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靈感、天賦和直覺之間的關係,理解了也能靠靈感寫作

2020-12-25 人魚薇沫閱讀與寫作

很多人說,寫作是要靠天賦的,這個我承認,一流作家的確需要靠天賦,或許投胎的時候那個天賦點正好全員打開,人家寫文章就和咱們玩兒似的,行雲流水似的就能寫出深入人心的獲獎作品。

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仔細考察一下知名作家,還真沒有幾個靠天賦寫作的,這類型要麼一生就一部名作,然後封筆,要麼就陷入毒品、酒精的深淵,萬劫不復,沒有技藝的支撐,僅靠靈感閃現,如同等待流星雨,可遇可不求。

其實很多人對於天賦還是有誤解的,或許大家認為那就是金手指、作弊器、修改數據的爬蟲,其實然也,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底層概念,和產生原理,捕捉到它也就相對容易了。

有些人覺得這樣討論會失去它們的神秘性,我每次寫這個的時候都會被噴。那隨意,你可以抱著自己的理解去尋找它們,但願不要「如入深山臨水月,無處覓蹤皆為空」。

靈感

靈感思維是指在研究和寫作活動中,由於某種偶然機緣的觸發,而突然產生的思維豁然開朗的頓悟現象,它如同靈光閃現,倏忽而來、飄然而去,並不為作者的理智所控制,卻能為某些本來百思不解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或解決的路徑,或者給作者帶來突發奇想的巧妙文思。——高等教育自考《寫作》

注意它是有前提的,1.需要平時的積累。2.需要長久的思考。才會產生這種結果。

我能夠感受到它,並預知到它的到來,我的頓悟之感是這樣的:學習閱讀或寫作過多時,在某段時期內產生空白感,仿佛大腦被清空,銼敗感極強,思考不了任何問題,整個人是懵的,當這種感覺到達臨界點時,一般至多一周,平均三天左右,突然之間就清明了,很多問題得到答案,很多思考給出結論,很多思維紛沓而至,而這個時候寫作猶如泉湧,開始噴發。

所以靈感或是頓悟,就在你想放棄的後面。它的前面是無數練習堆積的壁壘,你若是可以再堅持一下下,或許就粉碎成泥,在你的眼前開啟一個新世界。

之前每次經歷這種事,我都很恐慌,那種被掏空一切,體會自己白白努力的感覺就是宇宙在和你開玩笑,考驗你,估計這扇門前被擋住了大部分付出五分或三分熱情的人,即便明了這種規則,可在它來臨之時,我也很難完全調整好自己的心,總是在頓悟之後,才能釋懷這種痛苦,因為值得。但請注意,一斷念又要重新開啟,遞進式的精進需要積累,一腳踏空,想要回到舒適地,就有可能被清零

頓悟之後,你看得見靈感,捕捉得到它,再加之熟練掌握的技巧,表達起來就如魚得水。

在沒掌握這種規律和把控之前,最好覺得靈感一閃的時候就把它記下來,那些思維碎片其實很重要,裡面可能藏著你生命的寶藏。許多科學家都是靈感一現突破自我的。

魯班因為被帶鋸齒的小草劃破手指,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誰知道他在得到這個啟示之前,不是在頭腦中日思夜想如何提高破木效率的問題呢?萊特兄弟在鳥身上得到了靈感發明了飛機。誰知道他們在想到這個解決方法之前,不是試驗了無數次,差點從空中掉下來丟掉性命的呢?電腦是模仿人類大腦發明的,受到這個啟發,《三體》中實踐演繹了這個過程,講述秦始皇如何用3千萬人模擬電腦來演算的,那場面過於宏大,令人仰視,但誰說不是劉慈欣每天面對計算機的龐大運算和人腦聯繫起來,再加一點啟示帶來的靈感呢?

當我讀到人腦和計算機的關係時,我也很震驚,但我就沒有把它放入小說中的靈感,所以萬物皆可寫,你要懂得這種關聯和想像。

靈感的產生前提是要掌握巨大的知識量,和對於自然細緻入微的觀察,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思考。

說白了,你把書讀破了,圍繞一個問題補充知識,再使勁兒想,你也行。

天賦

天賦即天分,是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成長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領域具備天生擅長的能力,而使其可以在同樣經驗甚至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以高於其它人的速度成長起來,而且有它的獨一性,特殊性。如果這個人具有的成長潛力和可能性已經在他的人生中表現化了的話,那麼他就具備了該方面的天賦器量。天賦也可以被理解為人從小到大被動接受和養成的人格特點,根據小時候還沒發育完全的大腦受所在環境的誘導和影響來分類的話,天賦值也有所不同。而這個天賦是不可逆的。——百度

我曾經對這件事也存在疑問,難道我沒有天賦就沒可能掌握這門技術嗎?其實並不,天賦經過特殊的訓練是可以長出來的。

比如一個特種兵,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各種神奇的技藝,而是經過嚴苛的訓練,堅定的毅力和信念,萬中挑一的人才。

那麼,如果你對於寫作極度熱愛,達到一種不表達就坐立不安、不寫作就無法交流、不讀書就輾轉難眠,那就等同具有天賦的基準了。

剩下的就是去激發它、為它努力訓練,等待它發揮到極致。

如果你為了金錢或是被學習班洗腦,又或者為了什麼其他的理由,那就難說了。

有的人天生具備交際天賦,我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為負數,我全家都負數。因為環境,因為我全家人都不擅長交際,我也為這事下過功夫,奈何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可能我的天賦點都點在思維上了,我的思維發散連自己都控制不了,如果信馬由韁的任它跑,那就不知漫延到哪裡去了。所以我的小說寫了25萬字,哈哈剛開了個頭,自己也是醉了,正在努力往回收呢。對了,終於把我那小說的名字定了《山海異聞錄》挺土的,集古風、賽博朋友、克蘇魯為一體的,明年可能去找個平臺發,想看的朋友注意一下關注。

接著說天賦,你也不用管自己到底有沒有,只要試著去練練,去感知一下,一流不行三四流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反正不要輕信」我可能沒這個天賦這句話」。

《成為作家》這本書中,有一章節專門介紹了天賦的機制和訓練方法,我無意中一直用的這些方法,有效,你也可以試試,而我自己也對這些訓練有過一篇相關文章。

直覺

克羅齊說:知識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像得來的,就是從理智得來的;不是關於個體的,就是關於共相的;不是關於諸個別事物的,就是關於它們中間關係的……他進而認為,藝術就是幻象或直覺。一個聰明的寫作者要敢於相信並善於表達自己的直覺,哪怕它是有悖常理或不合規範的。因為這最能檢驗作者的悟性與創作力,並充分展現出作者的個性。以上摘自高等教育自考《寫作》

《紅樓夢》的開篇就是一「鬼」話,但不影響藝術價值,那就是作者的直覺。

卡夫卡的《變形記》人都成大甲殼蟲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沒人懷疑這是騙人的。

加謬的《局外人》在現實社會中,自己母親死了不掉一滴淚,死前不懺悔,不申訴,明明可以被判誤殺,卻懶得辯護。這在社會裡也不太現實,但看故事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承認有這種可能性。

你越是看得入神,越是覺得真實的小說,往往虛構成份越大,那都是作者感知世界的直覺。

直覺是人的本能,你身後一米內站了陌生人,你立即就憑直覺能感知到危險。

但憑藉直覺來寫作也需要有前提,就是你能夠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文章是獨闢蹊徑,什麼文章是自我陶醉。

舉個例子,我寫短小說的時候,很努力的練習反轉,可都寫得很生澀。某次寫作並沒有去想過多,只是憑著感覺去寫,結局都寫完了,給老師看過,她卻說這個結局挺出人意料,不落俗套。

但是我承認直覺不夠,如果真的放開手,單憑藉自己的直覺去寫作,肯定會跑題。

所以直覺力不足時,要給自己框個界限,而這個界限,也只能是多看多讀優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審美和判斷力了。

今天關於這三樣思維概念就寫到這裡,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有些文友說你寫文章舉例子太少了,那是我刻意為之,我想讓大家更多理解概念,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網上多得是靠分析例子來講解寫文方法的,你問作者他自己能寫出來不?

我希望大家能夠更深入的思考一下,不要只是看表面那層,剝開外皮才能看到真正的翡翠,翡翠在石中心,需要探索才能見真美。

關注不迷路,知識見人品,歡迎留言。

#寫作技巧#

相關焦點

  • 缺乏靈感無法寫出優秀作品,你難道是依靠天賦寫作的嗎?試試技巧
    陷入焦慮中也是再正常不過了,想要吃這碗飯,首先要了解靈感和天賦到底起了什麼作用。保持一個安靜、安逸的心理狀態是激發靈感的最好溫床,但是職業寫作人不是靠靈感來寫作的,所以保持不浮躁是很重要的心態,無靈感時應該利用技法寫作。
  • 什麼是靈感寫作?讓他變成小作家
    什麼是靈感寫作?簡單說靈感寫作採用全腦思維訓練原理激發學生a波的產生,是孩子強大的心像能力得到開發,充分發揮想像力,分散思維,擴大寫作的生活圈。能夠輕鬆地在大腦內看到各種清晰的圖像。圖像與文字間的速讀變換,使孩子文思如泉湧,輕鬆快樂創作出高質量的作文和詩詞,讓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小作家。
  • 童教靈感作文靈感寫作快速寫作零秒作文
    靈感寫作是在音樂和語言的引導下,通過左右腦的協調訓練,喚醒孩子的寫作天賦,引導出孩子身上蘊藏的如洪水般創造潛能。是國內更有效的寫作能力提升課程。運用最新腦科學研究成果,激發孩子的大腦圖像化機能,快速對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潛意識所積累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形成畫面感、情景化。
  • 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三個方法,幫你找到寫作靈感
    自由寫作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迎接」故事的靈感,但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一個字時,不要驚慌失措。你的問題不在於想不出東西可寫,而是沒有將想法寫出來的習慣。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克服自己的「打字機恐懼症」。隨便寫點兒什麼。先培養起寫作的習慣,提筆化字的習慣。
  • 寫作課 | 張怡微:散文的靈感
    在極致靈敏的感應下,終有一日,他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最耐人尋味的詞語、顏色或韻律,表達日積月累的沉思之下深厚的迸發。「長期的藝術實踐和藝術技巧的掌握正是藝術表現的準備,也是靈感賴以呈現的基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創作靈感除表現為認識過程的飛躍以外,還帶有大量的感情和心理活動的因素,因此,刻苦的勞動,潛心的求索與靈感之間的關係顯得更加微妙,不像一般的認識活動那樣具有直接和明了的因果關係。靈感的出現有必然性的一面,也有偶然性的一面,並且由於這種必然性是潛藏著的和間接的,所以詩人和作家一般都著重說明靈感的偶然性,指出它不受意志支配的一面。」
  • 寫作沒有靈感無法持續?培養三大寫作習慣,幫你提高寫作效率
    很多人能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卻無法堅持,有的是因為缺少素材,寫著寫著就覺得沒什麼可寫的了,有的是因為把寫作當成了自嗨的一種形式,雖然情緒得到了發洩,但是因為不能帶來持續收入缺少了堅持下去的動力,還有的無法找到寫作靈感,導致寫作不得不半途而廢。
  • 當寫作時沒有靈感你會怎麼辦?
    經常坐在電腦前面發呆,一發呆就是一個小時過去了,翻來覆去的瀏覽了很多網頁,也看了很多的文章,但是沒有一篇能帶來自己想要的靈感,想好要堅持寫下去的,不想就此放棄,但是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主要還是因為沒有靈感,沒有抓住自己的興趣愛好導致的,寫作一定要有一個方向,只有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才會懂得去寫什麼。如果寫作時真的沒有靈感,不建議盲目去寫,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很痛苦,因為缺少思路,往往內容不會豐富,也不會吸引讀者來閱讀。那要怎樣去尋找靈感呢?
  • 作家型INFJ的寫作|INFJ自我成長
    當不寫作時,你是在體驗你的另一項聆聽天賦,去安慰和幫助那些來向你尋求建議和指引的人。」那麼,INFJ為何被稱為作家型人格呢?確切地說,INFJ為何屬於創作型或靈性特質的作家呢?這裡,亭哥嘗試從三個角度進行解析。01.
  • 讀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告別靠靈感寫作的日子
    明確了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題後,要圍繞主題展開細節的論述、以此來支撐和強化文章的主題。一篇文章一般用3到4個事例,用來輔助說明文章的主題。我們翻幾篇大號的觀點文也會發現他們的大多數文章的寫作也遵循了這一原則。第三,使用轉折詞,提示寫作方向。轉折詞的四種類型分別是接續詞(並列關係)、舉例詞(給出具體事例)、對比詞(有反轉)以及總結詞(升華主題)。
  • 想鍛鍊寫作能力,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
    有個網友問「想鍛鍊寫作能力,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靈感跟一般的寫作其實沒有什麼關係,除非你想寫小說,否則平時寫寫不需要靈感。那麼,要寫,需要什麼呢?表達和邏輯都是有方法可以學的,比如多看書,多模仿別人是怎樣表達的。邏輯都是有一定的框架的,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也就是所謂的套路。2、沒有靈感一般的寫作,想單靠靈感是不行的。我想你想表達的靈感是一種想法的來源吧,是素材吧。
  • 大神寫作文案時的靈感都是如何找來的?
    靈感,大多數是來自於一瞬間,很多時候我們在寫作文案時,因為沒有靈感,半天寫不出來文案,提起筆腦子裡一點思緒也沒有,就算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困惑了,為什麼那些文案大神每天都有文案可寫,而且寫的又好,難道他們天天都有靈感嗎?
  • 寫作沒有靈感?不用怕,給你獻上兩條「錦囊妙計」
    同時也是位寫作課老師,在本寧頓學院藝術碩士班執教長達22年之久。這本書正是艾麗斯·馬蒂森多年寫作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對於寫作涉及到諸多事項,都做了詳盡的解析。對於愛好寫作卻寫不好的人來說,這本書一定不容錯過。書中涵蓋的內容較多,筆者就從如何獲取靈感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 寫作沒靈感?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輕鬆打開寫作思路
    但凡寫作者沒有人會拒絕靈感的到來,靈感是寫作的契機,一個靈光乍現的念頭,由念頭衍生出枝枝蔓蔓,不斷地補充細節,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的文字寫起來往往應心得手,可惜的是突如其來的靈感雖然驚豔但並不常有,更多的寫作契機是源自積累和尋找。
  • 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
    忽然感到很煩,因為我寫不出來東西了,不知道寫什麼才好,希望能夠寫一些確實幫助大家的東西,又要別人沒寫過的,僅有的一些靈感寫完了,實在很難再寫出一些東西了。我覺得這還是因為自己平時讀書太少的原因,寫作可以說是輸出的過程,而讀書是輸入的過程,思考是創造再加工的過程,努力生活,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往往可以讓我們發現生活的美麗之處,比如爬山時微風不燥,起床時陽光正好,下班時晚霞頗美。
  • 寫作沒有素材?沒有靈感?聯機式寫作讓日更變成現實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你是否經常遇到這些問題:寫作時抱怨沒有素材,沒有靈感,經常寫著寫著就沒有東西可寫了。經常聽到大咖說「輸出倒逼輸入」,但是發現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怎麼逼都沒用啊?有的人寫作旁徵博引,難道他們真的能把這麼多東西背進腦海裡嗎?還是他們是建立了一座素材庫,需要時就拿出來用?
  • 寫作沒有素材?沒有靈感?聯機式寫作讓日更變成現實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你是否經常遇到這些問題:寫作時抱怨沒有素材,沒有靈感,經常寫著寫著就沒有東西可寫了。經常聽到大咖說「輸出倒逼輸入」,但是發現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怎麼逼都沒用啊?有的人寫作旁徵博引,難道他們真的能把這麼多東西背進腦海裡嗎?還是他們是建立了一座素材庫,需要時就拿出來用?
  • 寫作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麼,該怎麼辦?
    愛恨交錯的寫作靈感說起寫作,我可是對它又愛又恨。愛是因為通過寫作可以表達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恨,主要在於大多數情況下,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寫什麼。初高中的作文,一般都是給了一個比較籠統的範圍,或者非常精準的主題。然後,我們在這個框框之中寫作,這樣子,就比較具體,也比較直接,有目的性。
  • 寫作靈感:聯想和創新,廣度和深度,思維導圖為你解決
    寫作構思水平,取決於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想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還得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激發靈感以前上文體課,我上臺講故事。這可難不到我,我把之前背熟的故事,背一遍講出來,不僅沒感情,自己腦袋還一片空白。
  • 靈感效應:憑直覺做決定,反倒更管用
    決定性的選擇需要勇氣與智慧,是長時間磨練的結果,但有時憑藉的僅僅只是直覺。阿成一直很順,三十歲就已經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總經理了。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人們都對他好羨慕!但他談到自己的成功時,只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很會下決定而已。」他認為,他之所以如此成功,一切都是靠直覺「決定」出來的。
  • 復旦通識·學術寫作系列|熊易寒:選題策略與寫作技巧
    一、選擇研究領域和研究問題研究領域和選題不一樣,選題是我們在寫一篇論文或者一本書時涉及到的一個研究問題,而在進入選題之前,我們實際上已經在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選擇研究領域。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研究方法的訓練,理論的積累,閱讀和模仿,但它們都不是想像力本身。我相信想像力有一部分來自於天賦,比如愛因斯坦的天賦;但是有相當一部分還是來自於訓練,通過研究方法的訓練,通過對現有知識的閱讀和理解,可以提升我們的想像力。每一門學科看待一個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這可以通過訓練來部分地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