江省最大中醫藥博物館20日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之開幕。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據說,這是浙江省最大的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啦 面向公眾開放,免費參觀,需提前預約
    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岐黃有道,中醫文化國粹傳承;藥香縈繞,中藥氣息迎面而來。  位於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內的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上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同步開幕。該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
    9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在紫金港校區正式開館。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湯恆、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出席開館儀式。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為捐贈者頒發捐贈榮譽證書,校長吳朝暉院士講話。校發展委員會主席、浙江大學黨委原書記張曦,校發展委員會主席、浙江大學原校長楊衛,黨委副書記鄭強,學校老領導鄭造桓、程家安、卜凡孝、王玉芝出席。副校長羅衛東主持儀式。 湯恆、顧玉才、任少波、吳朝暉、張曦、楊衛、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省教育廳黨委副書記幹武東、省文物局局長柳河以及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館長白謙慎共同為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館揭幕。
  • 首個閩臺中醫藥博物館在廈門開館
    新華網廈門4月17日電(記者  餘瑛瑞)首個展示閩臺兩地中醫藥發展淵源的博物館17日上午在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義診堂正式開館。   與國內許多中醫藥博物館相比,這座全國首創的室內外相結合的中醫藥博物館特色鮮明,室內室外渾然一體。
  • 第六屆中國森山文化節開幕 中國鐵皮石斛博物館開館
    2020年6月6日,第六屆中國森山文化節在義烏森山健康小鎮和浙江森宇股份有限公司盛大舉行,本次文化節由鐵皮石斛產業國家創新聯盟、黃精產業國家產業創新聯盟、國家林業草原局鐵皮石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浙江森宇有限公司承辦。
  • 南京首個少兒中醫藥博物館在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開館
    中國江蘇網12月4日南京訊 12月3日,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之際,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舉辦「關愛特殊兒童公益行動暨南京天佑少兒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鼓樓區殘疾人聯合會、南京青秀城小學、南京公交3路車隊一行及市民代表參與活動。
  • 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開館
    9月24日,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鑽石園區舉行。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參加開館儀式的嘉賓參觀博物館。↑在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儀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巡視員巴愛民和蒙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解東共同為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上,中商工信高新技術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祥健介紹了健康產業規劃,青島天惠御國際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孫懷鬥介紹了產業發展情況。解東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京城首家沉香博物館11月14日在北京落成開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紅嶺):中國沉香展品最豐富、京城首家沉香博物館11月14日在北京落成開館。沉香博物館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國瑞北路3號,開館日首批展品100多件,其中沉香古木木雕及數百年的沉香古樹老料,是中國首次公開展示的珍稀展品。沉香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沉香,源自沉香樹。
  • 維康國醫館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維康國醫館麗水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2015年6月6日,坐落於浙江省麗水市的維康國醫館隆重舉行開館典禮,維康國醫館正式揚帆起航。典禮上,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起的、名老中醫走基層健康服務大型系列公益活動——「國醫仁愛,杏林春風」也正式啟動,為當地老百姓送去高水平的中醫診療健康服務。
  • 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12月27日開館
    12月27日上午,上海市民又多了兩個零距離接觸科學時尚的好去處。    8時30分,盧灣區建國西路137號,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開館。這是上海市提升和改造的第16家專題性科技場館,與此同時,磁浮科技館、紡織服飾館、民防科普館、滬杏科技視頻圖書館等6家專題性科技場館正抓緊時間自我更新和完善,準備明年開門迎客。    10時,閔行區蘭坪路160號,江川科學健康生活館揭牌。
  • 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杭州蕭山開館(組圖)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陳磊(右)和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左)為博物館揭牌 參觀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今天開館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全國節水大使候選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澤群宣讀節水倡議書   浙江在線蕭山3月22日訊( 記者 楊曉燕 廖小清 通訊員 謝根能)  3月22日是第18個「世界水日」,高128.9米、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浙江杭州錢塘江南岸正式開館。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一些展覽的展期得到延長,此外,大都會博物館的建館150周年特展與惠特尼博物館的「集體行動:變革時代的藝術家幹預」作為疫情後的新展,將讓人們從新的語境與視角去審視過去的藝術。其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計劃於8月27日開館,紐約大都會仍然遵循此前宣布的重新開館日期,將於8月29日開放。
  •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本月開館:亞洲單體建築最大博物館
    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本月開館:亞洲單體建築最大博物館 2018-12-14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在哪裡?中醫藥博物館參觀指南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  廣州中醫藥大學有一所華南地區最大的中藥標本中心––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內有中藥標本2400種1萬多瓶(份),蠟葉標本900份,浸製藥標本1000多瓶,且標本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  眾多的標本中,有一位重量級「VIP」––特大野生種植人參活體標本。
  • 臨海市博物館開館「滿月」 參觀者逾11.78萬人次
    日下午,雖然天氣陰冷,但記者走進靈湖邊的臨海市博物館時,仍見到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獲悉,新落成的市博物館自去年12月29日正式開放以來已滿月,1個月來,共接待市民及遊客11.78萬人次。開館後的第一個周日(2017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1日這兩天,日接待量均破萬。臨海市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常設陳列為歷史廳、翼龍廳以及民俗廳。開館以來,逛一逛家門口高大上的博物館成為市民出遊的「熱門首選」。
  • 上海消防博物館9日開館 - 新華網旅遊頻道
    旅遊頻道 >> 新聞中心 上海消防博物館9日開館 www.sh.xinhuanet.com 2007-11-06 14:04:40     新華網上海頻道11月6日消息:據市消防局昨天介紹,今年本市第十七屆「119消防日」以上海消防博物館開館為重點
  • 第18個"世界水日" 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杭州蕭山開館
    開館現場  浙江在線蕭山3月22日訊(記者 楊曉燕 廖小清 通訊員 謝根能)今天是第18個「世界水日」,在浙江杭州錢塘江南岸,高128.9米、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正式開館。
  • 青島一戰歷史博物館開館一年接待遊客11萬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開館一年來,累計接待市民遊客11萬人次,接待學校春秋遊團隊、研學團隊等各類團體7萬人次,傳播紅色基因文化。 12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文旅局獲悉,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開館一年來,累計接待市民遊客11萬人次。
  • 中國臺灣地區首座慰安婦博物館計劃於9月開館
    摘要:日本共同社2月18日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民間團體「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17日就籌建臺灣地區首座以原日軍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一事宣布,通過面向公眾的募捐活動籌集建造費後,爭取在9月開館。 日本共同社2月18日報導稱,中國臺灣地區民間團體「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17日就籌建臺灣地區首座以原日軍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一事宣布,通過面向公眾的募捐活動籌集建造費後,爭取在9月開館。
  •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浙江文博界啟動系列雲直播
    新華社杭州5月13日電(記者馮源)幾塊顏色「平淡」、外形普通的巖石,為什麼能夠升堂入室,被博物館「供」在玻璃展櫃裡?專家介紹說,那是因為它們絕對「老資格」,是形成於18.4億年前的變質侵入巖,是浙江最古老的巖石。浙江省龍遊縣博物館13日開館,通過雲直播,即使不在當地,觀眾也可以看到這幾塊老而彌堅的巖石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