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聽到何種關於成功學的話題,但實際上很多人總是看到實物的表面,跟著一起起鬨。比如說,現在很多人大肆批判陳安之,劉一秒等人,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主見的人。
什麼事情熱鬧就湊上去,但對別人有用的東西,對你未必有用,轉而他們大罵成功學沒用。
實際上,我並不是什麼成功學的鼓吹者,我也沒有那個本領,但我想說的是,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一些價值,或者是哪個時代的產物,其實並不值得那些人去批判,你只有看到了時代的本質,提升自己的認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切記!
什麼是成功學?
成功學一定有一些可以遵循的規律,這就是成功學存在的價值,也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內在規律。無論成功學的書籍、大師再多,最終成功學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或許這就是成功學的本質。
以前,本人十分反感所謂的「要把自己激勵為超人」的行為和做法,認為這種類似「傳銷」的做法是把每一個人視同無差別的人;用一種方法讓所有人成功,顯然是不科學的,是在忽悠人。但現在,我的一些看法出現了變化,首先,肯定了成功學存在的價值;其次,是人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精神支撐、心理安慰、暗示和自信心。這些是需要外部力量介入、引導和強化的。
在我們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能夠保持高昂的狀態,經常能被正面觸動的機會是比較少的,那要怎麼辦?就需要從外部尋求某種精神的支持,哪怕只是一種心理安慰也好。
羅永浩的勵志經歷
羅永浩在《我的勵志書》中說,某一個時期,他的屋子裡充斥著勵志書籍。他說:小的時候,這類圖書還是非常多的。很瞧不上成功學的書,就是什麼卡耐基啊,誰動了我的奶酪啊,什麼高效能人士的幾個臭毛病啊,最偉大的推銷 員之類的,就是這些書,我從小就不怎麼看這些東西,因為我知道這些東西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沒有營養的。全世界的成功學書籍,出了幾億種,歸根到底就是 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他說:······當你定下一個艱巨的、階段性計劃的時候,有這麼幾本書放在床邊,絕對是最好的精神鴉片。你什麼時候不下去了,隨手拿起來一翻,就像給你打了一針興奮劑,又能堅持3天······
羅永浩上面所說的話,歸納起來,告訴我們一個現實:同一句勵志的話可能初看會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第二、第三天,第N天再接著看同一句話,可能就索然無味,毫無激勵作用了。所以,我們需要經常換不同的勵志語錄來激勵自己。
我們在這裡也來定義一下「成功」:不是要每個人去創造億萬財富,這不現實,因為這不是每個人能夠辦到的。我們只需要按照人生某個階段制定的小小目標,能夠堅持下來,並且實現這個小小的目標,就算「成功」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成功,只要你夠滿足和享受即可。
陳安之時代
有人說,為什麼學過陳安之成功學的人都變得神經兮兮的,聽了劉一秒的培訓後企業都做倒掉,這是什麼原因呢?
20年前的陳安之,10年前的劉一秒,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並沒有什麼值得批判的。
陳安之的成功學,是不是一無是處呢,劉一秒的三玄智慧,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那個時代的企業家喪失了理智,蜂擁而至呢?
難道他們都是大傻瓜,這些企業家還不如這些普通的打工一族?
好好想想,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而不是人云亦云。
陳安之時代,是執行力第一的時代。
成功學的本質:只要心態好,朝一個固定的目標努力,就會成功!那個時代是一個中心化的時代,目標,方式,方法幾乎是固定的,掌握了就能成功,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這是陳安之時代成功學的本質。
你以為,大家都是傻子,花錢買書,買光碟,聽講座,憑什麼啊,學習一種心態,調動主觀能動性,掌握方法,努力就會成功,這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
這就是陳安之成功學的邏輯,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