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2020-12-2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一、恐龍大還是藍鯨大?

其實恐龍只是一個統稱,就像將非洲大地上奔跑的各種動物統稱為哺乳動物一樣,所以它們的體型大小是不一的,大的超過數十米,而小的只有幾十釐米!

上圖是現代最大的藍鯨體型與三個種類中體型最龐大的恐龍大小對比,從中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即使藍鯨在上圖上輪不到第一,那麼也能在動物界中也能排到第二!來看具體數據:

1、藍鯨

藍鯨是現存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動物,最長可達33米,體重超過181噸!它的一條舌頭就有2噸,頭骨超過3噸,一個心臟超過500千克,全身血液總量達8噸!不過請不要看藍鯨體型龐大,但它卻以捕食磷蝦和小魚為食,偶爾也會包括魷魚!

2、易碎雙腔龍

它地質史上存在過最長最重的恐龍,根據發掘的化石復原蘋果,最大體重甚至比藍鯨還要大。最大個體可達60-80米長,臀高10米,頭高14-15米之間,體重最重超過220噸,和《侏羅紀公園》中的梁龍有一些近緣關係。

上圖是人類和陸地最大動物-大象以及歷史上最大的動物-易碎雙腔龍和海洋中最大的動物對比圖,看可以看到在體型上可能藍鯨與易碎雙腔龍不分伯仲,但體長上易碎雙腔龍直接秒殺藍鯨!

二、為什麼現在陸地上沒有那麼龐大體型的動物了?

答案似乎很簡單,因為這些巨無霸恐龍都因白堊紀晚期的小行星撞擊滅絕了!但這並沒有解決疑問,為何三疊紀到白堊紀數億年裡可以存在如此龐大的體型,白堊紀後期卻沒有重新發展出這種動物,另外為什麼陸地上的動物和海洋中的動物體型相差如此巨大?

1、為什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代可以存在那麼大的動物?

其實如果要翻老帳的話,我們應該把石炭紀也一起算進來,因為巨大生物體型非石炭紀莫屬了,其翼展接近70釐米的蜻蜓,超過3米的蜈蚣和馬陸,都是那個地質年代的特產!其實無他,主要是昆蟲的呼吸器官比較特殊,氧氣交換效率比較差,而高含氧量時代的昆蟲體型變大是可以理解的!

在石炭紀之後,整個二疊紀一直到侏羅紀早期,地球的含氧量是比較低的,但從侏羅紀開始含氧量逐漸增加,甚至最高到了30%以上,比較接近石炭紀時代的含氧量!在這個條件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恐龍猶如神助,「內心」逐漸膨脹成為了可能!

侏羅紀時代到白堊紀時代,含氧量逐漸上升

當然另一個原因食物來源非常充足,茂密的森林,無數動物穿梭其中,根本無需為生存中最大的挑戰-食物擔心,因此恐龍時代是一個體型優勢的時代,更大的體型意味著它擁有更多的資源,無論是草食性還是肉食性!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下,生物體型膨脹成了必然選擇!

2、為什麼白堊紀後期陸地再無龐大體型的物種出現?

其實我們並不能如此肯定白堊紀後沒有那麼大體型的動物,只不過相對於易碎雙腔龍,白堊紀之後的動物先得比較小而已!

比如6000萬年前-5800萬年前的泰坦蟒,平均深長超過12米,體重超過1噸!現存最大的亞馬遜森蚺不過是它的零頭而已!

大約3400萬年到2300萬年以前的巨犀,它是有史以來最大陸生的哺乳動物,全長5-12米,高度可達3—9米,體重可達20噸以上。

另15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時期的巨齒鯊,因其沒有完整的化石,只能推測它可能超過20米,體重達70噸!

對比動物是霸王龍

但這些龐然大物都已經消失於歷史長河中,為何會滅絕?無非是體型過於巨大的生物對於環境要求很高,熱量需求非常大,一旦出現環境變化則難以適應,出現大規模滅絕是非常正常的!

三、為什麼現在巨大的藍鯨只能生活在海洋中?

藍鯨是已經適應了海洋生存的哺乳動物,它已經無法回到陸地,因為它龐大的軀體比例下的骨骼與肌肉已經無法適應陸地生存,甚至擱淺就有可能會在成體重壓迫各大內臟,肺部無法呼吸,最終窒息死亡,因此擱淺的藍鯨即可能已經處在生死邊緣,另外它的皮膚也不能適應乾燥的陸地環境!

擱淺死亡的藍鯨,上圖這頭藍鯨頭部已經膨脹,原因是死亡後體內的甲烷氣體導致身體膨脹,已經不需要救援,如果各位在海灘上碰到類似情況,請勿圍觀,以免爆炸傷人!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現代動物並非沒有恐龍時代那麼龐大,只是在海洋中,各位見到它們的機會就不多了,不過真按體型大小比,藍鯨還是比不上史前的易碎雙腔龍!

相關焦點

  • 地球最大動物是藍鯨還是恐龍?巨型恐龍如何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個謎
    說起地球上的巨型動物,一般人都會想起恐龍和鯨魚,這兩者都是地球上存在過的龐然大物,鯨魚至今仍然生活在地球的海洋中,其中以藍鯨的個頭最大,它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更是最大的哺乳動物。
  • 「科學放大鏡」恐龍、藍鯨、哥斯拉,動物大小的極限在哪?
    神秘的海洋,不僅有世界最長的動物,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人類目睹最大的藍鯨體長可達33米,體重高達180噸。藍鯨為什麼能長那麼大,和恐龍比如何,又是什麼「神秘力量」在左右著動物的大小?藍鯨能長到上百噸,是因為海水的浮力極大地抵消了巨大體型帶來的體重問題,再加上鯨的特有基因,才使它成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跟體重成正比的是食量。藍鯨是個「大胃王」,一次就可以吞食200萬多隻鱗蝦,每天可以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胃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藍鯨就會感到飢餓。
  • 恐龍和遠古昆蟲都體型巨大,和當時空氣含氧量有關嗎?不只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很多恐龍的體型都十分巨大,比如侏羅紀時期的腕龍和梁龍類恐龍,其體長可達30~60多米,體重可達30~100噸,是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生動物。食肉的霸王龍體型也很巨大,體長可達13米,體重可達7~15噸,比如今的非洲象還要大一些,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食性陸生動物。
  • 法國考古發現世界最大恐龍腿骨,重量超過1000斤,整隻恐龍有多重
    法國考古發現世界最大恐龍腿骨,重量超過1000斤,整隻恐龍會有多重恐龍,這是生活在幾億年前的古老生命,依據其留存的生物化石,我們能窺得它們的真實面貌並且體現在影視作品中。在一些城市博物館中,也會搭建出恐龍的骨架,這些體型龐大的生靈就算是滅絕了無數年,依舊能震撼無數人的心靈。前些時候人們在法國發現一塊長1.98米的腿骨化石,其歷史課追溯至1.4億年前,據考古學家的對比推測這屬於蜥腳類恐龍。或許如今大象的體積已經讓人驚嘆,但在恐龍年代蜥腳類恐龍才是王者,其中體長最大的超過30米。
  •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恐龍出土,但比起藍鯨,還差很遠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藍鯨還是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它們的體長能達到33米,體重能達到181噸。中生代那些身型龐大的恐龍,跟藍鯨比起來,仍然是相形見絀。此前發現的阿拉摩龍,被認為是已知的最大的陸地生物,體長能達到30米,身高達15米,體重80噸,但是與藍鯨比起來,還是差很遠。
  • 動物都不能無限制生長,但恐龍是怎麼打破體型「天花板」的?
    ,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巨大」這個形容詞。這樣說沒錯,恐龍中確實出現了體型最大的陸生植食性動物——巴塔哥泰坦龍,最重的陸生肉食動物——雷克斯暴龍。雖然說恐龍當中也有小個子,如在樹林間攀爬營生的胡氏耀龍,嘗試四翼飛翔的顧氏小盜龍。但總體而言,恐龍生存的年代的確可以說是巨人的時代。
  • 為什麼恐龍時代之後的動物越來越小?可能跟資源和生存環境有關
    在漫長的數十億年生命進化史上,各種各樣的生物紛紛登場和消失,而現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基本上都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之後出現的。漫長的數十億年生命史,地球上出現了數不盡的各類生物,我們現在要想了解當時的生物世界,只能通過一些生物的化石。
  • 天天科普 |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恐龍中出現過體型最大的陸生植食性動物——巴塔哥泰坦龍,最重的陸生肉食動物——雷克斯暴龍。雖然說恐龍當中也有小個子,如在樹林間攀爬營生的胡氏耀龍,嘗試四翼飛翔的顧氏小盜龍。因此一些恐龍才有了如此巨大的體型。
  • 為什麼那麼多的史前動物,我們只記住了恐龍?
    遠古時代的神奇動物們一一亮相,也給孩子們拋出了一個難題。到底什麼是恐龍?恐龍,似乎已經成了原古時代兇猛、野性的巨型動物的化身。然而,實際上,在恐龍生活的時代,還生活著很多體型龐大、兇猛的動物。它們不是恐龍,是什麼呢?進一步,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哲思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把許多史前動物認成是恐龍呢?
  • 「科普」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說到恐龍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巨大」那麼恐龍為何能擁有龐大的體型呢恐龍中出現過體型最大的陸生植食性動物——巴塔哥泰坦龍,最重的陸生肉食動物——雷克斯暴龍體型大型化的「天花板」實際上,所有動物都是不會無限制的生長的。對於每一類動物而言,都有一種或多種條件去限制其體型的增長。拿我們熟悉的大象來舉例:大象屬於長鼻類,長鼻類中的成員其實在很早就演化出了與現在非洲象相當的體型,成為陸地上最大的動物。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這種動物只有10釐米長,平時生活在樹上,以昆蟲為食。圖註:侏羅獸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從中華侏羅獸出現開始,哺乳動物的種類不斷增加,生存範圍也擴張照整個世界,但是體型上卻一直沒有質的飛躍,都是老鼠大小的動物。
  • 最大的恐龍超過65噸,它們是如何變得這麼大?
    有史以來,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就是藍鯨了,它長達30米,重達145噸,算得上如恐龍同一級別,但水中的生物力學和陸地是不同的,脂肪的浮力能起到驚人的作用,使得海洋生物能夠生長到如此巨大,但對於陸地動物的體積而言,哺乳動物從未成為恐龍的競爭者。
  •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如果真的想找到一種海洋中的遠古動物。而打破巨齒鯨的傳說讓你很失望——那麼,這裡就不得不來看一下姥鯊。姥鯊是科學家發現的進化最緩慢的脊椎動物,它已經有4.2億年沒有改變過了——這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早2億年。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在長達38億年的生物演化史當中,生命最原始的形態比如單細胞的細菌。
  • 最大的史前動物:恐龍,你了解它麼?知道有哪些種類嗎?
    最大的史前動物 大約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恐龍生物。隨著不斷的進化,一些恐龍的身體越來越大。最終它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在巨大的恐龍家族中,蜥腳類恐龍是其中最大的一個。蜥腳類恐龍主要生活在白堊紀時期(14,400-66百萬年前)。這個「巨人」家族擁有熟悉的雷龍(現在更名為迷人的龍)。至今,我們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它長52米。高度可以達到18米,重量達到130噸,也就是說。 2~3個龍頭尾部接地。您可以在足球場從一個門進入另一個門。如果這樣一個沉重的巨獸走在荒野中。每當巨大的巨腳踩在地上,它就會像地震一樣讓地球顫抖。
  • 身形巨大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一個時代會發生什麼?
    恐龍的長期統治地位,無疑使它們在地球生命史上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功。這一點來看人類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其實古生物學家並不確定,但是也許大的體型可以保護它們免受大多數掠食者的襲擊,有助於調節體內溫度,或者讓它們獲取新的食物來源(某些動物可能像長頸鹿一樣瀏覽過樹梢)。
  • 迄今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寬約1米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勞倫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堪薩斯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大衛·伯恩漢姆(David Burnham)稱:「這些恐龍的身軀真的龐大。」他所在的研究小組給這個恐龍取了一個綽號「大腳」,猜測這種恐龍身長約30米,幾乎與海裡的藍鯨一樣長。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並詳細測量,對比鰓恐龍腳印化石與其他恐龍腳印化石,確認這是迄今尺寸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 恐龍中的世界之最
    恐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非常巨大的動物,實際恐龍是大小對比非常懸殊的生物物種,大的可達百噸,小的只有300多克。在最大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它們有可能達到30米,但是整體沒有現今的藍鯨大,比如都算30米,恐龍它們的脖子和尾巴是非常細長的,重量要遠遠低於藍鯨。
  • 「活恐龍」紐西蘭大蜥蜴,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後代,壽命長達百年
    體長最長近1米,壽命長達100年,外形與龍有幾分相似,是恐龍時代爬行動物最後的後代。它們就是紐西蘭大蜥蜴,因為僅生存在紐西蘭的某些小島上,所以以此命名。它們有「活化石」和「活恐龍」之稱。一方面就是因為它們外形相似,另一方面,就是它們是從恐龍時代進化來的。
  • 世界上的最大動物、植物、真菌都是哪種?最大真菌比藍鯨重4倍
    常見的生命物種主要包括動物、植物、真菌類和微生物,那麼這些生物種類中那些的個頭最大呢?先說動物,我們都知道當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其體長可達30多米,總量超過150噸,那麼有比藍鯨更大的動物嗎?從動物化石考古方面來看,確實是有幾種動物可以挑戰藍鯨的霸主地位的,比如阿根廷龍,易碎雙腔龍、滄龍和魚龍等。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滄龍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滄龍是恐龍時代海洋中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陸地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那麼,這兩種兇猛動物相遇會爆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誰更厲害一些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滄龍在恐龍時期(三疊紀到白堊紀),「霸主」這個詞並不是恐龍的專屬,因為恐龍只是泛指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也就是中生代蜥形綱下鳥臀目和蜥臀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會飛的、水裡遊的爬行動物並不是恐龍,比如會飛的翼龍屬於蜥形綱翼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