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特別流行斜槓青年,還記得江疏影和靳東主演的《戀愛先生》當中,靳東的人設就是一個「斜槓青年」,一面是頂級的牙科醫生,連帶著還從事幫人捕獲愛情的工作。靳東的這個人設可以說精準的抓住了當今社會的潮流,斜槓青年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原因是多方面,要看成為斜槓青年的人的身份,比如一些工薪階層的年輕人,他們成為斜槓青年基本都是為了多賺點錢,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壓力還是挺大的。但是明星也喜歡幹副業做斜槓青年,他們也是為了錢嗎?顯然他們是不缺那點錢的,就像沈夢辰,她因為在閒魚上賣東西被騙了3000塊錢而被推上了熱搜。
沈夢辰肯定是不缺二手舊東西這點錢的,但是她還是喜歡把東西拿到上面去賣,仔細分析一下,賺錢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勤儉持家,而且把自己的二手東西拿來賣也是不浪費節約資源的一種方式,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不過從事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風險,這是必然的,被騙就是眾多風險中的一種。
關於明星成為斜槓青年多元化發展在中國的出現,這應該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情,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內的影視行業迅速騰飛,九十年代末期,國內出現第一批職業編劇,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因為任何的影視作品起點都是編劇,有了劇本之後才會後面的一系列的拍攝和呈現,職業編劇是只以寫劇本為生的編劇,因為以前在藝術院校學習編劇的學生在畢業後都會被分配到事業單位,比如一些地方或者國家的劇院、劇團,但是劇院一般要不了太多的編劇,只要其中一個有情況寫不了,另外有人能補上就行了,因而在九十年代末期的時候,有一些學編劇畢業的學生就出現了分配難的問題,這催生中國第一代職業編劇的誕生,他們為中國影視行業的騰飛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明星打量的稱為斜槓青年,跨行業的發展,也開始逐漸的大量的出現,當時下海經商的有不少,比如老藝術家李成儒,他在1991年到1996年期間就是一邊辦公司兼職演戲,可以說是演藝圈斜槓青年的典範了。
從第一批職業編劇的出現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當中,中國的娛樂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無疑就是演員,國內的演員變得越來越國際化,而且不單單只有演員一個身份,更不單單只是在娛樂圈進行打拼,下海經商、進行各種投資、自己做公司的藝人比比皆是,這些年,下海經商的典型代表非當年周杰、李冰冰等主演的那部經典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孫策扮演者任泉莫屬,任泉在1997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而後開始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在兩年前宣布徹底息影,專心做一個商人。
關於藝人經商的問題,在今年被擺到了桌面上並成了一個熱議話題,趙薇、黃曉明等藝人接連因經商投資的問題惹禍上身,影視公司扎堆的霍爾果斯也出現了大規模的「明星撤退」事件,但這是因為觀眾或者社會環境不能容下明星在演戲的同時去簡直從事其它行業嗎?顯然不是,可以看到,鄭爽、趙麗穎、陳赫等人也有開餐廳,也有不少的副業,也是斜槓青年,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們在觀眾心中的形象。
沈夢辰被騙的事情,這不僅僅是明星被騙或者讓人們提高警惕的問題,這也在反應一個明星或者說當今社會所出現的斜槓青年的問題,而且後者似乎更加值得注意,因為不管在任何時候,騙子是不可能被完全清除掉的,而被騙的事情也不可能被完全的杜絕,因為這就是人性。但是斜槓青年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普遍的問題,在明星當中打量存在,在普通人中也有不少。
不管怎麼說,沈夢辰被欺騙了讓人覺得挺不舒服的,提高警惕是我們當下最應該做的。網絡上的騙子有不少,現實中的騙子也有不少,不過,只要提高警惕還是很好辨認和防範的。尤其是女孩,更應該保護好自己,人身安全、錢財等等都很關鍵,提高警覺性,壞人就會無所遁形,社會也會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