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只是「挨一刀」嗎?需經歷多少個難熬過程,術後恢復期有哪些...

2020-12-23 騰訊網

導讀: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生孩子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剖腹產,不需要經歷宮縮陣痛,還能夠提前一到兩周將孩子生下,並且也不用經歷產道分娩時候的痛苦和費力。只需要躺著挨上一刀,寶寶就能夠讓醫生從肚子裡取出來,簡直沒有比這更輕鬆了。

然而,剖腹產真的只是簡單的「挨一刀」就可以了嗎?媽媽們省去了順產分娩時候的種種痛楚,但相對的也換來了剖腹產專屬的艱難時刻。那麼,對於剖腹產來說,需要經歷多少個難熬的過程,術後恢復期有哪些要注意的?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

一、術前的麻醉準備

只要是要做手術,那麼事先的麻醉準備都是一定要做的,否則我們無法承受手術開刀時候的種種痛楚。因此,媽媽們在開始剖腹產之前,首先要先注射麻醉劑,現在的剖腹產麻醉屬於半麻醉的方式,也就是在手術的過程中,媽媽是清醒的,但不會感覺到疼痛。

而剖腹產的麻醉方式大多都是腰麻為主,也就是在我們的後背脊椎處注射針劑,而讓媽媽感覺到難熬的就是,麻醉過程的恐怖感,長達8釐米的針管直接穿過腰椎,並且針管也比普通的麻醉針要粗一些。媽媽們想像到這樣的一針打下去,整個人瞬間都不好了。

二、術後的壓宮底

有不少的醫院在進行剖腹產之後還會有一項手術媽媽們專用的壓宮底的操作,用來檢查媽媽們手術後的子宮恢復情況。有些壓宮底的操作會在媽媽們的麻醉藥還沒消退之前就做完了,這時候媽媽是沒有太大的疼痛感覺的。

但有些時候壓宮底會放在麻醉藥過後的時間裡,這樣在肚子上用力一壓,肚子上的刀口有多痛,大家應該都能夠想像了。並且,如果子宮恢復狀態不佳的,一天大約要壓1~2次,連續按壓兩天,這樣痛幾次,也真的是讓人煎熬。

三、術前要禁食,術後需要排氣才能進食

剖腹產手術前需要至少禁食4~6個小時,手術過後也不能夠立馬吃東西,需要靜躺6個小時,並且等到我們肚子排氣過後才能夠進食,這妥妥的就是一個忍飢挨餓的過程。因為手術的時候,因為麻醉的原因,腸胃的蠕動作用停止,肚子裡產生了很多空氣。

術後需要等腸道蠕動作用變正常了才能進食,以免傷害到腸胃,那麼,可以進食的標誌就是媽媽們能夠自主排氣了。所以,媽媽們在手術後就需要儘早排氣,才能逐漸開始吃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還不能吃米飯、肉菜一類的難消化的食物,而儘早排氣,還能夠防止腸道黏連。

四、術後要多活動

做完了一個大手術之後,我們常規的做法就是要多靜臥修養身體,但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就不一樣了,剖腹產手術過後的24個小時後就要下床走動,這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的身體儘早的排氣,同時也能夠讓媽媽們儘快恢復自主排便的功能。

而肚子上帶著傷口來做起床的動作,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簡直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拉扯到傷口導致疼痛感飆升。並且,由於術後的身體比較虛弱,也不適宜長時間的站立活動,因此,媽媽們還要把握好活動的強度。

重要提示:相對於順產來說,剖腹產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術前的麻醉注射,術後的壓宮底,並且術前和術後超過12個小時的進食以及帶傷活動等等,對於媽媽來說都是艱難的過程,術後還要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反饋。

今日話題:順產和剖腹產都有各自的不易之處,你會選擇哪一種生產方式?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剖宮產只是「挨一刀」?太天真
    很多孕媽怕疼,就希望能剖腹產。覺得只要麻藥一打睡過去,再挨上一刀,反正也沒什麼感覺,輕輕鬆鬆就把孩子給生了。你以為剖腹產真的只是「打一針、挨一刀「這麼簡單嗎?NO!只能說你too naive!應何時進行計劃剖宮產?
  • 你以為剖腹產真的那麼簡單,只是「打一針」、「挨一刀」?
    現如今,似乎人人都想著生孩子的時候剖腹產,對於順產,抱著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的態度,以為剖腹產,就是打一針、睡一覺、挨一刀這麼簡單,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從過程上來看,似乎確實就是這麼簡單,生孩子之前讓你做個系統檢查,然後推上手術臺,讓你手抱膝蓋,在你脊椎骨上來針麻藥,然後將肚皮一層又一層的劃開,取出寶寶後一層又一層的縫合,就這樣,完成了生育過程但是,剖腹產帶來的後果,可能你是很難承擔起首先對於剖腹產術中過程
  • 剖腹產只是挨一刀嗎?看完全過程你會懂,將來或曾經的自己多勇敢
    不用像順產那樣等待開宮口,經歷陣痛的折磨。其實你知道嗎?剖宮產並不是躺好挨一刀那麼簡單嗎?了解下剖宮產手術的全過程就懂了。剖宮產術後虛弱,被老公認為是矯情,被婆婆教育後低下了頭小雲剛剛經歷了剖宮產手術,今天是第二天要面臨下床活動的一天。
  • 女人生孩子太可怕了,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
    最近菌菌聽到一位寶媽的抱怨:「女人生孩子太可怕了,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她所謂的「上面」挨一刀指的是剖宮產,「下面」挨一刀就是會陰側切。但是,無論剖宮產還是會陰側切,身體都經歷了創傷,如何使傷口恢復的更好呢?接下來就讓菌菌教你具體的操作方法。
  • 剖腹產只是「挨一刀」這麼簡單嗎?4張圖看清媽媽不易,心疼母親
    在分娩之前,有的女性認為剖腹產更好,因為順產實在是太疼了,可能折騰一晚上都沒能順利分娩。但是剖腹產就不一樣了,在手術過程中打麻藥,沒有那麼疼。那麼實際上剖腹產真的那麼輕鬆嗎?其實順產和剖腹產各有利弊,剖腹產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輕鬆。
  • 生孩子,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你擔心的側切真相是……
    本是收穫的好季節,但很多準媽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擔心和緊張,「我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順產對寶寶好,產後恢復快,但萬一生不下來還得側切挨一刀;剖宮產刀口會不會很難看?為了寶寶要不要努力一把?……順產還是剖腹產,一直是很多臨產準媽媽糾結的問題。有人說,生孩子哪能不受點苦呢?不是「上面」挨一刀,就是「下面」挨一刀。「上面」指的是剖宮產,「下面」就是指側切。
  • 奚夢瑤爆料婆婆5胎全為剖腹產,賭王四太果然是個「狠人」
    生過孩子,尤其是經歷了剖腹產的媽媽,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剖腹產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打針麻藥,挨一刀,睡一覺」的事,其實剖腹產遠比大家想像中要驚悚得多。剖腹產沒想像中那麼輕鬆為了讓廣大網友了解剖腹產的真相,有個網友通過一顆洋蔥演示「剖腹產的過程」。第一步:打麻藥,並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這一步網友演示的時候,看起來也沒多恐怖對不對?
  • 分娩「側切」好處有多少?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
    很多人以為,生產的時候只有順產和剖腹產兩種選擇。但實際上,還有一種「側切」,很多媽媽在臨產時才知道,但卻不願選擇。因為側切是要在會陰剪一刀,是順產時可能需要的一種輔助手段。但是分娩的「側切」好處有多少你知道嗎?其實下面剪一刀,勝過上面挨一刀,孕媽要科學地認識側切。首先,並非所有陰道分娩的孕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一般在產婦陰道嚴重撕裂、或是擠壓胎兒的情況下,醫生才會考慮使用。所以說側切實際上是在保護母子平安,孕媽不應該對此產生抗拒心理。有些人可能會想,都是要開刀,何必非要在下面動刀?
  • 剖腹產只是打麻藥睡一覺?「洋蔥媽媽」的經歷告訴你女性有多遭罪
    「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朋友圈裡的曬娃配文,總能看到這樣的:媽媽們提起分娩,會輕描淡寫地說——「我曾為你剖腹八層」「骨開十指」,可真實的經歷當真輕鬆嗎?十月懷胎不容易,在分娩中和產後更為難熬。
  • 剖腹產真的一刀完事嗎?寶媽別想得太簡單,這組圖了解全過程
    提到剖腹產,大部分人都覺得說這是生產中最快捷也最方便的事,對於女性來說,也可以大大減少在生產中需要感受的疼痛,讓女性不會有那麼難熬的感覺。也正是因此,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生產過程中,選擇剖腹產來成為一位媽媽的角色。可是,剖腹產真的只是在女性的肚子上剖上一刀就結束了嗎?並非如此。
  • 剖腹產比順產疼嗎?2小時親身經歷告訴你!
    剖腹產比順產疼嗎?2小時親身經歷告訴你!越是臨近預產期,準媽媽內心就越恐懼,恐懼的是分娩時的疼痛,大部分都覺得剖腹產打麻藥疼痛會減小,所以果斷的選擇了剖腹產,殊不知,順產只是過程較為痛苦,但是產後卻很輕鬆,而剖腹產往往在產後卻是最折磨人的。
  • 剖腹產打完麻藥睡一覺就好了?「洋蔥媽媽」的經歷,比你想得受罪
    女性分娩時經歷的傷痛可以說是人體能承受的頂級疼痛了,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很辛苦,生產時和產後都要面對很多問題。順產時子宮收縮的疼痛是非常難熬的,然而剖腹產也並沒有那麼容易。沒有經歷過的人會覺得選擇剖腹產可以減輕疼痛,生產也會更順利。你以為剖腹產打完麻藥睡一覺就好了,沒那麼簡單,「洋蔥媽媽」的經歷,遠比你想得受罪。
  • 剖腹產真的是睡一覺就好了嗎?過程細節在這裡,術後易有後遺症
    孕媽怕疼想剖腹產,卻被醫生拒絕小米和閨蜜先後懷孕,前不久閨蜜先順產生娃。小米去看望閨蜜時,閨蜜一頓倒苦水。說自己折騰足足兩天,才生下孩子,疼的死去活來,心裡無數次的想放棄。後來因為生產時沒力氣,還側切了一刀。閨蜜勸小米,千萬別自己生,直接剖腹產免得受罪。
  • 剖腹產前後難熬,產後疼痛更惱火,寶媽: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苦
    很多孕婦因為害怕經歷順產的痛苦,所以想要去做剖腹產。順產的生產過程很痛苦,可是剖腹產的痛苦也不亞於順產。相對於剖腹產而言,順產是會生產過程更加漫長一些,也需要孕婦是更多的,是在術後恢復而言,順產卻要比剖腹產輕鬆太多。不僅如此,剖腹產真正痛苦的其實是生產前後的這段時間。
  • 為何越來越多90後產婦,寧願肚子「挨一刀」也不順產?不是矯情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如今很多90後產婦拋棄了傳統的順產,而是選擇在肚子上「挨一刀」。對於90後產婦的這個選擇,很多人認為「她們太矯情了,肯定是怕疼才選擇剖腹產。」她說:「順產生下第一個孩子,二胎的時候我說什麼也不會選擇順產了,寧可在肚子上挨一刀。」一語既出,在場的人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大家都覺得不解,可小張卻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選擇剖腹產沒有錯。
  • 剖腹產僅僅「挨一刀」就完事了?看完四張圖,誰說簡單和誰急
    每年隨著剖婦產的人數增多,更多的年輕寶媽也都開始選擇剖腹產生娃,醫院待產的孕婦,十個有九個都是選擇剖腹產。很多人認為剖腹產比順產更省事,而且不用忍受陣痛的痛苦,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剖腹產陰道沒有受損,身材也會保持的比順產好。難道剖腹產真的就是挨了一刀就完事了嗎?
  • 剖腹產=打個麻藥+切一刀+睡一覺?看看這顆洋蔥,就知多遭罪了
    剖腹產是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不少孕媽覺得順產太疼了,自己會受不了,於是會更傾向剖腹產,認為「剖腹產=打個麻藥+切一刀+睡一覺」,相比順產不太遭罪。,雖然手術時長只有半個小時左右,看上去也就是打了麻藥,切開肚子,抱出寶寶,再把肚子縫合,很簡單的過程。
  • 臨產前發現胎兒臀位,真的只能「挨一刀」嗎?醫生:試試這種方法
    但是現實總是不能盡如人意的,準媽媽在孕期會遇到各種阻礙,最後不得不走上剖宮產手術臺「挨一刀」。胎位是影響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臀位寶寶可以順產嗎?媽媽不想挨一刀,這種方法可以試試。臨產前發現胎兒臀位,真的只能「挨一刀」嗎小悅懷孕39周,寶寶從34周之後一直都是臀位,這讓小悅非常苦惱。為了努力達到順產的標準,一直精準控制飲食和運動,沒想到最後卻栽在胎位的問題上。「醫生,我是不是只能挨一刀了啊?」
  • 包皮擼起來就不用挨一刀嗎
    最近,有很多家長諮詢,「聽說,如果能把孩子的包皮擼起來就不用挨一刀?這是真的嗎?」三歲前千萬別硬擼男孩三歲前大部分是生理性包莖,這是正常的。家長可以這樣嘗試清洗:輕柔地將包皮擼開;用溫水衝洗乾淨;如果有包皮垢可以在包皮和龜頭處塗上橄欖油1分鐘~2分鐘後再用浸滿油的棉籤輕輕擦拭;清洗擦乾水分後再將包皮擼回原處。如果一開始不能輕鬆分開,可以每天堅持翻,能翻多少是多少。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3歲後包皮口仍較緊、上翻困難,建議就診,由醫護判斷如何處置。
  • 「別人5年剖4胎也沒事」,女子剖腹產1年後懷孕,勸放棄遭質疑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每個孕媽必須經歷的過程。在我們身邊,很多孕媽由於不願遭受分娩時的疼痛,寧願選擇在肚子上挨一刀,使用外力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雖躲過了分娩痛,卻躲不過手術後的各種不適,給寶媽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負擔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