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沒有素材?沒有靈感?聯機式寫作讓日更變成現實

2021-01-11 兔子飛飛碎碎念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你是否經常遇到這些問題:

寫作時抱怨沒有素材,沒有靈感,經常寫著寫著就沒有東西可寫了。

經常聽到大咖說「輸出倒逼輸入」,但是發現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怎麼逼都沒用啊?

有的人寫作旁徵博引,難道他們真的能把這麼多東西背進腦海裡嗎?還是他們是建立了一座素材庫,需要時就拿出來用?

我們經常書上看到的,或者是網上看到的各種素材,平時該怎樣積累呢?該用什麼工具積累起來,用什麼方法管理?

最近讀了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一書找到了答案:聯機式寫作。秋葉大叔結合他自己多年的寫作經驗解答了大家在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怎麼辦,沒有靈感怎麼辦的困惑。

一、一個聯機學習者,應該有怎樣的特徵?

1.從記知識點到記關鍵詞

在大數據時代,你與這個世界往往只有一步之遙,但你得用對那個關鍵詞。

一本書的內容並不需要記住太多,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問自己3個問題:

這個問題有人研究過嗎?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裡分享?

我用什麼關鍵詞最可能搜到?

只要把這些關鍵詞的線索梳理一下,放進自己的知識體系大綱,以後遇到問題,就可以直接去搜;遇到特別好的內容,還可以利用一些資料管理工具,將其儲存起來備用。

比如古典《躍遷》,然後百度一下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大量的書評,這對思考如何寫一篇文章來說已經足夠了。

2.從泛閱讀到主題知識樹閱讀

「信息不是知識,知識是有組織的信息。」

在聯機思考前,一定要在某個方向或專業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樹,要保證一部分閱讀圍繞著自己的知識框架樹的升級、迭代、進化去展開。

關於知識框架樹,大家可以問自己5個問題:

我希望在哪個領域深入研究?

我是否有關於這個領域從入門到精通的知識框架?

我從哪裡可以獲得並學習基礎的框架?

我應該閱讀哪些資料來保持知識框架的升級?

我每周投入在主題閱讀上的時間要保證有多少?

比如我發現自己的比較感興趣的是育兒領域。那我先問自己:

我是否有關於育兒領域從入門到精通的知識框架?我的答案是沒有。那我就需要整理自己的框架。

我從哪裡可以獲得並學習基礎的框架?百度找下思維導圖,或者閱讀育兒書籍,或者公眾號。

我應該閱讀哪些資料來保持知識框架的升級?爆款文,豆瓣高分榜單書等。

我每周投入在主題閱讀上的時間要保證有多少?要建立知識框架樹,我打算先投入每天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3.從「刷屏閱讀」到開機閱讀

在小屏時代,大數據不斷推送我們喜歡看的信息,這本質上也是一種信息鎖定的路徑依賴。但是建議大家看看不同的門戶網站,看看更多不同類型的新聞,讓自己能夠把事物聯繫起來思考。

做聯機思考者,要學會在不同的事物中找聯繫,而不是依賴網絡觀點來給自己論證。

關於聯機閱讀,問自己4個問題:

我是否關注了超過5個不同領域的新聞?

我是否不滿足於新聞報導而喜歡看深度評論?

我是否主動關注觀點不一致的網站或個人?

我是否會去思考不同事件和觀點背後的聯繫與原因?

我們需要把碎片化的信息作為引發思考的觸發器,一環環去推導可能的結果,然後去找數據、做調研、約業內人士聊天,一點點把信息碎片拼圖拼成完整的圖。

4.從跟蹤趨勢到跟蹤行業

很多人的學習模式是「彈球式」,學習過程中不斷抓熱點、抓新名詞,兩年下來是學會了很多新名詞,談起未來也頭頭是道。

但是在聯機時代,越要長期關注幾個行業發展趨勢,參加行業活動。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慢慢知道行業的來龍去脈,認識行業的「牛人」,進入行業的核心圈子,接觸到行業的核心資源,這才叫了解一個行業。做到這一切沒有什麼技巧,只是靠時間,靠長時間的人品積累。

關於跟蹤行業,建議大家問自己3個問題:

我是否定期關注某個行業的新聞?

我是否定期閱讀某個行業的期刊?

我是否定期參加某個行業的會議?

比如我們寫頭條,想要寫爆款的,我們就應該關注頭條的熱點,想要寫青雲文的,我們就應該多拆解頭條的青雲文的各種結構框架,當然,及時關注頭條的官方帳號信息也特別重要。

5.從輸入信息到輸出信息

作為聯機思考者,不能只滿足於從網上獲取信息,也要主動輸出信息,最好是帶個人標籤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輸出的過程中完成個人品牌的建設。

關於輸出信息,建議大家問自己3個問題:

我是否定期在某個平臺發表自己的觀點?

我是否加入了某些高質量的社群並參與深度討論?

我是否會走入線下活動面對面吸收新思想?

廣義的聯機學習者,其實是不分線上和線下的。今天的手機已經幫我們打通了聯網的自由度,在哪裡我們都是同時處於線上和線下,那麼在任何一個人與人可以接觸的場合,我們都可以進行聯機頭腦風暴。

聯機學習者的5個特徵

二、寫日更文,寫作素材哪裡找?

很多人寫文章,一開始都覺得自己有話說、有想法分享,覺得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會沒有內容可寫。等真正寫起文章,就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有內涵。

1.如何搜熱點

寫文章,第一件事就是要找熱點。但是熱點從哪裡找呢?

①i排版:有一個叫「熱點搜索」。所以,如果你不知道今天有哪些熱門消息,看一下這個熱點搜索,相信你今天的靈感自然就找到了。

②歷史上的今天:寫作要有時間地圖。而「時間地圖」就是讓我們抓住節假日或者一些特定行業的熱點,比如最近剛過去的父親節,即將到來的端午節等。碰到這些特定的日子,我們就可以圍繞它,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寫文章。

③135編輯器運營日曆:把歷史上的重要節點直接變成了一個「周日曆」,大家在每周寫作之前看一看這個運營日曆,就能知道一些節假日、紀念日的時間,一些重要影視劇、體育賽事的開始時間,還有一些名人出生或逝世的日期,或者是重要作品的發布時間。

2.如何搜金句

當你被強烈的欲望擾得心神不安,請把內心集聚的烈酒倒進任何一個杯中,好吧,倒進你的心中。

寫文章時適當引用名人名言絕對加分。有百度搜索,找名人名言不難。

比如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很火爆,我們要寫裡面的熱點需要名言支撐,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搜索。

①寫作金句之詩歌

詩歌,簡短,有力量,帶節拍。有三個詩歌網站:一個是中國詩歌庫,這個網站把詩歌分門別類地做了分檔。還有一個是詩詞名句網,它是以作者分類的,用我們前面講的叫「框架式分類方法」。最後一個是中國詩歌網,裡面有很多現代詩。

②寫作語言之金句:把「名人名言」關鍵詞在百度上搜,百度直接做了一個格言的欄目。

③金句的每日一句:每日一句整理了網上的一些名人說的句子,你覺得哪一句合適就可以在排版器裡將它直接引進來。

3.如何搜素材

①寫作語言之美文。推薦3個網站:一個是「隨筆網」,一個叫「天天美文網」,一個叫「短美文」。

②寫作靈感之故事。可以在豆瓣上找到那些自己喜歡的有品位的人,你會發現他的收藏裡有很多寶藏,比如教我們怎樣講一個好故事,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③寫作素材之故事。我們身處聯機時代,網際網路上有無數的人把自己看到的新鮮的、好玩的小故事分享到網上去。用關鍵詞搜索,比如「愛情」「哲理」「小故事」,你會發現,故事多到你用不完。

④文章寫作之標題。可以利用百度搜索起標題,你會看到很多最新的文章教你怎麼起標題;隨便看幾篇,靈感就來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⑤寫作之表達心情。寫情緒類文章,需要歌詞;搜「傷感 歌詞」「憂傷 歌詞」,你就懂了。還可以去網易雲音樂看評論。有些評論特別走心,評論裡的文採常常讓人自嘆弗如,如果將其引用在我們的文章中就會為文章錦上添花。

⑥寫作之書評、影評

如果要寫書評和影評,必須去豆瓣,在一些經典的電影、圖書下面有非常多高贊的評論。這些評論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這部電影、這本書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還能教我們怎麼寫影評和書評才能脫穎而出。

4.如何搜微信公眾號文章、群聊記錄或朋友圈

微信積累了大量的信息,也提供了強大的搜索功能。我最常用的是微信關鍵詞搜索,可以搜索到聊天記錄和聊天朋友圈裡的各種信息。

寫文章沒素材的問題,不就是想不到好標題,找不到好圖片,想不到講好故事的套路,找不到好的故事素材,寫不出金句,找不到好的美的詞彙,找不到好的音樂,找不到好的聲音,找不到好的表情包嗎?對於這些問題,前面講到的內容都可以聯機解決。

三、實例演示:寫作缺各種東西怎麼辦

以寫一篇有關時間管理的文章為實例,一條條地演示在寫文章時如何應對缺乏各種資料的問題。

1.缺框架——百度思維導圖

可以用專業詞來搜「時間管理思維導圖」,會跳出很多優秀的資源,這些腦圖可以幫我們快速搭建一個大綱,比看一本書消化得還快。畢竟這些腦圖中把很多書和文章的要點都總結進去了。這就叫「站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減少自己的無效勞動」。

我們不能跨越從0到1的階段,但是我們可以節省從0到1應該花費的時間,那就是要學會利用前人的成果,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2.缺觀點——知乎關鍵詞

如果沒有觀點,到知乎去找觀點。在知乎上搜關鍵詞「時間管理」。有很多提問和回答,通過看這些提問下面的回答,特別是一些高贊的答案,你會發現很多精彩的觀點。

你可以把這裡面的一些精彩觀點消化吸收,然後融入自己的文章中。

3.缺金句——百度金句

我們搜「時間管理 金句」,馬上就可以找到很多和時間管理有關的金句。我們可以把這些金句拿過來看,改造,利用,幫我們找到寫作的靈感。

4.缺案例——百度搜索案例、故事

如果寫文章有了觀點、有了金句,缺案例怎麼辦?可以搜時間管理故事和案例,可以在百度搜尋引擎上找到很多過去的文章和很多專業的案例,我們可以一篇篇翻看,從裡面找到可以利用的好的故事和案例。

5.缺數據——搜報告、數據

有時為了提高文章的專業度,我們希望找一些數據,這時可以搜時間管理數據,也許能找到一些非常權威的數據。這些數據有來源有出處,還會提供科學的方法;你把它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後會發現,自己的文章的專業性有所提升。

6.缺趣味——加上電影片段

要想讓文章變得有味道,有一個小技巧:在裡面插一段電影。可以是從電影裡截取的片段,也可以是帶有臺詞的截圖。

總結:

寫作的樂趣就像是一扇窗,這扇窗打開之後,可以為你連結這個世界上很多很多的可能,就算這些可能不能讓我們賺錢,但它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相關焦點

  • 寫作沒有素材?沒有靈感?聯機式寫作讓日更變成現實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你是否經常遇到這些問題:寫作時抱怨沒有素材,沒有靈感,經常寫著寫著就沒有東西可寫了。經常聽到大咖說「輸出倒逼輸入」,但是發現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怎麼逼都沒用啊?有的人寫作旁徵博引,難道他們真的能把這麼多東西背進腦海裡嗎?還是他們是建立了一座素材庫,需要時就拿出來用?
  • 《寫作7堂課》聯機式寫作:一招解決「寫文沒素材」的困擾
    新手寫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沒有寫作靈感,或是沒有寫作素材。從一開始的激情滿滿衷腸訴盡到後來的素材耗盡,是不少人遇到過的情況。新媒體時代,我們每天能從手機上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數不勝數,生活也不知不覺被各種知識、信息塞滿,但真的提筆寫作時卻還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寫什麼。有一個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寫作能力和日常積累密不可分。
  • 《寫作7堂課》:寫文章沒有觀點素材?那是你不懂得聯機思維
    你有沒有在寫文章的時候出現過下面這些情況? 明明想得很好,卻還是無從下筆,每次看到新的新聞,卻找不到合適的觀點去定選題。寫出來的文章內容乾巴巴的,沒有什麼活性,也沒有讓人讀下去的欲望。寫文章萬事俱備,卻找不到適合的素材,或者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尋找素材方面。
  • 誰說寫作沒有捷徑?7堂課教你打造寫作閉環,寫作煩惱一站式消除
    所謂一鴨三吃就是從寫一篇文章,到把這篇文章變成分享,變成演講,變成圖書,變成培訓的素材或知識點。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讓他成為你的優質資產。所以日更不是最重要的,與其低質量的日更,不如考慮考慮如何一鴨三吃。沒時間——碎片化寫作許多小夥伴,最大問題是沒有時間。白天工作忙的要死,晚上只想休息,哪來時間寫作?那麼碎片化寫作就是你日更大神的法寶。
  • 寫文章沒有素材庫,怎麼辦?聯機搜索來幫你
    我的朋友小凡在開了公眾號開始寫作,幾個月過後遇到了瓶頸。他說,每天都要寫文章,寫著寫著就發現不是沒有靈感就是沒有素材,似乎已經山窮水盡了。他也嘗試過建立素材庫,但建立素材庫需要時間,沒有幾年功夫積累是素材庫也發揮不了作用。
  • 寫作沒有靈感無法持續?培養三大寫作習慣,幫你提高寫作效率
    很多人能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卻無法堅持,有的是因為缺少素材,寫著寫著就覺得沒什麼可寫的了,有的是因為把寫作當成了自嗨的一種形式,雖然情緒得到了發洩,但是因為不能帶來持續收入缺少了堅持下去的動力,還有的無法找到寫作靈感,導致寫作不得不半途而廢。
  • 《寫作7課堂》分享12——第四堂課「聯機式寫作」上篇
    好久沒有更新秋葉老師的關於《寫作7課 堂》的內容了,早前已經分享了三堂課,更了11篇讀書筆記。今天來更第12篇,關於第四堂課——聯機式寫作的內容。先說說什麼是「聯機「,字面理解其實就是與 電腦相連、相同。那背後的引申含而言,我的理解其實是一種「知識互聯」思維。因為網絡是發達的,信息是繁雜的。
  • 《寫作7堂課》:學會這三點,寫作不怕沒素材!
    有人說,寫作像烹飪,文章構思是烹飪技術,文章素材是烹飪的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材料,廚師的技藝再高超,也無法變成一道美味的菜,素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說到寫作素材,這是很多人的痛點。很多人寫了一段時間後,就感覺像身體被掏空了一樣,每天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的找素材,痛苦至極。
  • 《寫作7堂課》:突破寫作困境,必須具備哪些寫作思維
    振宇說:「寫作和演講是通往未來世界兩個最重要的能力。」寫作不僅可以獲得收入,還可以鍛鍊思維,提升表達力,為人生提供能量和成長的機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寫作的重要,紛紛加入了各種訓練班。可是在寫作過程中,依舊會遇到些寫作困境:不知道寫什麼好,不能堅持寫、寫作沒有素材,沒靈感,寫作了很長時間水平卻沒有提升。當你陷入寫作困境時,不妨看看《秋葉特訓營:寫作7堂課》。
  • 給你一整天時間竟然寫不出1000字,原來是沒有掌握這些寫作方法
    這本書以7堂課的形式,系統總結了常用的7種寫作方法,分別是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以及復盤式寫作。整體內容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和自身實踐的智慧提煉,對於快速提升寫作、實現自我能力的躍遷具備不小的指導意義。作者在書中講到,寫作,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的技能。
  • 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教你5個方法,打造強大素材庫
    自媒體的紅利從來就沒有消失,它從最初的青澀開始走向成熟。而那些觀念仍停留在最初自媒體剛發展階段的創作者,如果不做出改變和創新,就很難再繼續存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V並沒有走到最後的原因。在競爭激烈的當下,還湧入了不少專業機構以及有團隊的創作者加入,普通人如何在自媒體的浪潮中脫穎而出,保持日更似乎就成為了一種標配。那麼,對於很多新手來講,下筆都困難,又該如何保持日更?下面來講一講如何365天都有東西可寫,而且不空洞。
  • 《寫作7堂課》:不只是寫作套路,更是高效寫作的7種良好習慣
    只有深入理解《寫作7堂課》,才能掌握學習寫作的基本邏輯。」《寫作7堂課》以7堂課的形式,系統總結了寫作的常用的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這7堂課既是寫作的方法,更是良好的習慣。1.
  • 寫作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用這三個方法輕鬆解決!
    我的朋友圈裡,有一位喜歡寫作的朋友,經常會苦惱,想要寫一篇文章,卻找不到靈感,不知道從哪裡下筆,想要運用素材時,卻找不到合適的素材,來使文章的觀點闡述得更加生動,如何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為寫作時的素材,生活中充滿了聲音、氣味、人、動物、風景、事情,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好的素材,來使文章更加有活力。
  • 《寫作7堂課》:寫作新手加快積累過程的秘訣
    在寫書評時,亮點解讀是書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這一塊需要有大量的素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我是寫書評的新手,由於之前缺少積累,很難寫出獨特的觀點和解讀,為了湊夠字數,很容易變成了「抄書」。如果「從0到1」的積累過程不能少,那麼,有沒有方法讓這個積累過程的速度加快一點呢?
  • 《寫作7堂課》讀書筆記
    縱觀整本書,目錄分成7個章節,主要對應7種寫作的能力,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以及復盤式寫作。1、框架式寫作框架式思考,通過搭建框架,在生活中通過細微觀察,收集素材,激發靈感,解決輸出時無話可寫的問題。
  • 打通寫作的底層思維,我推薦這一本書就夠了!
    他從2002年到2007年,寫了整整5年,沒有收入,但是他一直在堅持寫作。 這本書提到了七種寫作方式,框架式寫作丶複利式寫作丶碎片化寫作丶聯機式寫作丶結構化寫作丶清單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這七種寫作方式與其說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自我管理的方式。
  • 《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7種思維模式,升級你的寫作技能
    框架搭好之後,就像在我們的大腦中立起了一顆大樹,之後我們有了靈感或獲取素材,都可以當作枝葉添加在枝幹上,分門別類,一清二楚。有了一顆框架樹之後,我們的論點、案例、素材、靈感,都能夠得到妥善的安置,也更有利於寫作過程中隨時提取。2、全局視角框架式寫作令我們的整個寫作系統條理清晰、有據可依。
  • 7堂寫作課,打通你的寫作任督二脈
    簡單理解就是素材的布局和合理安排。查閱很多資料,上過很多培訓班,都說輸出倒逼輸入。如何有質量的高效輸入?離不開知識框架。同時,藉助聯機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對知識框架更新,實現能力的快速複製和遷移。聯機式寫作就是藉助網絡來搜集素材。復盤式寫作就是完善知識整理。聯機式寫作需要聯機思考者學會在不同的事物中找聯繫,而不是拿來主義。
  • 《寫作7堂課》:論結構化寫作對新人成長的重要性
    《寫作7堂課》是秋葉商學院創始人秋葉老師為寫作新人而打造的&34;。它系統的總結了7種常用的寫作方式,分別是: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很多時候,想抽點時間來寫作,卻總感覺不合適,要麼是時間不夠用,要麼就是沒有合適的素材,要麼,就是沒有靈感,總之,天時地利人和總會三缺一,而這一缺項,就像是大山阻在腳前,讓你無法進步半寸,所以很多人就只是想想,或者堅持了一兩天,就走向了放棄的道路,對此,秋葉老師在書裡有專門提到解決辦法,那就是利用&34;寫作。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寫作就是這樣一項可複利的投資行為,門檻低,上手快,可以實現多元收益。尤其是在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發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寫作的行業,但大多數人都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寫作沒有靈感,沒有時間寫作,無法堅持下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