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男醫生全勝在安圖的幫扶故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0 寧波晚報

    記者 李露

    他有一個很少見的名字——全勝,他還是婦產科裡比較少見的一位男醫生。由於出生在黑龍江省,今年6月,奉化區人民醫院醫共體總院選派專技人才去安圖掛職幫扶時,全勝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然而他在安圖工作的第一天,居然是從一場雞飛蛋打的鬧劇中開始的……7月6日,被新任命為安圖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的全勝第一次坐專家門診,下午2時,科室同事急匆匆跑來求助,她們發現一名二胎產後可疑子宮脫垂的患者,一時拿不定主意,想請全勝幫忙指導。

    在徵得患者本人同意後,全勝進入診室與當地醫生一起會診病人,並現場指導康復治療計劃。沒想到診療剛結束,一男子就風風火火闖進了醫生辦公室,指責醫院不該讓男醫生進產科給他妻子看病,在場醫護人員再三解釋,男子依舊不依不饒,又是踢桌子,又是摔板凳,險些幹翻了初來乍到的全大夫。

    報警後,警察帶走了肇事男子,並認定產婦家屬無理取鬧。在派出所,所長問全勝有何訴求,全勝只是搖頭苦笑,參加工作17年,他已經習慣了各種尷尬場面,但像這次家屬反應這麼強烈還是第一回,看來在安圖工作,他還需要慢慢適應……最後,全勝接受了患者家屬的道歉。他說,作為醫生,想到的只有患者健康,別無其他。

    8月1日,這天對產婦曉霞(化名)來說,是終生難忘的一天,因為她經過整整三天努力,終於順利生產。曉霞家人望著剛出生的小傢伙笑得合不攏嘴,曉霞母親更是不停地念叨著:「幸好來了縣人民醫院產科,幸虧遇上了奉化來的專家全大夫!」

    原來曉霞是第一次懷孕,有生二胎計劃,所以非常想順產,可又擔心分娩疼痛,她聽說安圖縣人民醫院新引入了無痛分娩,就來試試。全勝與當地產科團隊一起給曉霞會診,發現孕婦骨盆正常,但宮頸條件不好,在多次溝通後,孕婦及家屬同意了全勝準備在安圖應用的新技術:一次性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術。

    經過充分準備,7月29日晚,全勝帶領當地產科團隊順利地給曉霞實施了一次性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術;7月30日上午8時,醫護人員順利取出曉霞體內的宮頸球囊,檢查發現曉霞宮頸條件明顯變好,並對其使用催產素引產;7月31日上午,全勝查房時,曉霞訴說自己痛了一夜,孕婦家屬開始焦慮;8月1日,曉霞失去了自己分娩的信心。但在全勝看來,雖然兩次引產無果,但她的生育條件已經越來越好。他頂著壓力,再次與曉霞及家屬溝通,終於取得他們的信任。當天中午,曉霞順利分娩一名健康男嬰,母子平安,曉霞及家人激動萬分。

    全勝說,這樣焦灼的情緒,他在工作中經常會有,但是這次成功還是讓他倍感振奮,因為這是安圖縣人民醫院首個應用新技術引產順產成功的案例。

    作為寧波專注研究女性盆底康復的專家,針對之前安圖縣盆底康復中心只開展產後康復,內容簡單、治療手段單一等問題,全勝還提議把「盆底康復中心」升級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並順利掛牌,如今中心已收治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50餘人。全勝也從一位被孕媽拒絕的婦產科男醫生變成了安圖當地有名的「婦女之友」。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全勝說,再次回到東北大地,他感謝兩地醫院為他提供了一個施展抱負、實現理想的舞臺。而他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利用接下來的時間,把幫扶工作落地做實,使安圖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診療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區與安圖縣8個貧困村建立產銷對接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李露 董迪 通訊員 劉茂湞)9月2日,來自吉林省安圖縣萬寶鎮8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帶著人參、鹿茸、煎餅、蜂蜜等各村最「寶貝」的特色農產品來到奉化,與我區延邊特產經銷商、大潤發及三江超市等商家開展消費扶貧點對點產銷對接。
  •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深入實施,新增工業機器人應用316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6.3%。老工業園區改造攻堅戰有序推進,中信創新工業綜合體、溪口氣動智創產業園改造啟動,循環經濟園區、聯東U谷產業園建設加快,置信工業城一期建成投用,萬洋眾創城一期主體結頂,全區新增工業廠房95萬平方米。    現代服務業增勢強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婦產科「男神」說說心裡話
    他們是婦產科男醫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醫者仁心,保衛著婦女同胞們的健康。  海南日報記者日前走訪調查發現,我省婦產科男醫生數量雖只佔到婦產科醫生總數的10%左右,但他們中卻有不少人擔任著醫院的婦產科主任或產科主任,是女性患者的健康保護「男神」。那麼,這些婦產科「男神」們日常工作中都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他們又是怎樣讓女患者對他們敞開心扉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 婦產科男醫生:天天都是「三八節」
    湖北日報(荊楚網)訊 記者 白菲斐 通訊員 姚敏  今天是國際「三八節」,在全社會目光聚焦於女性群體的時候,更有一群圍繞在女性身旁,每天都為女性服務的男性們值得關注,他們就是婦產科的男醫生。  3月7日,記者走進襄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忙碌的男醫生應對著女病人的各種就醫需求。
  • 登山健身步道「遍地開花」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奉化步道建設的第3年,也是步道建設項目的提升年,在步道網整體已經完工的情況下,區體育局聯合各鎮(街道),對部分步道入口進行提升建設,包括宣傳指示牌、牌樓、停車場及其他配套設施等,受到市民一致好評。    2014年10月,奉化首條戶外健身步道——大堰「一路上」健身步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標誌著以步道為主題的各類戶外運動在奉化正式起步發展。
  • 29名小記者廚藝大比拼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康詩文 見習記者 王詩月 通訊員 陳標 俞慧)「可以倒油了,慢慢倒下去,量要控制好」「快點翻炒,要讓米飯受熱均勻」「火關小點,熱度太高不容易把控」……12月5日下午,在區首屆「翻滾吧,蛋炒飯」小學生勞動技能實踐活動的比拼現場,29名奉化日報小記者正積極展現自己的「廚藝」。
  • 奉化「未來城」建設提速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楊緒忠)總投資339億元的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建設再提速。前天下午,在該區產業籤約儀式上,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寧波國合大健康研究院等項目籤約。    據介紹,建設中的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項目被稱為奉化「未來城」,位於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沿線竹產業園站和蔣家村站周邊,佔地約17平方公裡,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科教服務、高端居住等產業。
  • 蓴湖奮力交出「重要窗口」模範生高分答卷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五年奉獻一個新奉化」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3.9億元的新希望綜合養殖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預計12月下旬將引入首批母豬存欄;總投資2.3億元的濱海商業廣場項目即將完工交付;總投資1億元的瑞博俐密封件廠房建設項目一期已啟動土地平整和圍牆建設;總投資1990萬元的區人民醫院醫共體蓴湖分院桐照院區項目已進場施工。
  • 婦產科檢查,面對男醫生顯尷尬,聽聽男醫生怎麼說
    文/可馨育兒一個男醫生的無奈小林,一名婦產科醫師,本來醫生是一名神聖的職業,但是和自己戀愛三年的女朋友,卻因為自己的職業要和自己分手。女朋友說以前上學的時候,沒覺得這份工作有什麼,可是自從小林工作之後,女朋友就開始有點牴觸婦產科醫生這個職業。
  • 跨界融合 賦能發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應國民 王璐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2020年度浙江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作為奉化唯一入選的企業。這是去年該公司調整發展規劃以來取得的成果。    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複合型企業。
  • 我和婦產科男醫生的故事
    到了醫院,當班醫生是從醫科大學剛畢業的小年輕,而且還是個男醫生,那年月人保守,我媽一看是男醫生,就害羞了,拉著我爸就往外走,說改天再來。又過了幾天,我爸用自行車馱著我媽又去了,好巧不巧還是那個男醫生,我媽還是拽著我爸回來了。
  • 婦產科的男醫生
    「婦產科」「男醫生」,這兩個關鍵詞的碰撞,讓人忍不住「好奇」。滄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頤和院區常務副院長孫金豹,從事婦產科工作已近30年,他為數不清的女性患者解決了難題。在他眼中,醫學裡沒有性別之分,只有病情的輕重緩急。
  • 婦產科檢查碰到男醫生,你們會拒絕嗎?
    婦產科因涉及私密且敏感部位的檢查,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尷尬不敢接受男醫生的檢查,也有的人是因為家屬不能接受而拒絕男醫生的檢查。前段時間,就在在網上看到了一條信息,說:故事說的是一個孕婦晚上臨產了,到醫院檢查宮口已經開了6指,但因為當晚值班的婦產科大夫是個男醫生,家屬怎麼樣都不能接受,最後冒著危險把孕婦轉走了。這種極端情況在現實中並不多見,但是萬一發生了就真的很危險,因為孕婦宮口已開大6指,有可能很快就會分娩,需要及時入院待產。
  • 婦產科男醫生的獨白:我被罵了一整年。|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感謝六層樓接受視覺志採訪本文圖片經六層樓先生授權發布微博:@六層樓先生作者 | 不一/01/「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一名婦產科男醫生婦產科和男醫生的組合,每每提起總要引起一番熱議。正如郎景和院士所言:「 婦產科男醫生是男人中的特殊群體,是醫生中的特殊群體,是婦產科醫師中的特殊群體,因為特殊,人們會特殊地看待他們。 」六層樓在門診出診時還曾被人當面詢問:「你學婦產科,心理是不是變態?」
  • 我區多措並舉加快恢復消費市場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 活動疊加 拉動內需促消費    為持續推進消費促進月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深化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最大限度實現消費回補,區商務局結合我區實際和電子消費券使用,組織開展服裝特賣會、家居歡購節、奉化美食節、汽車促銷月、「百店百折」促銷、消費抽獎等系列活動。
  • 奉化芋艿頭:地方名產期待續寫輝煌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如何利用好奉化芋艿頭的地域品牌優勢,輸入新的激勵「因子」,讓這一特色農產品延長產業鏈,為農戶帶來更大的效益,再續奉化芋艿頭的輝煌?    日前,記者走進奉化芋艿頭的核心產區蕭王廟街道,與農戶、專家一起梳理奉化芋艿頭的「前世今生」,探索未來發展之路。
  • 敲鐘問響盯進度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得知生產線6月就可試生產,10月就能正式投產後,高浩孟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扎紮實實做好服務,實實在在解決企業難題,爭取更多優質產業項目落戶奉化。    調研中,高浩孟督促各相關責任單位,要按照「產業項目出效益、城建項目出形象、民生項目出實惠」的要求,全力攻堅項目建設,力爭實現奉化快變樣、真變樣、變好樣。
  • 人工增雨作業成功實施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奉化氣象臺臺長鄭健告訴記者:「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前,要符合一定的氣象條件,要有雲,而且雲層要達到一定厚度,這樣我們發射人工增雨作業彈後,釋放催化劑才能達到增雨目的。」本次人工增雨共發射火箭彈4枚,通過實施人工增雨,加上有利的天氣條件,作業目標區域普遍降下了小到中雨,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險氣象風險等級。截至昨天下午2時,全區面雨量6.2毫米,最大雨量出現在石門村,為11毫米。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眼下,奉化已開啟「潮溼悶熱」模式,早起上班的韓淑靜卻被辦公室桌上葛岙村徵遷戶送來的傷膏撫平了心緒。    韓淑靜是區檢察院檢察保障中心主任。2018年12月,她被一紙調令調到葛岙水庫項目指揮部,負責移民安置籤約工作。葛岙水庫移民範圍涉及尚田街道下蔣、葛岙、沙棟頭、排溪等4個行政村,共計1615戶4750人。以韓淑靜為組長的葛岙6組,負責葛岙村生產8隊、9隊共86戶徵遷戶。
  • 音樂酒館,點亮城市夜生活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據我了解,奉化現在有3家音樂酒館,一家在溪口,一家在金鐘廣場,還有就是胡桃裡了,希望奉化日後也會形成一個產業,出現酒吧一條街,成為一個城市標誌。」網友「健子」如此表示。    讓自己享受生活    夜色迷人,慢而信步,牆上爬滿綠色的藤蔓,時尚的落地玻璃窗藏不住酒香花香瀰漫而出。若有若無的音樂,唱到了心頭讓人忍不住進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