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購◆【教學設計+課件】七年級下16《陋室銘》

2021-02-15 彭波語文工作室

上方的「彭波語文工作室」馬上關注公眾號

■■■■■

本公眾號

所有思維導圖和內容

嚴禁轉載

掃下面的二維碼,加我好友,支付5元,我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和課件發給您。

——七年級教學設計——

16《陋室銘》

課前預習

1.學生藉助書下注解及工具書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名、靈、鴻儒、白丁等)和虛詞(則、之等)。

2.大致讀懂課文,並找出對偶的文句、韻腳,以便背誦。

教學目標

1.在不斷積累文言詞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中韻文的能力。

2.探究使用典故、化用經典在揭示作者的價值取向方面的好處。

3.理清文章的結構線索。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2.探究使用典故、化用經典在揭示作者的價值取向方面的好處。

教學難點

作者的處境與文中透露出的感情之間的關係。

第1課時

一.創設情景

(《古文觀止》)

有一本書叫做《古文觀止》,這是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供書塾用的文章讀本,此處的古文是指古代的散文,用觀止作為書名,表明編者的態度是:古代的精品都已經入選了,你已經觀賞到最好的了,其他的文章都不用再看了。這當然有點誇張,這本書選了從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其中有一篇僅僅81字的文章就佔有了古代優秀散文的一席之地,這就是《陋室銘》。

 

二.基礎誦讀

1.自由朗讀。

結合注釋和屏幕字詞,將重要字音批註在課本上,讀兩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學生讀正字音。(要求,讀準字音)

⑴馨(xīn)

⑵鴻儒(hóng rú)

⑶調(tiáo)

⑷牘(dú)

⑸諸葛(zhū gě)

3.聽範讀,注意停頓節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4.再聽範讀,在文中畫出韻腳。

[知識點]韻腳是韻文(詩、詞、歌、賦等)句末押韻的字。一篇(首)韻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後一個字,採用韻腹韻尾相同的字,這就叫做押韻。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後,故稱「韻腳」。

山不在高,有仙則。水不在深,有龍則。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可以調素琴,閱金。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孔子云:何陋之有?

明確:押ing韻,韻腳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引出「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用韻。如座右銘、墓志銘。

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

 

三.疏通文意

1.自主翻譯(結合注釋,藉助工具書,完成課文翻譯。)

2.挑戰翻譯。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水不在深,有龍則是陋室,惟吾德

名:出名,有名。(動詞)

靈:神異。

斯:這。

馨: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裡指德行美好。

[譯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顯得神異。這是簡單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⑵苔痕階綠,草色簾青。

上:蔓延;

入:映入。

[譯文]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

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鴻儒:博學的人。鴻,大。

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調:調弄。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指佛經(佛經用泥金書寫)。

[譯文]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讀書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

⑷無絲竹亂耳,無案牘勞形

絲竹:泛指音樂,文中意為世俗的樂曲。

亂耳:擾亂雙耳。亂:使……擾亂。

案牘:指官府文書。

勞形:使身體勞累。勞,使……勞累。形,形體,軀體。

[譯文]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公文使身體勞累。

⑸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漢末大亂,諸葛亮隱居南陽,築有草廬。

子云:即揚雄,字子云。西漢哲學家、文學家。

子云亭: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譯文]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草玄亭。

⑹孔子云:有?

何:什麼。

之:賓語前置標誌。

[譯文]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四.鞏固反饋

㈠重點詞語釋義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成為靈異的水   

3.是陋室。斯:這。

4.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氣。

5.談笑有鴻儒。鴻儒: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6.往來無白丁。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7.無絲竹耳。絲竹:這裡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8.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9.陋之有?何:什麼。

㈡詞類活用

1.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2.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靈異。

3.惟吾德。馨:名詞活用為動詞,這裡指(品德)高尚。

4.苔痕階綠。上:名詞作動詞,長上。

5.草色入簾。青:名詞作狀語,使……變青。

6.無絲竹之耳。亂:形容詞作動詞,使……擾亂。

7.無案牘之形。勞: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㈢古今異義

1.無案牘之勞。    形(古義:身體;今義:樣子)

2.惟吾德。        馨(古義:德行美好;今義:芳香.)

3.談笑有儒。      鴻(古義:大,淵博;今義:鴻雁,書信.)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古義:琴瑟簫笛等管弦樂器,這裡指世俗的音樂;

今義:絲綢和竹子)

5.可以調素琴。     調(古義:彈奏;今義:調解)

㈣虛詞用法。

⑴無絲竹之亂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⑵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

㈤特殊句式

倒裝句:何陋之有? 應為:「有何陋」。

 

第2課時

一.陋室」何如

題目是《陋室銘》,作者的「室」到底陋不陋呢?

陋室,在何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裡。(特點:荒涼、荒僻。)

[附備課]

①苔痕上階綠——臺階上都長了苔蘚,為什麼?荒涼,荒僻,人跡罕至。

魯迅筆下冬天的百草園——「這裡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我在那裡下雪後捕鳥,劉禹錫的陋室是不是也有一種門可羅雀的感覺?——陋室之陋在於荒僻。

②草綠色入簾青,窗外都是草色,窗外都是叢生的荒草!除了環境的荒僻,還有什麼?如果你深宅大院,窗外會滿是荒草嗎?——陋室之「陋」在於狹小。

③補充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主要講狗官把本應給劉禹錫的三室三廳的大平米換成一室沒廳,來佐證陋室之狹小。)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特點:冷落悽清)

[附備課]

什麼是達官貴人之家?從人際交往這一點來說,那一定是高朋滿座,交友如雲吧!而此時劉禹錫的屋子中呢?作為被貶之官,知己又有幾人?又有幾人能與之促膝談心?我想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個琵琶女,年長色衰,而門前冷落鞍馬稀。

劉禹錫的門前不也是遍生綠苔了嗎?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失意落寞)

[附備課]

舊時讀書人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啊?

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讓案牘勞形,讓絲竹亂耳,這正是讀書人的畢生追求,也是時人眼中成功人士的標誌!

劉禹錫參加王叔文變法時,不正是如此嗎?

 [附備課]被氣出來的《陋室銘》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鬥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過渡語

陋室真的很「陋」,可是到了劉禹錫的眼中,到了劉禹錫心裡,通過他的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我們卻感到「陋室不陋」了呢?原因何呢?

 

陋室——在何處?劉禹錫眼中的陋室)

《古文觀止》評價:「陋室之可銘,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也。惟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之中,觸目皆成佳趣。」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境之清幽)

[附備課]

這裡的階和簾,按常理本無情趣可賞,但是在院子中的綠苔竟然悄悄爬到臺階之上,似與人親,把詩意送到可與之會心的主人面前;

隔簾遙望,遠處的青草有意將沁人心脾之色門帘之中;

陋室與天地融為一體,在詩人劉禹錫的筆下,陋室生活被詩意化、審美化,被賦予了超遠而充實的意義。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往高雅)

[附備課]

高層次文化的交往,精神的溝通,正是對庸俗人際關係的一種迴避

補充資料(貞觀十九年,803年,劉禹錫結識柳宗元、韓愈兩位鴻儒,經常一起交流學術,切磋詩文,晚年他又與白居易結尾至交。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生活情趣高雅)

[附備課]

①何為「素琴」?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陶淵明傳》。

「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微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晉書·陶潛傳》)

從晉代以後,人們常用「素琴」「無弦琴」「陶琴」「靖節琴」「彭澤橫琴」「琴無弦」「琴不設弦」「無弦木」「無弦」「琴中趣」等來稱謂沒有弦的琴,指意趣高雅,不同流俗,注重的是弦外情味,得意而忘物。

文中的「素琴」應當看作一個典故,作者自比陶潛,蘊含著他也想跟陶公一樣能不為俗務纏身,從而表達出這位高人雅士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②劉禹錫享受著這種馳騁的生命樂趣。正如海德格爾所說:「人,可以詩意地棲居」。「即使我們的腳下是爛泥潭,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主旨探討

1.「陋」室不「陋」的原因(小結)

全文反向立意,不寫陋室之陋,而寫陋室之不陋,一步步論證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根源在於德馨,德馨之人居住的陋室,就如有仙人居住的名山,就如有龍潛遊的異水。

陋室不陋實際上是對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頌揚,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過渡語)文中還有其它幾句?是否多餘呢?(通過其它幾句,深入了解劉禹錫的高潔情操。)

2.「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探討劉禹錫的志向。

類比。用「諸葛廬」「子云亭」做類比,暗示陋室不陋,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附備課]

①諸葛廬

諸葛亮躬耕隆中,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六出祁山,為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②子云亭

子云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揚雄而建造。揚雄少年用心專注,博學多才,「把司馬相如開創的勸百諷一」的大賦傳統,推向極至,此後再無人能繼續下去了。

3.孔子云:何陋之有?——弦外之音

「何陋之有」,省去前一句「君子居之」,暗含作者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回應開頭「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關鍵在於「君子居之」,即「惟吾德馨」。

 [附備課]

①語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說:「那地方非常簡陋,怎麼好住?」

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就不簡陋了。」

由此可見,因為有君子居住就是有君子之德,德是人的主觀的修養,可以改善甚至改變客觀環境上的「陋」。化用經典而有所減省,收到了言少意豐、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②兩首詩,深入了解劉禹錫

遊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裡賞花回來。玄都觀裡的桃樹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劉禹錫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到了元和十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時被貶的柳宗元等人。這首詩,就是他從朗州回到長安時所寫的。

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人們去玄都觀看桃花的情景,骨子裡卻是諷刺當時權貴的。

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自己被排擠出外以後被提拔起來的罷了。作者這種輕蔑和諷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一出,作者及戰友們便立即受到打擊報復了。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百畝庭院中大半長的是青苔,桃花開完之後菜花接著又開。

當年種桃樹的道士身歸何處?曾在此賞花的劉郎今日又來。

《再遊玄都觀》作於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十四年前,劉禹錫因賦玄都觀詩開罪於權相武元衡,被遠竄嶺南。十四年後,劉禹錫重提舊事,向打擊作者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種桃道士則指打擊當時革新運動的當權派。這些人,經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讓位於另外一些人,而「桃花淨盡」四個字力透紙背,對武元衡等人進行了無情地鞭撻。桃花之所以淨盡,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

詩人想的是:這也就是俗話說的「樹倒猢猻散」。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難道是那些人所能預料到的嗎?詩中流露著詩人滿懷勝利的喜悅,對於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在這裡投以輕蔑的嘲笑,從而顯示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顯示了他將繼續戰鬥下去。

4.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運用類比手法,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類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發芬芳。                     

 

.課堂小結

1-3句以山水作類比:引出陋室「仙」「龍」襯託「德」「名」「靈」襯託「馨」。

4-7句描寫陋室的特點:環境清幽(景)烘託  

                     交往不俗(人)襯託   

                     情趣高雅(事)襯託   

暗示「陋室不陋」表明:「惟吾德馨」

8-9句以「諸葛廬」 「子云亭」作類比表現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主旨:本文表達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本文的寫法:託物言志。

.寄語

劉禹錫的《陋室銘》,我們從陋室的淡雅之色中感受到他那顆恬淡之心,從他「調素琴、閱金經」高雅的日常中看到他鮮活的生活狀態。面對挫折,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正是這種樂觀曠達,成就了劉禹錫。蘇軾的《定風坡》中「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來形容劉禹錫當時的狀態再合適不過。劉禹錫一生雖歷三起三落,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他都如範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因為如此,我想他應該是幸福的。

下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再學習「形居塵俗而心棲天外」、奢侈的有一個南山可悠然而見的陶淵明的經典短文《愛蓮說》。

相關焦點

  • ◆5元購◆【教學設計+課件】七年級下20-2《望嶽》
    掃下面的二維碼,加我好友,支付5元,我將《望嶽》的教學設計和課件發給您。——七年級教學設計——20-2《望嶽》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作者杜甫的文學常識;把握重點詞語,理解內容,品味詩歌語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意蘊。2、朗讀、背誦並默寫全詩,學習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 ◆5元購◆【教學設計+課件】七年級下20-3《登飛來峰》
    掃下面的二維碼,加我好友,支付5元,我將《登飛來峰》的教學設計和課件發給您。——七年級教學設計——20-3《登飛來峰》【學習目標】⑴學習「誇張」的修辭手法。⑵了解「浮雲」的典故,理解「浮雲」的喻意,初步了解「引用典故」的寫作技巧。
  • ◆5元購◆【教學設計+課件】七年級下24《河中石獸》
    掃下面的二維碼,加我好友,支付5元,我將《河中石獸》的教學設計和課件發給您。——七年級教學設計——24《河中石獸》【學習目標】⑴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彙。⑵能力目標:培養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⑶情感目標: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 ◆薛城區藍鴿幼兒園開展「走進小可愛的
    (王潔茹)◆薛城舜耕實驗學校家委會參與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活動  近日,薛城舜耕實驗學校舉行了升班旗活動。家校攜手,共育未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與支持,是心靈間的交往。在家委會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將為學生全力建設更美好的學習搖籃。(葛寧 孫寧)◆周營鎮陶官小學召開大檢測總結表彰大會   近日,周營鎮陶官小學召開大檢測總結表彰大會。
  • 【四川馬爾地夫◆中國·和海◆川內唯一水屋酒店】僅399元搶門市價1188元己悅水屋【周末不加價】
    購買日期:即日起-2020.04.16(以**為準)發碼日期:即買即發碼(手機短消息)人(包含門票+早餐)3、周末通用不加價,清明節4月4日-4月5日,五一節5月1日-5月4日,端午節6月25日-6月26日,每晚加價199元/套4、景區營業時間:9:00-19:00 5、入住時間14:00後,*晚退房時間12:00 ,超過退房時間會加收超時費
  • 『四川馬爾地夫◆中國·和海◆川內唯一水屋酒店』僅399元搶門市價1188元己悅水屋2大1小
    周末不加價】白天度假賞風景,晚上熱鬧看燈花~『四川馬爾地夫◆中國·和海◆川內唯一水屋酒店』僅399元搶門市價1188元己悅水屋2
  • 人教版七下道德與法治《4.1青春的情緒》教案及課件
    溫馨提示: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百度網盤下載本框課件
  • 《齊魯文學》◆2019冬之卷目錄
    當代主流詩歌及散文小說選本,大16開本,每期210個頁碼以上,每本49元,歡迎訂閱(統一信用代碼:52370285MJE02471XD)。主編:羅永良(百度百科、360百科)。   清風夏夜好乘涼■張超起風了■韓雪蓮風的絮語■李鵬窮得只剩錢■王偉永遠的故鄉與村莊■陳晨秋思■雲影秋遊嶗山話九水■周瑞志吃的記憶■馬豔玲小樹林裡的慢時光■張玉華看雨聽雨■徐秀花中秋喝羊湯■伊吉玲小花貓的命運■李英華山東◆王曉偉的詩
  • 【抵玩貴州A線】¥899◆純玩◆雙飛4天,赤水~茅臺鎮~畢節~大方~全程四鑽酒店,超值!!!
    後前往茅臺鎮(車程約1.5小時),可自由前往茅臺鎮1915廣場品嘗當地特色美食,觀賞茅臺鎮迷人夜景,入住酒店。出發日期:12月6/10/16/20/30出發特惠價:成人:899元/人 團費含機場建設稅未含景區交通:赤水大瀑布環保車25元/人自理遵義會議會址環保車20元/人自理織金洞環保車及保險30元/人自理  標準說明【住宿】全程入住當地四鑽酒店!
  • 陋室銘原文翻譯
    今天為大家帶來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的原文、翻譯等相關教學資源,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和學習帶來幫助!
  • 七年級上冊語文名著導讀《西遊記》預習+教案+課件
    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一《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5課《秋天的懷念》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6課《散步》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7課《散文詩二首》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8課《〈世說新語〉二則》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寫作《學會記事》預習+教案+課件七年級上冊語文綜合性學習
  • 《陋室銘》課下注釋商詁
    《陋室銘》課下注釋商詁劉宇傑內蒙古自治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遼河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028000 內容提要:《陋室銘》是初中語文教材的傳統篇目。統編教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陋室銘》課下注釋存在一些瑕疵。
  • 教學研討|2.1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教案·課件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2.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3.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4.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5.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6.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試題7.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一、教材解讀(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我是什麼》是一篇寓水的知識於趣味故事中的科學童話,通過了解水的變化過程和與人類的關係,更喜愛大自然(二)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1.5.識字檢測,落實評價。(1)鞏固識字活動:詞語變變變。
  • 深圳:基於網課的混合式教學實施路徑研究
    以七年級為例,整體踐行卡甘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借鑑「組織行為學」、「自組織行為」等企業管理理論,結合「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融入小組合作模式,改進線下原有的小組管理方式,打造線上特色小組管理模式:一是以班級為單位,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將每個班劃分七個學生小組,每組7-8名學生,固定管理;二是結合線上學習特點,班內各小組組建本組的微信群、qq群、釘釘群,用於學生線上不定時溝通交流、課上小組線上討論和學生小組線上會議
  • 春夏高顏值◆精品高跟鞋◆寶藏好店探秘ing
    春夏高顏值◆精品高跟鞋 好店探秘 1 kisscat官方旗艦店 5
  • 精選5套《背影》PPT課件 七八年級朱自清語文公開課教學 原文賞析與拓
    精選5套《背影》PPT課件 七八年級朱自清語文公開課教學 原文賞析與拓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金木水火土》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一、教材解讀(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兒歌,揭示了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觀念,即以自然界的5 種物質——金、木、水、火、土, 開拓多種識字的渠道,鼓勵學生藉助做動作想像、觀察直觀圖片形象記憶、生活中識字以及換一換等方法對漢字進行識記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課件出示圖片、詞語)去「旅行」之前,我們要設計「旅程」,「旅遊」時,我們就是「旅客」,要住在「旅館」。②只要我們做一個用心的孩子,就能在生活中認識好多字。隨文練習用據義定音的方法識記多音字「得」,正確讀第5小節(1)(課件出示句子)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孩子如果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