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吸菸,40多歲的周先生,在3個月之前出現了刺激性乾咳。當時他認為是自己感冒了,並沒有在意。不過咳嗽一直斷斷續續不見好,最近又有加重的趨勢,不得已才到醫院做檢查。結果在CT下找到了一個部分實性的磨玻璃陰影,穿刺取了病理,結果是肺癌。
周先生自己有些想不通,乾咳3個月就會變成肺癌,難道癌症進展得這麼快?醫生告訴他,其實並不是癌症進展快,而是他對肺癌的形成懂得太晚了。
一、癌症的形成是長期的緩慢過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如果患上了癌症,生命剩下的時間就只有幾年或是更短。醫學上也用「5年生存率」,作為反映癌症的嚴重和兇險程度的一個指標。所以大家都認為,癌症是一種進展速度非常快的疾病。
但實際上,大多數的癌症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緩慢過程,一個癌細胞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會形成癌症。但是早期的癌症不會顯露任何症狀,所以人們可能會不知不覺與癌細胞共存許多年,直至它長大後引發了症狀,才被人發現。但發現的時候,就往往已經是晚期了。
二、對付肺癌最好的方法是早期預防
目前在我國,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而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肺癌還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但是在人類發明的香菸開始流行後,肺癌的發病率也開始暴增。而且被動吸入二手菸的人,患肺癌的概率要比不吸菸的人高30%。吸菸者的妻子比不吸菸者的妻子,死於肺癌的概率要高2~3倍。
曾經美國的肺癌發病率也是居高不下,但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實行嚴格的控煙措施之後,吸菸者大幅下降,肺癌的發生率也就隨之大幅下降了。所以毋庸置疑,吸菸是人類社會中最大的肺癌誘因。預防肺癌的發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戒菸,並且要遠離二手菸。
除了吸菸之外,還要提防其他的外界環境致癌物質,如石棉、鎘、砷、氡氣、放射線、空氣汙染等原因。所以如果工作中會接觸上述元素的職業,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
三、危險人群要做到早期篩查
易患肺癌的人群,主要是50~75歲之間的中老年人。但如果是吸菸者,患肺癌年齡就會大幅提前。所以對於50歲以上的人、有吸菸史的人(包括戒菸不足15年者)、有相關危險因素職業暴露史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都建議每年進行1次肺癌篩查。
國際上認可的,對早期肺癌的主要篩查方式是低劑量螺旋CT檢查。接受的放射性劑量只有正常CT檢查的七分之一,與普通的X光片相比,低劑量螺旋CT對肺部細節的呈現更好,對肺部微小的結節也可以清楚地顯示。肺癌如果可以早期發現,可以達到80~90%的治癒率。
四、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清除癌細胞
即使是健康人,每天也會產生大約6000個癌細胞,但絕大多數人並不會患上癌症,就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清除這些癌細胞。所以只要能保持自己的免疫系統正常,就可以主動出擊,幹掉癌細胞。
而保持免疫系統正常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去「糟蹋」自己的身體,保持規律作息、營養均衡就好。不要熬夜,也不要大魚大肉的暴飲暴食,還要戒菸限酒,並且堅持適度的運動,就可以讓自己的免疫系統始終「活力滿滿」了。
總結一下,肺癌並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而在身體抵抗力不足的情況下,遭到致癌因素的長期刺激,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形成的。肺癌可以預防,也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而治癒。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癌症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