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榮幸能夠進入2020年度「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英語風採大會全國盛典。為此,我將分享我參加比賽及學習英語口語的經歷。
經驗分享
從初賽,到複賽,再到決賽,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我並不孤單,因為有人提著一盞燈,幫我照亮了路,而這個人是我的英語老師——謝萍老師。
比賽分為兩部分——話題演講和現場答辯,每一環節都限時一分鐘。話題演講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而準備的內容即是自己對話題看法,所以準備的內容十分重要。我先是自己擬稿,然後再向謝萍老師請教。
細細打磨
「可能你的看法所展現的格局需要更大一點。」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話。當我再看我以前的演講稿時,我發現這真是我最大的問題。
於是在謝萍老師的幫助下,我細細打磨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我練習每一個發音,每一個語調。於是,在比賽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必勝秘訣
回望三年的英語口語學習歷程,我學習英語的原動力來源於我對它的興趣。
從《老友記》到《生活大爆炸》等等經典美劇,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觀看。我熱愛美劇,熱愛劇中悅耳且流利的英語,熱愛跌宕起伏的情節。有時候,我會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句子。有時候,我會去模仿劇中的語音語調。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學習英語口語的「原始碼」。
對於英語口語,我認為,使我「勝出」的,一定是我對自己的自信心和我的毅力。
積小流即成江海
口語也是一樣的。當我發音並不是多麼標準時,我會在英語課上大膽發言,在課下無視別人異樣眼光,大聲朗讀。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不曾想過放,棄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努力過,奮鬥過,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我也堅信,積小流即成江海。
實則漫漫學習之路上,我們也不免要有自信,有毅力,每天向上一點,或許那個能把各個科目都鑽研透徹,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會是我們自己。