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中的「鴻儒」到底是誰?

2020-12-11 子宜春來

「鴻儒」是誰?

《陋室銘》是大家所喜歡的一篇文章,許多人喜歡張掛寫了這些內容的條幅,以表明自己也有劉禹錫一樣安貧樂道的情懷,更多的人能流暢地背誦。最近練習書法的時候,寫到這人鴻儒時,突然覺得鴻儒應另有新解。

我為什麼有此想法,也是因為讀馮友蘭先生的作品受到了啟發。他在《我的讀書經驗》一文中這樣說:「我的讀書經驗總結起來有四點:(1)精其選,(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精其選「自不必說,《陋室銘》是千古名篇,是時間考驗過的傑作。」解其言」,我一貫作得不夠,許多時候,囫圇吞棗,鑽研得非常不足。那天寫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才覺得這裡面有一些意思在的。

《陋室銘》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鴻儒」這個詞出現在第五句,如果沒有第四句,那麼「鴻儒」這個詞的理解不會有什麼問題,就是專家和教參上一致認為的意思——指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但是這句話之前有個第四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這個句子是青苔的痕跡長上臺階一片碧綠,使臺階也顯出綠意,草色映入門帘,把室內染成綠色。這就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少有人來,門庭冷落。

而第五句,緊接著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家中有人談笑,就與上句的門庭冷落相矛盾。

記得以前講課,我總是把這一句輕輕帶過,按字面意思解釋過去,從來沒有深入思考,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提出類似的問題。

今天一人在案前揮毫時,這個問題就橫立在面前,讓我難以跨越過去。

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給群裡的同仁,看看他們怎麼想。

有一個老師說道:「鴻儒」不是人。

我追問:不是人,又是什麼呢?

下面沒有了回音。

但這個老師的那句話真的提醒了我,我心中突然開了一扇窗,把看似「矛盾」的迷紗給輕輕拂到兩邊。

我想到了一句話,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我的眼睛仿佛一下子明亮起來,在靜靜的鬥室裡放出喜悅的光芒來,把我的心都照亮了。有聲音在心中說:鴻儒是書。更有聲音補充說:是聖賢之書,是儒家的經典。

朋友們,你們不覺得這樣的理解更符合孤高自傲、恃才放曠的劉禹錫的個性嗎?

與書籍相伴,並樂在其中,與聖賢作心靈的愉悅交流,是不是更顯人之高雅、室之不陋呢?

今天,我知道了畢淑敏先生說的「書,常讀常新」是多麼有道理。

今天,我更明白了夫子「虛室無纖塵」,是多麼地意味深長啊。

相關焦點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的深層文化意蘊
    工整的語言與精妙的筆法《陋室銘》中,無論是開篇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還是那句膾炙人口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都顯示出其語言的工整精妙。
  • 《陋室銘》練習題與答案
    《陋室銘》輔助練習  一.基礎知識填空。  1.《陋室銘》的作者是        ,字       ,是       朝......   《陋室銘》輔助練習  一.基礎知識填空。  1.
  • 《陋室銘》的作者是誰,史書記載了另一人,竟不是劉禹錫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短短百餘字,展現出了作者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渲染出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堪稱古文經典,流傳千年不朽。
  • 陋室銘古文的翻譯
    陋室銘,作者:劉禹錫 上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陋室銘》中考真題匯總
    今天選的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陋室銘》。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陋室銘原文翻譯
    今天為大家帶來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的原文、翻譯等相關教學資源,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和學習帶來幫助!
  • 《陋室銘》課下注釋商詁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七年下冊  注釋   商詁《陋室銘》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篇目。統編教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課下注釋存在一些瑕疵。在文言文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了諸如「白丁」、「素琴」、「絲竹」、「廬」、「亭」等文言實詞翻譯不準確,還有駢句沒有翻譯準確。首先,編教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95頁課下注釋⑹鴻儒:博學的人。鴻,大。儒,有學問的人。
  • 導學案:《陋室銘》
    ⒉往來: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②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②惟吾德馨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④無案牘之勞形2.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有仙則名    名:名氣  B、惟吾德馨    馨:香氣  C、談笑有鴻儒      鴻儒:博學的人  D、無案牘之勞形   勞形:身體勞累3.
  • 2020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高頻知識考點: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大儒,博學的人。往來無白丁:沒有什麼學問的人。無絲竹之亂耳:這裡指奏樂的聲音。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亂:使……亂。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何陋之有?何:什麼。     二、理解性背誦:     1.
  • 情景默寫專練(含答案):《嶽陽樓記》《陋室銘》
    《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陋室銘》中運用比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詩豪劉禹錫的負氣調侃
    有朋友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句有什麼特別之處?這一句名言出自「詩豪」劉禹錫的小駢文《陋室銘》,但就這個句子來說,本身並沒有多麼奇特,只是說一個人的朋友圈子層次問題。這是古代自視清高的文人的一種表白,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摘除。
  • 耒陽市慈暉學校謝自成老師對唐朝禹錫的《陋室銘》提出了質疑
    《陋室銘》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金石流光|楊小剛篆刻《陋室銘》
    金石流光|楊小剛篆刻《陋室銘》楊小剛 字容之,號魚齋,竹景庵 ,容盛軒。地稅杯」全國書畫大賽首屆「皓月禪心」全國書畫展作者簡介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為什麼教科書會把《陋室銘》的作者標為劉禹錫?
    顏真卿:《陋室銘》的作者是崔沔唐朝名臣、書法巨匠顏真卿(709—786)在其《通議大夫守太賓客東都副留守雲騎尉贈尚書左僕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銘記》中最早透露《陋室銘》作者為崔沔。崔沔,字若衝(一作善衝),祖籍博陵安平。世為著姓,家學深厚。此後,《新唐書》《全 唐文紀事》都承襲顏真卿的說法,說是崔沔寫了一篇《陋室銘》。
  • 《陋室銘》譯文、課後練習及答案 五年級大眼王作文
    孔子云孔子云:                                              孔子說:    孔子說,雲在文言言中一指都指說。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柳公權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 品讀《陋室銘》,落魄之人「阿Q」式的自我精神麻痺
    名篇《陋室銘》《陋室銘》一文,我想大多數人要麼學過,要麼聽過,反正多少會有耳聞,文章的意思,即便是不知道內容,聽這個名字,大概也能猜到文章的意思,無非便是歌頌身處簡陋的環境,但依舊保持高尚的品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2020教師資格備考語文試講稿:《陋室銘》(初中)
    師:我請一位同學在配樂聲中把這首詩讀一遍,誰願意?   (一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其他學生附和。)   師:讀得很好,同學們已經知道此詩是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後由和州(今安徽和縣)返回洛陽時寫給白居易的答謝詩。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他還有一篇「銘」就寫在被貶和州之時?   生(眾):《陋室銘》。
  • 2010年中考課內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三):《陋室銘》
    2010年中考課內文言文知識點梳理(三):《陋室銘》  ■(三)《陋室銘》(劉禹錫 唐)  ①《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5元購◆【教學設計+課件】七年級下16《陋室銘》
    ——七年級教學設計——16《陋室銘》【課前預習】1.學生藉助書下注解及工具書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名、靈、鴻儒、白丁等)和虛詞(則、之等)。2.大致讀懂課文,並找出對偶的文句、韻腳,以便背誦。「陋室」何如題目是《陋室銘》,作者的「室」到底陋不陋呢?
  • 詩豪劉禹錫與他的陋室銘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kuí)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