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後,近日又有一篇微信文章《我媽是如何從一場咳嗽變成「肺癌晚期」的……》在朋友圈被熱轉。作者記錄下母親從開始咳嗽到查出肺癌的經歷,希望每一位看者都能引以為戒。
《我媽是如何從一場咳嗽變成「肺癌晚期」的……》節選——
(點擊此處可查看全文)
最初,媽媽堅持只是嗓子癢,只是普通感冒,找出我喝剩的止咳藥,自療。「不發燒、不流鼻涕,去醫院幹嘛!」後來,我在深夜被我媽的咳嗽驚醒。隔著兩道門,我能想像出她憋紅臉、喘不上氣的樣子。確實咳得睡不著,我媽終於同意就醫。
街道醫院結合血液指標和胸片結果,診斷為肺炎,開了阿奇黴素(輸液用)、氨咖黃敏口服溶液、維生素B6(輸液用)。輸液到年初二,再複查。
大年初二早7點半,我們母女倆去複查。醫生看了驗血結果說:「有好轉,但沒好透,還有點炎症……這個藥還能接著用。再輸兩天。到時再來複查。」整個就診過程中,她沒有翻開過我媽的病曆本。
走出醫院,我又拍下驗血報告,上傳網絡,二度在線付費諮詢上文所述的主任醫師。這次回復是:血常規正常。咳嗽可能是氣道反應性增強,屬過敏反應。用藥兩周後,要複查CT。
晚上,我媽又開始咳嗽。她說,就是冷空氣刺激的,沒大事。病麼,總是要一點點好。不用去大醫院。後來在我再三勸說下,媽媽終於在A醫院做了CT,醫生看後聲調異常:「這個報告不太好。右肺有佔位、伴阻塞性炎症,有胸腔積液。之前醫生沒叫你們住院嗎?」醫生在報告上戳戳點點,「這裡有東西,積液出不來。這個東西有6.0×5.9釐米,應該長了一段時間。之前沒不舒服嗎?很有可能是……」醫生不說話了,而是在紙上寫著:CANCER(癌症)。
「你們考慮一下,住院嗎?」「住。今天能住進來嗎?」「最近病房很滿。」醫生寫好住院單,「你這情況,一旦有床,病房就會通知你們。要注意電話。」「醫生說什麼?我為什麼要住院?」一直沉默的我媽突然問。我腦子沒轉過彎,直白地解釋:「CT顯示肺部有個東西,要住院排查。」
等候活檢時,醫生先把我喊進了檢查室,說PET結果出來了,「是惡性腫瘤,肺部、胸膜、多處淋巴結有轉移。」「哦,是這樣。」我咬緊後槽牙。「原計劃要做肺部活檢。現在要加一個淋巴結……像她這樣的情況,屬於晚期,沒有手術機會。」「那,她還能……」我試圖問,還有哪些治療選擇,但我繃不住了,我管不住自己抽搐的喉頭和酸脹的眼睛。我請醫生容我冷靜會兒。我特別想躺倒,蜷起身子,抱住自己。但我只能弓著身子,額頭抵牆,手捂住嘴。所有的眼淚都得躲著我媽。「你也別太難受。病理出來,可以做基因突變,如果對上,能靶向治療。」醫生安慰我。
這是我第二次在家人就醫問題上,犯本質性錯誤。我很埋怨自己。希望每一位看者都能以我為戒。所謂的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生活規律、沒有高危因素——都不是「我不會生癌」的理由,也不是「沒什麼大事,不用去醫院」的藉口。人在疾病面前,不存在絕緣的僥倖。
這些肺癌信號要警惕!
1.痰中帶血絲和刺激性嗆咳
出現痰中帶血和刺激性嗆咳要警惕,這有可能是支氣管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狀。所謂「刺激性嗆咳」,就好似氣道裡嗆入一粒米飯,身體做出應激反應導致咳嗽不受控制。
2.男性乳房增生、粗壯指
如果你是男性,在排除肥胖的情況下,發現自己乳房突然變大同時手指變粗如鼓槌,就要警惕肺癌鱗狀細胞癌。
3.胸悶、胸痛、呼吸困難
胸悶、呼吸困難是各類型肺癌中比較常見的症狀,腫瘤導致大氣道通氣受阻,肺葉得不到換氣血液得不到氧氣,就會造成胸悶和呼吸困難。早期肺癌胸痛無規律,是一種鈍痛。如胸痛劇烈無法忍受則已經發展到肺癌晚期。
注意!這些生活習慣可能讓你悄悄患上肺癌
抽菸當然是誘發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抽菸,生活中這些行為也可能會為你的肺健康埋下隱患——
經常吸二手菸
二手菸草煙霧中含有6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含有69種致癌物質。
天氣好壞都鍛鍊
霧霾天氣極易導致呼吸系統的防禦功能和肺功能下降,而劇烈運動時,呼吸節奏加快,加深,身體內吸進的有害氣體會比平常多好幾倍。一些有害物質與水汽結合,會變得毒性更大。因此,霧霾天空氣的汙染比平時要嚴重得多。
鍛鍊時間、地點都不對
根據氣象統計資料表明,一年中,早晨起來的空氣指數很不好(尤其是5點至8點)。這個時間段陸地上空的近低層大氣,都會出現逆溫層,其高度從200-1000米不等,這個溫層就像一個蓋子一樣,使城市中較多的煙塵和雜質聚集在其下面,再加上清晨空氣擾動小,致使煙塵雜質非常不容易擴散到高空和周圍去。因此,選擇清晨鍛鍊身體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現在的城市道路汽車來往,很容易令塵土飛揚。在馬路邊跑步,就會吸入更多的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這樣在鍛鍊的同時其實是增加了對身體的傷害。
醫生提醒:早期篩查很重要
出現下列症狀時,儘快到醫院做篩查,發現越早,越好治療:
1、聲音突然嘶啞
2、反覆發熱或反覆同一部位的肺炎
3、痰血或咯血
4、刺激性咳嗽
5、胸悶胸痛氣促
此外,下列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篩查:
每天吸菸超過20支,煙齡大於20年長期吸菸;
家庭主婦(油煙的危害也不小!)
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環境下,年齡超過45歲
高危職業如接觸煤氣、瀝青、煉焦 、粉塵、採礦、化工
既往肺部有相關疾病:結核、老慢支、支氣管擴張
有腫瘤家族史者
低劑量胸部CT掃描是發現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檢查手段,而不抽菸或戒菸,是預防肺癌發生最有意義的措施。
感冒咳嗽,肺癌也咳嗽,你分得清嗎?
咳嗽伴發熱
咳嗽時還伴有發熱要當心,因為這些症狀可能是肺炎引起的。
肺炎對孩子的「殺傷力」更大,是我國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它還有個別稱,叫作「被遺忘的兒童殺手」,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肺炎鏈球菌肺炎。
肺炎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一旦發現孩子有反覆咳嗽伴發熱不退,應儘快去醫院確診是否得了肺炎。
不管是不是肺炎,咳嗽時都不應該盲目止咳。
咳嗽能促進病原體、分泌物排出,有利於呼吸道感染恢復,有痰時可選擇化痰的藥物,促進痰液排出。
劇烈乾咳影響睡眠時,可考慮適當使用止咳藥物。
咳嗽超過 4 周
通常情況下,成人持續 3~8 周的咳嗽稱為亞急性咳嗽,如果超過 8 周,就屬於慢性咳嗽的範圍了。
但兒童咳嗽只要超過 4 周,就要考慮慢性咳嗽了。
慢性咳嗽病因複雜,以下 3 種疾病最為常見:
1. 胃食管反流
睡前愛吃巧克力、蛋糕等高脂食物的「吃貨」都有可能發生反酸,而反酸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胃液的反流會引起食管、氣管、支氣管的咳嗽反射,從而引發咳嗽。
2. 上氣道咳嗽症候群
有鼻炎、鼻竇炎、慢性咽炎、扁桃體肥大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很有可能是因為鼻腔、鼻竇、咽部分泌物流到咽喉,刺激黏膜導致的咳嗽。
3. 支氣管哮喘
哮喘患者也會存在長期的乾咳,伴有氣急、喘息、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
但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往往只咳不喘,家長要注意區分。
對於某些免疫力失衡的兒童來說,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室內的花粉、塵蟎等也會增加呼吸道的敏感性,導致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症狀加劇。
咳出帶血絲的痰
孩子咳嗽要緊,大人咳嗽也別硬扛,特別是咳出「血痰」的情況。
「血痰」中潛藏著許多疾病風險,最嚴重的就是肺癌。長期吸菸的老年人咳出「血痰」,更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當然了,口腔潰瘍、牙齦出血或咽部炎症也會讓你吐出「血痰」 。
總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找到咳嗽的病因,對症治咳是最有效的。
癌症發生的15種信號,
請為自己和家人牢記!
1 反覆發熱
發燒一般是常見的感染引起的症狀,但是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2 皮膚異常
皮膚癌可能發生在各年齡段的人群中,對於經常曬太陽的人來說尤為危險。皮膚癌通常最初表現為特殊的痣。
例如,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變。部分皮膚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儘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需要注意的是,反覆的摩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
另外,無疼痛皮膚角質化也可能是皮膚癌的早期信號。一般具體症狀包括:皮膚出現圓形皮疹樣異常變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現棕黃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沒有疼痛感,多發於面部和手背。
3 疲勞乏力
周身感覺疲勞乏力是癌症發展常見的表現,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疲勞也見於正常人,癌症的疲勞乏力不同於普通疲勞,普通疲勞經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4 持續咳嗽或沙啞
持續不停的咳嗽可能是肺癌的先兆,特別是對菸民來說。而聲音沙啞可能是頭部或頸部腫瘤的表現,因為這些部位的腫瘤可能壓迫聲帶或損害控制聲帶的神經。頭部或頸部腫瘤如今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值得引起注意。
5 無痛感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結)腫大為初發症狀,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6 排洩習慣改變
前列腺癌可能導致尿頻尿急,結腸癌則可能導致長期便秘、腹瀉,或者大便外觀改變(例如大便變細)。前列腺癌和結腸癌與基因有一定關係,因此,有此類癌症家族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7 體重降低
如果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那就應該及時就醫。因為腫瘤會影響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吸收蛋白質和熱量等營養物質的能力,消耗肌肉和脂肪。酗酒的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8 無故疼痛
如果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長期腹痛是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大腸癌的症狀,胸痛是食管癌和肺癌的症狀,骨頭酸痛則是癌症轉移的症狀。
9 異常出血
痰中帶血可能是肺癌的徵兆,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排除結石或炎症,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皮贅出血則可能是皮膚癌變。
10 潰瘍不愈
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可能是口腔癌的徵兆。抽菸、喝酒和感染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的人患口腔癌機率較高。如果潰瘍3-6個月都沒有痊癒,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11 吞咽困難
長期的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消化不良等狀況,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12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單純的乳腺增生症並不發生癌變,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為癌前病變。一般將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女性朋友發現乳房乳腺有腫塊要及時就診,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13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鬆對胃癌的警惕。要確診是否有胃癌,就必須進行胃鏡檢查。
14 病毒引發的宮頸糜爛
病毒引發的宮頸糜爛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宮頸糜爛」是宮頸表面的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疾病。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一般不需要治療。早期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症狀與「宮頸糜爛」症狀相似,盲目治療,反而會造成癌症擴散。21歲以後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刮片檢查,30歲以後,可聯合HPV(人乳頭狀瘤病毒)進行檢查。
15 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屬於癌前病變或者肺癌。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肺部結節很多情況下僅是炎症性病灶。這種疾病40歲以上人群多發,因此這類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儘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Hey
這裡還有好多新鮮資訊等你來挖掘!
回復「1」,了解孕期那些事兒
回復「2」,老司機帶你開啟兩性新世界
回復「我要搜」,關鍵詞搜索,迅速找到你的目標!
點擊菜單欄#醫直播#,了解新鮮直播資訊
回復「歷史消息」,了解往期精彩
浙江在線健康網整合自醫學界、浙大一院、丁香醫生等
監製:曹漪潔
主編:尉潔婷
責編:陳雨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